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第8章 努力当爹第八天: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第8章 努力当爹第八天:

作者:雾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8:13: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公公最终没能太过追究池宁的个人癖好就走了,因为无为殿的人来了。

无为殿派来接池宁的人是尚尔尚公公。

应该是尚公公主动要求的,否则以尚尔今时今日的地位,接一个小小的池宁,还不足以请动他这尊大佛。

尚尔一身印花青罗蟒袍,头戴内官冠帽,身后跟着两排青衫内侍,由远及近而来。哪怕他已经尽可能地低调了,也掩饰不住身为秉笔太监今非昔比的地位。

尚太监和池宁的师父岁数差不多,两人一同入宫,先后发迹,但在永平、天和年间,朝野上下却很少有人知道司礼监还有个尚尔尚公公。当时涌现了太多出色的太监,好比池宁的师父张精忠,也好比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兰阶庭,他们风头过盛,自然而然的就压下了其他同僚。

踏实肯干的尚尔,倒也没有落队太远,刚巧处在了一个先皇南巡不会带上他,却会留在他宫中掌事的位置上。

这也让尚太监否极泰来。

因为先皇正是在这次南巡途中,突然失踪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随先皇一同不知所终的,还有张精忠、兰阶庭,以及其他几个深得圣宠的大太监。

这些不能再为自己辩驳什么的太监,就这么开始了被文人举子口诛笔伐的日子。不管真相如何,也不管曾经的他们对国家有着怎么样的付出,他们都不得不为先皇的失踪背书,成为那个 “害”了先皇的谗臣奸宦。

只有留在宫中的尚尔躲过一劫,甚至是逆流而上,得到了“芒寒色正、处变不惊”的交口称赞。

命运这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池宁见了尚尔,总要规规矩矩地喊上一声“叔儿”。

尚尔看池宁也带着一二分对晚辈的照顾,只是他这人的性格大概就像他过于正直的脸,不善言辞,一板一眼“回来了就好。好好做事,陛下已经忘记当初的事了。”

说是当初,不过是几个月前。

池宁从接到圣旨开始,一路筹划,步步为营,努力了这么久,把包括康乐大长公主在内的人都算计牵扯了进来,才换得了这一句“陛下已经忘记当初的事了”。

也不枉他费了这一场心思。

终于能够从头开始。

“你”尚尔明显还想对池宁说些什么。

先皇苦寻数月仍下落不明,此事已盖棺定论,再不做讨论。

太后也认命接受了“儿子是死了,不是失踪”的现实。

在大行皇帝的谥号没有定下来之前,暂时会以天和帝尊之。

但最后,尚尔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因为他很清楚,天和帝一事草草被下了结论,不是因为事实如此,也不是想要止住悲伤,只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所有的朝臣。过去整日嚷着忠心为国的肱股之臣们,到最后还不如池宁一个年不过二十的残缺之人。

池宁主动打断了尚尔的沉思“尚叔,当初是我年轻气盛不懂事,如今已经不会了。”

池宁扬起了一个再诚恳不过的笑脸。他打小就长得好看,很容易讨长辈喜欢的那种好看,如今这么一说,好像真就带上了几分谦逊美好,任谁看了都会愿意去相信,池宁是真的准备“洗心革面”了。

尚太监也很努力地弯了弯唇。他不是镇南人,却因为张精忠当年的照拂,勉强算是半个镇南一派。镇南一派看上去因为张精忠一事被打击的不轻,但那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都在等待着池宁这几个孩子接过师父的衣钵,重振旗鼓呢。

千言万语还是汇成了最初的那一句“回来了就好。”

沿着皇宫中轴线偏西的小道,一路笔直地走下去,就可以穿过整个后宫,到达无为殿了。这样的一条路,池宁不知道走过多少遍,怎么走得既快,又不累,还能显出从容不迫的气度,是池宁用过去十数年,好几千个日日夜夜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在一群含胸驼背的内侍衬托下,池宁是那样地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哪怕他身边站着尚尔这样的人物,旁人第一眼看到的也只会是池宁。

他,天生闪闪发亮。

池宁在无为殿汉白玉的丹陛下停步,由尚尔进去为他通传,在等了一会儿之后,池宁终于得以垂头走入了殿内。

下跪行礼,犹如行云流水。

不管是新帝还是池宁,都算是不错的好演员。哪怕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就可以装得心无芥蒂,和没事人一样。

只有似有若无的尴尬,还弥漫在每个人心中。

新帝闻恪在龙椅上正襟危坐,腰杆笔直,哪怕没有人的时候,他也是这么一副正正经经、克己复礼的模样。明明是个岁数也就只比池宁大一两岁的年轻人,态度上却宛如一个张口“之乎”闭嘴“者也”的老学究。

这样的人,总是池宁捉弄的对象,他特别喜欢他们,必须捏着鼻子接受他的存在时隐忍又不爽的模样。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池宁发出了反派的笑声。

由城内外宅到无为殿,池宁一共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工夫。但从面圣,到领命,再到从无为殿内退出,池宁前前后后也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池宁和新帝之间的生疏客套,就像是新帝初登大宝时对龙椅的茫然与陌生。他们本不该相遇,也不应该有这样的交集。

到目前为止,新帝的每一步表现,都在池宁的意料之中。

他年轻但不稚嫩,有野心又不够城府,甚至带着一些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坐稳这个皇位的惴惴不安。就像是个一夜暴富的新贵,他本已经准备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突然天降大任,就,也不是对如何改变这个国家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新帝不是处心积虑得到这个皇位的,他还没有那么厉害。是先帝突然的下落不明,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池宁可以发誓,当他退出大殿时,他听到了来自新帝放松地长舒一口气的声音。

他竟然怕你。原君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要点评两句,对于他来说,围观这些人类的互动,就是他目前最大的乐趣之所在。

池宁很客观的摇了摇头不,他怕的是他心中的礼。

新帝确实是守礼之人,在四书五经、礼义廉耻的教育下长大。但人不是一个词语就足够形容的,也会有经不住诱惑、违背本心的时候。面对唾手可得的东西,新帝伸了手,也不打算再放手,但那却并不代表着他就不会寝食难安,就不会因此而产生愧疚。

所以新帝登基之后,才会愈加重礼,就像是一种补偿心理,他想通过变本加厉、几近变态的克制,来掩盖他曾经某一刻的不完美。

这种情绪,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救赎立地成佛,要么会在愧疚到极致后

对愧疚对象痛下毒手。

新帝目前就在这个挣扎期。而当一个人在尝到了无人可以限制的权力的便捷后,他是不太可能再去选择自我救赎那一套的,因为怎么看都是杀人灭口要更简单些。甚至不会再有人告诉他,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

池宁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利用新帝这份愧疚,并赶在恶念长成参天大树之前

解决掉新帝。

从头到尾,池宁想要的不过是活下去而已,更好地活下去。

离开无为殿不久,池宁就再一次被拦了下来,虽然他入宫时没有遇到老熟人,但很显然他入宫的消息已经在他面圣的短短时间内传遍了大内。所有有意见他的人,都会纷至沓来。

最先出现的,便是前呼后拥、趾高气昂的暮陈一派。

暮陈和镇南一样,是个地名,城池不大,太监挺多。大内最大的两派力量,就是镇南与暮陈。两派时有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打头的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同样是池宁师父的老熟人,钱小玉,一个一听就娘们唧唧的名字,钱小玉本人十分对得起他这个名字,声音尖细爱唱戏,不说走路一扭一捏的吧,但抬手的时候必然是要翘兰花指的,娘到连公公都受不了。

钱小玉本人大概也把自己真当个娘们了,甚至不允许别人说女人一句不好。

池宁当年刚入宫,钱小玉就想要认池宁当儿子。可惜,他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池宁在还没入宫前就得到了指点,拿着村里族老给写的信,拜了与自己有同乡之谊的张太监为师。

当年的钱小玉还是个弟弟,都不配被称为张精忠的对家,只能默默把这事吞到了肚子里,咬牙再没有提起。

直至张精忠出事,池宁即将被下放江左,钱小玉才旧事重提。

池宁当时以为钱小玉是打算对他落井下石,都做好哪怕不要脸面地号啕大哭,也要让钱小玉心中痛快的准备了,没想到钱小玉问的还是“你愿不愿意给我当儿子”。

池宁当时虽然落魄了,但好歹已经是不少人的爹。他大儿子都六十了,要是再认了钱小玉当爷爷,可怎么活哟。那必然是不行的。

池宁就这么第二次拒绝了钱小玉,包袱款款的去了江左。

如今

狭路再相逢。

池宁用自己狭隘的内心,试图理解了一下钱小玉的内心世界。嗯,哪怕钱小玉是活菩萨再世,大概也会想弄死他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了。

池宁对此还真的别无他法,能做的只有认错服软,向钱小玉低头。

结果,尚尔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主动站到了池宁身前。

“好狗不挡道,这个道理你不懂吗”钱小玉和尚尔那是真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不对付,尚尔看不上钱小玉不择手段的敛财本性,钱小玉也看不上尚尔都当太监了还要装模作样地学廉洁。

掌印比秉笔的官级要大一点,但尚尔明显是不打算怕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钱小玉冷笑了一声直接忽略了尚尔,在徒子徒孙的拱卫下,隔着尚尔对池宁挑眉,说的却是“我再问你最后一次。”

给不给我当儿子

他想当他爹的瘾还挺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