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第9章 努力当爹第九天: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第9章 努力当爹第九天:

作者:雾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8:13: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钱小玉想要认儿子的话,并没有说出口,但身为同道中人的池宁几乎是秒懂。说实话,池宁挺震惊的,震惊于钱小玉可以如此执着,而不是钱小玉一颗想要当爹或者当娘的心。

太监热衷于给人当爹、当祖宗这种事,放在哪朝哪代,都不应该是一件稀罕事。

“无后为大”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不管这人是男人,女人,又或者是宦官。有些宦官甚至会因为没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补偿心理,对认子一事异于常人的执着。唐代有个公公,一生之中大大小小认了六百多个孩子,还被记录在了旧唐书上。

“大丈夫生不生于乱世,都想立不世之功。”池宁的师父张太监,是这么理解的,“咱们没了下面那个东西,就更想证明自己。”

太监最著名的三大爱好贪财,弄权,认儿子。

怎么看都是认儿子的危害程度最小。

“认儿子怎么能立不世之功”池宁三兄弟当年第一次听到这个言论时,都还是个头不高的小豆子。一人一身内侍小袍,围坐在院子里,听张太监讲古。

“曹操听说过吧”张太监是个好为人师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徒子徒孙,“知道他家是怎么发迹的吗通过他爹曹嵩给公公当养子,曹嵩是东汉末年大长秋皇后官署负责人曹腾的嗣养子。曹腾死后,曹嵩袭爵,这才有了曹操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厉害吧”

池宁三兄弟从此便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悟,池小宁被启迪的智慧最显而易见必须得认孩子啊。

他要通过孩子走向人生巅峰

太监们认孩子,一般就两种途径,要么从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族亲里过继,要么就是认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

养子,又分为认同样为无根之萍的小内侍为子和认外面的正常人为子。

但总之,这些养子一般岁数都不会很大,就像养宠物,也总会倾向于养几个月大的小奶猫小奶狗一样。大家根深蒂固的觉得,只有从小开始养,才能养的熟。

池宁却是个奇葩,他没那个看着麦苗一点点长大的种田爱好,他就喜欢直接收获果实。而鉴于他发迹早,他认的孩子,大多都比他岁数大。在池宁自己的理解里,这种父子关系的存在,更类似于一种利益的维系与交换。

好比池宁和夏下之间,就是池宁需要在东厂有个耳目,而当年的夏下则需要在东厂里立足。这是一桩两全其美的买卖,比儿女联姻还靠谱。

钱小玉是另外一个奇葩。

别人认孩子,好歹是有目的的,或为继承香火,或有利可图。偏只有他,是更显神经病的兴趣使然。

钱小玉一生敛财无数,又生财有道,既不发愁老了无人照顾,也并不需要他的儿子为他做些什么。他就是图个热闹顺眼。

也因此,钱小玉其实没几个儿子,走的是贵精不贵多的路线。但认不到,钱小玉也不会像池宁那样轻易就放弃,反而会变得特别执着,执着到了甚至不惜违背太监记仇的本性,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池宁机会。

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老父亲。

可惜,缘分这个东西就像命运,总是捉摸不透。池宁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他这回恐怕又要让钱公公失望了。

池宁正准备给钱小玉鞠躬赔罪,还没彻底鞠下去呢,王富贵就到了。

王富贵带了不少人手,还多拿了个玉拂尘,大腹便便,滚滚而来,打断了池宁与钱小玉一触即发的决裂。

按理来说,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钱小玉,不管是从身份还是品级上,都应该是在场宦官里地位最高的那个。

但王富贵是太后的心腹,不看僧面看佛面,谁见了王富贵,都得对他多那么一份敬重。

更不用说钱小玉这个掌印位置坐得也并不是很稳,他只是事急从权下被选出来的一把手。新帝潜邸承奉司的宦官们,都已经进入了司礼监的领导班子,在文华堂学习,随时准备接过“重任”。

正承奉孙太监,甫一入宫,便已剑指司礼监的掌印之位。

虽然说,孙太监最终被新帝封了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但他却一直兼着秉笔太监,没有放下参机务的大权。所有人都知道,新帝让孙太监去御马监,是因为御马监掌军权,管着皇宫内外的安全。新帝现在根本信不过宫中的老人。一旦过渡阶段结束,钱小玉想不给孙太监让出位置,都是不可能的。

宫中宦官集团内部的权力划分,已经由过去镇南、暮陈两派的平分秋色,变成了如今镇南、暮陈以及新帝潜邸三方的制衡斗法。

总之,王富贵这个万年常青树来了,钱小玉也只有低头主动打招呼的份儿“王公公。”

“钱公公。”王富贵还是那张质疑全世界的脸,只是多了几分假模假式的笑模样。

太监不喜欢外人叫自己公公,但和其他太监打照面的时候,却又很喜欢叫对方公公。这不是双标,而是很简单的“嘴上微笑,心里骂娘”。

“哎哟喂,瞧这热闹的,都在聚着干什么呢”王富贵一开口,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浑身一震,公公们说话,总是莫名地带着阴阳怪气、话里有话的味道,“不介意咱家先把临临借走吧老娘娘还等着呢。”

池宁的名字叫池宁没错,但他在宫中的“艺名”,更为人知的是“临临”。

这名字不是为了卖萌,而是师父张精忠的狡黠智慧,张太监给自己最看好的三个弟子,分别都起了个叠字名,好叫各宫主位方便记忆。

“你们可别小瞧这个。名字就在陛下娘娘们嘴边上,才容易被提到,提得多了,你们的好日子就到啦。”张太监就是个标准的又精明又滑头的老太监,一辈子只琢磨了一件事如何更得圣心。

他成功得很彻底,他的徒弟们也因此受了不少实惠。

池宁更是因为“临临”这个顺嘴好记的叫法,而在天和帝和太后有琴氏心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主要的是,因为太后、天子对他这样好像很是亲昵的叫法,其他宦官也会不自觉地觉得池宁深得上心,不好招惹。

狐假虎威就是这么用起来的。

听到太后身边的王富贵,还愿意这么亲昵地叫“临临”,在场的人精几乎都已经明白了这件事所代表的含义。

没了师父、天和帝又怎么样呢太后还在呢。

池宁一边对尚尔、钱小玉表达了先一步离开的歉意,一边飞速跟上王公公,加快步伐,逃离了现场。两人一胖一瘦匆匆离去的背影,总带着那么点携手跑路的味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

太后在这个敏感时期,是不会见池宁的,她甚至连自己唯一的皇孙闻宸都不敢去见。王公公单纯就是见池宁被困在尚尔和钱小玉的战争里,这才拉了他一把。

王公公说“人心易变的道理,不用我教你吧”

原君开启在线翻译功能尚尔和钱小玉都不可信。

王公公又说“你当年在无为殿的壮举可谓一鸣惊人,看上去莽撞,实则不知道让多少公公羡慕你师父收了你这么一个好徒弟。”

原君在线翻译人傻权大爱出头,谁不乐意拉拢这么一个好利用的小可爱呢

王公公最后说“静王世子的婚事好好办,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原君在线翻译办好了,太后就重用你;办不好,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王富贵说完就走了,走之前把代表了他的玉拂尘,交到了池宁手上。原君又给翻译了一句这是定金。

池宁全程只说了一句话“但凭您老吩咐。”

原君习惯性地把这话也翻译了你吩咐你的,我听不听那就是我的事了。

说完,原君还好心给评价了一下你们太监说话可真有意思。

池宁在心里也给原君的话翻译了一下谁不喜欢看小猫咪打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