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第82章 努力当爹第八十二天:婆媳。…

怎么对付太后,这简直是一个世纪难题。

从天和帝到念平帝,乃至是宫斗的最强王者魏贵妃,都始终都没能找到完全破局的方式。对于太后这种能屈能伸又极度铁血的人,除了权势压制,根本别无办法。她不管何时何地都在循规蹈矩,至少,你抓不到她错处,没有证据,也就没有办法彻底打败对方。

连魏贵妃苦心埋线多年的情感击溃,好像也就只是带给了太后几个日夜的苦恼罢了。而打不死她的,只会让她更强大。

现在太后再没有儿子掣肘,简直强无敌。

池宁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不得不去请教了王洋王首辅,这位一直战斗在与太后对线前列的第一人。

但说实话,王洋其实也没什么能制服太后的好办法,他的手段一直很单一,就是借力打力。

肃帝时期,太后还只是皇后,没办法作妖,她仅仅是为了能保住皇后的位置,就已经战战兢兢,拼尽了全力;

天和帝时期,天和帝毕竟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儿子,太后可以和儿媳钱氏掐的天昏地暗,却没有办法真的全然不顾儿子的喜恶;

念平帝时期,先不说念平帝是个神经病,他还有太子闻宸为“质”,太后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也得小心做人,不能行差踏错。

“可如今时代不同了。”王洋长叹一口气。

念平帝瘫痪,太子年幼,太后要是再不抖起来,那简直都对不起她这么多年的隐忍。一个“孝”字,就可以成为大杀器,让所有人闭嘴。

难,实在是太难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旧事重提了。”王洋对这件事其实也没多大的把握,这算是他当年抓到的太后唯一的把柄,当初不提,是觉得日后说不定会用到,果不其然,如今就可以用到了,但“以前的烂账到底能有多少用,我也不确定。”

“怎么讲”池宁虚心求教。在这件事上,他和王洋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倒也不用担心内阁会坑司礼监。

“太后当年和钱皇后多有不快,你知道吧”

“略有耳闻。”池宁回的很是中规中矩。但他岂止是知道,和两个师兄一起前排深度吃瓜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回了。能被外朝看见的,毕竟还只是冰山一角。他们这种常年生活在宫里的,才是对太后和皇后的婆媳斗争感受最深的一波。

也是太后素来会掩饰,这才没有把这个整个后宫都知道的秘密,变成全天下都知道的秘密。

说婆媳斗争之前,就得先说一下,钱皇后是怎么成为皇后的。

当时天和帝还只是太子闻恒,肃帝和魏贵妃这对给别人带来了无数灾难的痴男怨女还在宫内到处造孽。肃帝在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爱情故事里,唯一还保持清新的一点,就是他对太子始终不一般。他自己年少时是吃够了父皇宠庶灭嫡的苦,等轮到自己当了皇帝,便指天发誓,决计不能再让这样的苦头发生在自己的嫡子身上。

可以说,有琴太后当年的皇后之位之所以那么稳,一方面是有赖于她的老成持重不给人留攻讦漏洞,另外一方面就是她给肃帝生下了嫡太子闻恒。

肃帝给皇后的大半尊重,也都源自于他对于闻恒这个嫡太子的看重。

太子到了选妃的年纪,肃帝比皇后都上心。但大启一直以来的皇室选亲都是那一套,得由太监去民间采选良家子。这里面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操作。

好比给闻恒选太子妃,肃帝就一口气把他信重的太监都派了出去,给每个人都划分了不同的选区,建立起了太监之间微妙的竞争。名义上,身为内官监掌印的张太监还是选太子妃的总管,但实际上,整场选妃因为各方势力名正言顺的下场,已经注定无法被内官监所把持。

这就是肃帝了,晚年数年不上朝,一心留宿美人膝,依旧能大权在握的神奇人物。

只因制衡一套,他玩的贼溜。

每个有实权的太监大佬,几乎都在最后的选拔过程里,留了一二“自己人”,张精忠也不例外。应选们的斗争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战争一触即发。

最终,坚持到“选三”的,有孙王钱三人。张精忠最为看好的是孙氏,钱氏是当时的东厂督主选送的,兰阶庭那个时候还不是司礼监的第一人,但他也凭借和太子闻恒的私交,给选三里塞入了自己人王氏。

孙王钱三人的名字往上一递,就是一个潜规则。名义上说的是,三人名次不分前后,请帝后和太子定夺。但实际上,“孙王钱”这本身就代表了内官监推荐的顺序与立场。

他们主推孙氏,那是张精忠觉得最适合太子的太子妃,沉稳大气,性格宽厚。

就在肃帝和有琴皇后都已经点头,同意这个排序,即将册封孙氏为太子妃的前夜,却突然爆出了孙氏在给祖父守孝的晚上睡着的丑闻。

但是讲道理,孙氏的祖父十年前就去世了,孙氏当年不过一个岁的小丫头,她熬不了夜,在晚上睡过去不是很常见的事吗

可就是有人要没事找事,从中作梗,让孙氏与太子妃位失之交臂。

张太监没了面子,还得压住怒火重新选妃,这回上奏的顺序就变成了“王钱孙”。孙氏还在里面,会嫁给太子,只是从太子正妃变成了太子侧妃。而张精忠和兰阶庭私下达成了一些共识,觉得选太子殿下最喜欢的王氏,也挺好,秀外慧中,活泼可人。

但就是这个共识,他们再一次被人举报了,说这场选妃不公平,有猫腻,要重选。

事关太子,全朝上下都在看着。

哪怕事实证明,张精忠和兰阶庭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金银交易,但选妃还是往回捯了一下,最终,报上去的还是这三人,只不过顺序又变了,成了“钱王孙”。

这一回,总算再没有什么变故。

钱氏成了“众望所归”,“张太监和内官监力推”的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张精忠觉得最适合当太子妃的孙氏和太子个人本身最喜欢的王氏,则一起成了太子侧妃。

事情到了这里好像也就结束了,但是并不是,太后从这一次的闹幺蛾子里,就已经不喜上了钱皇后,因为她觉得既得利者是钱氏,就很难洗清钱氏在之前两次事情里的清白。而太后,不喜欢心机过重的儿媳。

这是有点双标的,太后自己和魏贵妃斗的不可开交,却不允许自己的儿媳有点心机。选妃一事,为婆媳斗争埋下了。

但真正爆发的契机,却是太子侧妃王氏先怀孕,却又流了产。

太后指责钱氏看护不利,为人善妒。钱氏表面上不敢顶撞婆母,私下里却也是怨气横生。觉得真正的问题出在了太后与魏贵妃的斗争之中,是太后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儿媳,给了魏贵妃可乘之机。

这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罗生门,谁也没有办法确定谁说的才是真的。但总之,这对婆媳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当天和帝登基之后,双双晋升的两人,就彻底开团了。

太后与皇后围绕后宫管理之权,进行了数次碰撞。要池宁说,太后也是真的精力旺盛,她当时就已经在积极谋求前朝的权柄了,竟然还不愿意放手对后宫的把控。

碰撞的次数多了,就肯定有失手的时候。

一直被太后稳稳控制在后宫之中的矛盾,终于再一次升级,发展到了外朝。准确的说,是双方的家人。

大启对待外戚问题上,一向是给爵而不给钱,抠门的厉害。但外戚毕竟是外戚,他们没有实际上的政治权利,可至少名头还是足够响亮的,身边也很是究极了一批以他们马首是瞻的小人物。

这一天,新晋的国丈,就和太后的子侄后辈打了起来。

起因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只知道后来两家矛盾再次升级,直接演变成了当街械斗。场面一度失控,连赶去劝架的府尹都吓傻了。

“别人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我却是知道的。”王洋笑眯了一双眼睛,他的门生正巧就是那个倒霉催的府尹大人。

“只是知道”池宁挑眉。

“好吧,还是一些铁一般的证据。”

虽然说吵架不应该翻旧账,但太后实在是太难对付了,而这是她唯一一次有记录、有证据的出格,还是出在家人身上,已经实属难得。

“我们可以借此”王洋让池宁附耳过来,嘀嘀咕咕了半天。

池宁却迟疑了,不是因为他觉得不能利用太后的家人,而是“这么多年了,老娘娘一直没有管过这个事,你觉得是她忘了的可能性大一点呢,还是这其实是她的一个套,就等着别人往里面钻”

后宫的女人最为可怕的一点,就是她们可以卧薪尝胆几十年,等着某个套被人翻出来,自己钻进去。

王洋也跟着沉默了。

别人不好说,太后还真的有可能,留这么一笔,上不上当的都无所谓,不上当就放着,有人上当了就正好用来打击对手。

“那你说,怎么办”

池宁能知道什么呢走出内阁的时候,池宁感觉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要开始秃头了。他还不死心的问了原君一遍,如果他利用太后的娘家,会怎么样。

原君给出了大凶的结果。

就很愁人。

池宁和王洋按兵不动,却是有人已经等不及了。那边是不支持太子登基的人,他们觉得现在朝堂之上,一直有鼓吹太子登基的邪风,就来自太后的授意。必须得摁死太后才行。

这些人是真的心脏,不仅无独有偶的发现了太后娘家的旧事,还上奏请示太后,天和帝的尸骨什么时候可以葬入帝陵。

池宁在从师兄手上得到了天和帝尸骨的第一时间,请原君确定了这尸骨不再有问题,就给太后的宫里送了去,请人家母子平安。太后也不知道是不信任池宁,还是就是想要和儿子多相处一段时间,她请了坐忘心斋的仙师入宫,整整七七四十九人,来给天和帝的尸骨念往生轮回经,要一连念上个九九八十一天,才好超度亡魂。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偏偏有人要作死,往这个点上踩太后。

果不其然,太后怒了。

她先是以雷霆手段,自己收拾了自己家里仅剩下的人,又在内阁和司礼监仪事时,拄着肃帝的龙头拐杖,像战士一般,踏着鼓点,迈入大殿。

当庭叫破了发难的人,问他为何欺负她孤孙寡祖,是何居心。

证据嘛,自然就是对方暗中联系了钱皇后的家人,钱皇后的家人临阵倒戈,全数站了太后。池宁和王洋对视一眼,原来如此,天和帝去了,钱皇后和太后有再多的恩怨,也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肯定不可能再斗下去了啊。甚至也许不和的假象都只是做个别人看的,她们早就联手。

太后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自此,再无人敢对太子登基一事提出质疑,念平帝的退位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