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 74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 74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青玉对于这年头的产品质量还是很信任的。这年头的一台车, 能用大几十年呢。

何况是才用了几年的农用机械。哪怕是旧的,修修补补的,也能用。

有了朱琳她爸帮忙, 这事儿算是办妥了一半了。

接下来就得去海城那边看机械了。

回到苏家屯,苏青玉就把消息和大队干部们说了。

知道能便宜的买到这些机械,大队干部们高兴坏了, 感觉这喜事一桩桩的来啊。

特别是苏大宝, 最近学校开始收学费之后,他才意识到之前思想多么狭隘。就该多招生,才能多收入嘛。每个人学费虽然少,但是集中在一起也是一笔钱。

有了钱就能买机器,开荒,队里就能赚大钱。

苏青玉也表现的很高兴,“这事儿算是了却我一桩心事了, 要不然我总要为那些老知识分子的事儿亏心。虽然我一片好心,多少也给队里增加了劳动力了,但是吧, 没给队里创造最大的效益,这不符合我的作风。”

苏卫国安慰道, “青玉,你别自责。那些老知识分子干活虽然比不上壮劳力,但是还挺能吃苦的。前几天开自留地,不也能干吗”

“但是还是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如果不能够把一个人的人力用的合理和彻底, 就是浪费。比如让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当老师教育下一代,我就觉得很合理。”

大队干部们都笑了笑。

苏青玉笑道,“本来我前天也想到了他们的用处,但是因为机械的事儿没能解决,所以一直没提。想着如果没机械,就让他们多干农活,给咱开荒。争取多给队里创收。但是现在机械的问题要解决了,他们这点劳动力就不够看了。我觉得还是另做安排合适。”

苏卫国道,“啥安排”

“还记得老师们招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咱说过的事儿吗”

大家都点头。

这事儿当然记得。因为有些人单科成绩太差,都不好意思公布出来呢。

苏青玉道,“我当时不是说要从外面请老师来帮忙给这些老师上课吗后来回去一想,请啥啊从外面请,不得另外给上课的费用人家还能长期免费而且咱也只能请公社的老师,那不就承认咱学校老师比不上他们老师吗太丢人了。”

张主任道,“确实是的,咱这边的老师都那边老师的学生了。矮了一头。”

苏青玉赞同的一拍巴掌,“就是这个道理啊然后我就想到了我们队里这群老知识分子了。他们是臭老九,但是也是大知识分子啊。之前都是教大学的老师。教的可都是大学生。还能教不好咱队里的了年轻老师们”

她这话一说完,大队干部们眼睛都直愣愣的。

苏卫国喝茶都给呛到了,“你是说,让这些臭老九教咱队里老师这,这要是让人知道了,不被人笑话”

苏青玉摆手,“谁笑话咱要人过来,是为了给咱干活的,可他们那个年纪和体力,能干多少农活,能给队里创造多少效益,别还抵不上他们吃的粮食。咱得给他们安排最艰巨的任务上课。从早到晚的上课。我准备开班之后,一整天都上,晚上也开课。一定要让咱们学校的老师都能学好知识,以后不至于连自己的学生都考不过。”

“”

这事儿可太让人纠结了。

大队干部们都有些紧张。

苏卫国道,“这让公社知道咋办他们是需要被劳改的。”

苏青玉道,“知道啥又不是不让他们干农活。他们自己开的自留地,不得他们自己种他们自己每天也是要下地干活的,只是在种地之余来充分的利用他们的剩余价值。不用担心,公社有事儿就找我,我去说。我还要找公社理论,之前那么多年咋就不重视教育,搞得我们现在找个人才都找不到,还得自己培养。我当初写那文章上报纸,真是白夸了。”

“”

虽然苏青玉说话听着很有道理,可大队干部们也是接受了这些年的思想洗礼的,天生就害怕沾染这些事儿。所以都硬着头皮没答应。除非是公社同意了,他们保准举手同意。

张主任还道,“我当然也是希望我闺女能够学更多知识的,可青玉你懂的,咱都是老实本分人。”

苏青玉坚定道,“那就让我这个不老实本分的,去为咱苏家屯冲锋陷阵吧。”反正只要队里人不反对就行了,公社那边还不是由着她说

“”

干部们一阵沉默。

苏卫国咬了咬牙,站起来道,“青玉,这事儿我和你去说。”

“啊,哥,你也敢去”苏青玉惊讶的看着他。

苏卫国道,“有啥不敢的。你是为了大队的年轻人敢拼一把,我这个当大队长的,还能做缩头乌龟大不了就撤我的职位了。咋能遇着事儿就怕呢。”

大队干部们“”咋觉得心虚呢

苏青玉还挺动容的。

她哥这人虽然老实了点儿,但是进步还是很大的。以前那么怂,现在也变得勇敢了。还会为了队里拼命了。

其他大队干部们心里也挺亏心的。

感觉自己成了缩头乌龟了。

张主任不好意思道,“青玉,要是公社能答应,咱保证帮着给队里人做思想工作。”

苏青玉也不勉强他们。毕竟这些人才是真正在这个时代生活多年的人,他们的思想怎么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就改变的。

事实上,他们能不坚定的反对,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苏青玉笑道,“那正好,咱们里里外外分工明确,一起把事儿办成了。相信我,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知识是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咱从这些老知识分子这里学了知识,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那他们学到的都是大学生学的知识了。咱农村孩子,比那些城市知识青年还要有文化。”

苏小六道,“到时候我也要学,以后教我儿子。”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青玉说的有道理啊,以后队里娃都是知识分子了。

又能种地又能念书的知识分子。比城里娃还要能干呢。

去海城之前,苏青玉还得去一趟公社。

这事儿苏家人是不大想同意的。

怕苏青玉出事儿。

老实本分的老农民们对于一切和那些有关的任何事儿都很忌讳。

苏奶奶道,“就一定要这么安排吗”

苏青玉点头,“奶奶,这是苏家屯的机会,我是从城里来的,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别看现在都重视政治背景,可最后还是得有本事,才能成才。咱苏家屯都是三代贫农,政治清白,欠缺的就是有知识。这是难得的机会。要放在以前,咱还能有机会和这些人学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苏奶奶担心道,“你管其他人干啥啊,咱就只管你好不好。为别人去得罪公社领导,我不同意。”

“这不是为别人,也是为我自己。以后咱队里发展好了,也是我的成绩。我还年轻,积累了成绩,以后要往上面当干部,也能得到领导重用。要不然为啥那些公社领导拼了命的想要公社发展呢以后苏家屯的人受益了,也会念着咱家好,这都是好人缘。就算以后谁出个啥事儿,也会有人拉一把,不至于像有福叔那样人人恨不得踩一脚。”

苏青玉还安抚他们,“你们还担心我我这都去公社多少次 。要是办不成,我立马态度良好的认错。回来写检讨,保准不让领导们厌恶我。”

苏奶奶道,“要是有事儿,让你哥顶在前面,他好歹是个大队长,能顶事儿。”

苏叶也道,“大哥别怕啊,当初有福叔闹那么大的事儿也就是撤职而已,实在不行就去劳改。你一个大男人,怕啥劳改啊。满贯也在,你们还能做个伴。”

苏卫民点头,“总不能让青玉去。”

刘巧巧也很支持,“我会照顾好两个娃的。”

苏卫国“”

陈爱兰咳了咳,“那啥,还是尽量别出事儿吧。平平安安的。”

苏卫国有些感动,还是亲妈好。

陈爱兰又叹气道,“实在不行,卫国你就牺牲一下。青玉是个有本事的,总能把你弄出来的。”

“好。”苏卫国声音有些哽咽。

他又不是不愿意,就是觉得委屈。

是自己做人太差劲了吗,媳妇亲妈都这样。

苏青玉虽然觉得他们是杞人忧天,但是也被感动了一下。然后安慰苏卫国,“哥,你放心吧,咋样也不能让你牺牲啊。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苏卫国感动的点头。

要说这家里人,还是青玉对他好。

第二天,苏青玉和苏卫国就出发了。苏家人一脸凝重。苏卫国则一脸准备做好牺牲准备的想法。

还让苏卫民开车开慢一点儿。

苏卫民道,“哥,这开的再慢,那不也是要到的吗,还不如早点儿受罪呢。”

“”

苏青玉笑着道,“哥,别怕,待会儿让我说。你就给我当靠山就行了。”

苏卫国坚定点头。

他不会说话,但是他个头大,能让青玉靠着。

到了公社,苏青玉就领着苏卫国去找何书记。

何书记最近忙呢。

忙着和县里开季度会议。汇报春播情况和公社一个季度的发展状况。

去年冬天多了砖瓦窑,今年春天多了母猪和猪仔,这都是成绩。还得到县里夸奖了。

因为这些喜事儿,他虽然忙,但是心情却很好。

见苏青玉兄妹来了,还挺高兴。准备忙里抽空给他们个汇报工作的时间。

“咋来了,是遇着事儿要找公社帮忙,还是有啥喜事啊”

苏青玉笑着道,“三件事儿,一件喜事,一件可能是和队里发展有关的事儿,还有一件是汇报情况。”

这还分的很清楚。

何书记顿时有精神,也有兴趣,“那就先一件件的说。”然后让苏卫国自己去倒水。

苏卫国手有些抖,但是忍住了。给何书记添水,然后给自己和青玉倒了半杯水。

何书记道,“卫国同志这是不舒服”

苏青玉笑着道,“他这是当大队长之后第一次负责春播工作,加上队里事儿多,忙坏了。”

“嗯,也要照顾好身体啊。”何书记劝道。

苏卫国点头。

苏青玉笑道,“大队长最近精神不好,怕说得不清楚。那今天就我说吧。”

何书记挺喜欢挺苏青玉说话的,比苏卫国说话中听,“行,你说也一样。”

苏青玉就乐呵呵的说起了喜事儿,“这喜事儿呢,就是咱队里老师们都招聘好了,我们开的复习班,好多学生来报名啊,大家积极响应。书记,从这件事儿上面,我们充分的看到了社员们对公社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响应。也看出大家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公社的基础教育,太成功了”

何书记也笑了起来,“情况这么好”

苏青玉道,“您不信就抽空去看看,教室都坐满了。你不让他们学,他们还要不同意。”

“好,这样就好。证明工作没白做。”何书记心情好啊。任何一项工作做出成绩来了,那都是值得高兴的。

特别是之前做的事儿都得到表扬了,现在又能办成一件事儿了,让他感觉自己现在做什么事儿都很顺利。

“还多什么事儿呢”

苏青玉喝了口水,继续道,“这事儿也算是我们的新的收获,咱之前不是从农场带了一批劳动力回去吗,哎,杯水车薪。”

“干活不行”

苏青玉道,“他们倒是挺卖力工作的,可能力有限,年纪也大了,之前在农场估计也没吃饱穿暖的,身体也不行,比不得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社员们。”

何书记叹气,“这也没办法,毕竟要劳改。”

“但是也要保证人能正常劳作啊。要不然这思想还没改正过来,身体先垮了,这不是也不符合劳改的目的吗”

何书记道,“那现在你们是要退人”

苏青玉笑道,“那倒不是,人虽然不能干活,可给咱出了个好主意。他们以前好歹也见过大世面,知道很多咱不知道的事儿,比如说农业机械化,您听过这个词儿吗”

何书记摇头。

苏青玉就把用机械干农活的事儿说了一遍。

“我琢磨着简直太好了。”说完之后,她兴奋道,“咱国家真是太有远见了。要是光靠人力,咱培养一个劳动力,得养多少年才能干活啊。可咱买个机器回来,那就容易多了。我们队里干部们都觉得要跟着国家走。国家既然开始试用这些产品了,说明这就是好东西。咱就先走一步,搞些机械回来用。咋样也不会错。”

何书记听得目瞪口呆。

他真是没想到这些东西,也没想到,一个生产队心还挺大,胆子也大,看的也很长远。

这苏家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你们能买到这些”

“能啊,我们集思广益,到处找熟人,终于在我们一位知青同志帮助下,找到了一条路子,我打算明天就去看机器,然后拿一批回来用。如果用得好,没准以后公社能推广呢,咱公社这不就走在其他公社前面了”

何书记有些激动,捧着茶杯的手也有些抖动。

要是全公社都能用,那他们可就又走在前面了。

“那最后一件事儿呢”何书记激动的问道。

苏青玉道,“也是和人力有关,这些从农场出来的劳动力还是不太行,可送回农场,我们也舍不得。毕竟也算是一份劳动力。还是公社这边安排的,再退回去,也显得太儿戏了。”

何书记道,“那就在你们那边继续劳改。”

“是啊,但是我又觉得他们创造的利益不如预期的效果,所以准备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何书记好奇道,“他们还有啥价值”

“您想一想啊,他们随口一说,就能让我们知道农业机械化,谁知道他们还有啥我们能用上的知识呢必须全部都套出来,这些知识不能只掌握在他们手中。那不是太浪费了吗建设祖国,那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事儿。所以我准备让他们边劳改,边把知识全部传授给我们学校那些老师身上。本来是想让他们教孩子的,可我一想,孩子们太小,容易受到腐蚀,还是教老师比较保险,老师都是成年人,思想觉悟高,不会被这些人影响。只学他们知识,不学他们的思想。”

何书记细细的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

这些人的来历他也很清楚。

见多识广,还有知识。倒是没想到这些知识还能帮助建设农村的。

不给何书记多想的机会,她直接给何书记做出抉择,“何书记,您觉得这样安排咋样,是不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何书记脑子里就觉得确实能发挥作用,犹豫道,“确定不会有问题吗,有人看着吗,不会让他们有可趁之机”

苏青玉笑道,“每个班我都安排人监督。绝对保险。那可是咱苏家屯本地啊,都是自己人。淳朴的劳动人民和他们走不到一块儿。我还怕社员们不乐意和他们学呢。”

“劳动还是要安排上。”何书记道。

“那是必须的,要不然咋叫劳改呢。种地还是要种。种完之后就讲课,从早到晚不让他们闲着。从体力到脑力,都不让他们闲着。一定要把他们的知识都学来,等学过来了,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人的知识了。以后咱们公社都不稀罕城里知识分子了,咱自己都能建设农村。”

何书记看向她。

苏青玉摸了摸脑门,“我这来公社时间长了,都把自己当本地人了。忘了忘了。啥都只想到咱公社了。”

何书记笑道,“你本来也是本地的。要不然你也不能一直为公社尽心尽力。这个事儿你安排吧,只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让他们闹事儿。劳改也要继续。其他的没问题。别让社员们和他们走得近。免得惹事儿。”

苏青玉麻溜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住的地儿,我都不让人靠近。不管是劳动还是上课,都要安排人。保准好好的。”

何书记觉得这都考虑的很周到。

“那就先这样吧,要是上面考察严格了,就再另做安排。”

苏青玉忍住兴奋的心情,严肃道,“领导放心,我们随时听候安排。”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