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 76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 76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青玉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 李芳也给学校的老师们下达了通知。把以后要上课的事儿告诉了大家。

“这事儿虽然是自愿的,可我还是觉得大家要参加。都是当老师的人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校长对咱怎么样, 大家都很清楚的,她不会害大家。”

知青们倒是没表态,不过本地的年轻老师们都有些纠结。

他们都在家里住, 啥事都得和家里人商量。

特别是这种可能会影响全家人的事儿, 可不能自己做主了。要是出事了,那就是全家人的罪人。

“咱得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

李芳他们的难处,也不强迫大家,只让大家回去考虑好,然后自己去报名。

等大伙儿都走了,李芳又把知青们叫住了。

知青们没有家里人需要商量,只能他们自己内部开大会商量。

这事儿李芳还是希望大家都参与的。不止是因为她也觉得知青们能和这些知识分子学知识很难得。

更因为她看出来, 这是青玉的一片苦心。

这事儿安排起来肯定不容易,可青玉为什么要安排,当然是因为这件事情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了。

要不然谁会乐意费神费力的安排这事儿。

“校长虽然说这事儿自愿, 但是我希望大家自己考虑清楚。特别是男知青,别到时候错过机会了, 又找校长闹。到时候就丢人了。”

男知青老师们“”

“就是。”徐丽鄙视的看他们,然后直接举手,“我第一个。愿意跟的就举手,不乐意的就别吭声。”

沈梦紧跟着就举手同意了,“我只是反应稍微慢点儿, 可不是犹豫。我算看清楚了,什么都靠不住,学到肚子里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要不是学了知识,谁能来当老师”

她其实更想说的是,美丽的容貌都是虚的,只有知识才能让一个人自立自强。当然,她现在也不喜欢别人注意她的脸蛋了,所以干脆不提了。她要学苏校长那样,让人一眼看到的是她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是脸。可惜没地儿配眼镜。

其他女知青赶紧抢着举手,生怕慢了一步被人误会是犹豫了。“谁犹豫了,咱到时候没准学的还比你们好。”

男知青没想到女知青一点时间都不给他们,连给他们发表感言的时间都没有,就抢着举手了。等她们都举手之后,也赶紧立马边举手,边发表感言,“女同志嘴皮子利索,动作也很快。”

“咱动作慢了,心可不慢,只是在考虑自己学哪一门课程而已。”

“我刚也是在考虑以后要不要换一门学科教。你们女同志别回头在苏校长面前说我们坏话,我们也是学习积极分子。”

“”

这些男知青们坚决不让人误会自己刚刚犹豫了。心里琢磨着,比起女知青,他们也不差。通过这么多次了,还能不知道苏青玉同志是什么样的人她的安排还能有错

其他大队的知青老师们本来都是没主见的,也没带头人。这会儿见苏家屯的知青们这么个架势,顿时有些懵。

“你们觉得真的好吗”隔壁大队来当老师的知青担心道。

苏家屯的男知青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集体摆手,“不好不好,这事儿是真不好。这种不好的事儿交给咱们就行了,你们就别掺和了。”

李聪道,“我们这是不是叫做舍小我成全大我。”

信你才怪其他大队的知青们顿时脸都臭了。好歹一起共事这么几天了,还不说实话呢。

李芳见苏家屯的同志们这么支持,心里也很开心,见其他大队知青还在犹豫,也不奇怪。毕竟他们和校长相处时间不多。

于是解释道,“别听他们胡说,就是怕你们来了竞争压力大。如果不是好事儿,早就跑了。不过我还是强调,这事儿是自愿的。别以后真有啥事儿了,你们又说是学校强迫的。这么多人都听着呢。”

其他大队的知青们见苏家屯的知青们都一脸瞧不起他们的样子,顿时有些不服气。

“咱也学。反正你们都学了,咱也不怕了。反正有这么多人作伴。”

徐丽道,“谁和你们作伴了,不想学就不学。”

“我们想学”其他大队知青严肃强调。

李聪害怕徐丽这炮仗和人干架,立马打着哈哈,“想学就一起学吧。”

李芳很高兴,“咱们就是要这样,以前不该放弃,现在条件这么好了,就更不应该放弃自己。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校长把机会摆在咱们眼前了,咱们就紧紧的抓住。不让她白费苦心。”至于队里,她就没办法了。虽然最近很努力调和知青和本地老师的关系,可是现在还没法彻底融入。

队里队里老师们回去之后,也和家里人说了这事儿。

家里人顿时都有些反对。担心自家孩子和那些臭老九接触了,以后被人抓走了。

结果当天晚上,大队干部们就挨家挨户的做工作了。

大队干部们也不好言相劝,直接就道,“不学,好啊。要是其他人都学了,你们家不学,以后考试总是考不好,这老师也别当了。吃队里饭,不能教好队里孩子,那不是混日子吗咱劳动人民不需要混日子的。”

这些老师的家人就道,“那万一”

“没啥万一,公社和队里都撑着呢,你们怕啥。不去就不去,咱也不稀罕。”

说完就走了。

得了,这不劝社员们了,社员们反而又觉得这可能是好事了。

立马又和家里人重新开大会商量。

最后得出结论是,可以去报名学,但是只学知识,其他的啥也别管。

至于其他队里来这边当老师的年轻人们,也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了。

家里人又和自己大队说。

大队一听这事儿,就问公社知不知道。“这要是不知道,那苏家屯胆子还挺大。”

听说公社知道这事儿之后,直接摆手,“公社知道了,那就看苏家屯那边咋做的。他们的人要是报名了,你们就报。苏家屯的人最阴了,他们从来不吃亏。跟着他们,准没错。”

于是当天晚上,他们就回了苏家屯教室宿舍这边,去找那些本地的知青,以及苏家屯的本地老师打听。

一问才知道都准备报名了,立刻就决定也报名学习。

苏青玉睡得早,还不知道这事儿响应的人还挺多。

对于结果,她也不是很强求,毕竟对她而言,能教出一部分爱学习的人,就很不错了。再好的学校,那不也有差生吗。不能保证每个人都爱学习。

倒是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朱琳给她带来了消息,说所有的知青都找李芳报名了。

“我昨天偷偷找李芳姐问了,李芳姐特别高兴,说大家都很积极。追求上进,和以前不一样了。”

苏青玉也有些惊讶。这倒是比她预想中的要好很多。看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思想单纯,更容易受到影响。容易被不好的思想影响,也容易被正面的思想影响。

朱琳笑着道,“姐,我现在突然有点高兴。”

苏青玉挑眉,“为啥啊”

“这么多人都这么积极响应,说明跟着这些老师学习是大好事儿。我连名都不用报,就能单独学习,我感觉自己老幸运了。”

苏卫民这会儿开着拖拉机过来了,苏青玉边坐上拖拉机,边道,“这不是幸运,这是你抓住了手边路过的机会。”

苏卫民十分赞同,“没错,就比如说我当初开拖拉机的机会,抓的多牢啊,小朱啊,你得和卫民哥学习。”

朱琳哼了一声,“你那是被我姐给硬推上去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可懒了。”

苏卫民“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他这以前有那么懒吗

苏青玉笑道,“行啦,半斤八两。争啥啊。办正事。”

苏卫民赶紧加快了拖拉机的速度。

到了县里之后,苏青玉就和朱琳坐车出发了。

一路奔波,两人愣是在第二天上午才到海城。

两人找了个招待所,把自己收拾了一下,才找了邮局,给朱爸打电话。

这毕竟是托关系的事儿,也不好让厂里人知道了。

苏青玉道,“等事儿办完了,你就回家里和家人团聚一天。”

“姐,你呢,你也回家吗”

朱琳问道。

苏青玉笑着道,“不了,我得去海城农业局看看,了解一下粮食的种子,开荒之后,总要种点好东西。”

朱琳觉得她有些可怜,有家不能回,只能用工作来逃避,“姐,我和你一起吧。”

“不用了,你难得回来。再说了,我还嫌你碍事儿呢。”

“”青玉姐真是嘴硬心软。

两人在邮局门口等了一会儿,朱副厂长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苏青玉也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朱爸。

朱琳和他长的很像,都是圆圆的脸。

朱副厂长本身是长得不胖的,但是因为脸圆,倒是显得有些富态。

看到朱琳之后,他连自行车都来不及放好,就哈哈的笑着过来了。

朱琳倒是没啥大的反应,反而还装的很严肃,“爸,我们是做正事儿的。”

朱副厂长顿时愣住了。觉得闺女这真是变了。

苏青玉笑着打了招呼,“叔叔好。”

朱副厂长这才注意到闺女身边的人。

“爸,这是青玉姐,人可好了,特别照顾我。”

朱副厂长闻言,里面笑容可掬,“哎呀,原来你就是苏青玉同志啊,感谢你对我们家琳子的照顾。这孩子在家里被宠坏了。”

苏青玉笑着道,“哪里,朱琳在乡下表现很好,思想进步,得到照顾也是应该的。我也要感谢叔叔对我们公社帮忙。您的援助之手,让我们生活便利很多,社员们幸福感都强多了。”

朱琳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爸,你听到没,我表现很好的。你也要多帮助我们搞建设。”

朱副厂长道,“听到了听到了。这不是帮了吗”

作为副厂长,朱副厂长也是见过很多人,听过很多好话的。

所以对苏青玉的印象就是,这娃子很聪明,和自家傻闺女不一样。

这要是有啥坏心,自家闺女这是要被人卖了还得帮着数钱啊。

再一看,自己闺女这么信任这苏青玉,他心里还有些担心。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当然,心里这么想,面上倒是没表现出来。依然是客客气气,十分热情。

还提出先带他们去吃饭。

朱琳道,“早就该大吃一顿了,我都饿坏了,路上就啃了点葱花饼。”

朱副厂长大手一挥,“走,带你们吃鱼吃肉。”

趁着吃饭的时候,朱副厂长又装作无意的问了苏青玉的情况。

知道苏青玉家里是干部家庭,下乡的地方还是她老家之后,朱副厂长就知道,自己闺女一定要和这同志打好关系。

就算不是好人,也不能得罪。要不然自己闺女在乡下吃亏了也没人管啊。

朱副厂长正自己吓自己呢,苏青玉就道,“朱琳年纪还小,我也不希望她一直在农村待着,准备让她锻炼两年,成熟点,给她弄回城里来。”

“你有办法”朱副厂长惊讶道。“不对,你自己呢”

这有回城机会,自己不用,给他闺女,能有这么好的人

朱琳道,“哎呀爸,青玉姐可厉害了,而且她的梦想是建设农村。”

苏青玉点头,笑道,“没错,我没想过单独回城。国家让我们下乡,必然是有原因的,我也坚信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土地,更容易出成绩。”

“”朱副厂长觉得自己看不透这年轻人了。

看着挺机灵,这脑子想什么啊

苏青玉心里也在嘀咕,这朱琳的脑子肯定没随了她爸。老朱同志心眼子疑心病很重。

对这种人,就得大大方方的说,没必要藏着掖着。

而且自己没干亏心事,并不需要心虚。

苏青玉又笑着道,“所以我很感激朱琳和叔叔对我们公社和大队的帮助。你们的贡献,我都记着,大队也都会记着,有机会,我们肯定让朱琳先回去的。不过我个人是认为她应该再锻炼一两年。现在队里生活也没那么艰苦了,适当的锻炼,可以让她思想更成熟,回了城里之后,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志,更好相处。”

朱琳麻溜点头,“我觉得我成长了。”

朱副厂长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相信苏青玉这番话了。

他始终不相信,聪明人能干这傻事儿。

他笑了笑,表示自己相信了她的话,然后迂回的问道,“现在我们家琳子在队里都干什么啊没添麻烦吧。”

朱琳就说起来了,“可忙了,我现在是校长助理,每天跟着青玉姐后面处理大事儿。”

朱副厂长点头,聪明人愿意带着闺女在后边学习,这是好事儿。

“还有,我现在又开始学习了。”也不敢说自己和谁学,担心自己爸接受不了,“青玉姐说了,学好知识了,以后在单位里才能有出息。”

鼓励学习,这是为孩子好。

“别人都是要开荒才能学习,我什么都不需要做呢。”朱琳骄傲道。

朱副厂长听出来了,这是特别照顾了。

都这么好了,朱副厂长也没啥好怀疑的了。

要想骗人,也不至于做这些,至于后面回城的事儿,那也还早。

只要孩子在乡下过的好,没吃什么苦头,还知道学习,那就是好事儿。

甚至比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教育的还好。

朱副厂长看向苏青玉的时候,眼神里都带着感激。不管这位同志抱着什么目的,至少照顾到了他闺女了。然后心里又有些心塞。这看着也差不多的年纪,都是女孩子,怎么自家闺女就不如人家聪明呢。难道是干部家庭更会教孩子

吃完饭之后,朱副厂长就用自行车带着两人去机械厂那边。

朱琳坐在前面,苏青玉坐在后座。

也得亏两人都不胖。

不过朱琳坐着还是不舒服,心里还是嘀咕着,以后一定要过上有公务车的日子。这自行车坐着太憋屈了。

本来朱副厂长就打算帮他们办成这事儿的。毕竟是闺女找他求助。这会儿知道苏青玉对他闺女的照顾,知道闺女在乡下过的好之后,这就更心甘情愿了。

领着两人到了厂里之后,还一路和苏青玉介绍这机械厂的业务。

海城西城机械厂,是海城唯一的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机械厂。这倒不是说他们落后,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生产设备多,生产技术高,才被委以重任,试着生产这种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们有专门的技术员研究农业机械,而且还有从苏联老大哥那边买来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业机械在全国来说算是领先的了。

这样的大型机械厂,那就不是朱副厂长一句话能解决的事儿了。

好在负责接待的人也是副厂长,面上和朱副厂长寒暄了一阵子,还算热心。

这就是有熟人的好处了,要不然苏青玉觉得自己连大门都进不了,更不用说见人家副厂长了。

寒暄之后,机械厂副厂长就带他们去看旧的农用机械。

数量并不多,也就十来台。

有小型收割机,小型播种机,还有脱粒机。也有苏青玉说的那种安装在拖拉机头上的犁。也有大型的工具,不过大型的比小型的还少。

副厂长介绍道,“这种小型机器不大实用,这些机械主要是在平原地区使用,大型的使用效率更高。”

毕竟平原地区一般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当然是要针对这样的地区生产机器。至于其他地区,暂时确实也顾不上。

苏青玉觉得简直天赐良机。

红旗公社的地形就不算平坦,路也不算好,大型机器反而还不好用。

就是这些机器都不便宜。就算是小型的,而且还是二手的。一台脱粒机都要四百多了。一回去,全都得掏空了。

虽然肉疼,可苏青玉也只能咬牙了。

能买到就不错了,不挑。先拿回去让大伙儿看看这些机器的好处,以后有钱了也能再添置。

这购买的可是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生产力。有了生产力,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苏青玉提出实验机器,看看能不能用。

“哟,这同志还不信任我们的产品”

机械厂副厂长笑了一下,立马让技术员来开动这些机器。

厂里生产这种机器,那都是又实验的地方的,几名技术员依次演练。

说实话,苏青玉真是看不中这速度,她见过未来的农用机械,那才是一个人能种几十亩土地的神器啊。

不过总比人力要好。

一台机器至少能解放几个人力了。

特别是犁田用的大铁犁。到时候用拖拉机一拉,在这个时代算的上是开荒神器了。

不过这铁犁她没准备要,拿着笔简单的画了下来,准备回去让县里机械厂帮着做,更便宜。

反正这个是最没技术含量的。

至于其他的,就挑了一台脱粒机,一台播种机,一台收割机。

其中收割机最贵。就这一台就花了七百。

三台加起来花了一千七左右。

这机械也不用苏青玉他们自己来拿,朱副厂长拍着心口保证帮着联系顺路的车子直接送县里去。

“爸,你这思想觉悟没的说的”

朱琳高兴道。

“那还不是为了你”朱副厂长点了她的脑袋。

看着这么一幕,苏青玉突然有些羡慕。想着自己的亲生爸妈,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有他们。

即便有,也不再是她的爸爸妈妈了。

不过总有一天,她还是要回去那个地方去的,那个曾经养育她的地方。如果有他们,至少改变他们的命运。

办完事儿之后,苏青玉就让朱琳和朱副厂长回去了。自己去海城农业局那边去了解目前有的农作物品种。

对于苏家屯种什么,她心里已经有底,就是种子不好弄。

作者有话要说 码字的速度永远跑不过时间,永远在迟到的我。么么哒,明天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