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 77 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 77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0:51: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家屯的地理位置很尴尬, 北方和中部地区交界,地形不如北方平原地区那样平坦,土壤也不算肥沃。气温还不如南方那样温暖。

这些年种稻子种麦子,产量都不高。而且土地利用率也不合理。旱地一年才三熟。要不是因为这些年来国家水利工程做的好, 而且不断培育新的粮食品种, 只怕苏家屯的社员们连吃饭问题都没法满足。

即便是现在也仅仅是不挨饿而已, 连口肉都吃不上。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市场需求,以及保鲜运输,苏青玉将蔬菜类和药物类的农作物全都排除了。老老实实的决定种植和衣食住行有关的。

最后选了油料作物作为苏家屯目前主要经济作物。

使用套种模式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玉米套种黄豆,黄豆套种油菜。这样旱地就能一年三熟了。玉米暂时没那技术榨油,但是玉米棒子磨碎了能喂猪, 玉米粒可以作为食物, 黄豆和油菜则用来榨油, 作为队里的主要经济作物。

苏青玉想着, 甚至连以后苏家屯的榨油厂开在哪里都想好了。

当然,前提是能弄到好的种子。

别看都是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可是同样的农作物也有不同的种子。

苏青玉之前也了解过农作物研发方面的流程。知道国家一直在培育新的品种, 每个时期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不一样的。光是豆子的品种就有好多研发批次了。最新的品种都是要在一些基地种植一些年,才会推广。像苏家屯大队所在的宁安县小县城,肯定是没有这种最新培育的种子的。

苏家屯那地方,如果种植以前的种子,那优势不是很大。就算种田,那也要与时俱进, 一直种植最新的,最优质的品种,才能够脱颖而出。

这次要是不能在海城弄到种子,她也准备回队里去翻翻自己的小本本,看看哪些同志又能为农村建设做贡献了。

海城虽然大,好在苏青玉在这边长大,每一条路都还有些记忆。坐着公交车顺顺利利的到了农业局。

海城农业局是是个两层楼带小院子的单位。

门口还有守门的大爷。

她身上带着证明,老大爷看了证明就开始盘问了,“你是海城下乡知青“

苏青玉点头,“是啊。”

大爷又谨慎问道,“你家住哪里的”

“就在西区政府大院里面。我爸叫苏军强,是海城西区武装部后勤处主任,我妈是海城文工团的舞蹈老师。”

“哟,还是干部子女呢。”老大爷诧异道。“家里就没给你弄回城“

苏青玉笑着道,“主席同志说让咱在农村建设,咱就好好建设,做点成绩出来,不想回城。”

老大爷笑着道,“是个好同志。”

见证明资料都有,来历也说得清楚,老大爷也没为难她。让她进去办事儿。

苏青玉倒是没着急进去,将袋子里的糕点拿出来了,“我们那边的特产,这次办事准备带回来给大伙儿尝尝。大爷你也尝尝。”

东西虽然不贵重,可是一片心意。

大爷笑眯了眼,接过来放兜里。又多嘴问了一句,“你过来办啥事啊”

“这还不是前些天我们公社干部知道海城农业局有新品种了,还登报了。知道我是海城人,就想让我过来问问是什么种子。农民同志们对这些最有兴趣了,就是消息不灵通,生怕听错了。不过我倒是挺有信心的,咱海城农业局可不一般。”

守门的老大爷笑了,“你说的是稻子还是麦子啊,咱这边最近研发新品种挺多的,海城毕竟是大地儿,那和其他农业局不一样。年年都要搞新品种。搞出来就找地儿试种,种好了就推行。”语气里都是浓浓的骄傲。

她笑了笑,“大爷,您懂的可真多。”

“也没什么,这不看看报纸多,又离这地儿近吗”

苏青玉惭愧道,“咱也想看报纸,就没机会。这次来的着急,想买之前的农业报,都买不到。”

这也是实话,现在买也买不到之前的报纸了。

老大爷一听,就从抽屉里抽出一叠报纸,都是农业报。

“准备拿回去糊墙的,你用得着就拿去看,下乡的孩子也不容易啊。”

苏青玉顿时惊喜不已。她本来也就想简单的套点消息,免得待会儿进去之后,真的两眼一抹黑。没想到还能弄到这些报纸。

对于别人来说是过期报纸,对于她来说,那可是很宝贵信息资源。

她双手接过来,“大爷,您可帮了咱们大忙了。”

老大爷和气的摆手,“艰苦时候走过来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苏青玉再次感激的道了谢,然后拿着报纸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这报纸还都是农学局内部报纸,里面有什么研发成果,都会在这上面通报。

她专门在报纸上面一张一张的寻找关于农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她选中的农作物信息。

苏青玉信心倒是很大。

毕竟大豆和油菜也是传统农作物,而且还是目前民生需求的作物。农业局对于这些方面的研发还是很看重的。

新型玉米协作区杂交种区域试验计划通知的文章就被苏青玉给翻到了。

其实这种已经到了试验种植阶段的品种,已经是最后阶段了。所以成功率相当高。

苏青玉看完文章之后,就立马做了记号,继续寻找。找到后面,又找到一篇关于黄豆的文章,也是新品种。黄豆品种为海城8号豆。

这可勾起苏青玉的一点记忆了,她了解的以前的油料作物发展历程里面,就有一个海城八号豆。不过那会儿因为有了更高产的豆种,所以苏青玉那会儿也就扫了一眼而已。

但是放在这会儿,那也是走在时代前沿啊。

这两样新产品必须取得试种的机会。

后面再继续就没发现合适的信息了。其他新型农作物倒是也有,不过并不适合苏家屯。

将需要的两张报纸收好放包里面,其他的报纸,她就还给了大爷,让他拿回去糊墙。

“咱看完就行了,咋能拿您的东西呢。”

老大爷觉得这年轻人挺实在,“下乡的知青孩子思想觉悟好。”

他竖起大拇指。

苏青玉笑了笑,“大爷,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看报纸信息和之前听到的有些不一样,还得和公社打电话汇报一下。”

该得到的信息已经得到了。

她反而也不急着进去了。

进去了,那就要把事儿办成。要不然一而再再二竭的,那就不好了。

不过要办成这事儿,也有些不容易。这时候农村大队想要从海城农业局弄到东西,太难了。

特别是她一个小知青。进了门,估摸着人家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她。

苏青玉叹气,还是要努力,要做出成绩来,往上面爬一爬,以后办事就更容易了。

离开农业局,她就准备回招待所去翻一下小本本,看看哪位知青同志可以帮上忙。

实在不行就去找海城其他认识的人。

她不大想去找苏军强他们。

那毕竟从上次偶遇苏军强之后,她就在苏爷爷苏奶奶他们面前和苏军强算是划清界限了。

再总是联系不大好。

连他们每个月汇过来的钱,她都没怎么用呢。

倒是可以去找李小娟的爸。

因为当初下乡换位置的事儿,李小娟他爸可还欠着自己的人情呢。

好歹也是在服装厂工作的,没准拐个弯也能找到熟人。

李小娟他爸在知青办那边可以也有认识的人呢。

知青办接触的人更多了。

做好了计划,她赶紧儿背着包回招待所。

“青玉”

苏青玉刚离开农业局,在车站边上等公交车,就听到有人喊自己了。

她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男人站在不远处。

苏军强的孩子模样都不错。苏青玉是其中翘楚,眼前这位同父异母的亲大哥苏少华也是英姿勃勃的。

可惜兄妹两人关系并不亲密。

苏少华扶了扶头上的帽子走过来,仔细打量,“真是你这戴着眼镜,我差点没认出来。”

“大哥,你回来啦。”苏青玉道。这才说不想见苏家人呢,人就给碰上了,这是多大的缘分啊。

苏少华严肃道,“我早就回来了。倒是你,你不是去下乡了吗,怎么回来了,是请假回来的你是回来找爸的”

来了又来了,苏青玉摸了摸额头。

她这两位血缘上面的亲哥,对她还不如对苏静亲近。

因为苏静不会抢他们的爸。

可她是苏军强亲闺女,这就不一样了。

无论平时苏军强是不是无视她,这两哥可能心里都觉得她是多余的。

所以从小到大,他们都无视她,把她当不存在一样。别说哥哥身后带个跟屁虫了,就是平时在家里都当做没看见。

苏青玉对于这种哥很反感,不高兴就去责备当爹妈的啊,怪妹妹干啥

她皱着眉头,“你好歹也是退伍军人,你就不能明察秋毫一点再发言你对得起你身上那身衣服吗”

苏少华不悦道,“我这是转业。”

“哦,转业啊,你也知道自己是转业呢,好歹也是单位干部了,还这么糊里糊涂的。这么多年的部队白待了哪个领导带的你,咱得问问他怎么带的兵。带出这么个糊涂兵。”

苏少华听她伶牙俐齿的还嘴,顿时嘴拙了。

他性格和苏军强有些相似,大男子主义,不苟言笑。吵架这种事儿就更不擅长了。

“你,你真是下乡怎么变成这样了。”

苏青玉哼了一声,都不准备和他啰嗦,转身就想走。

刚转身,她又回过头来问了一句,“对了,你转业当什么大干部了你瞅瞅,你这脾气,开口就训人。这要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当了多大的干部呢。”

“农业局副主任。明年就能转正了。”

苏青玉“还真是大干部啊。”她弯着嘴笑了笑,“哥,恭喜你啊,我都不知道呢。”

苏少华“”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十点见。

感觉越写越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