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135章 希望和失望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35章 希望和失望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希望和失望

长安城。

如今的整个长安,已经是风起云涌。

因为被抓的夏国商人太多了。

这一事情,使得人心惶惶,因为都担心夏国报复。在大肆的抓捕中,长安城内,忽然间,便有了无数的消息传出。

传出的消息,便是杜启的应对。

杜启勒令李世民释放所有夏国的商人,如果不释放,将会刺杀大唐的官员。

这是夏国的应对。

消息传得满天飞,很快被不良人知道,不良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已经把消息传到了李世民的面前,当李世民得知后,面色顿时有了变化。

杜启的威胁,极具针对性。

甚至让李世民掣肘。

李世民当即传召,召房玄龄入宫来议事。等房玄龄入宫后,李世民说道“玄龄,关于如今长安城传播的关于杜启的消息,你可曾知道”

房玄龄道“臣今日还在忙碌公务,所以暂时不知。”

李世民当即道“如今杜启的威胁,便是勒令我们释放夏国的商人。一旦我们不这么做,杜启将会刺杀我大唐的官员

而且杜启已经先传出了消息,告诉所有的官员,让官员各自辞官,否则一旦朕拒绝释放人,他就会下令刺杀官员。玄龄,我们如今怎么办”

房玄龄的神情,也肃然起来。

杜启的应对太狠了。

太果决了。

如此安排,超出了李世民的考虑,也是超出了房玄龄的考虑。

李世民见房玄龄沉默,一时间也是有些凝重。因为在当下如果大唐采取硬抗的手段,那么一旦杜启的人刺杀,到时候即便是官府做出了准备,也可能有损伤。如果是大唐直接释放了夏国的商人,便等于是认怂服输一样。

房玄龄沉声道“陛下,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因为如果不搭理杜启的威胁,那么官员可能会很多辞官。而且刺杀下,也会有许多官员被杀死。所以最终,必定是人心动荡,各地也会出现动乱。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地方官员不断被杀,极可能导致地方动乱。至于释放夏国的商人,也等于是主动向杜启认输。所以两种选择,都有一定的为难。”

李世民神情也是尴尬。

眼下处境不妙。

李世民沉声道“房卿,你说该如何办”

房玄龄道“陛下,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李世民心中叹息一声。

这一刻,他开始怀念杜如晦了,因为杜如晦在的时候,但凡有需要决断的,杜如晦都可以立刻做出决断。可是房玄龄

这里,要说出谋划策分析局势,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可要说让房玄龄做出决定,却是有一定的难度。

李世民当即道“来人,请太上皇来。”

内侍立刻去通知。

不多时,李渊拄着一根拐杖来了,如今的李渊,已经是风烛残年。他的脸上,已经是有了老年斑,背脊都佝偻着。

李世民直接赐座,李渊坐下后,看向李世民道“皇帝召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李世民直接说了杜启威胁的事情。

李渊听完后道“你如今说杜启威胁你,那么你,为什么要抓捕夏国的商人”

对于外界的消息,李渊如今是不闻不问的。自从把手中的棋子,全部交给了李世民,李渊就不曾过问事情。尤其是这几年内,李渊本身更是苍老了太多太多,也已经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整日里都是呆在宫中。

尤其是去年寒冬,他数次发病,近乎是已经撑不住。好在最后,李渊又熬了过来,只不过李渊本身,却知道自己恐怕是时日无多,最多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了。

李世民听着李渊的询问,心头却是叹息道“因为李孝恭自长安消失,也是杜启的人带走的。这个长安中,杜启要带走苏定方的家眷,那就带走苏定方的家眷;要带走李靖的家眷,也是直接就带走李靖的家眷。如今,连李孝恭一家人也带走。所以朕把夏国的商人抓起来,一一提审,要查出杜启的眼线,把杜启安插在长安的眼线一网打尽。”

李渊再度道“如今你拿下了杜启的眼线吗”

李世民道“还未有发现。”

李渊沉声道“既然是没有发现,何必要一直继续抓人。而且抓了的人,为什么不释放。提审是可以,问题是这提审

的方式,却是不应该如此暴利啊皇帝,你做事情,以往不是这么毛毛躁躁的,怎么这一次涉及到李孝恭的事情,确实如此的急躁。”

这一刻的李渊,有些恨铁不成钢。

李世民很不错。

堪称明君。

可是李世民涉及到杜启,事情就不好处理,仿佛失去了理智一样。

李渊的声音很是沙哑,但传入了李世民的心中,却是仿佛有晨钟暮鼓敲响一样,使得李世民心头一颤。他内心也是回想自己对于夏国商人的处置,的确是抓捕的所有夏国商人,暂时都是羁押起来的。之所以把所有的人羁押起来,其目的是为了断绝杜启的眼线。

所谓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便是如此。

故而演变到如今的局势。

李渊说了一番话后,因为情绪有些激动,以至于呼吸都有些急促。他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又继续道“皇帝,按照朕的处理方法,其实就很简单,眼下大唐和夏国交战,大唐处在不利的地位,所以大唐方面便主动示弱。”

“等到大唐有了足够的实力,再行报复不迟。昔年文景之治,灿然文风,更是为大汉崛起奠定基础。可事实上,汉文帝、汉景帝时受到的委屈少吗”

“一点都不少,两人所承受的委屈太多太多,不仅是来自国内的压力,还有来自外部匈奴的压力。远的不说了,就说这大唐刚建立时,天下群雄割据,而北方突厥又是强横无匹,铁骑纵横无人能挡。”

李渊说道“在这一前提下,大唐是极为不容易的。也就是到了你这时候,大唐才平了北方的突厥,稳定了内部局势。所以老夫的观点,你先释放夏国的商人,主动向夏国示弱。另外,杜启拿下了沙州、瓜州两地,就把这两地让给杜启,和夏国谈和,不再开战,休兵止戈。”

李世民听完了后,内心却是在思索着。

他承认李渊的分析有理。

可这些,却并非是李世民愿意采纳的策略,不是李世民愿意奉行的方式。

这不是他的风格。

李世民却是不曾立刻回答,而是开口道“父皇,容儿臣想一想。”

李渊看了李世民一眼,摇头道“皇帝,你是老夫的儿子,你的秉性老夫清楚。你一贯是,不服输的。实际上你这一次来,并非是向老夫问策的,而是希望老夫的答案,和你是一样,也是采取铁血手段,直接镇压国内的检验,直接不理杜启的威胁。如此一来,你也就有了底气。只是你是皇帝,你想要从朕的这里,得到底气,恐怕是不行了。”

李世民道“多谢父皇。”

李渊说道“谢我这个行将朽木的老头子作甚,你来求助,老夫没有给到你想要的。反倒是,给了你不想要的答案。”

李世民说道“不管如何,有父皇在,我就有底气。”

李渊起身道“你忙你的吧,老夫回去了。”

他知道劝说不了李世民,因为李世民的秉性,其实和李渊骨子里相同,都是认定了的事情,就肯定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李渊拄着拐杖,缓缓的起身,便慢悠悠的离去。

李世民望着李渊离去的背影,那一双明亮的眼中,露出了一些缅怀神情。因为到了如今,局势渐渐的已经是失控,甚至大唐的走向,未必就会受李世民的掌控。

一切,只能是看天意了。

尽人事,听天命。

“唉”

李渊往外走时,当他走出了大殿,站在大殿门口时,又忍不住叹息一声。悠长的叹息声,以及重重的喘息声传出,彰显李渊的疲惫。这叹息声中,又多了一丝的彷徨和不安,因为李渊忽然觉得,你越是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他越是可能出现。

李渊不希望李世民走杨广的老路。

不希望大唐二世而亡。

可是杜启的崛起,使得大唐愈发的危险,极可能真的会出现这一状况。

李世民则是又看了眼李渊离去的方向,旋即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你也回去再琢磨琢磨,思考一下该怎么办。”

“臣遵旨”

房玄龄起身告辞离去。

李世民枯坐了好一会儿,不曾召见麾下的文臣武将,而是专门去了后宫一趟,见了长孙无垢。虽说长孙无垢一向是不

理政务的,不干预政事,但人就是如此,你越是不去搀和,李世民反而越是愿意和长孙无垢分享。

李世民到了宫殿中,摆了摆手,一众侍女全部退下。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垢,说道“观音婢,此前因为李孝恭夫妇悄然消失,被杜启的人带走。朕下令抓捕了夏国商人提审,如今杜启已经是安排了人传信,说朕如果不释放夏国商人,就要刺杀大唐官员。眼下的局势,朕一时间也是有些为难啊”

长孙无垢却是起身,走到李世民的身旁,替李世民揉太阳穴,缓缓道“陛下,妾身不懂什么朝政上的事情。妾身只知道,陛下做什么事情,肯定是有理由有原因的。不管陛下做什么,妾身都支持陛下。不管如何,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宗社稷。如此,足矣”

李世民听到后,却是停顿。

他眼中掠过一道精光。

忽然竟是大笑起来,旋即李世民说道“观音婢,你说得好,朕做事情,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宗社稷足矣。”

长孙无垢也是脸上多了笑容。

她是李世民的妻子,是李世民背后的女人,只需要全力支持李世民即可。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说了一番话,便大步起身离去。

他已经有了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