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136章 死磕到底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136章 死磕到底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死磕到底

李世民回到大殿中,便立刻召房玄龄入宫。房玄龄刚离开不一会儿,这才刚回到办公的署衙,思索着先前和李世民商讨的事情,屁股都还没坐热,这又得了李世民召见,只能是立刻赶到大殿中觐见。

李世民直接道“坐吧,不必多礼。”

“谢陛下”

房玄龄道谢后撩起衣袍坐下。

李世民直接道“房卿,朕已经是有了决定。”

房玄龄道“请陛下示下。”

李世民说道“朕决定了,和杜启对抗到底。他要威胁,朕奉陪到底,夏国的商人朕抓了的,一概不会释放。甚至于,这些夏国的商业,全部查封。”

说到这时候,李世民的脸上更是有了厉色,说道“既然和夏国,已经是全面开战,那么这一次,朕就奉陪到底。”

房玄龄说道“臣遵旨”

他其实觉得左右选择都为难,如今李世民做出了决定,房玄龄立刻就选择了同意。

“报”

就在此时,却是有内侍进入。

内侍躬身行礼道“陛下,皇宫外有裴青松求见。”

李世民眉头上扬,脸上露出意外神情。

裴青松,是裴家最年长的人,已经是八十外开年近九十岁的人。这个年纪的人,在大唐那就是人瑞一般的存在,更何况裴青松出自河东裴氏,而且也是经学大家。

在士林中,裴青松有极大的影响力。

虽说裴青松的影响力,还是不必的孔子后人孔颖达的影响力,但却也不能小觑。

李世民吩咐道“宣裴青松入宫。”

内侍立刻就去传旨。

房玄龄皱眉道“陛下,裴青松已经是很少外出。如今,他却是近九十岁的高龄到了长安来,恐怕是必有大事啊。”

李世民沉声道“见了就知道。”

房玄龄忽然道“会不会此事,和杜启有关,和夏国有关”

李世民道“尚未可知。”

房玄龄的脸上有着肃然神情,他沉声道“臣认为极有可能和夏国有关,陛下虽说已经决定了,要和夏国对抗到底,不会释放商人。但是,裴青松有什么请求,有什么谏言,甚至于可能有令陛下愤怒,还请陛下慎重。”

顿了顿,房玄龄继续道“裴青松一方面是出自河东裴氏,影响力大;另一方面则是裴青松年纪高,是人瑞;再者裴青松更是经学大家,士林中的老前辈。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给裴青松一点颜面,不能直接屠戮裴青松。”

李世民点了点头。

不多时,只见一个皓首老者迈步进入。

他便是裴青松。

他身着一袭简单的粗布麻衣,已经稀疏且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木簪子固定好,走路时拄着拐杖背脊佝偻着。他进入大殿中时,步履稳健,丝毫不显老态。

裴青松站定后道“老朽,参见皇帝陛下。”

李世民道“裴公不必多礼,说起来,裴公一直在河东闻喜县静养,如今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裴公怎么到了长安来。”

裴青松说道“回禀陛下,老朽来长安,是因为夏国商人被抓一事。”

李世民的面色顿时阴沉下来。

果然

果然是为了夏国商人被抓。

区区夏国的商人被抓,河东裴氏作为天下大族之一,却是径自为夏国的人站台撑腰,甚至于把裴青松这样的老古董都搬出来,真是让人意外。

李世民说道“裴公来,是要劝说朕放人吗”

“是”

裴青松直接回答。

李世民道“朕如果不放人呢”

裴青松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是有道明君,是真正为民造福的人,不会不放人的。”

说着话时,裴青松已经是自衣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这一封书信相当的厚实,足足有两寸的厚度,他这一封书信捧在手中,说道“陛下,此乃万民书,是裴家在夏国经商的商人,以及其余大唐在夏国经商的人,全部呈上来的万民书,请陛下阅览。”

唐真立刻走过去,把书信拿过来。

李世民接过了书信,快速的浏览,当他看完了书信的内容,脸色已经是阴沉下来。书信中的内容,便是希望李世民释放所有羁押的夏国商人。

因为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已经是使得夏国境内大唐的商人局势不妙,甚至于,影响到了夏国和大唐的经商。书信中的另一部分内容,便是说大唐和夏国开战,他们是支持的,但恳请李世民考虑万民的安危,考虑商人的处境。

开战可以,但不能这般直接羁押商人,否则大唐商人在夏国经商会困难。一番话洋洋洒洒上签字,最后是密密麻麻的签名,是整个大唐在夏国经商的商人签字画押。

李世民看完后,根本没有看后面签字的内容,他一把就把书信扔到了一旁,很是气愤的说道“裴公,夏国来势汹汹,已经是杀到了大唐境内。这时候朕还不反击,难道,是要任由夏国的人杀了朕,各大家族的商人才会甘心。”

裴青松说道“陛下严重了。”

李世民道“严重什么严重,这就是书信中的言外之意。裴公,朕不可能服软的。我大唐,不受任何人的威胁。”

裴青松说道“不看样子陛下,是不准备管这些在夏国经商的商人生死了。”

李世民道“不是朕不管,而是管不了。眼下的首要任务,那就是先杜绝杜启在长安以及各地的眼线,抓捕商人是最直接的办法。至少绝大多数的夏国暗装也就抓了,即便是有一部分逃走,那也不影响大局。”

裴青松沉声道“陛下当真是冥顽不灵啊,陛下这般执意要扣押普通的商人,让人失望。”

李世民道“你要失望,那就失望吧。”

“报”

就在此时,又有急促的脚步声传入。

却是一名内侍急匆匆的进入。

内侍到了唐真的耳旁,低声说了一番话,然后唐真就面色微变,快速把嘴巴凑到李世民的耳旁,专属了内侍说的话语。

李世民听完后也一样是面色一变再变,等他听完后,摆手道“裴公,如果是无事,你眼下就可以退下了。”

裴青松一听,顿时大受羞辱。

他觉得李世民这般的手段,那就是羞辱他,所以裴青松开口道“李世民,你如此的刚愎自用,如此的听不进劝说,你一定会后悔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能霸占西域之地,竟是抓捕夏国的商人,实在是可耻。”

李世民冷冰冰道“那么杜启要威胁我大唐的官员,说要刺杀官员。杜启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可耻吗更有甚者,杜启已经杀入了我大唐境内,狠辣无比。如果是不拿下杜启,那么大唐的后果不堪设想。”

裴长青道“道不同,不与为谋。”

“告辞”

裴长青行礼后就离去。

李世民沉声道“玄龄,刚接到了消息,如今长安周边,乃至于以长安城为中心周边,都已经是出现了官员辞官的情

况。一个又一个的官员,因为担心被杀,所以纷纷辞官。毕竟在当前的情况下,官员留任就有威胁。”

房玄龄到后,顿时大为震惊。

因为他没有想到,杜启的应对会是如此的激烈。事实上房玄龄早就预想了杜启要进攻,可是杜启的进攻,却是如此的怪异。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在眼下,杜启却是另辟蹊径,让夏国的官员全部抵触大唐,甚至于不招惹也是主动撤离。

令人惊愕和赞叹。

杜启的手段也太狠了。

李世民熬“先有河东裴氏的人求情,如今,又有无数的官员辞官,这大唐的一个个官员,都开口说话求情,局势对我们很不利啊”

房玄龄沉声道“陛下,这是死战到底的代价。既然决定了要和杜启对抗,自然是会发生这些事情,而且这本就是杜启的意图。杜启为什么不直接刺杀官员,而是先放出风声,说一旦陛下不同意释放人,才会释放官员。他就是故意这么安排,以便于能搅乱民心民意。甚至于,令无数的官员都站在陛下的对立面。”

李世民的面色很是冷肃。

可是他眼中却反倒更是有了斗志。

杜启越是如此,他越是不会服输,因为这一次如果是服输认怂,屈服了天下官员的请求,屈服于各大家族的请求,那么后续再有什么事情,又会是这般的局面。

他又会遭到掣肘。

李世民说道“玄龄,朕决定了,不管如何,都死战到底。杜启的威胁,朕不管。此前只是长安境内,以及周边区域的地方,全部捉拿夏国的商人。接下来,整个大唐境内的夏国商人,都是一一捉拿提审。除此外,夏国的产业全部查封,收归为朝廷国库。杜启要战,朕奉陪到底。朕就不信了,他能如何。无非是煽动一些士人和官员而已,不成气候。尤其是这些人都已经跳出来,只需要调动不良人,把所有跳出来的人盯着。但凡有任何的异动,直接诛杀。”

房玄龄听得心头一颤。

事态升级了。

朝廷的应对处理,已经是更强。

甚至于这般的处置下,那么和夏国的交锋,便正式进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房玄龄说道“陛下,不再考虑一下吗”

李世民道“不考虑了。”

房玄龄道“既如此,臣安排了便是。”

李世民道“去吧。”

“臣告退”

房玄龄转身就退下。

他接下来,要前往安排诸多的事情,把李世民的决定贯彻下去。

这是一个大工程。

李世民一个人枯坐在大殿中,眼神幽深,那眸子深处,却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一般,透着汹汹的斗志。他知道这一次的决定,必然激起杜启的针对,可即便是如此,李世民也不惧,大唐不会受到威胁。尤其杜启意图用民意裹挟,利用民意和士人的针对,让他屈服,可是李世民绝对不会同意的,他愿意死战到底。

大唐和夏国,只能存在一个。

五月份转眼逝去。

进入了六月,天气愈发的炎热,而整个大唐在这一个月,更是风起云涌。因为各地遭到刺杀的官员,多不胜数。即便是朝廷做出了应对,可是也有官员被刺杀,毕竟刺杀防不胜防,当官的总不能一直呆在署衙内,只要一出去,就可能被杀。

各地有官员被杀,而同时各地的夏国商人也纷纷被抓。

局势风起云涌。

除此外,各大家族继续安排人上奏,劝谏皇帝释放夏国的商人。因为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李世民抓捕了夏国的商人,若非如此,不至于夏国采取极端策略。

尤其夏国方面,本就提前通知了的,所以民间的民意,反倒是趋近于支持杜启,认为杜启的做法没有错。

李世民本身的名望,不断下降。

商人、士人,都是认为李世民如今是穷兵黩武,少有能理解李世民的。

即便各地的消息汇总上来,李世民不为所动。既然已经开始贯彻消息,已经开始贯彻这一命令了,李世民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贯彻下去就是。

所以抓捕夏国商人的行动,一直在持续。

这是为了彻底杜绝杜启的眼线。

把所有的眼线一锅端掉。

这些消息,李渊也是关注的。原本他都已经不理世事了,因为实在是没精力。可当时李世民见了他,说了决定后,李渊担心局势,所以也关注着局势变化。

如今天下,风起云涌。

虽说还保持着稳定,可是大方向上,却是不安稳,所以李渊很担心。

事情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未曾平息。

李渊枯坐在大殿中,他内心有些担心,便安排了人去通知皇帝来见。这一个多月,李渊始终不曾前往见李世民,也不曾让李世民来,其实就是不愿意让李世民分心,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事情虽说还在持续,但好歹没有刚开始那么影响大,所以李渊才安排人去通知。

时间不长,李世民进入。

如今的李世民,两鬓竟是有了风霜,整个人虽说斗志昂扬,但脸上却是有倦容的。

可见李世民如今承受的压力。

即便李世民在后方,可是后方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在肃州的李勣等人。

李世民行礼道“父皇”

李渊道“皇帝,坐”

李世民坐下后道“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所为何事”

李渊缓缓道“还能有什么事情,自然是和夏国有关的。如今折腾了一个多月,老夫听说这事情还在如火如荼进行,还不曾有一个结局,皇帝,大唐经得起这般的动荡么”

李世民说道“父皇放心,大唐不会受到影响。更何况,杜启的刺杀,实际上是先放话威胁,而值此之时,便有无数人离开,可真正留下来的人,那便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对我大唐来说,这其实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最重要的。”

李渊说道“罢了,老夫便不问你这些了。老夫再问你一件事,如今的赋税情况,受到了多少的影响”

李世民面色一僵。

原本还刚强的脸上神情,顿时没了色彩。

因为这是最大的麻烦。

李世民叹息一声,便继续道“父皇,眼下赋税方面,的确是遭到了腰斩一般的损失。如今的赋税情况,近乎是回到了大唐刚立国时的样子。因为杜启的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方方面面受损后,连带着我大唐的商业也一样是受损,所以损失很大。”

“不过父皇,儿臣认为这是好事情。”

“因为经此一事后,才彻底杜绝了杜启的影响。如果真到了决战时,杜启利用商业给我们重创,那么猝不及防下,极可能遭到大影响。”

李世民说道“如今,却是可以熬过去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大唐这么多年,国库充裕,钱粮充足,所以即便是受到影响,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李渊道“那就好。”

顿了顿,李渊说道“既如此,那就要做好和夏国决战的准备。老夫认为,这最后的决战,已经是为期不远了。”

李世民却是脸上有一抹笑容,说道“父皇,儿臣倒是认为,问题不会太大。原因很简单,波斯国的人,肯定会出兵的。有波斯国在西面攻伐夏国,到时候杜启腹背受敌,甚至于杜启遭到掩杀后,国内也出现动荡。那么杜启,肯定会熬不住的。即便是杜启能挺过去,可是杜启也会受到重创。所以儿臣,有足够的自信。”

李渊说道“听你的意思是,接下来肯定还要主动出兵。一旦波斯方面发起了进攻,届时你就会主动进攻。”

李世民道“自是如此,而且儿臣一直在补充兵力。曾经数次大战蒙受到的损失,这数月的补充,已经是恢复了许多。我大唐底蕴深厚,不是杜启这个刚建立的小国能抗衡的。”

李世民的眼中有斗志。

他不服输。

凭什么杜启要压住大唐。

即便杜启的手中有极为厉害的武器,但在当下,李世民也有十足的斗志。

李渊说道“罢了,你自己绸缪便是。”

“儿臣告退”

李世民站起身,便离开了大殿。

李渊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他再度喟然叹息。因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夏国和大唐更是不可缓和,已经是必须覆灭一方了。只不过杜启的实力越来越强,李渊的内心很是担心。

李世民回到了大殿中,房玄龄便到了。

房玄龄说道“陛下,如今征召的士兵,已经全部征募完毕了。且如今补充的常备军,也已经是全部齐全。聚集在长安的兵力,再度到了二十万之众。眼下军中上下,正在操练,以形成战斗力。”

李世民颔首道“操练是要进行的,不过毕竟都是府兵,本身就有一定的战斗力。玄龄,军中将士的兵饷,以及将士的伙食,一定是不可能克扣。眼下军心要稳定,更要鼓励士兵的斗志,那就不能短缺了士兵的伙食和兵饷。”

房玄龄道“陛下放心,朝廷虽说如今赋税大减,但这些年大唐国库充实。而且各地的粮仓都是充足得很,足够供应。”

李世民颔首道“那就好。”

他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我们眼下,就等着波斯的消息了。一旦波斯出兵,我们也就火速出兵。只是肃州酒泉方向,希望李勣尽可能的多拖延时间。”

房玄龄道“李勣是善于谋划之人,他会安排的。毕竟此前,陛下已经是告知了他。所以如今,陛下只需要静观其变就是。”

顿了顿,房玄龄再度道“不过还是应该传信过去,通知李勣,让他要做好坚守的准备。因为一旦波斯迟迟不采取行动,李勣未必能镇守这么长的时间。总之,让李勣临机决断。”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安排就是。”

君臣两人说着前线战事的话,更也是有着期待。

一切就绪,就等波斯的消息了。

在大唐境内的风波虽说在持续,但区域稳定后,而六月的酒泉更是炎热。

镇守酒泉的李勣,压力越来越多。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镇守。

毕竟不曾出战。

而杜启一方也始终是不曾进攻。

对于李勣来说,杜启越是不进攻,实际上李勣越是承受巨大的压力。相反,如果杜启进攻,因为李勣准备得充分,能借助城墙抵挡炮轰,他六万左右的兵力也是足够的。

这一日,城楼上。

李勣正巡视城楼上的防守时,却是士兵来通知李勣,说长孙无忌请他前往。李勣只能是中断巡逻,便直接回到了房间中。

李勣看向长孙无忌,说道“齐国公,你通知我回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长孙无忌道“李总管,如今长安方面来了消息。大唐境内,陛下大肆的抓捕夏国商人,而且陛下已经是再度召集了二十多万的大军。等到波斯方面出兵,陛下就会出兵和杜启再战。眼下陛下的传信,是让我们争取尽量的拖延时间,越长越好。当然,实在是守不住,而波斯也没有动静,那么我们就得自谋出路。”

李勣颔首道“眼下倒是无妨,毕竟还能坚持。眼下,还有充足的看粮食等。”

长孙无忌道“总之,咱们也要做好后路的准备。”

李勣点了点。

他和长孙无忌仔细的商议着,筹划着后续的安排。既然是要布置,自然是要把一切布置妥当,确保不会出现不曾预料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