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234章 提拔任用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234章 提拔任用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提拔任用

杜启赞许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提前便已经预判到战事将至,早早准备了粮食。这一安排,很是不错。你有这个心,朕替夏国将士感谢你。”

韩允连忙道“陛下折煞草民了,这都是草民该做的。如今天命在夏国,合该陛下一统天下,能为陛下出一把力,草民不胜荣幸。”

杜启点了点头。

韩允这样的人,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会喜欢,当然,韩允也是聪明人。他捐了钱财和粮食,这一消息传开后,等于是身上多了一层保护伞。毕竟韩允是有功于夏国的人,便没有人敢对付韩允,这是一步妙棋。

这时候其余的商人纷纷站出来,表示愿意捐献钱财粮食,总之在韩允的带领下,这些人都看出了机会

眼下是和夏国搭上关系,转变为夏国商人的机会。

所以一个个或多或少都开始捐钱。

杜启自是一一应下。

顺便感谢一下。

对他来说,这是好事情。

待安抚了一众商人,杜启便让所有商人离去,所有商人组织起来的兵力退走,杨宋也一样是离开,只剩下杜启的兵力还在城楼上。

就在此时,蓝昌河回来了。

他是让人抬着火药回来的,火药搁在城楼下,他亲自登上城楼,来到了杜启的身边,恭恭敬敬向杜启行礼,跪地道“罪人蓝昌河,拜见夏皇。”

杜启沉声道“蓝昌河,你何罪之有你能在关键时候,悬崖勒马,归顺夏国,且斩断了李道宗炸毁长安的这条线,对长安百姓来说,你功莫大焉。对夏国

来说,你功莫大焉。你是有大功的人,说起来朕要感谢你。且起来说话。”

蓝昌河能作为李道宗的幕僚十余年,这是有能力的人。若非如此,不可能一直留在李道宗的身边,毕竟李道宗本身,也是一个智将,智勇双全,是极为厉害的。只不过眼下李道宗镇守长安,要士兵没有士兵,要武器没有武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仅是凭借一个长安坚城,挡不住杜启的大军。所以杜启对蓝昌河,倒是颇为赞许的。

尤其杜启早些年在长安时,实际上就听过蓝昌河,只是杜启和李道宗没有什么交集,就更遑论和蓝昌河了,双方更是没有交集。

只是,杜启却知道蓝昌河其人。

这是有才华的人。

蓝昌河站起身,心头却依旧惴惴不安,即便是

杜启这么说了。可是,他毕竟是李道宗江夏郡王府的长史,算是敌人。

杜启看向蓝昌河,又道“你蓝昌河的情况,朕已经知悉。李道宗在战场上东征西讨,你便是替他出谋划策。等到大唐建立,天下平定后,按照你的资历,外放执政一方也是可以的。你却是留在了江夏郡王府,担任一个长史,这追随李道宗便是十余年。”

顿了顿,杜启又道“这十余年,你娶妻生子,日子渐渐安逸下来,也少了争强的心思。不过朕问你,你可还有一腔奋进之心”

蓝昌河听到后,抬头看向杜启很是意外,因为杜启的言外之意,明显是要提拔他。

怎么可能

他竟是要得到提拔。

蓝昌河心下觉得不可思议,但他听到了杜启的

话,内心那久违的热血,以及那扬名立万的心思,却是渐渐的蠢蠢欲动,渐渐有了想法。人生于世,自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为一个儒士,蓝昌河也有这样的心思。

只是官场险恶,他也没有什么背景,所以一直以来,都留在了江夏郡王府担任长史,毕竟这地方他熟悉,也没有什么利益勾心斗角,比较简单。

蓝昌河有想法,但却是摸不准杜启的想法,而且眼下蓝昌河也不清楚情况,所以干脆道“陛下,蓝昌河一介罪人,能得到陛下宽恕,已经是万幸,焉能奢求其他。”

杜启说道“朕再问你一次,可还有一腔奋进之心可还有一腔热血要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可还有一身大志向要施展一身的抱负。”

三个问话,仿佛利剑般,戳入了蓝昌河的内心

使得蓝昌河心下激动起来。在杜启的询问下,蓝昌河抬头看向杜启,说道“陛下,蓝昌河还有一腔热血,还有奋进之心。”

“好”

杜启点了点头。

脸上有赞许的神情。

杜启沉声道“你既然有一腔雄心壮志,朕给你这个机会。眼下大唐官员撤离,长安空了乱了,而京兆尹府官员也空缺,朕任命你为京州刺史,执掌京州。所谓的京州,便是曾经的京兆地区。自此之后,京兆尹不复存在,只剩下京州。你,可敢应下”

蓝昌河顿时愣住了。

他要担任京州刺史,这可是关键职务啊,虽说如今这一区域不算是夏国的帝都,那么京州刺史的地位会有所下降,可即便如此,京州刺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

喻。

他这是被拔擢任用了。

蓝昌河却是不曾立刻应下,他看向杜启道“陛下,草民还是有些疑惑。为什么是我,担任京州刺史,要知道这一职务,也是相当关键的。”

杜启说道“想不明白吗那就慢慢想,朕质问你一句话,可敢应下”

“臣领命”

蓝昌河立刻就应下。

机会已经送到了他的面前,他焉能不把握住。蓝昌河也是官场中人,心思通透,他思虑一番后,顿时就大致明白了过来。

眼下的长安,已经是空了缺少人才,而夏国内部本身就需要大量人才,要从夏国内部调人过来,也不容易,毕竟短时间无法到任。另外,他是李道宗的人,

如今李道宗死了,他却是高升,消息传出后,整个大唐对他肯定恨之入骨,不可能饶了他。恰是如此,蓝昌河就只能更是踏踏实实为夏国效力,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蓝昌河心思一转,忽然又道“陛下,臣也有一个请求。”

杜启道“但说无妨。”

蓝昌河正色道“臣膝下一子,如今年近十岁,颇为聪慧。臣恳请陛下准许,让他进入大夏军事学院学习,同时臣的妻女也随行前往照拂。”

杜启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聪明人啊

杨宋让孙子杨正廷前往夏事学院,是一个很简单的条件,却又确保了杨家的子嗣将来能进入夏国朝廷。而蓝昌河这里,说是送儿子去大夏军事学院,实

际上却也是主动送上人质,表明他追随杜启的决心。

杜启颔首道“朕准了。”

蓝昌河道“谢陛下。”

杜启摆手道“回去准备一下,顺便告诉你的家人,让他们有个准备。”

“臣告退”

蓝昌河再度向杜启揖了一礼,便告辞退下。

上官仪来到了杜启身边,说道“陛下,这个蓝昌河是一个聪明人。他主政京州,倒也是一桩好事。不过,他毕竟没有过主政地方的经验,能否稳定局势,就看接下来的了。”

杜启说道“人才难得,而且我们本身就缺少人才。眼下有这么一个合适的人,先给他机会,看看主政的结果再说。”

上官仪颔首道“陛下圣明”

杜启不再多言,便调度麾下的人准备掌握长安。偌大的一个长安,尤其涉及到皇城,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眼下要做的就是先稳定长安局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