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1235章 习惯了受伤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235章 习惯了受伤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习惯了受伤

通济渠上,河水缓缓流淌。

三月的天气,愈发暖和。尤其越是往南,天气越暖和。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使得整个通济渠河道上,仿佛撒上了一层金光似的,波碧波荡漾,景色怡人。江面上,却是有一艘一艘的战船,正快速的南下。

所有的战船上,有一杆杆大纛飘扬。这些大纛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唐字,是代表了大唐。

这些是李世民率领的队伍。

李世民自长安离开后,不走陆路南下,而是走水路南下。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李世民带兵出长安后,走广通渠进入水路,然后转到进入通济渠,便一路南下。

因为水路畅通,所以李世民的大军,如今都已经进入南方江南道地界,距离扬州江都已经不远了。最多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可以抵达江都。

李世民所在的战船上,他站在甲板上,望着水面,看着两岸移动的风景,心下却颇为担心后方局势。毕竟李道宗独自率领少数兵力镇守长安,要挡住杜启很难。李道宗能做的,那就是拖延时间罢了。

魏叔玉也是站在李世民身边的。

他静静望着周边风景。

这一次南下江都,魏叔玉也不知道,最终能否挡住夏国的进攻。不过魏叔玉相信,按照他的计划,大唐的兵力分散后,杜启要彻底剿灭大唐,那就需要时间了。值此之时,李世民就可以卷土重来,争取再度和杜启开战。

李世民忽然道“叔玉,你认为我们到了江

都后,当地是否会有人作乱”

此次南下,李世民担心是地方上有作乱的。

不服李世民的命令。

魏叔玉那略显清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开口道“陛下,臣倒是认为不必担心。原因很简单,江都本就有朝廷的一支驻军在,稳定江都局面。如今陛下的身边,有五千玄甲精骑,这些都是最精锐的兵力。”

“有这一批军队在,再加上随行的一万步兵。我们一万五千余精锐,地方上不可能作乱。当然,即便是有人作乱,在我们的进攻下,这些兵力不足为惧。”

“臣倒是希望,他们跳出来作乱,然后就可以一鼓作气,把这些人都处置了。如此一来,朝廷也就安稳了,不至于分出太多的精力,却应对这些鸡毛

蒜皮的事情。陛下到了江都,是要快速发展力量,恢复地方生产,然后凝聚起力量,再度和杜启开战的。”

魏叔玉显得很是镇定。

虽说是撤离,但魏叔玉如今也不慌张,因为到了江都,李世民是有机会再度东山再起的。

李世民颔首道“叔玉所言甚是,但愿我们能早日返回长安。”

离开长安,是李世民心中的痛。

他是大唐的皇帝。

可是却选择了迁都,甚至于为了能让大唐再度杀回去,李世民不得不分出各处的兵力,把麾下的人安排到各处去,一方面是发展力量,另一方面是争取留下一点星火,不至于一次落败,就被一网打尽了。

李世民手肘撑在船舷边上,他忽然道“叔玉,你说我们最终,能杀回去吗”

“能”

魏叔玉点头道“一定可以。”

李世民不曾说话。

魏叔玉等了一会儿后,然后才开口道“只要陛下不放弃,就总有杀回去的一天。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只要是陛下坚持,我们就都有希望。如果陛下都放弃了,那么我们如今,也就是苟延残喘。”

他很清楚李世民的心情,是有些迷茫,甚至于有些忐忑。

原因其实简单,就是遭到了太多打击。

侯君集、李勣、段志玄、刘弘基等人战死,对李世民是打击;长孙无忌自刎,李渊死去也是打击

长孙无垢中年病逝,也是打击

一连串的打击,已经山河沦陷,社稷失守,这些的问题堆积在一起,即便李世民是英明之主,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就是李世民能抗住,换做是其余的人,甚至早就扛不住,心态或许早就已经崩溃,不可能再度和杜启战斗。

李世民和魏叔玉聊着天,断断续续的,不知不觉,抵近中午,这时候所有的战船靠岸,军中将士全部在岸边下船休整休息,同时随行的伙夫也是埋锅造饭准备中午的吃食。

这是军中将士最喜欢的时候了。

能放风休息一下。

同时下了船,也能舒服一些,毕竟都是北方的将士,虽说这战船在江面上行驶平缓,没有什么颠簸的,即便是如此,也有一些人不适应。如今下了船

也好让将士稍稍恢复一下。

就在李世民一行人下船不久,有哨探飞奔而来。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传信。

李世民沿途的消息,大多数是走陆路,而且战马一直马不停蹄的干枯,昼夜急赶,所以很多时候,书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传出,反倒是比战船更迅速一些。

哨探到了李世民的身边,递上了书信,道“陛下,这是长安送出的战报。”

李世民接过来拆开书信,当他看完后脸上的神情透出一抹无奈,看向身边的一众文官武将,叹息道“长安城破,李道宗战死城头。如今的长安城,已经落入杜启的手中。”

众人一听,都是神情肃然,他们离开长安的

时间还不长,杜启后脚一抵达长安,短短时间就破城,实在是迅速。

魏叔玉道“陛下,江夏郡王有六千精锐,长安城坚固无比,炮轰也无效,顶多是压制城楼上的厮杀。可是城楼上厮杀时,不可能一直炮轰,否则,那就是无差别的轰炸,连带着杜启的人,也会一并炸死的。到底,是怎么破城的。”

李世民道“是城内有商人韩允,组织了商人的兵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让杜启的大军入城。另外,李道宗的长史蓝昌河,也归顺了杜启,成为杜启的人。以至于,李道宗埋伏在城内的所有火药,尽数被蓝昌河带人劫走了。以至于李道宗的后手,彻底没了。这些长安城内的商人,实在是可恶。这蓝昌河,实在是可恶。该死,简直是该死啊”

这一刻的李世民,很是愤怒。

李道宗的死,白死了。

当初撤离时,李世民就让李道宗一起撤离的,可是李道宗执意要留下镇守。李世民劝说无果,以至于有了如今的局面。

魏叔玉也是喟然叹息一声。

又折损了一员大将。

李世民叹息一声,便下令全军缟素,悼念死去的李道宗。这一刻的李世民,再无心思用饭,甚至于连午饭都不曾吃,等到上了船后,队伍便开始启程继续南下。

魏叔玉不曾劝说,因为他相信李世民能调整过来。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时间流逝后,李世民肯定可以调整过来的。

魏叔玉更是相信,李世民的心伤着伤着也就习惯了,而且会愈发的坚固。即便是有万千苦难,也

打不到李世民,这是魏叔玉坚信的。

魏叔玉不开口,魏征却是开口劝说,希望李世民抖擞精神。因为值此之际南下,一旦李世民精神都有些垮了,军中上下士气会涣散,所以当下要振作。

李世民听完后,也是很快调整了状态,更是在傍晚时分战船靠岸停靠时,召集军中将士,说了李道宗的事情,然后给将士鼓劲儿,号召将士要报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李世民便是让麾下的人铭记仇恨,然后准备报仇。

一番鼓劲儿后,将士渐渐恢复过来,毕竟李世民都还有斗志,将士的士气也不至于直接就崩了。李世民安抚了将士后,最终只能是把一切的悲伤压在心底,因为扬州即将抵达。

接下来,需要李世民振作精神应对。

早日在江都聚集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