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789章 圣君降世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789章 圣君降世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圣君降世

杜启的话,引得无数百姓的赞誉,有称赞杜启有识人之明的,有称赞杜启选对了人的,也有盛赞胡有山的。

现场反应很是激烈。

甚至于,比杜启提及第一条的时候更为激烈,无数百姓议论着。

杜启看到百姓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这才抬手下压,主动压制议论的百姓。

没办法,胡有山声望太高了。

杜启继续道“本王请胡有山出仕,担任焉耆刺史,执掌焉耆州。可惜,胡有山拒绝了。他并非不能胜任,而是说已经累了,要好好休息一番。”

“本王看胡有山,并非是累着了,是因为他曾担任焉耆国的太傅,身份尊贵,尤其受到焉耆国先王的重托,觉得一旦出仕,就有负焉耆国县先王的重托。”

“所以,他不愿意出仕。”

“这样的一个情况,本王已经是劝说了,但劝说却是无用。”

杜启不做停顿,继续道“涉及到胡有山,本王的第三件事,便是胡有山有心结

他不愿意出仕,本王却希望,汇聚在此的万千乡亲,用你们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动胡有山。”

“让他清楚,曾经的重托,曾经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如今要在意的,是当下,更是未来。本王曾告诉他,说本王的大门,随时为他敞开。所以本王希望你们,能前往劝说他,希望他回心转意。”

杜启说道“一个有良知有能力且有经验的人,不执掌焉耆州可惜了。”

百姓听到后,内心思索着。

杜启的安排很简单,就是借助百姓的力量,让胡有山再度出山。尤其焉耆州的百姓,实际上已经习惯了胡有山的存在。

胡有山执政,百姓放心。

没有胡有山,万一来了个施政严苛的官员,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百姓的内心,自然是希望一个熟悉的人执掌焉耆州,尤其胡有山生长在焉耆国,肯定会照拂焉耆国百姓。

终究,这一事情实际上又涉及到了利益。因为和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所有百姓自是愿意听从杜启的调遣。

“走,我们去胡公的府邸。”

人群中,有人提出了建议。

当有人提出后,便立刻又有人附和,旋即许多人浩浩荡荡的赶路,径直往胡家去。

至此,汇聚而来的百姓散开。到最后,只留下为数不多的百姓还在宫外,杜启说已经没有事情了,仅剩下不多的百姓,也加入了街道上的浩荡洪流。

所有人,往胡家去。

杜启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到现在,事情便成了。只要百姓去了胡有山的府邸外,在百姓的劝谏下,胡有山不大可能拒绝。

郭孝正站在一旁,赞叹道“殿下真是厉害,一个简简单单的安排,就把事情安排妥当。这一情况下,百姓更会感激殿下。因为有殿下的安排,才有了胡有山为官的机会。”

杜启道“安排人,仔细盯着胡有山府上的动静。”

“是”

郭孝正带着黄石离开,往胡有山的府邸去。

而前方汇聚的人群,密密麻麻的,形成了一股浩荡的洪流。尤其胡有山的府邸,距离王宫不远,不到一刻钟左右,许多人出现在胡有山的府邸外。这还是赶路速度慢的情况,如果赶路的速度快一些,估摸着半刻钟多一点,就能抵达。

在百姓抵达时,消息已经先一步传入胡家,毕竟胡有山也安排了人去打探消息的。当胡有山得知了万千百姓朝胡家奔来,而且百姓之所以来,是受到了杜启的煽动,胡有山当时就喟然叹息一声,道“平西王昨天准了我辞官,今天却弄出来这一档子的事情。”

管家站在身旁,脸上掠过一抹笑容,道“老爷,平西王的这一步棋,堪称釜底抽薪。但实际上,也是为了您出仕,是一番好意。”

胡有山正色道“杜启此子,虽说年轻,真是不简单。”

管家道“杜启能平定突厥,如今又扫荡西域,覆灭了西突厥的大军。这样的人,有手段也并非什么意外的事情。总之对我们来说,老爷其实是得利的人。”

胡有山摇头道“你啊,罢了,老夫出府去见一见这些乡亲。否则。说不过去。”

当即,胡有山就往外走。

当胡有山来到门口,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往外看去,脸上顿时浮现出震惊的神情。因为汇聚而来的百姓,全太多太多了。

胡有山想象的,顶多有千余人。如今看来,却是数千人,甚至再等百姓到了,上万人都有可能,毕竟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百姓,把周围的街道堵死。

许多百姓看到了出来的胡有山。

顿时,人群沸腾了。

“胡公,您就答应了平西王吧。对您来说,这并非什么难事更何况,胡公何必要因为前朝的主君无能,从而牵连你自己呢我们,离不开胡公啊”

有了第一个开口的人。

随着这一人开口,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口劝说,都希望胡有山留下来做事情的。

百姓的话,极为真诚。

此起彼伏的话语声,不断响起。

胡有山内心更是大受触动,他勤勤苦苦的付出了这么多年,虽说没做成多少事情,但百姓却是念着他的。尤其他要辞官时,有这么多的百姓来挽留,胡有山更是心生感慨。

当然,胡有山也感激杜启。

这一切是杜启的安排。

胡有山的内心,忽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圣君降世。

杜启在如今胡有山的眼中,就是一个圣君。若非如此,杜启不至于大动干戈的煽动百姓,请他出仕为官。

这样的人不是圣君,说不过去。

虽说焉耆国历代君王都不错,可没有一个君王,能做到杜启这一步。

胡有山心念急转,想了很多后,最终抬起手下压,示意周遭的百姓安静下来。

渐渐的,声音消失。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胡有山的身上,眼中有着浓浓的期待。无数人来请愿,百姓相信胡有山会听从他们的建议。所以现场的氛围,热烈中却又带着欢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