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790章 胡有山出仕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790章 胡有山出仕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胡有山出仕

胡有山面对着所有的百姓,听着百姓的呐喊劝说,是真说不出拒绝的话。而且这一切虽说是杜启的谋划,实际上杜启这么做,也是希望他出仕为官。

原本焉耆国归顺了杜启,焉耆国沦为历史,焉耆州应运而生,整个焉耆大地,都成为杜启的囊中之物,胡有山是不打算出山的。

毕竟他一力劝说了龙正央的归顺,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眼下却发生了现在的这事情。

胡有山深吸一口气,高呼道“乡亲们,你们的拳拳之心,胡某受之有愧啊胡某为官大半辈子,却鲜有政绩,不曾驱赶突厥人,不曾令百姓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到头来,乡亲们却是如此拥戴胡某人,受之有愧啊”

他没有立刻应下。

还不是时候,还是需要缓一缓。

臣子篡位,君主禅位,有三辞三请的说法。胡有山只是太傅,只是一个辞官的人,他做不到君臣之间的请辞,却也要稍稍缓一缓,否则百姓一说话他就出仕,容易遭人诟

病。

百姓听到胡有山的话,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再度劝说胡有山,一时间,劝说胡有山的人多不胜数。

一个老者走了出来,站到最前面,高声道“胡太傅啊,焉耆国能有今日,都是您勉力支撑着。若非是胡太傅,焉耆国早就垮了。百姓,都念着您的好。胡太傅,您就出仕吧。平西王殿下,都说了需要您出仕的。有您在,我们这些曾经焉耆国的百姓,才有底气啊”

此话一出,无数人附和。

一个个百姓都赞同。

胡有山任由百姓呐喊了一阵,也就不再端架子,开口道“蒙乡亲们信赖,老夫感激不尽。我胡有山感谢乡亲们的拳拳之心。稍后,我就前往觐见平西王,表明愿意出仕的意愿。”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欢呼起来。

所有人激动不已。

汇聚的百姓,在胡有山的指导下,才开始各自散去。

胡有山看到散去的百姓,长舒了一口气。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起来。因为他刚才已经答应了所有的百姓要出仕。

如今出仕,和此前不同。

此前是杜启主动招揽,但如今,他则是毛遂自荐。虽说杜启说过,随时欢迎他前往,只要他去,杜启一定会重用他。可眼下他主动前往,主从易位,是他追随杜启。

胡有山按捺住内心的情绪,吩咐老管家准备马车,然后胡有山回去更换了一身的衣衫,便往王宫也就是如今的平西王府去。

胡有山一到了宫门外,报上名字后,驻扎在城门口的士兵直接放行,任由胡有山进入。

当胡有山来到殿外,自有侍从前往通报。

不多时,侍从通知胡有山进入。

这一刻的胡有山,反倒有一丝的停顿。他没有立刻进入,而是在原地驻留了片刻,让自己的心绪趋于平静,才舒了口气迈步进入。

这一刻的胡有山,已经放下了一切。

既然出仕,那就得有出仕的态度。胡有山进入殿内,便见到杜启端坐在主位上。

他步履轻快,很快来到大殿中央站定,躬身行礼道“草民胡有山,拜见殿下”

杜启道“胡公,坐”

胡有山有能力。

而且经验丰富,处理事情老道,这样的人流落在外可惜,必须要召入麾下。

胡有山撩起衣袍落座,见杜启没有主动问话,便跪坐得身体笔直,主动道“回禀殿下,胡有山虽说年迈,但愿意用此残躯,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请殿下接纳。”

杜启说道“胡公愿意出仕,那是极好的事情。本王得胡公,如高祖得萧何、张良。”

胡有山即便知道杜启的话,仅仅是夸赞而已,但胡有山一张老脸,依旧倍感荣幸,又再度站起身道“殿下不嫌弃胡有山,已经实属万幸。胡有山,愿为殿下身边一小吏足矣。”

杜启又摆手示意胡有山坐下来,不必一直如此郑重。

然后,杜启道“胡公,关于你的安排,本王是这般考虑的。焉耆州如今,缺少刺史,故而本王的打算,由你担任焉耆州刺史,执掌焉耆州政务。”

胡有山略显惊讶,因为他本就是在焉耆州的人,熟悉焉耆州的一切,尤其诸多官

员都是胡有山提拔起来的。杜启还让他担任焉耆州刺史,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虽说杜启当着百姓的面,说要重用胡有山,要让胡有山担任刺史。

那是当着百姓说的话。

当不得真。

眼下,杜启却是直接说了。

胡有山深吸口气,郑重道“殿下,卑职本就是焉耆州的人。如果还在焉耆州担任刺史,恐有不妥,请殿下三思啊”

杜启道“本王既然用你,就信你。更何况,让你担任焉耆州刺史,并非是什么好差事,是一个苦差事。焉耆州的官员,本官曾允诺不会轻易罢免,但会做出调整。官员的调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不要认为这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胡有山一听,不再多言,道“蒙殿下信任,卑职自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杜启道“有胡公在,本王无忧矣。”

胡有山却是神情肃然,一副要全力以赴的样子。事实上他作为焉耆国的老臣,蒙

杜启的信任,再度担任焉耆州刺史,执掌焉耆州,那是极为少见的。

杜启偏偏这么安排了。

胡有山很是感激。

对于治理焉耆州一地,胡有山是有把握的。焉耆州大大小小的州县,大大小小的区域,他心中有数,有十足的自信。

杜启话锋一转,忽然道“胡公身为焉耆州刺史,准备从什么方面介入政务”

胡有山略作思考道“殿下,下官执掌焉耆州,总体而言,是缓缓调整。至于具体的事情,则是从盐业入手,因为这关系到民生的。”

杜启道“怎么说”

胡有山正色道“焉耆州上下,民风比较淳朴,只是盐业颇为不合理。焉耆州的盐商,是龙家的外戚执掌垄断的。以至于,他们说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即便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部分,也没办法。”

顿了顿,胡有山继续道“卑职执掌焉耆州,可以用政令压下价格,却非长久之计。所以卑职认为,殿下麾下商铺多,渠道资源广,恳请殿下,安排商人到焉耆州贩盐。

杜启听到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说道“焉耆国的盐业,竟然没有官营而是私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