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60、160

小地精她三岁半 160、160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她们的病,要从初八晚上说起。妯娌俩看完电视剧,直到电视机里传来高级蓝天牙膏的广告词,她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关电视,准备起身去洗漱。

谁知刘惠却起不来了。

一连试了两次,那腰杆就跟针扎似的疼,她“啊”一声,想让王二妹拉她一把。

王二妹虽然跟她不怎么对付,可终究是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二十几年,有亲情在的。她冷嘲热讽两句,撑着膝盖站起来,可刚到一半就“啊”一声,脸色白了。

崔老太熬不住,已经洗漱好准备睡觉了,站在楼梯口骂道“大正月的鬼哭狼嚎啥呢”

晦气这可是绿真家,不是她们自己家。

“不是娘,疼啊,疼”刘惠吸着气说。

王二妹也赶紧道“是真疼死了啊娘,我起不来也坐不下去,快叫建党来啊娘。”

崔建党和崔建军也在这边住着,新闻和电视剧都是他们的最爱,休息天啥的还能帮厂里搭把手,很多重活都是要男人干的。

崔老太“呸”她们一口,“闭嘴,再说一个死试试”脚步却往这边过来,搀了王二妹一把,在她腰上不轻不重拍了一把。

“啊”响彻整栋楼的杀猪叫。

这下,几个男人赶紧跑进来,“这是咋了你们跟娘闹啥呢,是不皮痒了”

苦命的妯娌俩,终于统一战线“没闹,是腰疼,我们腰疼,动不了。”

折腾半天,俩人疼得嘴唇发青,额头上黄豆大的冷汗珠子往下掉,众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上楼喊绿真爸妈。有事找他们,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黄柔也着急,可她还得扶着肚子慢慢的从楼梯上下来,“大嫂二嫂你们咋了”

“腰疼,真要疼死了,快让他们送我们上医院,再不去就得死在这儿了。”刘惠疼得脸色发青,她是真怕啊,怕崔建国不舍得给她花钱,让她活生生疼死在这儿。

崔建国听得脸色发黑,真想甩她个耳刮子,把他当什么人了这娘们

黄柔也不是医生,哪里知道她们啥毛病,反正可以排除食物中毒,因为全家就她俩疼,估计是她们单独吃喝的东西出问题了。

顾学章避嫌

没有在她们腰上敲,但他还记得,以前供销社老王好像也有这毛病,“不会是肾结石吧”

过年期间大鱼大肉,久坐不动,喝水少越想越有可能,“赶紧送医院吧。”

崔建国和崔建党把她们背背上,大半夜的路上也没拖拉机,只好一句狂奔向县医院。直到此时,崔老太才去幺妹房里叫七仙女,她们正并排躺在大床上,外头天寒地冻,可屋里却暖洋洋的,怪不得这么吵她们都没听见。

原来是睡着了。

从小到大,只要是在幺妹家,她们都是一起挤着睡的。哪怕现在多的是房间和床铺,可大家还是喜欢像小时候一样挤着睡。

老崔家基因是真好,七个女孩个子都高,三个小的还没定型,可也能看出来绝对不矮,四个大的最“矮”就是春苗,只一米六五,可平心而论,这也不算矮了。

女孩子,只要身材高挑挺拔,哪怕五官平平,走人群里那就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关键七仙女的五官也不差,虽然友娣和春苗像刘惠多些,三角眼厚嘴唇,可配上身上读书人的气质,自信给她们加分不少,冲淡了五官上的不足,看起来也是非常好看的女孩子。

老太太现在走出去,谁不夸她福气好孙女们一个比一个出息,一个比一个漂亮,又有孝心,给她买这买那的,比生多少个孙子还幸福

孩子们赶紧追到县医院去,刘惠和王二妹已经被送进去照片子了。崔建国和崔建党在影像室门口等着,急得直搓手,医生一听她们说的“绞痛”,大鱼大肉,喝水少,久坐,立马判断应该是肾结石。

这不,一会儿护士给推出来了,确诊就是肾结石。而且还不小,一个的23公分,一个24,跟蚕豆一样大啦

春苗说,如果按立体空间来算的话,比蚕豆还大,跟比较小的鹌鹑蛋差不多。这可把崔老太吓坏了,一颗鹌鹑蛋大小的石头长在腰子上,这还不得废了

虽然,她也不指望有孙子了,可这不止影响生育,还影响生活啊

可妯娌俩不止不害怕,还一个劲追着护士问,她俩到底谁是23,谁是24,仿佛连长个结石都要较劲,看谁长得大些众人简直哭笑不得,看来输液针水起作用了呗,俩人

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无论谁的23,谁的24,这也已经是非常大,非常罕见的结石了,必须尽快手术。当天晚上就给她们安排住院床位,明天完善一下化验结果就给她们开刀。

这下,事情大发了

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炎开几片药就行,没想到居然还真是肾结石,必须开刀的结石

她们活了四十年,开刀还是第一次,立马两个人都开始慌了,小心翼翼问医生能不能不开刀,她们以后多喝水把石头排出去

这不废话嘛,都说是必须手术的大小了,再耽搁万一长大了咋整堵塞或压迫到肾脏血管,造成肾脏供血不足,坏死怎么办

被医生一“吓”,妯娌俩只好忍着眼泪,握着彼此的手,做就做吧,挨一刀总比大病不死不活的强。她们一副“赴死”的态度打了麻药上手术台了,可剩下众人却麻烦了。

自从姚安娜设计的女士包面世后,可是引发不小的轰动嘞那样精致小巧的皮包,跟笨重的男士包可不一样,这可是真正的主流市场第一次重视女性审美的开端

一个小一百的女士皮包,背的不止是精致漂亮,还是地位的经济条件的象征男人家背个算是暴发户,可家里女人却还是用着早几年的布包,甚至书包,男人能有面子

对于那些骤然乍富的农民来说,一百块钱已经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了,随便烧一窑砖养一塘鱼就是大几百,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千的收入。

这样的女士皮包很快风靡全市,其他县市的百货商店看到商机,皮革厂倒是不缺订单的。

本来说好初九开工,因为年前又多了几批订单,都是指明要姚安娜家那样的女士皮包,陈丽华年前就开始请假休息,好好养胎的,现在又少了她俩,真是雪上加霜

以前,大家都不舍得请工人,生怕多一个工人就要多分一份工资出去,所以生产线每一环都只有一个人,都是无可替代的。可现在她俩住院了,大夫说最少需要半个月来恢复,半个月之内不能久坐和劳累莫非整条生产线要等她们半个月

人客户可是等着要货的呀

不能按时交付,这损失的不止是钱,还有厂子的信誉。眼看着半年来大家加

班加点建立起来的好名声,就要被她们一场病给毁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可要责怪她们吧又不忍心,毕竟也不是她们要故意生病的,甚至为了损失的半个月,两个女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比其他人还伤心嘞

黄永贵愁眉不展,就是顾学章也拿不定主意。

“要不咱们招几个工人吧。”幺妹建议。

其他大人神色松动,可都不出声。穷怕了,总觉着自家人就能搞定的事还要请工人,就是**裸的把自己兜里的钱分出去,谁也不情愿。

春晖眼神一动,“大伯顾叔叔你们想,为啥市三纺的工人要安排三班倒为啥他们效益这么高请几个工人,咱们就不用每个星期全厂停工休息,安排轮休制就行。”

是啊,因为全厂停工休息两天,机器停了,手停了,课嘴却不能停,一个月也要损失至少八天,有的时候甚至十天。

每月近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停工,要说效率,那也不高。可请了工人安排轮休,就能多出三分之一的生产时间,这点时间创造的价值,远远比开出去的工人工资高多了

这就是小农思维的局限性,他们单以为赚的钱就是自己的,只要能保住赚到的钱就行,哪里懂得计算经营成本和增加产值可顾学章不一样,他觉着两个姑娘说得很有道理,当即要开“股东大会表决。

春晖的话很有说服力,这场表决以百分百的票数同意招工,而且是招十人,每个环节增加一人,以防再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能有人替代周转。可大家还是怕饭碗被人抢走,强烈要求技术含量最高的黄永贵和林巧珍那儿不能教给别人,那相当于是整个厂子的核心技术

大家穷怕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儿而且,所有人必须签下保密协议,厂子利润空间有多大,采购原材料成本几何,以及每年挣多少钱属于厂子商业机密,谁也不许泄露。

谁要是泄露出去,无论是否对厂子经营带来危害,都直接取消所有分红。

因为,不做不知道,一做都知道,人造革成本真心不高,做包是个暴利行业,大家也知道不可能藏一辈子,他们不说总有别的厂子会说

可多藏几年就能多挣几年。

作为厂里的小会计,崔绿真比谁都清楚这种暴利她每次算账的时候都要忍不住夸自己一句“天才”。

她小地精可真是个天才

就连几个孩子都知道,无论是牛屎沟还是苏家沟的村民向她们打听厂子的事,她们都是一概不知,不回答,甚至春芽还能骂几句回去,给人弄得灰头土脸。对于这样的惩罚,所有人都是打心眼里害怕,又打心眼里必须支持的,维护既得利益是人类共同的需求。

而招工优先考虑的肯定是熟人。陈丽华娘家有个堂兄平时挺照顾她老父母的,所以当她一提让堂嫂来上班,大家都没意见。

林巧珍的弟弟也挺好,每年都给崔家送大南瓜,只要他们家收到都会送,林巧珍一提,大家也同意。

黄宝能家大小子刚初中毕业,黄宝能不能再让他下井挖煤,虽然文化学得不怎么样,可人生得牛高马大,来干体力活也是把好手。

这一说,就来了三个,只剩七个招工名额。绿真写张“招工”的大字报贴到门口电线杆上,才贴上去半小时就有十多人来问讯。

他们开外人的工资没有自家人高,五十块,可也比外头普通工人高多了,一个月还有八天休息天,顶班的话是按两块钱一天开,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来要知道,大批知青回城后,城里工作机会被抢空了,多少知青和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青年们游荡在外,小偷小摸大大增加,就是治安案件也不少,偷油的“黑子”团伙就是其中之一。

甚至,春节前几天,这些无业游民已经对社会形成了一股非常不稳定的影响。许多人买个菜买点年货都让人把钱偷干净嘞

工作机会太少,未就业人口又太多,短短三天时间就有三百多人报名,厂里眼睛都挑花了。首先剔除年纪大的,身体条件不好的,不识字的,依然剩下小二百人。春苗建议不如采取考试的方式,因为这样公平,无论最后招没招上,大家都无话可说。

于是,黄永贵和几个大学生们合作,去子弟小学印了二百份试卷,都是工厂水电操作常识,保守商业机密等职业道德,还有销售常识,一百分的卷子,九十分以上的就

有十八人。

这下,春晖几个也惊呆了,这样的水平怎么说也是高中生了吧居然来给他们厂子打工今年工作有这么难找吗

其实,她们不知道的是,工作难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皮革厂早已声名远扬,整个阳城市都知道苏家沟路边出了一个做皮包的厂子,有志向的都想来试试不然咋不见人高中生去养猪场饲料厂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十八人里挑七人,好几个是分数一模一样的,去掉谁也不好。顾学章一拍脑袋,干脆再加一环面试吧,他准备了几个临场发挥的题目,正正规规的在农家院里开设一间办公室,依次考察了他们的临场表现能力,需要沟通能力。

最终,在综合各项条件考虑后,挑选出十个人。没办法,最后四人的笔试成绩加面试成绩是一样的,无法先后排名,况且,这几个年轻人实在是太优秀了,他舍不得放弃

五女五男,都是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至少初中毕业,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这样,加上原有的七人,关系户三人,皮革厂拥有二十名全职职工

这还不算周末来帮忙打短工的小会计几人

刨除请假的三人,也还有十七人能保证八小时在岗,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私人厂子居然敢请这么多工人,大河口的人都惊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之变化

工人充足,皮革厂的机器终于又重新开动起来。几个新工人都是非常聪明能干的,好多活计只用教两遍就会,不迟到不早退,兢兢业业。一开始实行轮休制,每天工作八小时,早上八点半上到十二点,下午两点上到五点半,保证八个小时内机器不停,人手也不停。

果然,就像春晖说的,高度精密分工后,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年前积累的几个大单子很快按时交付。听说如果是自个儿拉来的单子还有奖励金后,几个年轻人就自告奋勇,周末的时候拿着几个样包往周边区县跑,拉单子。

一个包奖励一块钱,对于这些有点文化又找不到工作的知识青年来说,一百个包就相当于父母老工人挣两个月,他们在家腰杆子都能直起来不少嘞

甚至,有人有同学在省城上师专

医专农大的,甚至挂着一身皮包跑进大学校园,向那些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展示他们的产品。单就这点子,光凭崔顾两家人,是绝对想不到的

他们以为,卖东西就是拿去工厂门口吆喝就行了,可社会在变革,通过一场世界级赛事的举报,许多国外资本和厂家开始注意到中国这块几乎未经开发的,外国文化渐渐涌入国内,“背一个黑皮包”成为一种最简单的外国时尚

这几个年轻人很快从大学校园里给拉来几个单子,虽然一个学校里买得起的也就五六十人,可几个学校加一起也有二三百不是奖励金根据“谁的单子奖励谁”的原则发下去,大家的干劲愈足了

甚至,其中有个叫苏强东的更机灵,他有个姑姑嫁在隔壁省份,是一名主管人事工作的银行副行长。也不知道怎么劝说的,他居然说动姑姑买一批皮包作为银行系统的第一季度奖励

因为是银行系统的奖励,不能马虎。虽然数量不多,只十来个,可厂里却十分重视,男员工和女员工的分开生产,几乎是量身定做。

等货送到,银行职工门一看,还怪好看嘞男的大气,女的精致,不是百货商店里那种一模一样的公文包样式,你就说吧,谁会不喜欢

喜欢不就要天天背嘛

先只是他们分行的工作人员有,可不小心让市总行的看到了,觉着好看,四处打听他们哪儿买的。弄到苏强东家的电话,催着他们也要。一个市行怎么说也是二百来号人,这就是二百多的单子,可是大单子了

苏强东这家伙,一口气拿到三百块奖励金,嘴都笑歪了。

当然,更高兴的是崔顾两家,他们没想到,就贴一张招工大字报出去,居然招到这样的人才以前跑单子有多难他们再清楚不过,吆喝得口干舌燥也难拉到一个客户,小伙子短短两个月就搞来这么大的单子

当然,苏强东还说了,银行和其他国营厂子都有专门的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既然要办大,就得搞得像模像样。果然,顾学章花三千块钱把这所农家院买下来,变成厂里财产,又给盖起两套小砖房,开发成办公室和会客室,装修得挺上档次,有客户上门就

能招待他们。

这样,越正规的,可信度越高。尤其是从外地外省慕名而来的,看见他们厂房这么宽敞,工人这么多,啥都像模像样的,倒是第一印象就不错。

订单肯定又增加了

这可是奇了怪了,要么是他们包做太好了,要么是这小子就是个商业奇才

养好身体返回工作岗位的刘惠王二妹也无话可说,只要是能给她们挣钱的,她们都欢迎。这不,到1980年五月份,半年的时间,刨除各项成本和买厂房装修办公室的花销,他们的厂子又赚了十万块

同样是半年,所赚却翻了一番。这几个年轻人用事实证明,招他们进来是值得的

这才叫真正的招兵买马。

现在,崔绿真在市一中是真正的“明星”了,不止因为人漂亮,学习好,还有个世界冠军哥哥,还因为他们家皮革厂,市里百货商店里卖的皮包,全是她家出品,简直名副其实的皮革小公主啦

而进入五月份后,天气越来越热,黄柔的肚子也吹气球似的,一天比一天大,大到走路都看不见脚尖,顾学章担心她上下楼梯不安全,把卧室搬到一楼来了。

高元珍每个星期都要来看一眼,劝她赶紧上医院住着去,毕竟既是高龄产妇又是双胞胎,想顺产足月产基本上不可能的。

而每隔半个月去市医院的产检,却成了麻烦事。郝顺东的父亲,郝书记最近调到省委去了,他也跟着去省城安顿家人,吉普车自然是要开去的,借不到汽车接送妻子,顾学章发愁了。

晚上,绿真写完作业,正在窗边看胡峻哥哥写来的信。因为是春季学期入学,他现在已经大二啦,平时会在北京西城区的几个基层派出所见习,用自己的所学为居民办实事,他的人生是前所未有的充实。

为了让妹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远离继母和胡峥,他已经帮菲菲看好高中啦,是北京舞蹈学院的附属中学,只要她好好考,他就有办法将她转到北京去念。当然,胡雪峰听说儿子有这能耐,自然是喜出望外且同意的。

他现在不差钱,要的就是这样的“荣誉”。

可崔绿真却很纠结,一面当然是为好朋友能去专门学校而高兴,以后菲菲就能专心跳自己

最喜欢的舞蹈啦可另一面吧,她又挺舍不得菲菲的,去了北京,两个人就是异地友情了,顶多半年才能见一次面。

她会想菲菲的,就像想胡峻哥哥那样想。

虽然,她现在市一中也交到不少好朋友了,可人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只有那么一两个,他们仨可是发誓要一辈子做好朋友的,菲菲是无可替代的。

“小丫头叹什么气呢”顾学章站在门口敲敲门。

“没事,爸爸快进来,有什么事吗”绿真把信纸折叠好,放进信封,再拿出曾经存放零钱的饼干盒子,小心翼翼放进去。

里头已经有厚厚一沓了,都是她两个哥哥写来的。

顾学章轻轻笑了笑,也不问谁写的,反正左不过就是这俩小子。“绿真,你说咱们家买个车怎么样”

崔绿真怔了怔,“买车”

“对,你妈快生了,买个车方便送医院,以后咱们人口多,也方便出门玩儿。”两个大人三个孩子,还有两个是奶娃娃,骑自行车可不现实。

当然,他也没忘记,眼前这个小姑娘,当年第一次看见小汽车的模样,眼睛里像会冒光一样,这儿瞅瞅那儿按按,她是真心喜欢车子的。

果然,绿真眼睛一亮,“爸爸想买什么车”

“看你,买吉普车的话咱们钱还差点儿,买轿车又小了点,面包车倒是挺合适。”

面包车

崔绿真眼睛亮得不像话,立马点头附和“我喜欢面包车,能坐人多,还能拉东西,到时候咱们可以放张小床,拉着弟弟妹妹上省城玩儿,带他们上动物园就连奶奶也能坐得下。”

顾学章笑了,也不纠结她口中的“奶奶”是崔家还是顾家的,只是摸摸她脑袋,“行,那咱们保密,你妈还不同意哟。”

阿柔总觉着钱不能一次性花光,大头必须永远躺在银行里,手里必须留足急用的才行。

可顾学章和崔绿真都不是这样的,他们是看中啥喜欢啥就买,钱花光了再挣就是,甚至让他们贷款超前消费也愿意,因为他们自信自己有那个能耐会把钱挣回来。

一个注重省吃俭用“节流”,两个大手大脚,一心“开源”,这样的消费观,摩擦还真不少最有效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