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61、161

小地精她三岁半 161、161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顾学章每天开着面包车出门,在市区各个厂子和街道转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挂靠的地方。可现在的私人想要进公家单位太难了,他带着工作证倒是可以进去,问题是别人一听他的来意就给拒绝了。

挂靠的事不罕见,可“管理费”一年比一年高,他要么接受不了对方的收费要求,要么觉着对方不靠谱。

遇到不靠谱的,人把你厂子吞了都有可能

他的朋友也给介绍了几家,可一听是声名远扬的皮革厂,谁都双眼发亮想要吃一嘴油,管理费可以不用多给,但想要入股的,想要把亲朋好友安排进厂里上班的借着挂靠拿好处,已经成为潜规则。

他是个轴的,看不惯这样的潜规则,他更不愿遵守。

跑了几天,一无所获,而张爱国的爪牙们,却步步紧逼。黄柔在家,天天被吵得脑袋疼,崔老太心疼不过,跟来人吵几句,她愈发心慌气短。

立马就要生产的大肚子了,全家老小都跟着担惊受怕,黄柔来看过几次,也心疼好姐妹,听说他们正在头疼挂靠的事儿,随口道“回市三纺问问吧,怎么说阿柔也曾经是里头的职工。”

幺妹连忙赞成,她记得杨老师家的小卖部就是挂靠在厂里,一年二百块钱,她最近问过丽芝,她说没涨价呢。要说挣钱,小卖部每天络绎不绝的顾客,又是附近独此一家,许多人外头的人嫌麻烦,懒得跑供销社,都进厂里买呢,能不挣钱

这说明厂里领导还是讲信用的,不像张爱国翻脸不认人

市三纺刘书记早退休了,蔡厂长也处于即将退休的边缘,现在主动调去党委老干组,胡雪峰是厂里名副其实的话事人。本来,以他的年纪和成绩,调去总厂也正常,可他宁头,不为凤尾,人家调了几次都没调动。

“爸爸,咱们带两条烟去吧,我跟你去。”幺妹也心疼妈妈,想要快点把事情搞定。

顾学章顿了顿,欲言又止。胡雪峰一直想要把她跟胡峻凑一对儿,这事他知道,心里却看不上。

一方面是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在一个父亲的眼里,虽然也想找一个能照顾女儿的年龄大点的,可上限就是

三岁。七岁他打心眼里就没把胡峻看成是女儿的同辈。

另一方面,胡峻的样貌为人他挺看得上的,可胡雪峰他却看不上,更何况还有拎不清的刘珍,现在又多了个胡峥,家庭关系太过复杂。

所以,胡雪峰有意无意向外界流露很看好两个小辈的时候,都是他单方面的自作多情,顾学章和黄柔从来不予回应。实在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追着问,他们就说孩子还小,不考虑。

又不是封建社会,还父母包办婚姻呢

顾学章本不想让闺女去胡家,怕胡雪峰拿话试探她,让聪慧的她听出来,以后跟胡峻就没法好好相处了。毕竟,好朋友“三剑客”缺谁都不好的,她桌上那么多三个人的合照,是她多年的快乐源泉。

可崔绿真已经跑楼上翻出两条崭新的中华烟,和几个罐头,跑在最前面,“走吧爸爸。”

顾学章只好心情复杂的跟上。胡家离他们家不远,属于同一个生产队,走过去就五分钟。胡家的房子同样是一栋漂亮的三层小路,跟顾家露出来的红砖不一样,他们外墙还贴了一层雪白的瓷砖,看上去似乎更漂亮,更洋气。

今天居然难得的,刘珍的太太团们没来打麻将,胡峥在院里跪着玩玻璃珠,看见来人也不理,似乎与他无关。院里打扫得倒是挺干净,只不过也没有顾家那么多花花草草和大树,绿意黯然,显得水泥地板白晃晃的刺人眼睛。

崔绿真进门,“胡峥你爸爸在家吗”

胡峥抬头,露出一双单眼皮的小黑脸,嘴角口水滴答,看了看他们,不说话也不做任何表情。

崔绿真悄悄吐吐舌头,她严重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特别不爱理人。不止不理外人,连他父母哥姐也不理,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国内对“自闭症”还知之甚少,只有特别大特别好的医院才有这种案例,她想劝胡叔叔和刘阿姨要不带他去北京看看,可又怕他们生气,觉着她咒胡峥生病。

“小绿真来了,我在呢,快进屋来玩儿。”胡雪峰从二楼探头,看见顾学章,惊喜道“顾局也来了,快进屋里坐。”

他推了推眼镜,“小刘,赶紧给顾局长泡茶。”

刘珍不知跑哪儿去

了,也没人搭理他。

顾家父女俩没进屋,只是在院子里站着,顺带打量他们家格局,也得亏刘老太常来这儿住着,给他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是刘珍一个人在,她能把好好的房子住成猪窝。听菲菲说,最近刘老太生气,跑回六甲村去了。

原因是她寻思着女婿的官越学越大,在市三纺可谓是一手遮天,干啥不给她儿子安排个工作,哪怕是来厂里跟崔建军一样守个大门,那也是吃供应粮的,比种地好嘞要是能再把修德国设备的技术传给儿子,那就是高工资妥妥的。

可胡雪峰是什么人大舅子啥毛病他能不清楚别说学技术,就是看大门他也没人家崔建军有责任心和眼色,把他安排进厂里,就是给自个儿添堵,砸他自己的招牌

作为一个一心向上想要弄出点成绩的“官迷”来说,胡雪峰爱惜自己羽毛。可刘老太却觉着寒心极了,她这么多年在女婿家里当牛做马,就是保姆也没这么强的工作强度,既要带孩子又要做饭打扫卫生,连小两口的洗脚水都是她给烧的

可保姆还给工资呢,她在这儿落着个啥

她这么掏心掏肺,女婿却连给大舅哥安排个工作这么小小的忙都不愿帮,她心里能不气

就是女儿,黄花大闺女不明不白的跟着他,嫁给他这二婚头,不,三婚头,他一出国就是三年,回来也没见他怎么弥补女儿,往死里也没啥共同语言,也不会说点好听话,就把她当工具人似的。

可怜的刘珍啊,结婚这么多年了,正经的厂长太太待遇没享受过,应酬吃饭做客,胡雪峰都不带她,说她是“狗肉上不了宴席”,这不明摆着看不起人吗

无论是化妆打扮,还是追求时兴,刘珍都只有一个目的讨好他。让他看见自己已经不是以前的乡下姑娘了,她已经拜托土气了。

有时候饿得前胸贴后背就为了减肥,刘老太这当娘的看着都心疼,咬牙切齿把女婿骂得不行。女儿他不疼也就罢了,可胡峥是他亲骨肉啊,按理来说中年得子他不应该含在嘴里疼吗结果也是严格得什么似的,在他面前孩子都吓得不敢说话。

于是,她和刘珍给胡峥灌输的就是“你爸爸不爱你

”“第爸爸为什么对你比对你哥还严厉”这样的观念,又经常在孩子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孩子性格能好

明明小时候是个能吃能哭的胖小子,这两年却越来越自闭,说明这毛病就不是天生的。可她俩是不会反思自己的,她们只知道抱怨胡雪峰不是人,可又舍不得离开这个安乐窝。

刘惠虽然毛病一堆,也不讨人喜欢,可在这事上她至少有骨气,劝说过好几次,让他们实在过不成就离婚算了,孩子胡雪峰爱要不要反正她小妹虽然尖酸刻薄些,但人材不差,再找一个也不是问题。

可刘珍呢她宁愿独守空房当工具人,也舍不得失去“厂长太太”的荣耀。

这些事,顾学章不知道,可崔绿真是非常清楚的,现在就连菲菲也开始同情她这位“可怜”的继母了。

正想着,胡雪峰下来了,客气的招呼“顾局赶紧进屋,小绿真作业写完没菲菲去她姨妈家了。”他以为绿真是来找好朋友的。

“写完啦胡叔叔。”

哪怕是一心向上其他都是浮云的胡雪峰,也不得不承认,这女孩是真漂亮,附近十里八乡都找不出的漂亮。

对于女性的漂亮,他的理解是准确的。菲菲也漂亮,黄柔也漂亮,可她们的漂亮只是比一般人出众,比较醒目的漂亮。可崔绿真不一样,她的五官没有一样是特别特别出众的,每一样都只是刚刚好的漂亮,可走在人群里,她就是有一种光芒,能瞬间遮盖其他人的能力。

同样是青春活泼的少女,可一个班在一起,哪怕是升旗仪式站个队,这女孩也能掩盖掉其他人的光芒,让所有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她。

他觉着,这是一种明星的特质。不然你看香港的大明星赵雅芝,她漂亮吗漂亮。

她的鼻子眼睛有哪一样是特别让人惊为天人的吗没有。

可她哪怕素面朝天站在人群里,哪怕个子不出众,衣着朴素,她也是最吸引人的那个

胡雪峰算得上是赵雅芝的“影迷”,每一期出现过她的大众电影他都买回来细心的收好,他曾经看过她和其他影迷的合影。那些女性要放普通人里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漂亮,可跟她合影,立马被遮挡得黯然

无光。

他读了那么多书,找不到一个词来准确形容这种独特气质,大概就是明星气质吧

顾学章见他盯着绿真看,十分不爽的重重咳了一声,“绿真没事先回去吧,看看你妈。”

幺妹本来还想听他们聊天呢,可知道爸爸这么说就是不想让她听的意思,只好乖乖走了。希望胡叔叔能同意挂靠的事儿,也不要狮子大开口,皮革厂虽然利润高,可付出的也多啊。

胡雪峰泡了一杯茶,递给顾学章,“今儿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那辆面包车怎么样我听说驾驶体验不亚于小轿车。”

顾家买了大河口第一辆汽车,这是个爆炸性新闻,自不用说,每天上门看稀罕的人都能把队伍排到市区去了。

可就是这样的树大招风,才把张爱国招来,让他以为皮革厂是块肥肉,想方设法想要咬下一口来。

顾学章接过来,同他客气两句,递上一堆让他十分不齿可又不得不递的礼品,直接开门见山道“家里人搞了个家庭合作社的小作坊,这胡厂长也知道,可现在我们老家生产队不同意再挂靠,就来问问,贵厂方不方便我们挂靠个一年半载的”

也许,一年半载后,政策还真就变了呢。

胡雪峰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顾局谦虚了,你们那样的规模可不是小作坊。”政策规定个体招工不能超过七人,他们怎么说也有十三人了吧难怪公社能掐住他们脖子嘞。

“生产皮革,跟咱们纺织厂,也倒是算相关行业,挂靠也说得过去,就是”

顾学章知道,他肯定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同意的,“胡厂长有话可以直说,咱们万事好商量。”这样的软话这段日子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形势如此,为了让皮革厂生存下去,别说说几句求人的软话,就是给人敬酒溜须拍马他也不得不干。一方面是那么大的利润他也舍不得丢下,另一面嘛,崔顾两家算是脱离生产队和农业土地了,如果干不成再回头,在牛屎沟的处境将非常尴尬。

他不忍双方老人灰溜溜回去受张爱国奚落,出来了就不许再回去

他必须背水一战

胡雪峰把厂长姿态做得很足,他喝了几口热茶,看向院子里独自玩耍

的小儿子,似乎不是在看儿子,而是看一件跟他关系不大的物件,就像当年看菲菲一样。

空气里一阵沉默,沉默就是对顾学章的处刑,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干部。正要开口给自己找台阶的时候,胡雪峰忽然问“你们厂的皮革需要用到纺织布吧”

“是有在用。”皮革基底部分,甚至整张皮革百分之八十五的部分都是纺织布。

“你们从哪儿进货”

“这是家里人在负责,我也不太清楚,只隐约听说,好像是湖南。”

“湖南”胡雪峰喃喃自语,“这也不近啊,怎么就舍近求远了呢”

他这样意有所指的话,顾学章也不是傻子,顿时明白过来。市三纺做的可不就是纺织布吗现在隐隐有成为阳城市一哥的架势,他们放着这么大的厂子不要,却跑湖南去拿货,他有想法情有可原。

“这样吧顾局,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只要你们以后别那么舍近求远,我的厂子随时欢迎你们挂靠,管理费我也不会狮子大开口,每年给二百块钱吧随便你们乐意挂几年。”

二百块顾学章以为自己听错了,找了这么多天,他的心理预期价位已经提升到两千块了。只要哪家单位同意让他们挂靠,就是每年两千块他也愿意。

不过,几乎是一瞬间,他就回过神来,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胡厂长说的就近拿货,是怎么个拿法”

胡雪峰的要求很简单,以后皮革厂的纺织布无论数量多少,全部从市三纺拿货,价格只是比湖南的贵一成,其实也贵不到哪儿去,因为这东西本来也就不贵。可他的要求是必须签三年合同,保证三年期间都买他的纺织布。

顾学章思量片刻,免了运费,其实纺织布成本相当于是不变的,三年合约也不算太久,万一他们的布有问题的话,三年后就能更换厂家。

更何况,据他所知,胡雪峰铁腕,他就是主抓生产的,产品质量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能问一句,胡厂长为什么会这么要求吗”

胡雪峰苦笑,“以前我们厂的主打产品是纺织布,可最近两年不行了,销量走低,库存积压大,希望你们能帮忙分担一些。”

也说得过去,顾学章一时倒不知道说什么了。

挂靠的事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今天星期天,明天吧,你们带上资料到厂办去办一下手续。”胡雪峰还顺道把要准备哪些资料告诉他。

不得不承认,作为厂长,比起那些一问三不知啥都有底下人操办的甩手掌柜,他的业务能力是非常强的

当然,礼物他也大大方方收下了。

回到家,绿真赶紧跑上来问,“怎么样爸爸”

“成了。”

“哇哦太好啦”小姑娘开心的跳起来,朝房间里喊,“妈你听见没,我就说我爸出马肯定能成吧”

黄柔扶着肚子慢慢出来,绿真赶紧跑过去搀扶,“妈你慢点儿,这事落实你心也踏实了吧。”

黄柔一张肿脸漾起了笑容,“嗯。”

她这几天肿得厉害,双脚已经套不进鞋了,只能穿仿佛的拖鞋。原本的瓜子小脸也肿成了发面馒头,只不过气色倒是挺好。

中午,大家回来吃饭,听说厂子生存大计得以解决,都开心得不得了。大学生们甚至帮忙把资料也准备好了,黄永贵专门跑市三纺去看过他们的纺织布,质量绝对没问题,于是当天就给湖南的厂家去了电话,说明情况,感谢他们这一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以后有机会会再合作。

跟服装厂比起来,他们的用量不算特别大,但也不小,对方没想到他们做人如此厚道,不买了还专门打个电话来说一声,倒是毫无怨言。

这也是做生意的人品。

苏强东聊了会儿天,忽然道“要不咱们厂里也安一部电话吧”

崔老太第一个摇头,她在大河口认识了不少老头老太,听人家说过的一部电话机得好几千块钱呢有啥事去子弟小学拨打和接听就行,能省不老少电话费呢。

刘惠也觉着太破费了,心道这苏强东脑子活是活,可就是屁事太多,一会儿撺掇装修办公室,一会儿又让装电话机,他不知道一部电话机得多钱吧

然而,崔绿真却忽然也赞成“对,咱们自己安一部,到时候进货和发货都方便,有客户要联系咱们的,也不用大老远亲自跑过来了。”

最重要的,小会计也有私心呢这样就能跟四个姐姐两个

哥哥联系啦,写信好是好,可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了。至少半个月她等得心脏猫爪,以后菲菲也去北京的话,那她就更需要一部电话了。

顾学章也觉着可行,“省得每次跑学校,阿柔也不好做人。”

明明都调走了,却还天天用人电话办私事,值班老师跑来喊人也怪麻烦的。

王二妹张了张嘴,还是小声道“这又买电视又买车子还装电话,会不会太招摇了些”

“不招摇照样被人惦记,索性咱们就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吧”绿真忽然大声道。

小地精的声音豪气十足,成竹在胸。

她平时都是笑眯眯软乎乎的,忽然说这么硬气的话,大人们都怔了怔。可不是嘛,一个孩子尚且有如此勇气和魄力,他们还怕啥

于是,大家都不反对了,得,干就干星期一办完挂靠手续,崔建国直接上市邮局和电话公司交钱,下午就有人来安装电话机了。当然,他不会开车子,不然还挺想把大黄发开出去过过瘾的。

没两天,电话线通了,所有人把电话号码背了几遍,熟记在心,以后啊,哪怕是去到外省,有困难也能打回家了。甚至,为了伺候这部昂贵异常的小家伙,黄宝能家大小子干脆直接搬来厂里住,就睡电话机旁。

众人大笑,这小子急啥,电话机自从安上还从没响过呢。

崔绿真写出去四面八方报信的信,北京和广州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打回来呢。

几个孩子好奇的拿起听筒,听着里头“嘟嘟嘟”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来自地心的心跳,一个个兴奋得哇哇大叫这日子啊,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啦

而,黄永贵打去各大供货商那儿报信的电话,很快就收到了回音电话响了

一开始是两天能响一次,后来是一天一次,最近直接到一天两三次有供货商的,也有老客户的,因为彼此信得过,直接在电话里下单,黄大小子拿着笔“唰唰唰”记录下来,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皮包数量,要求,价格,交货时间记完再给对方念一遍,核对完毕,马上生产

当然,这是对双方都能信得过的老客户,新客户或者信誉不行的,他软磨硬

泡也要让人亲自带着钱过来一趟。这小子虽然只念到初中,可嘴巴实在厉害,跟当年的刘向前有得一拼,自己拉来不少单子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讨论电视剧,大家又多了一个话题,电话机和这位繁忙的话务员。正说着,黄卫红这话务员又跑来了,“黄老师,找您的电话。”

黄柔已经走不了那么远了,崔绿真自告奋勇去帮妈妈接,她以为是妈妈的学校打来的,还揣上个小本子,如果有什么工作交接内容的话,她一定把每一句话记下来。

厂房离家不远,跑快点二十多秒就能到达。

可谁知接起电话,里头却没声音了。

“喂请问是哪一位老师找我妈妈,我妈妈不方便,我来帮她接,我会转达给她的。”她甜糯糯的说。

电话里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她疑惑极了,莫非是等不及就挂了可这电话看不见归属地和来电号码,也不知道是谁打的,就算要回过去也不知道该打给谁。

“你,你是崔绿真吗”就在她准备挂断的时候,电流声里忽然夹杂着一把苍老而沙哑的声音。

绿真一愣,“是哒,爷爷您是谁呀我认识您吗”她潜意识里觉着,这一定是她家什么亲戚,所以说话一点儿也不见外。

对方爽朗一笑,只不过笑声也挺沙哑的,“你妈妈好吗”

“好哒,妈妈马上就要生小弟弟啦”她非常自豪的说。

谁知道对方却又顿了顿,半天没声音。

“爷爷您怎么不说话呀如果是有特别急的事,您能等一下吗我去扶我妈妈过来接电话,您不要挂哟。”

对方沉默片刻,“不用了,照顾好她,再见嘟嘟嘟”

绿真更奇怪了,到底是谁打来的呢一时惊诧,居然都忘记记录笔记本啦。

跑回家,她把这几句话如实传达给妈妈,谁知黄柔听了却面色一变,激动得涨红了脸,“是,是不是一口北京腔就是你田叔叔和杨爷爷那样的口音。”

幺妹点头,还真是诶,像普通话,但比普通话又多了一种胡同味儿。

“是我爸,我爸他,他不是”黄柔一把抓住丈夫的袖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绿真一愣,那不就是她的外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