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67、167

小地精她三岁半 167、167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顾学章立马以最快速度给省上交了一份“阳城市物资交流会”的申请,之所以市级交流会办在阳城,是因为大河口有火车站,方便省里和其他地市的单位和个人来参加。最重要的,到底是利国利民的物资交流会还是小农民资本投机倒把,关键在于形容。

怎么形容,怎么打报告,黄老爷子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口述。顾家书房又大又明亮,又在最高的三楼,视野极好,视线所及之处全是青山绿野,绿意黯然。

幺妹这个真正的小笔杆子就“唰唰唰”的写,遇到有语意不通的地方,自个儿估摸着改改。

“外公帮我看看,这样行不”

老爷子接过信签纸,愣了,这密密麻麻漂亮的簪花小楷,比机器打印的还好看

嘿嘿,幺妹等的就是外公这个表情,她双手叉腰,“外公我的字怎么样是我师傅教的哟。”

“你师傅”

“对呀,毛皮毛大师哟”

别说,老爷子还真听过这名字,他在狱中读书看报练书法,经常能看见毛大师的字,说心神向往也不为过,没想到外孙女居然是他的亲传弟子

“我妈妈带我去拜师的哟,那年我才上一年级,我们在老花鸟市场”巴拉巴拉,只要她想说,她能说三天。

老爷子听得哈哈大笑,这就叫缘分啊他外孙女咋这么牛气呢啥事都能让她办成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阴差阳错,误打误撞上的。

他认认真真的把申请书看了两遍,多年当领导的习惯,又给改了几个小细节,幺妹誊抄几份新的,让爸爸快送省委去。

朝里有人好办事,别的地市打的报告,最快的怎么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得到回复,可顾学章的,郝书记是知道的,自家儿子最崇拜的“顾哥”,他以前就关注过,是儿子交的朋友里难得的正派人物,而他这副省长分管的就是物资供应这一块。

他的报告刚打上去,他就收到了,单独挑出来看,认真研究,叫来省委班子开会,这跟他上次的建议信倒是正好前后呼应。当天晚上,省委办公厅的电话就连夜打到阳城市物资局来,同意办,而且要好好办

得到省委指示后,这事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能独挑大梁的,整个阳城市所有部门联动起来,全听顾学章一人指挥,忙得愈发脚不沾地,要不是想老婆和孩子,他干脆就在办公室席地而睡。

幺妹就跟着外公去火车站附近看场地,身后肯定少不了春芽和小彩鱼这两条小尾巴,她和小彩鱼舔着冰棍儿,趿着拖鞋,身上只穿一件小褂褂,一条到膝盖的短裤,要是不看脸和头发,就是两个男娃娃。

至于春芽嘛,虽然她也不想长大,可自然的规律已经在她胸前开出两朵小荷花,虚岁十五的她已经有大姑娘模样了。

幺妹除了身高像大人,其他言行举止还是个孩子,舔着冰棍儿指着一处矮矮的红砖房说“外公,火车出站口在这儿,咱们把交流会办哪儿呀”

老爷子环顾四周,他已经来过无数次,闭着眼睛脑海里自然浮现的都是附近地理环境,哪儿有道沟,哪儿有个坡,他一清二楚。

“火车站出口人流量大,但位置有限,稍有不慎会造成拥堵踩踏,办大型集会安全是第一位的,但凡出了点安全事故,这场会就完了。”而主办人则脱不了干系,问责,撤职查办都是轻的。

幺妹又舔了一口甜甜的水蜜桃味冰棍儿,“难怪爸爸单位都推爸爸来办。”

老爷子点点头,“但办好了就是件好事。”他伸手指指火车站两侧,“需把左右开拓出来。”

“会有那么多人来吗外公”

“看着吧。”

顾学章给市里所有单位厂矿发了邀请函,规定一个回复时间,如果到期不回复则视为不参加,因为听岳父的,把场地设得太大,怕到时候去的商家太少,他又不放心的往省里也送去几百个闺女亲手写的邀请函能来几个凑凑人数也好。

甚至,为了凑人数,他还给大河口公社分配了任务,让各生产队动员当地社员积极参加交流会,家里有吃的喝的用的都带出来,说不定能创点额外的收入呢

大不了,没大单位来,那就办成农村庙会呗

只要有本地农民的基本盘在,他就不会灰心。

这是他做的最坏的打算。然而,在等待“回信”的半个月里,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

话和雪花似的回信飞到物资局来,把门卫室塞得下脚的地方都没了,局里专门安排一个部门负责回信统计,七八号人统计了一天一夜,得出长长一串名单不说,还多出二百多个,都是没有收到邀请函,但是自个儿从别的渠道听说后专门写信来表示想要参加的。

顾学章“”

幺妹“”

只有老爷子,笑哈哈的看着他们我就说吧,哪怕不算上当地农民,场地也肯定不够,赶紧的,开荒去

幸好火车站两侧是荒山,市里出动两台推土机,“轰隆隆”几天,荒地开出来不说,就连两公里外的小山包也被推平,开出一条长约两公里,宽约六米的交流“通道”而一开始,打死顾学章他也压根不敢想原本计划的五百米的摊位都不一定能摆满

因为收到的回信太多了,大家统计出来至少有一千八百家企业单位和个人愿意来,他们只能按照回信先后顺序排号,按照数字编号,在“交流带”上用石膏画出位置来。

全部分隔成宽二米,深二米的小方格,一面能摆一千个摊位,双面对侧正好是两千个,还有一百多个剩余,则为计划外多出来的农民们预留。

当然,顾学章深知岳父的意思,公开场合从来不说“摊位”,而是“展位”,一口咬定这是一场物资交流展示会,展示新中国新时代物质文明的窗口

你听听你听听,这话哪个字有错哪个字犯法了

张爱国和杨发财挑了半天,愣是没挑出一个错来他们自个儿不想去,更不想让社员们参与,幸灾乐祸的想,最好是让他门可罗雀,摊位剩他个七七八八,他们正好告他一嘴巴浪费国家公共资源

然而,群众们热气腾腾的想要把自家东西换成钱的心情是他们能挡住的吗哪怕没东西可卖,这么多大商家大单位,大家手里捏着几块钱,就不想去逛逛

要知道,农民们已经十一年没有赶过集了呀十一年是啥概念很多小孩子,从出生就在听爷爷奶奶讲曾经赶集的盛况,听到上二三年级了,依然没见过集市的模样

划展位的消息方传回牛屎沟,整个生产队就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家家户户

激动不已,就像去年听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一天,恨不得放串鞭炮庆祝一下嘞

幺妹就跟着外公当小监工,每天背着手上施工地转悠,看着碍眼的土包包被夷为平地,压路机“哐当哐当”开上去,一条崭新的大路就成型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也来不及打水泥地啥的,泥土地压紧实些,将就将就。

跟她们不一样,高玉强和李家沟的孩子可没见过推土机和压路机,跟一群猴子似的上蹿下跳,恨不得跳上推土机去试试,给人师傅逗得不行。

虽然大部分工作是机械化操作,可工人还是少不了。于是,杨丽芝的周扒皮姐姐,居然无师自通的带张小桌板来工地上,兜售她的汽水香烟和瓜子儿。

尤其纸烟,那可是工人们的最爱休息时候出来买一根,找个树荫底下坐着,过足了烟瘾干活力气也更足了

杨美芝卖香烟,第二天,立马有人来卖茶饭。三角钱一碗面条,两角钱一个包了油条的糯米饭团,甚至还有人卖金黄焦香的萝卜糕这可是当年崔家“投机倒把”的绝活啊

幺妹买了几个,带回去给家里大人尝尝,他们的绝活被人学去了,还挣了不老少钱嘞以她肉眼估计,不止工人买,其他路过的看热闹的也买了不少。

刘惠“呸”一口,忽然觉着萝卜糕不香了,“没咱们家做的好吃。”

“就是,一股生萝卜味儿,油不够,咱们当年那可是一面吃一面往下滴香油嘞”

其实,幺妹觉着都好吃,伯娘们估计是吃出酸味来了。她偷偷笑起来,“咱们家现在做的是大生意,不在意这三瓜俩枣的小钱,还是赶紧办正事吧。”

是的,正事儿。今儿的股东大会议题是给皮革厂取个名字。

因为报名报得早,物资交流会的时候他们分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到时候肯定要把人造革皮包打出去。可问题是没名字,当地人都知道,只要一说大河口皮革厂就知道是他们家,可外地人,尤其是省会来的,人不知道他们呀

“我看不如就叫市三纺皮革厂,借着挂靠的名头,狐假虎威一把。”崔建军建议道,毕竟市三纺现在可是全省有名的大单位,他们也算背靠

大树好乘凉。

可顾学章不同意,“不行,咱们还是要学会独立行走。”不能专想抱大腿。

况且,胡雪峰的为人,他信不过,鬼知道他会不会借机倒打一耙毕竟,你挂了人家牌子,明面上人家对你怎么着都情有可原。

那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既然是要做大,那就必须独立自主。

破例被邀请参加股东会的黄老爷子,看得连连点头,做一个自主品牌,虽然累些,难些,却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走出去也是带着自己的烙印。

“那要不叫崔顾皮革厂”王二妹话刚出口就后悔了,这不是明摆着把黄永贵老爷子给撇下了吗核心技术还是人家带来的呢

幸好,黄永贵不争这些,他有了养老金,大侄子病好了,侄孙子有了工作,这一切都是小姑娘崔绿真带来的,他不会为了个虚名去跟崔绿真的家人争,要他说最好是叫崔绿真皮革厂。

崔绿真“”我不想,我不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谋划策,帮着想了十几个名字,最终还是幺妹提议的“大河皮革厂”得票数最高,高端,大气

这么大气的名字肯定要做成牌匾,挂在厂子门口。当天下午,黄宝能就去市里订做牌匾,木头漆上厚厚的白油漆,再用黑油漆写字,字还是崔绿真题的。第二天送来,众人就搭上将散发着油漆香气的牌匾挂上去。

被修整一新的农家小院,院墙垒得高高的,墙头上再插上尖利的防盗玻璃,以前那用脚都能踢开的木门换成了宽敞的铁大门,双面打开能有四米多宽,足以容纳大黄发开进去。门头上就是大大的“大河皮革厂”牌匾,别说走近,就是站在村口,公共汽车站都能看见。

这就是活脱脱,响当当的招牌啊

而幺妹,还有另一个主意,“黄爷爷,咱们能不能在自己家的包包上做个标记”

“什么标记”两个老人异口同声的问。

黄永贵和黄外公还挺投缘,两个人整根小纸烟,坐在大门口的桃树下抽着,里头有大批量皮革材料和成品,严禁烟火。

“田叔叔的药厂,每生产一种药,都会在包装盒上贴北京中药厂的名字,买药的人就知道买了

什么厂出品的药呀。”

“你的意思是,咱们也在包上贴一个大河皮革厂”

幺妹点头,又摇头,“不贴标签,咱们直接把标签做在包上,让它怎么也掉不下去。”

两个老人都懵了,不是贴,那是怎么做呢

幺妹指指“哐当哐当”响个不停的压延机。

两个老人还是不明白,这可把小地精急坏了,外公和黄爷爷咋这么笨呀,“咱们压一个上去,就像印泥盖章一样。”

黄永贵这才恍然大悟,摸着下巴想了会儿,“是啊,有现成的机器可以压印,可五个字是不是太多了破坏皮包的整体美观性”

“那咱们就压一个标志呗。”她藏在背后的手终于露出来,捏着一张白纸。

原来是一只胖乎乎的憨态可掬的大象,长长的鼻子卷出一个“6”来。可要说大象吧,它又是简笔画,没有那么复杂的细节,仔细一看几乎像是一笔连出来的

黄外公看了看,“这是连笔画吧谁画的”

幺妹冲不远处招手,“菲菲你快来嘛,我外公说你画得超棒哟”

胡菲躲在树后,不敢过来。是的,她怕。

听爸爸说,这位黄外公是大官儿,可惜却是大贪官,差点被枪毙的那种,虽然好朋友几次邀约她上门玩儿,可她因为害怕都不敢来。

在这年代的孩子心里,劳改犯啊,差点儿就被枪毙的劳改犯呀,那得是多么穷凶极恶面目可憎,身上都流坏水儿了吧这是刘珍的原话,吓唬胡峥,不许他上顾家玩儿。

谁知,胡峥没被吓到,高玉强和王玉明一来,他就屁颠屁颠跑来当跟屁虫,却把姐姐胡菲给吓住了。

幺妹跑过来,抱着她的手臂,将她拖过去,小声道“这是我外公,你不用怕。”

她知道,外公是大贪官的事儿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现在不止苏家沟的人怕他,就是家里几个伯娘也不敢开玩笑了,总觉着一言不合外公就会打人似的。

可外公是非常冷静儒雅的老年人,才不会打人呢虽然,她也觉着贪官不是好东西,但外公已经把所有赃款一分不剩退还国家,听说当年组织审查他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对抗,平时也没腐蚀周围的下手同事,而且也做了十多

年牢,他现在已经改过自新了是不是该给他一个机会呢

小地精是超级正直的地精,她眼里揉不得沙子,但她愿意给外公这个机会,第一步,肯定是让好朋友也接受他。

别看黄外公现在风烛残年,年轻时候可是画得一手好水墨,对绘画书法都有一定研究。他仿佛没看见菲菲的害怕,轻声问了几句她怎么画出来的,能不能给画小一些,最好是一分钱硬币那么大。

毕竟是好朋友天天挂在嘴边的“外公”,菲菲尽量克服内心的害怕,拿笔给他们画了一次看,大家又找来实物皮包,把硬币大的小象贴上去,觉着大小正合适。

而且,为了醒目,就贴在包包正前方,谁都能看见,他们大河皮革厂的名声就能传出去啦

现在,但凡是幺妹提出的意见,股东大会就没有通不过的,说干就干,当天下午,黄永贵联系模具厂,订做一个印有简笔大象的压印模具,打版完成后直接压印上,凹凸有致的大象就出来啦

当然,门头上的牌匾也就必须重新加工,再加一个大象标志上去。物资交流会十天后就要开始了,虽然会持续一个星期,可大家都想第一天就把大河牌打出去,所有工作必须在十天之内完成,按照幺妹的计算,他们这次至少要准备三百只皮包,如果有“交流会”上直接看中的,当场成交。

于是,整个大河皮革厂的机器再次疯狂的运转起来,开始破天荒的实行起“三班倒”来,加班还有加班工资,工人们都抢着加班嘞

而崔绿真,别的忙帮不上,她就把作业带去电话值班室,一面写作业,一面接电话。幸好春晖姐姐回来了,可以帮着奶奶做二三十人的饭菜,汤圆橄榄也很乖巧,不折腾大人。

这天,距离交流会倒计时三天的时候,崔绿真正在院里看外公压花,老爷子闲着没事,该逛的也逛了,就撸起袖子帮厂里干活来。

“外公,我告诉你的秘密呢”她忽然悄咪咪的问。

老爷子一愣,手下动作却没停,“水井壁上的东西”

“对呀,你挖出来没有呀里头都有些啥,你就跟我悄悄说一声,我保证不说出去。”

“没拿,等过几天回去再说。”

十几年的牢狱之灾,已经彻底改变了他,虽然知道应该是不少金银,可他现在对钱财看得很淡,有就花,没有就省着点儿。

“哦”幺妹撅着嘴巴,“过几天就回去啊能不能不回去呀外公你看我们家人这么喜欢你,妈妈这么想你”

老爷子叹口气,他要对周永芳负责。虽然不是少年夫妻,可她等了他这么多年,操持整个家就是最大的功劳,单她一年四季给他送几双鞋,在跟他同样判无期徒刑的人里,她就是唯一一个坚持十年如一日的家属。

正要说话,忽然门口进来一个姑娘,细白的皮肤,小巧玲珑的身材,未语先笑,“绿真,听说你外公来你们家啦”

“对呀,这就是我外公。”

老爷子对杨美芝点点头,干自己的事儿去了。

“美芝姐姐有什么事吗”

“你爸妈不在吗”她专门瞅周末来呢。

“我爸加班,我妈出去了,姐姐有什么事吗我可以转达。”

杨美芝一面不着痕迹的打量黄外公,一面递上一筐青绿色的东西“来,给你尝尝,我们家亲戚自个儿种的黄瓜。”

每一根都只有婴儿臂粗,硬茬茬的刺,顶上的黄花还没干透,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幺妹咽了口口水,他们家院里也有两棵黄瓜藤,可嫩的她一次没吃过,都让高玉强和小彩鱼吃了。

杨美芝给竹篮塞她手里,“你看咱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脑袋没你灵光,想不到啥点子,只能每天苦哈哈的挣点死工资”

幺妹不明白她为什么给她戴高帽子,只是下意识的反驳“姐姐工资已经很高啦,我以后要能有这么高不知道多高兴呐”大河诗社现在出了基本诗集,销量相当不错。

随着文革结束,解放思想的浪潮袭来,文化界也迎来一波爆发式发展。一方面,业余时间多了,但凡是识点字的,都喜欢搞点诗歌小说来看看。另一方面,原本被打压的知识分子一朝得到平反,对文化的需求非常旺盛,几乎是“如饥似渴”的状态,大河诗社又声明在外,但凡一发新诗,外头的粉丝就开始排队,买买买

同一本诗集,已经加印五次啦

销量就是效益,短短两年半,

效益已经快赶上一个小厂了。杨美芝的工资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一百多块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工资啦,再加她经营的小卖部,一个月怎么说也是三四百的进账,十足小富婆。

可惜啊,杨丽芝只有羡慕的份,因为她姐的钱是她姐的,她爸妈都摸不着,更别说她啦,跟她要五角钱的零花都得逼她写欠条哒,呸还亲姐姐呢

幺妹跟好朋友同仇敌忾,心里悄悄叫了三声“周扒皮”。

“你听见没不出声我就当答应了啊。”

“啥姐姐说啥”幺妹一愣,她刚才没注意。

“我说,我昨天才知道你爸爸牵头搞物资交流会的事儿,报名已经来不及了,你帮我跟你爸说一声,给我留个摊位,不需要太好,前排三分之一左右就行,啊。”

最前排,许多人都不会急着买,心想后头还有更好的呢;太靠后,人流量变少,顾客也视觉疲劳了,总觉着自己错过了最好最便宜的;唯独前三分之一,顾客逛得差不多了,购买意愿也比较强幺妹一愣,那不是最好的位置吗

而且,她怎么感觉美芝姐姐这么理所应当呢

“对不起姐姐,展位已经全排好了,但还有一百多个无主的,在后排,你不嫌弃的话到时可以早点去看看。”

杨美芝一愣,“不是你爸排的嘛,就让他给我挪一个,咱们多年老邻居,我又给你们家诗社打工,这”

幺妹生气了,“第一,我爸做不了主,位置是按照回信顺序排号;第二,诗社也不是我们家的,是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姐姐你怎么能”

她一板一眼,正正经经的反驳,把杨美芝弄得不好意思了,“打住打住,我又没说啥,瞧你这认真样,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关系,就帮个忙也不愿算啦,我自个儿找别人去。”

幺妹可以肯定,她这哪是昨天才知道消息,明明牛屎沟那么闭塞的地方都早知道了估摸着一开始是不看好爸爸的主意,以为闹不起水花,眼看着阵仗一天比一天大,邻市都知道了,她开始急了。

可一开始不来报名,现在事到临头想要插队,还想抢最好的位置,她小地精又不傻

这事,她压根提也没跟爸爸提,因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