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207

小地精她三岁半 207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本来,这种所谓的“抓风化”,胡峻也不感兴趣,他是刑警。可今儿刚好跟几个干民警的兄弟吃饭,正吃到兴头上忽然被局里面通知,必须全员到位,听举报的热心群众说这次的流氓很多,男流氓女流氓加起来得有百来号,怕人手不够,他也就跟着来凑数了。

谁知一来就看见他的车,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确实是他的无疑。几乎是一瞬间他就明白过来,小绿真一定在里头因为菲菲和曹宝骏都不会开车,阿姨更不会。

他倒也没生气,民警兄弟已经了解到,这就是一个歌星在里头唱歌,不是什么性质恶劣的违法犯罪活动。

不放心她深夜在外,也好奇她到底跟谁来的,他在车上静静地等着,直等到所有人都走了,远远的看见四条大光腿跑过来那白晃晃的不正是绿真

不知道为什么,胡峻心头火起,她知不知道里头有些什么人大半夜穿成这样有多危险她知道吗这个世界有多少猥琐男对女孩子的恶意,她怎么就一点安全意识也没有

他像老父亲一样,既担忧,又气愤。

崔绿真透过后视镜看见他脸色,悄悄吐了吐舌头,田恬发现不对劲,也不好再继续刚才的话题,三个人一路沉默着,先来到田恬家,给她送到家里。

杨旅长也没睡着,一直等着她们呢,听见声音忙在房里问“是绿真和田恬回来了吗”

“是的爷爷,今天太晚,我就先回去了,下周再来看您。”

杨旅长还想留她住下,门已经关上了。胡峻走在前面,看她磨磨蹭蹭躲在后面,就跟小时候干了错事了自知理亏后一模一样,再有主见再能干,还是以前的小绿真啊。

胡峻的气顿时消了大半,看着她白晃晃的大腿叹口气,“走吧,别冻感冒。”

崔绿真最会看眼色啦,知道他这是消气了,自己安全啦,立马蹦跶下去,挂他胳膊上,“我知道错啦胡峻哥。”

“错哪儿了”

“不该穿成这样出去玩儿,还还大半夜不回家。”

胡峻“哼”一声,不置可否,手上却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她系腰上,腿被遮了大半。顺便在她一头的小辫儿上摸了摸,“编这么多辫儿也不嫌麻烦。”

“不麻烦呀,你没觉得这样超漂亮吗”

胡峻轻咳一声,难得的附和一句“都漂亮。”反正两根的好看,无数根的也好看,披散着也好看哪怕剃个光头,那也是最好看的光头。

绿真得意的哼哼着,把嘴巴凑过去,觉着大红唇,“好看吧”

胡峻“噗嗤”一声乐了,“不好看。”红得猴子屁股似的。

绿真跺跺脚,闭着眼睛警告“胡小峻你想好再回答,再给你个机会,好看吗”

胡峻不说话,忽然在她唇上轻轻啄了一下。

好巧不巧让正上楼的大妈看见,大妈“啊呀”一声,两个人同时怔了怔,迅速弹开,假装不认识。

大妈边上楼边念叨“这年轻人啊,真是世风日下啊”

这一夜,胡峻又做梦了。可那小没良心的,压根不知道她那晚的形象给他带来多大的视觉冲击,只一个劲忙她的股票,按照田恬的建议,绿真把她觉着不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卖掉,重新购买她推荐的,又腾出她年前放股市里挣的钱,还完好朋友,她自己刚好还剩一百万。

曾经的三十万,愣是在四个月时间里翻到一百万,要是干事业,什么样的实业能有这么大赚头

取出一百万,她请田恬帮她想办法兑成美元,去美国买股票。而且,因为做电器批发久了,她总觉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来电器会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多的生产生活工具,所以她只有一个要求,买电器股。

田恬一听,“电器股那么多,公司那么多太难选择了,你不如买计算机相关”巴拉巴拉,她说得急了,一个中文也没有,全是叽里呱啦的英语。

绿真隐约听出“ib”和“ae”,好像她在外公带回来的美国杂志上看到过,是生产电脑的公司这可是全世界闻名的大公司,如果能买到他们的股票,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谁知田恬却摇头,“ib和苹果的c是高端机,售价高,一般只有中产家庭才能买得起,在美国普通老百姓里,odore64才是销量最高的家庭电脑,虽然没有ordideeb,但是ode并不少见,很多人通过拨号连接到服务器进行通信”1

她说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崔绿真终于在她大段中文夹英语的话里听了个七七八八,看来这丫头在外面是真学到东西的,“行,听你的,这一百万人民币你能全换成美元吗”

田恬为难的摇头,外汇管理局可不是摆设。

绿真有点失望,“哪怕少点儿也没事,出手续费我也不介意,真的。”

田恬很感动她陪自己“胡作非为”,自认已经是她的好朋友了,哪怕是再难办的事也想给她办成,忽然眼睛一亮,“我可以先帮你换日元,再把日元换成美元。”

因为现在正处于两国蜜月期啊,与日本的外贸来往特别多,在华日本商人也很多,只要多找几个总能换出去的。

况且,绿真也想起来了,她不是松尼的代理商吗这几年给他们挣了不少钱,就换点日元的事儿他们要不愿意,那以后也不用往来了,反正想通过大河公司来华挣钱的日本企业多的是,她现在拥有选择的权利啦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果然不出所料,松尼电视机厂听说她这个“小要求”,立马三天时间就给她解决了,而田恬就带着换来的八千万日元去美国,美国外币兑换政策稍微宽松些,兑成美元后很快全买入odore的股票,就等着升值呗。

别看她平时穿着普普通通,甚至穿男款解放裤,可谁能想到她在美国也是有百万“资产”的人呢想想就爽,崔绿真走路脚底都带风啦

等忙完这些事,汤圆橄榄的生日也快到了,她这才想起来,忘记给妈妈送陈东阳的手稿回家啦,正好周四下午课程结束,她请了周五和下周一的假,趁天没黑先去了东阳村一趟。

这一次的东阳村又变成他们第一次来的模样,一群老人孩子在村口探头探脑,她的车子开不进村里去,只能停在村口,陈东阳把手稿装竹篾编的箩筐里,一筐一筐的往外搬。

绿真顺便看了看他的生活用品,添了新的锅碗瓢盆,全套铺盖,蚊帐,还给通了电,装上电灯,残垣断壁也插上一圈防盗玻璃碴,几道新装的门都能上锁,她倒是放心了。

老人家不肯要她帮忙,更不愿要她的钱,这些改善都是用“稿费”换来的,这个坚守了十几年的“家”终于有点家的意思了,绿真为他高兴。

“爷爷,你们村糖厂是不是又开工了”根据她来这几次的经验总结,发现这糖厂是真奇怪,时开时不开,也没啥规律可言,不开的时候村民都是正常人,开的时候一个个防贼似的防着外人。

而且,她来过几次后发现,这村里的贫富差距大得过头了。陈东阳就不说了,反正他本来就是全村最穷,可其他跟他关系不错的人家,也都只是土坯瓦房,有二三十家却是二层小洋楼,盖得漂亮极了

虽然脱离了大集体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可也没大得这么明显啊寻常村子,盖小洋楼的顶多两三家,这村里也太多了绿真想不通,只能归结为这几家都是糖厂股东或者在城里有别的生路。

谁知陈东阳却神情不大自然,“甭管他们开不开工,你赶紧走吧,待会儿天黑了。”一副急着催她走的模样。

这反应,还有点像那天的杜仲树有苦难言。

绿真面上不动声色,开着车走了,可一路都在想,到底哪儿不对劲,是不是有什么线索被她忽略了。本来想去找胡峻商量一下的,谁知他也不在家,只在她房门上贴了个纸条,说他师弟出事了,需要出去处理一下,可能明天回不来送她去机场了。

绿真找不到人商量,星期五天刚亮就把胡峻的车开到机场,七八筐书稿做了托运,她本人也买了最早一般到书城的机票,回家了。

***

崔老太不知道是第几次向门口张望了,小汤圆跟她一样,但凡听见家门口车子声,立马哒哒哒跑出去,一会儿又失落着回来,“奶,不是我姐。”

顾老太也好不到哪儿去,以前绿真天天在家给她送吃送喝,自从这孩子去了北京,她每天到那个点儿就出现幻觉,总觉着下一秒孩子就会来敲她的门她最近啊,都快把自个儿累死了。

本来在厂里上班多舒坦,休息日帮着崔老太做做家务,发工资了把钱贡献出来养孙子孙女,她还有点儿自己的时间休闲娱乐吹散牛,可自从陈丽华生了老二,她现在还想上班做梦呢

八斤的弟弟是有名的“落地响”,吃喝拉撒睡都得她抱着,但凡看他睡熟了放床上,他立马就能嚎得地动山摇,要是不及时将他抱起来,小家伙能哭到嗓子嘶哑,上气不接下气,有两次还直接气厥过去。

关键吧,这二小子还不跟陈丽华,就像跟奶奶特别有缘似的,吃奶也得奶奶在旁边看着他才吃顾以前总跟崔老太争着带孩子,觉着自家孙子还没带够呢,现在可好,让她带个够

有缘

怕是孽缘

才小半年时间,整个人就被摧残得老了十岁。

谁要是再跟她说生孙子带孙子的话,她能跟谁急

现在才怀念起以前绿真在家的好来,可惜太迟了啊。

一直到吃过中午饭,小汤圆才等来他们家熟悉的大黄发面包车,许杰去机场接的姐姐。小橄榄和小八斤也窜出来,千声万声“姐姐”的叫,绿真一下车就被他们热情的抱住大腿,三小只都争着要她“宠爱”。

“姐我给你留的芒果,芒果你知道吗就是那种金黄色的超甜超香的水果哟”这是小汤圆。

“姐你看看我这道数学题解得对不对”这是沉迷学习的小橄榄。

“姐你要大蟑螂吗还是大老鼠还有大蛐蛐儿,我养了两窝,让你看中哪只跳哪只”等等,小八斤你这是开动物园了吗还是害虫动物园

绿真带回来的东西不少,有生日蛋糕,还有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在阳城市买不到的好东西,他们自然开心,结果没一会儿,黄外公也从深圳回来了,也带回来一个生日蛋糕。

好家伙,双胞胎这个生日可真是幸福到爆炸啦

下午,皮革厂直接放半天假,顾学章也早早的按时下班回家,带回了陈静一家三口,以及早接到电话的高元珍一家,虽然都是自家人,可愣是两桌不够坐。

崔老太看着这么热闹的欣欣向荣的大家庭,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满足,要放二十年前,十七八年前,谁敢想这样的画面她就是做梦也没梦到过。

现在,春苗和周文良的日子定了,友娣听说也处了个北京当地人,春月的追求者多如牛毛,她还没想好挑谁,就是春晖还没处对象的心思七个女孩们一成家,她也对得起祖宗啦。

生日蛋糕划出来,绿真先端了最好的一块给她,“奶要不爱吃奶油就只吃鸡蛋糕吧。”

老太太哪舍得扔奶油,多少人还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呢,她大勺大勺的吃着,顺便问她这两个月在北京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学习累不累。

顺着话头,绿真告诉她,她和爷爷的养老钱现在已经涨到十八万多啦,再等几个月凑够三十万就给他们取出来。

“啥十八万”王二妹的蛋糕差点儿掉地上了。

“对,二伯娘你那六万要是没取出来,现在也是这个数。”

王二妹张口结舌,悔得肠子都青啦

为啥她这笔钱确实是拿去做生意了,跟王大姐一起,听大姐说这两年做服装能挣钱,俩人合伙从绿真家批发市场拿了几万块的货,拿来虽然也能挣几个钱,可都是三瓜俩枣,她俩都上着班,服装店没人看,还得倒花钱请营业员,一个月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也直到现在,她才知道大姐为啥要约她做生意,因为她想跟曹姐夫的二奶打擂台呢

是的,春晖的大姨父,曹宝骏的爸爸,阳城市煤矿矿长在国家“解放思想”的号召下,顺便解放了裤腰带,跟厂里一女的搅和一处,现在家也不回,整天就跟那女的在外头姘居。姘居也就罢了,还给女的一万块钱,让她在人民广场边上开了家服装店,听说生意火爆极了。

王大姐拿出轨的丈夫没办法,揍他回得了身却回不了心。

举报他他完了,他们家也就完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曹宝峰已经被养废了,宝骏却还未来可期,又跟胡雪峰闺女处对象,如果爆出这么大的丑闻,这门亲事也得黄。

王大姐权衡利弊,思来想去,最终只能为了儿子的前途,咬牙忍下外头的女人,反正财政大权在她手里,也不怕那女人翻出花儿来。

但她想靠开服装店挣钱,她就要把她生意搅黄。

于是,找人去店里闹的同时,她必须马不停蹄开同类型店铺抢夺她的生意,而亲妹妹王二妹就是她最佳合作人选。姐俩现在都是不差钱的人,就算挣不了几个钱也决不能便宜外头那个。

可王二妹现在后悔了啊,她这六万块要是没拿出来,现在也是翻倍挣的吃过晚饭,她就骑着自行车,急慌慌上曹家去了。

陈静和黄柔已经把短故事集的创刊事项办妥了,审核和证件都妥当了,刊号也拿到了,名字就叫大河故事,突出地点和“故事”,简单直白。对绿真带回来的书稿,她们都惊呆了,陈东阳居然能创作这么多故事

几乎没重样的,每一个都让人欲罢不能

陈静拍着大腿,兴奋地说“好好好,有了稿子,咱们今晚连夜校对排版,明儿就印刷,最迟一个星期就要让大河故事出现在市面上”

期刊标志、封面啥的绿真其实觉着不重要,因为人群定位是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中青年,也不需要请大师画水墨啥的,只要颜色醒目、杂志名字醒目,能让人在众多书刊里一眼就发现的。当然,尺寸大小也必须偏小,至少要比一本小且薄,方便携带,最多四十页足矣,太厚了看不完,影响下一期的销售。

想想吧,流水线上的工人休闲时能从兜里掏出来的故事书,它能不风靡工人群体吗

其实,这些陈静和黄柔都已经计划好了,跟她的设想不谋而合。现在最重要的是目录设计,她们以前发诗刊的,都会注重美学与内涵,各块栏目都是精心挑选、用心搭配的,甚至还请了画家操刀,可在这款通俗大众读物上,这些都成了不怎么实用的花拳绣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就把几个故事放上去编个页码吧”陈静急死了都,她这次创刊得到公公婆婆的大力支持,她必须做出点样子来。

“别急,我计划是这样的。”黄柔拿出笔记本,她这半个月都在琢磨这事,她的意思是一本故事书想要让人看下去,开头必须吸引人,不能太偏正剧,要轻松,“要不咱们来个开卷一笑”

绿真眼睛一亮,“好办法,开篇放几个笑话,既能调节心情,让读者放松下来,又能吸引读者有往下看的。”

“然后里头还可以再细分,古代传奇故事,鬼怪故事,童话故事,军旅故事,侦探故事,情感故事,中长篇连载故事”绿真掰着手指头,“嗯,还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下法律常识,养生小知识,这都是很实用的。”

“对,老百姓肯定会看”陈静醍醐灌顶,“行啊你小绿真,咱们这本杂志主编应该加你名字。”

绿真猛摇头,“别别别,我现在一心只想挣钱。”

陈静大笑,跟她勾肩搭背,“乖绿真,快给我说说,你最近又挣了多钱听郝顺东说你现在可牛气着呢,两个股票交易所都知道你大河集团的威名,外头那些散户买股都跟着你买呢。”

“真的吗”绿真还真没留意这些,她实在是太忙啦。

“快跟我透露透露,下次你打算买哪只买多少”

黄柔现在是彻底放心闺女了,也不怎么过问钱的事儿,反正每次拿到分红就给闺女汇过去,她现在的心思啊,全在诗社和杂志上,因为杂志主编挂的是她的名字,她就必须把事做到最好

两个女人都是不差钱,不缺名,就想把杂志办好的,所以做的时候也没怎么考虑成本,只为尽快出刊,绿真刚回到北京三天,就收到她们寄来的样刊。

一本封面是大红色的油墨彩印的,大小约笔记本大的,只有四十页的小册子红色封面上“大河故事”四个字引人注目,还散发着油墨的芬芳。

翻开封面,里头是黑白的几幅小画儿,特意加大加粗的“开卷一笑”“古代传奇”“童话故事”“情感故事”“侦探故事”“中长篇连载”一共八个版块,下头各附一则故事。翻到后面,开篇笑话有三则,都是浅显易懂又能让人捧腹大笑的,正文部分则每一个故事都配一幅小画,或是人物,或是风景,基本切题。

还没看,绿真就给好奇上了,发现最后还附有征稿启示,她放心了,到时候肯定有雪花似的稿件飞到大河口去。

得到她的赞许,印刷厂开始大批量印刷,果真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投放上市。这年代的书籍基本没彩色的,套红的人民日报就够人稀罕的,她们居然推出一款大红色的故事书,你说能不受欢迎吗

一本只需八毛钱,还没一斤肉贵嘞

不止挣钱主力军中青年壮劳力买得起,就是学生,攒几天也能买一本。一开始,大家都是工友、同学、邻居之间相互传阅,可因为故事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看一遍完全不过瘾,老等着传阅一圈才能回到自己手上,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怎么着,我花钱是买给你看的啊想白嫖我可就不借了啊

于是,其他人为了能拥有一本随时想看就能看的故事书,也只得花钱买了。

第一批印刷只准备了两万册,谁知居然如此受欢迎,省城和隔壁市新华书店、大小报刊亭都发来订单,印刷厂又赶紧连夜赶工,印出五万册来,结果也就一个星期,又卖光了。

这下,她们都不打算加印了,因为六月上这一期又出来啦作为半月刊,这可是一环扣一环的,排版校对都完成了,不能再耽搁的。

于是,因为买不到第一期而懊恼的人,都把眼光瞄准第二期,看新华书店贴出“大河故事第二期将于本周五中午十二点发售”的消息,大清早就有人排队去啦

这一次,黄柔拍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直接一次性印刷十万册。

她们以前办诗刊时就与许多书店报刊发售点有联系,这一次她亲自打电话,挨家挨户问需要多少册,订不完的就给邮局、投递站发去,报纸去到哪儿,大河故事就去到哪儿。

她也想好了,十万册是个大胆的尝试,如果能卖完,以后都按照这个量发行,卖不完就看情况适当削减。对现在的她们来说,挣钱时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成就感。

结果,又是一个星期卖光,黄柔和陈静一合计,又大着胆子多加了两万册,将将两天又卖完了

好家伙,“石兰省识字儿的人也就百来万,这十二万岂不是十分之一的人都买了咱们的故事书”陈静大惊。

黄柔也没想到,一本小小的故事书居然如此受欢迎。但她没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知道能如此成功跟绿真积极出谋划策有关,也跟大河诗社一直以来良好的名声脱不了干系,这十二万人里,绝大部分都是以前诗刊的忠实读者。

“这只是在石兰省内的市场”

两个女人对视一眼,均在彼此的眼里看见火花,大河诗社走出石兰算是成功的,她们必须把这种成功延续下去

于是,顾学章郝顺东这对好兄弟忽然接到老婆要出差的消息,顿时傻眼了。

她们诗社需要出差吗不是等着别人投稿就行了吗莫非是那本新出的通俗读物可销量不是很好吗全市各机关单位都有跟订的。

然而,两个女人没给他们阻拦的机会,孩子扔给他们,第二天早上就坐飞机去北京了。

这是自从下乡后,黄柔第一次来到北京,其实变化并没有大到让她认不出来,可在大河口生活久了,她已经没办法再把这儿当“家”了。

当然,因为记挂着段书记当年的大恩,她先去农业部部位宿舍拜访了老人家,别看他白发苍苍,可精神却极好,去年刚退休。

他也没想到黄柔的变化如此之大。当年他们在大河口相识的时候,她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背着个胖娃娃吃不起一碗水饺,现在的她,依然年轻漂亮,可身上却多了阅历和上位者的气度,听说当到市里机关小学副校长,还辞职了。

老人家忙推了推眼镜,“怎么辞职了”

“因为我妈妈发现还是搞文学创作更适合她呀。”绿真忍不住插嘴道,她还记得这位“饺子书记”,她们家能种黑皮西瓜多亏了他呢。

老人家再次推了推眼镜,“这是胖娃娃”

绿真红了脸,“嗯呐。”故意揶揄道“饺子书记,您还记得我呀”

双方“认亲”,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时光啊,一天一天过着没感觉,忽然见到故人才会惊觉它的流逝,白驹过隙。

双方聊了会儿天,听说黄柔创办了一个通俗读物,现在是上北京来找销路的,他细细的看了看样刊,“还不错,虽然浅显,但通俗易懂,符合当前国情下的主要矛盾。”

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不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吃饱穿暖不再成为迫切需求,精神文化享受跟上,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

“别看我退休了,可新闻我一天没落下,现在资本主义正极力腐蚀咱们呢,不是糖衣炮弹,就是文化。”老爷子捋了捋雪白而整洁的大背头,沉声道,“现在外头正在闹什么性解放,说得跟咱们不解放似的。”

在座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至于谈性色变,只是陈静和黄柔都不太懂国外的潮流,赶紧问绿真“是真的吗”

绿真点头,“性解放是六十年代欧美国家掀起的一股潮流,只不过在1968年五月风暴达到了巅峰前几天我看报纸上说,美国现在每年有100万以上的少女大着肚子,其中40成为小妈妈,英国50的儿童为非婚姻产儿。”2

几个大人一愣,“你怎么知道”1968年正是国内最艰难的时期之一,她们不知道国外消息很正常。

“因为我在图书馆借到书了呀。”

段书记没想到小丫头涉猎这么广,“哦那你说说,五月风暴是怎么回事,你妈妈估计还不知道呢。”

黄柔红了脸,她确实不知道,她在阳城市图书馆接触不到这样的信息。可以说,现在整个国家,信息最为前沿的就是大学图书馆和深圳。

绿真尽量简短的概论“就是法国大学生不满性别隔离,以咱们国家文革青年为榜样闹的革命,通过罢课罢工,最后闹得戴高乐出面解散议会当然,根本原因还是二战后经济发展缓慢和越南战争带来的迷茫”

她倒是说得嘚吧嘚吧,可陈静却听糊涂了,“等等,议会还能解散”

“是呀,想不到吧青年学生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所以,这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所担忧的。段书记叹口气,“我听说现在咱们的大学生也跟着外国人学解放,对象不好好处,**耍流氓的不少,离婚率也在激增。”

黄柔和陈静又看向绿真,以眼神示意真的是这样吗

绿真点头,“真的,五月风暴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离婚率激增,性病泛滥,尤其是世界性艾滋病大流行。”

她倒是一点儿也不难为情,侃侃而谈,段书记再次点点头,这是个大方的,懂事的姑娘,每一次总是能说到他想说的点。

只见老人家轻咳一声,低声道“我听到消息,前几天有一名阿根廷少年在北京死了。”

众人一愣,不解少年之死与刚才说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听说,他是在从美国旅游结束后来的中国,在西安游玩一圈后,旅途中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回到北京后刚住进医院一天就死了。”他甚至强调了一下,“前提是,咱们的医疗人士对他进行过一切可行的医疗抢救活动。”

绿真忽然心头一跳,“莫非他得的就是艾滋病”

段书记惆怅的叹口气,“现在还在对接国际医疗专家,阿根廷大使馆正在联系他的家属和伴侣具体的不清楚,但**不离十吧。”

绿真咋舌,这个病她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毕竟这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疾病,四年前才在美国被发现的居然这么快就传到我国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也有大流行的风险

这是无药可医的,哪怕是在美国也没办法。绿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难怪段书记这么担忧年轻人,西方文化是把双刃剑,以安杰为代表的摇滚、朋克、粉丝文化,确实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可所谓的“性解放”确实也是隐忧。

不过,段书记却忽然振奋起来,“你们能办这么个期刊,我很意外,也很欣慰。”他撸撸袖子,“咱们一定要守住文化的阵地,建墙只是治标不治本,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况且一旦打开深圳特区的口子,墙也形同虚设”

他顿了顿,“关键是咱们的文化,要比资本主义的文化吸引人要从内部,从本质上留住青年人的心”

绿真只觉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啪啪”鼓掌,“爷爷说得好,咱们把自己家的饭菜做好吃了,就不怕年轻人出去吃别人家的还吃坏肚子啦。”

三个大人被她逗笑了,“傻丫头,你懂得还怪多,肯定没少偷吃别人家的饭菜吧”

绿真也不否认,她上小学时就磨着爸爸给她大费周章借香港台湾的书来看啦,很多知识都是那个阶段学来的。

黄柔和陈静大受鼓舞,段书记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她们必须打出一副有我国特色的文化牌,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守住文化高地,带领祖国青年人走上健康、阳光、奋发的成长之路,而大河故事就是他们守卫城池的第一把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