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212

小地精她三岁半 212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了”

“有什么”菲菲眨巴眨巴大眼睛, 紧张兮兮,总感觉好朋友又要放大招啦。

“秋兰的妹妹秋萍呀。”

几人一愣,除了胡峻, 其他人都知道秋萍,这不是大河口鼎鼎有名的“传奇人物”嘛才上了几个月初中就考上县高中, 又从升学率一直不怎么样的县高中考上南方工业大学,这可是全国最好的工业大学啊

当然,张秋萍的声名赫赫, 还得益于她的“好爸爸”张爱国同志。这位前公社主任, 在仕途夭折后,沉默了一段时间, 后来得益于乡镇企业局的成立,他靠着所剩不多的人脉关系拿到了一笔贷款, 在阳城市内当起了包工头,借着改革春风也赚了不少钱。

只不过吧,钱途能比得上仕途

尤其是看着当年自己的跑腿小弟一个个成了乡长副乡长, 时不时还给他甩脸色,这位与乡长之位一步之遥的张爱国同志, 心里实在是郁闷,不得劲啊

恰在此时,小闺女秋萍考上南方工业大学的消息传来,他立马提上一堆好吃好喝的上岳父家, 想要跟小闺女重归于好。当然,要是能再顺便把前妻哄过来,那就更美了。

黄英凭着吃苦耐劳、解放思想、毫无创新的精神,在大河皮革厂当上裁缝车间主任啦,每个月工资二百多, 年终奖金还有一千块,就这样的收入,大河口乡再找不出第二个来

有钱了,自信了,穿上时髦衣服,烫上一头时髦卷发,那是又时髦又年轻,追求她的二婚男人多的是。

他想得挺美,以为妻子和闺女还跟以前一样等着他回心转意呢,结果张秋萍毫不客气,一把将他所有东西扔出门,他赖着不走,动不动就说她的抚养权是归他的秋萍可真够绝的,当场跑派出所报案去了,告他非法闯入,拐卖妇女,告他耍流氓。

闺女告老子,这在十里八乡都是前无古人的,张家父女俩想不出名都不行。

“秋萍学习好,又在广东上大学,是理工科的好苗子,让她去学美国人的技术,那真是找对人啦”绿真兴奋的说。

其他人一顿,忙不迭点头,顾学章还说“行,你跟她说,她要不愿的话我跟她妈商量。”

“放心吧爸爸,秋萍肯定愿意。”她上次就说以后毕业想回皮革厂工作,她报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报答她们的恩情,小姑娘说到做到。当然,让堂堂南方工业大学的高材生在大河皮革厂打工,她们也干不出。

现在找她,正合适而且,绿真想好了,办厂就去珠三角。

“啥”

“那岂不是还要买地”菲菲再次吓得吐舌头,“绿真啊,东阳山那五十亩不是还没用完嘛,又买,哪来的钱啊”

“借呗。”

菲菲偷偷看了顾学章一眼,弱弱的说,“去哪儿借呀”她知道好友这几个月已经把能借钱的人都借了个遍,名义上批发市场遍布全国,可谁能想到她的好朋友实际上却四处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呢

有钱人的日子,其实一点儿也不潇洒,产业倒是遍布全国了,可手里没几个流动的钱,要有个三长两短急用,还不一定能拿出来呢。

绿真看了看爸爸,“我想找银行贷款。”

别问她为啥不把股市里的钱取出来,一方面是她觉着最近两年股市肯定还会涨,现在取出来不划算。另一方面,她算过一笔账,银行贷款利息比股市盈利低多了,以极低的代价就能使用别人的钱,为啥不用呢

皮革厂开工至今,还从没用过贷款,每次缺钱都是几个股东勒紧裤腰带东拼西凑,因为大家都觉着欠钱不好,尤其是欠银行的钱。

“我觉着欠银行比欠亲戚朋友方便,不用差人情,不用商量,反正到期就还呗,不到期想怎么潇洒怎么潇洒,没心理负担。”

说得倒是挺有道理,可菲菲还是觉着太冒进了,借一大笔钱去美国学一个没啥用处的技术,再投身一个全新的一无所知的行业她理解不了。

但菲菲这姑娘有个优点无论懂不懂,理不理解,永远无条件支持好朋友

顾学章想了想,“回去我跟市农商银行的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专门拿出一笔资金,鼓励个体户办厂。”农商银行是刚成立的银行,业务量没有信用社和其他国有银行大,省得他们发愁每个季度的贷款额度都用不完。

“对了,小绿真,你猜我今儿在大会堂看见谁了”见他们说完正事儿,王秘书忽然问。

绿真现在满脑子都是办贷款,南下买地,送四人出国培训的事儿,哪里有心思猜,只是礼貌性的答应“我猜不到呀王叔叔,你直接告诉我吧。”

“我今儿陪书记在咱们石兰厅里用餐,看见一个穿工作服戴厨师帽的女孩,眉眼之间跟你挺像,还以为看错了呢,结果她居然真跟你爸说话了”王秘书咂吧咂吧嘴,“我才知道她居然是咱们石兰厅的大厨师,还那么年轻嘞”

绿真一愣,赶紧看向爸爸。

“对,就是友娣。”顾学章也证实了。

“噢耶我友娣姐姐要当国宴大师了吗”

“国宴大师她年龄还不到,但现在已经是主厨了。”

说曹操曹操到,第二天,因为知道顾学章就要结束会议回阳城了,友娣专门请了半天假过来。二十九岁的友娣一头男生短发,个子高高瘦瘦,虽然还是小时候的单眼皮,可眼里的自信和神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咋了妹,不认识你姐了”

“认识,姐你咋这么长时间不来找我玩儿。”虽然都在北京,可为了做好元旦前后外国元首访华的宴会准备,友娣这半年都在闭关集训,确实好久没出来了。

她这次还带了自制的玫瑰酱,给绿真蘸馒头吃的,还有一罐糖渍金桔,给她当零嘴儿。

崔家的女孩们,除了春苗都还没对象,可崔家人跟其他农村父母不一样,他们不催婚。为啥

用林巧珍的话说总觉着现在的男孩都配不上她们。

作为一名妥妥的“大龄”适婚女青年,友娣在天天大鱼大肉随便吃的全国最好的食堂,居然一点儿也没长胖绿真觉着,友娣姐姐的自制力真的非常棒,如果是她,早胖成球了都

回想当年,友娣姐姐可是全家最爱偷嘴吃的人呀,三四岁的小地精经常撞见她悄咪咪偷鸡蛋和烙饼,每次被发现,友娣都会分她一点点,让她保密,不许告诉奶奶。

这大概就是变化吧,长大了,大家都懂事啦。

***

顾学章回到阳城,犹豫了两天,还是把闺女跟小峻处对象的事告诉妻子,可把黄柔吓得够呛,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防着李思齐的时候,谁能想到她就跟胡峻看上眼了

但经过最初的错愕后,她比丈夫想得开,闺女大了谈恋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而且她放心绿真,相信她能自己拿主意,自己把事情解决好。

她现在的大河故事办得风生水起,短短几个月时间,订阅量高歌猛进,已经成为继几大官媒报刊外订阅最多的刊物,一个月里有大半时间都在外省跑业务,连两个小的都没时间管。

不过,“我咋觉着你年轻了呢”

顾学章抹了抹鼻子和嘴角,他倒是没照过镜子,可自从北京回来,单位同事都这么说,他还以为大家是说奉承话。

“真的吗”

“真的,不信你自个儿看。”黄柔把镜子递给他。

顾学章左看右看,以他钢铁直男的眼光,愣是看不出哪儿有变化。不过,心里却知道,只要愿意,他就能微弱的感受到绿真的情绪,这算是一种意识上的关联,只有非人类才有。

这么多年同在一个屋檐下,他已经发现绿真的与众不同之处,只是一直没说破,就像妻子也没把他的身份告诉闺女一样就当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吧。

接下来几天,处理完一个星期积压下的工作,他开始往农商银行跑。当然,以他的身份不必亲自登门,只需要挂个电话就行,行长和书记会准时来他办公室报道。

可他不想这样,就要上银行看看去,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现场。

也没叫其他人,顾学章一个人,出了市政府,沿着阳城市最宽阔的马路由北向南,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这样的日子,要是能带上一家人,爬爬山,散散步,钓钓鱼就好了。

可这样惬意的日子,他已经许多年没体会过了,身上的担子一年比一年重,很多时候总觉着力不从心,寻思着自己要是再年轻七岁八岁的,精力和体力允许,他就能做更多事,让阳城市再上一个新台阶这种遗憾每每在夜深人静时带来两声叹息。

可现在不一样,他觉着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舟车劳顿回来,整个人一点疲累的感觉也没有,还去打了半小时篮球。这种充沛、活力,是他最近三年最欠缺的。

再等等吧,等闺女回来,一家人回牛屎沟去住几天,老房子还在,打扫一下,爬爬山,砍砍柴,吃几顿自给自足的饭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他越发怀念原始的农村生活。

来到银行门口,因为没业务,工作人员闲散的靠在凳子上吹牛,东家常西家短拉着,见他进去,只是抬了抬眼睛。

顾学章走过去,“同志,我想咨询一下你们有没有”

话未说完,那女同志就大声说“没有没有,上别家去,咱们这儿不贷款。”

因为他穿着呢子大衣黑皮鞋,平头一丝不苟,人又高高瘦瘦的,工作人员把他当学人做生意的退伍军人了。这年代可真是什么人都想干个体啊,也不看看自个儿能耐。

她们啊,见得多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顾学章一愣,他还没遇到态度这么差的工作人员,怎么说也算国有银行,服务群众的。他把脸一板,“同志,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该是这样。”

女人白眼一翻,嘴里吐出的瓜子皮儿刚好飞到顾学章皮鞋跟前,“那我该咋样你教我”

其他人看着,也是笑嘻嘻的,不劝阻,也不火上浇油,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当然,顾学章长得好,中年妇女们就当欣赏美男,尤其是看着美男被为难,心里还说不出的顺溜。

顾学章怔了怔,再环顾大堂一圈,地上有瓜子壳,有擤过鼻涕的卫生纸,垃圾桶不远处还有一圈在逃的苹果皮哪怕是普通家庭,也没这么差的卫生条件,更何况还是公共场所

这栋银行前年筹盖的时候,批复文件是他签的字,为了这栋阳城市最高的六层楼建筑,他还好好研究过,他们的主体结构、外墙、内部装饰,每一分钱都是国家的,人民的,原以为拿到这么大笔钱的供养,她们能懂得感恩,并时刻准备回馈顾学章眸光幽深的看了她们一眼,“林建平在哪儿”

“什么林建哎哟,你找咱们行长干啥”女人终于没再吐瓜子皮儿了。

不是她良心发现,不是她慧眼识珠认出眼前的人,她只是磕得嘴巴干,开始削梨子了。

顾学章脸色难看至极,心情简直像腊月的冰天雪地,又像夏日里烤火炉,“林建平呢”

“行长,有人找你。”门口进来的一行男人,被工作人员叫住,待看清顾学章的脸时,立刻马蜂似的涌过来,“书记,书记怎么来了”

“书记快请坐下,还愣着干啥赶紧招呼顾书记啊”

几个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么顾书记,莫非是省里支行来的却哪里知道,眼前的英俊男人就是给她们拨钱盖下大楼的毕竟,这时候没有市级电视台,市级报纸也半死不活,底层员工没见过的脸也算正常。

顾学章面不改色,嘴上却笑道“林行长好大的谱,这农商行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进不起。”

林建平吓得额头冷汗直冒,这是谁啊这是石兰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在全国那都是挂得上号的人物,发起火来六亲不认,无论在哪个单位让他发现有问题的一把手二把手,那都是说撤就撤啊

阳城市之所以能这么风清气正,几乎是零贪腐,就是因为有他在。

看见一地的瓜子壳果皮纸屑,林建平还有啥不懂的自己手底下这群老娘们,平时偷奸耍滑扯皮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把顾书记给得罪了,这简直是要他的命啊

“愣着干啥,眼睛瞎了没看见地上垃圾吗”

“你,王小红,你是来上班还是来吃东西养老的”

“不许笑,还有你,杨红菊,你那张大嘴巴子不说长道短就不行了是吧”

一群妇女连忙散开,拿扫把的,倒垃圾的,擦桌子的好不勤快。

顾学章脸色依然难看,他想不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居然存在这样的蛀虫单位

“顾书记咱们上办公室”林建平腆着脸,战战兢兢。

顾学章还就偏不走,一屁股坐板凳上,“我倒要看看,花了咱们七十万财政款盖起来的单位,到底有多威风。”

以林建平为首的一群中年人,吓得直咽唾沫,亲娘老子啊,顾书记生气了啊别看他年纪轻轻,可手腕却是老干部也没有的,大家立马也不上楼了,就把凳子一圈围起来,个个低垂着脑袋,缩着手,就像等着老师批评的学生。

顾学章的情绪平复不少,他直截了当问“你们还有贷款额度吗”

“有有有,今年的还有五百多万。”

“多多少”

林建平懵了,“书记的意思是”

“我问你,额度具体还有多少。”

林建平额头上的冷汗还没干,又冒出一层,天王老子啊,他哪知道具体的是五百多少万来着他只是前几天听下头人说了一下。

“具具体的我我也不知道”他弱弱的说,眼睛不敢看这位活阎王。

顾学章不出声,看向他身后一群人,“你们谁知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着头,不敢说话。

顾学章实在是被气狠了,这就跟班主任不知道自己班上具体有多少个学生,管家的人不知道账上到底有多少银子一样,这他娘的还管什么账,教什么书

他死死的盯着他们,“你们真的谁都不知道吗”

大堂里落针可闻,最终还是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小声说“五百一十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这是截止昨晚下班前的数据。”

顾学章视线“唰”的射过去,这是个很普通的男人,发际线很高,镜片很厚,目光略显呆滞,脸上斑块纹路也比周围的人多一些,明显是农村出来的。

他点点头,“那存款呢”

眼镜男迅速报出“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三也是截止昨晚下班前的数据。”

当然,顾学章不懂银行记账的方式,也不会干班门弄斧的事,只要能报出来,哪怕是急中生智瞎报的,那也比林建平强。他站起来,看着眼镜男,“你叫什么名字哪个科的”

“我叫李超英,信贷管理部的。”

超英,听名字就知道,大概是五八年生人,现在二十岁,不过看样貌却像四十出头,跟他差不多。

或许是看出他的疑惑,李超英腼腆的笑了笑,拘束的搓了搓手,“我六岁以前只有小名儿,上一年级才取的名字。”

原来如此,三十三四的年纪,正是单位业务骨干,信贷部能知道存款信息,也难为他了。顾学章点点头,“那你跟我说说,你们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李超英看了林建平一眼,见他点头,这才啪啪啪说开。农商银行虽然房子是盖起来了,可上门的客户却不多,一是大家没听过这名字,有农业银行,也有工商银行,可这农商银行是个什么鬼没名气,自然就拉不到存款,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贷款名额供不应求,申请的人能把队伍排到火车站去,可他们这儿却门可罗雀。

明明还有五百多万的额度,却无人问津。

国家放这么多款给他们,却被他们放着发霉,顾学章恨铁不成钢,“贷不出去不会想办法”等着别人找上门,那就只能等着饿死

李超英嘴唇蠕动,什么也没说。

顾学章太熟悉这样的神情了,知道他有苦衷,他理解这种有想法又屈于人下的感觉,索性也不当着众人的面说了,找个借口先离开,让林建平写个自检自查报告来他需要看见反思。

至于整改,能者任之。第二天晚上六点半,一个名叫李超英的青年,走进了阳城市。所有人都不知道,在这个傍晚,属于能人的时代就要来了。

崔绿真也不知道爸爸怎么“争取”到的贷款,反正当天晚上,她就接到王秘书电话,让她准备一份贷款申请书,把贷款事由、用途、项目计划写得详尽些,如果顺利的话,这周内就会有消息。

绿真高兴坏了,没想到爸爸的效率这么高

美国那边,田恬已经接洽好了,也签了合同,蔡明亮和张秋萍也跟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但学校考虑他们是出去“深造”,自然只有同意的份。不仅爽快同意,还让他们不用休学,期末考结束后把书本带出去自学,两个月寒假,再新学期加一个月就够了,不影响课程进度,明年也不用重新修读一年。

至于许杰和张良军,因为他们曾经的特种兵身份,怕政审不过,杨旅长帮着想了点办法,成功的把签证办下来了。

过完元旦节,绿真就在翘首以盼,盼着他们寒假早点来临,终于,1986年元月10号,她集结到的四名“工人”,雄赳赳气昂昂上了去美国的飞机,顺便,她为该回家看看了。

一年没回来,他们家门前的马路似乎变窄了不少,仔细一看,还真是窄了。因为马路两侧不知何时多出来许多房子,沿着马路直接延伸到乡镇府所在地,另一头则是来到山脚的苏家沟外沟,再过去就是杨美芝开饭店的地儿一直到人民广场,大河口变了大样

“让你不回来,都认不出了吧”几个伯娘取笑她。

“这这也”以前的田野,现在全是房子,她都不知道,这些房子是什么时候多出来的,里头住的是什么人,以及,大河口真有这么多人居住吗

要知道,大河口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在皮革厂之前,工业为零。可现在,乡镇周边机器“轰隆隆”的地方,冒白烟的地方,盖石棉瓦的地方都是工厂

当然,十之**都是皮革厂,什么向阳皮革厂,红星皮革厂,李家皮革厂虽然规模不如大河厂,可每一家都有订单。

“你看,机器就没停过。”王二妹酸溜溜的指着,一家家的,“都是咱们家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啊”

是啊,要不是他们家先干起来,这里的人谁知道人造革要不是他们招的工人,手把手教会他们,谁知道人造革怎么做现在好了,技术学到手,拍拍屁股走人,自立门户去了。

大河厂就是再大的名声,生意也会受影响,总有不明真相的外地客商冲着“大河”的名头过来,结果便宜了这些“大河口”们,你说她能不气

绿真安慰道“伯娘犯不着生气,只要是有利可图,就会有人模仿,咱们专心做自己的,最终还是质量说话。”

王二妹这才展颜,“这倒是,咱们大河厂的就是能打,虽然被他们不要脸抢了生意,但订单也没见少。”

那是因为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总体对皮革制品的需求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了啊绿真没说出来,挽着她的手,顺着马路走了一圈,又绕回来,“就是咱们教出来的也没啥,以后要能遇到啥困难,说不定别人还记咱们好呢。”

她发现了,这一路上,几乎每一家皮革厂的人都会主动跟她们打招呼,态度热情而尊敬,看来大家都还是默认他们家的“领头羊”地位,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向着统一化、标准化、精细化前进。

从美国电脑行业那儿学来的经验,大家既然是做一个行业的,可以趁着目前地缘和先发优势,成立一个阳城市皮革制品工业协会,制定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凭此标准甄别优劣,这样就不用担心有“害群之马”坏了整个大河口皮革厂的名声。

因为不符合标准的,大家可以不承认,不接纳,甚至驱逐出大河口。

靠着这个先发优势,说不定大河口还能把他们自己制定的标准扩散到全国各地去,让大家一起遵守规矩,能省多少心呀

光想想,绿真就绝望划算,值得一试。

只不过,王二妹的心思却不在标准化上,“绿真,不是伯娘说你,你怎么能用自个儿的钱送他们出去学习呢见了美国的花花世界,还会有人回来吗”这密密麻麻几十个皮革厂,就是他们的叛徒”。

王二妹咽口唾沫,“要是不回来,你的钱就得打水漂,说不定还会被侦查,治你个协助他人叛逃的罪,你以后可是要当公安的,怎么能留下案底呢”

绿真挑眉,“伯娘你听谁说的”

王二妹略微不自在的捋了捋头发,“害,这又不是啥秘密,电视上都在演呢,我不敢给你奶说,怕她瞎着急。”

“伯娘你放心吧,我选的人,我敢用人格担保,绝对不会发生你们担心的事。”

王二妹急得拉住她胳膊,“可别说这种话,现在民风不比以前,为了钱,啥人都有,啥事都能赶出来嘞你在学校,太单纯了,不知道外头人心险恶。”

崔绿真没想到,二伯娘居然说得出这么一番话,看来长进了啊,比大伯娘长进多了。刘惠现在可是一门心思扎进电视的怀抱里,因为胡雪嫣的事儿闹的,整个人意志消沉,对沟里沟外的八卦也不怎么感兴趣了。

甚至,连班也不抢着加了,每天按时按点上下班,回到他们自己的大房子里,就看电视。饭也是吃一顿不吃一顿,不怎么过来顾家这边了,一个人买点儿熟食,煮点儿稀饭应付。

说实话,绿真还挺不习惯的。

她有点怀念以前那个咋咋呼呼,干啥都风风火火,不断在奶奶狂怒边缘疯狂试探的大伯娘了。

绿真正要转头,去不远处大伯家看看,王二妹忽然拉住她,“乖绿真,伯娘对你好吧”

“好,怎么啦”

王二妹吞吞吐吐,把她拉到屋后空地,确保没人看得见,她才小声问“你买啥啥挣钱,股票也挣了那么多,你是不是有啥诀窍啊”

崔绿真“”我没有,我不是,我就经常关注国内外新闻罢了,金融市场都是跟着时事走的。

然而,王二妹的真正目的也不是听她科普怎么看股票,“绿真啊,要不你帮伯娘个忙,帮我看看买这个行不行以后会不会涨”

二伯娘居然自个儿买股票了学会理财了,这可是大大的进步啊绿真很想给她竖大拇指,可下一秒,等她看见一沓发黄的纸时,绿真决定收回刚才的话,纸上大大的印着“安能粮油”四个大字。

王二妹跟着王大姐,继开服装店失败后,又学会一招买股票。

可她们买的“股票”也不是真正的股票交易所买到的,而是经过别人不知道倒了多少手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们买的安能粮油,上个月刚刚破产

她深吸一口气,“伯娘你们啥时候买的”

“两个月前吧,那时候卖得可好啦,所有人都说这支股票涨势好,以后肯定能挣大钱。”

绿真叹口气,“你买了多少”

“也不知道多钱一股,反正加上手续费和转让费,我花了二十万出头,宝骏他妈是三万多,都是咱们手里所有的积蓄了,本来你春晖姐还说年后想回阳城来开律师事务所,我这次挣一笔,正好一人一半分给她和春月”王二妹别的本事没有,看脸色还是会的。

她停下滔滔不绝的美好憧憬,“咋了是有什么问题吗”

绿真叹口气,她亲爱的精明了大半辈子的二伯娘啊,被人当韭菜割了

她准备给春晖春月的“嫁妆”,让股市给割啦

见她不说话,王二妹吓到了,“咋,是这股票不好吗哎哟,那我现在卖掉还来得及吗”

崔绿真叹口气,这是一家合资公司,刚开始确实势头挺好,她也买过,只不过半年前听了田恬的建议,卖了买别的。果不其然,三个月前东阳山的假药案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挖掘,有人发现安能粮油的老板是跑运输的,而他的运输公司有一条线就是帮东阳村运输“御方清肺化痰颗粒”的

无论他知情与否,外头已经认定,他就是给祸国殃民的犯罪分子当“帮凶”他的企业,自然也就成了过街老鼠。

报纸上刚报出这层关系的时候,绿真就预感大事不妙,果然没多久,股价暴跌,出货量骤减,又被当地税务机关查了一番,翻出好几年的逃税扣税石锤加上罚款,公司很快破产了。

二伯娘现在手里的“股票”就是一堆废纸,因为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赚了大家分,亏了大家赔,她这二十万,早填进安能粮油的无底洞去了

王二妹在大河口,不看报纸,每天看电视也只看电视连续剧,哪里知道这些消息这不就被割了嘛

可怜的韭菜伯娘啊,绿真已经能预料到,知道真相的她眼泪掉下来可一切都晚了。

***

绿真回家来的第一顿晚饭,本应该是全家团聚的,可大房只来了崔建国,二房直接连狗也没来一只,三房春芽跑海南岛玩儿去了,也没回来。

看着明显比以前宽松的座位,崔老太还挺难过的。

习惯了这么多年的热热闹闹,她居然有种大家庭“即将解体”的惆怅。

也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老太太没啥食欲,净忙着帮几个孩子夹菜,她得看好小汤圆,怕她会趁她不注意偷吃,吃坏肚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阿柔这几天不在家,学章也忙工作,他们把孩子托付给她,她就必须保证他们全须全尾的。

好在小橄榄上六年级了,非常懂事,不仅不需要她照顾,还会帮忙管着姐姐,她能轻松一点。

绿真终究记挂大伯娘,迅速吃完,盛了一大碗软糯香甜的米饭,挑着她爱吃的菜,加了一个大鸡腿,几片金黄焦香的炸腌鱼块,来到大伯家新房门口。

“伯娘在家吗”她站在大门口,拍了拍门。

没声。

绿真掏出大伯给的钥匙,打开大铁门,循着电视声,来到三楼卧室。刘惠为了尽量少动弹,从二楼主卧搬出来,跟崔建国分房睡了,顺便又去百货商场买了台大彩电,能收外国台那种,就放她卧室里,每天睁开眼睛就看,不上班的时候她能不洗脸不刷牙也不吃东西的看一整天,看到睡着电视还是崔建国半夜起来帮她关的。

这样的自闭大伯娘,比韭菜二伯娘还让人担心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