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213

小地精她三岁半 213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八仙过海,一部非常受欢迎的香港电视剧,绿真去年看过一点点,想不到翻年了还在播,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推开卧室门,屋里闪着各色光影,映在刘惠脸上,前后窗子紧闭,窗帘黑洞洞的,也难为她一个人在床上躺一天,身上不会酸痛吗

“伯娘”

刘惠的眼睛艰难的从电视机上移开,难得高兴的问“绿真啥时候回来的”

绿真把饭菜放她床头柜上,打开屋里的灯,这才发现屋子里乱七八糟,也不知道是几天前的脏衣物还是没穿过的,扔在地上,柜子上横七竖八放着几本情爱,屋里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汗味和霉味儿。

刘惠以前也不讲究,经常被老太太指着鼻子骂,可她至少还有廉耻心,骂一次她收拾一次,天天骂她天天收拾,看着也是个干净妇女。

绿真叹口气,不敢呼吸,赶紧把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起来,“伯娘快吃饭吧,都是你爱吃的哟。”

刘惠瞥了一眼,也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

“哎呀伯娘,这可是大家没动筷前我给你夹出来的,你不吃我会伤心哒”

刘惠心头一软,她就知道,这家里还是幺妹最疼她,才几岁就知道有好吃的让着她,屋里的糖被她吃掉也不哭不告状其实,当年她怀孕的时候偷拿四房的糖,小丫头看见过好几次呢。后来出去外面玩儿,也记着给她带丝巾带皮鞋这份心,就是自己亲生那三个也没有啊

刘惠端起饭碗,狼吞虎咽。

明明是一样的饭菜,可她觉着就是香,格外的香

她五十出头的人了,不羡慕黄柔漂亮,不羡慕她青春常驻,也不羡慕她嫁了个好老公,就羡慕她有个好闺女。这么贴心的,聪明的孩子,但凡她有一个,又何至于此丈夫搞外遇,竟然没有一个站她这边的。

她们横竖只说“爸爸不是这样的人”,怪她胡思乱想,可崔建国是啥样的人,她能不知道他们做了三十年年夫妻,她最清楚

绿真一面帮她收拾屋里,一面听她骂骂咧咧数落崔建国所作所为。其实,两口子大的问题没有,打打闹闹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刘惠耿耿于怀的是他跟胡雪嫣的事儿,虽然农村妇女不懂啥,可她就是有一种尊严被冒犯的屈辱感。

“他要是一口咬定没发生啥,我就不会多想,可他自个儿半信半疑,说明他肯定有过想法,他他不是人他”刘惠唾沫横飞,憋了快一年的委屈,终于有人愿意倾听了。

“还有啊,你也长大了,伯娘不把你当外人,咱娘俩说几句体己话,他在我炕上三个月没点动静,这就不正常,哪个男人能忍住在家不饿,那肯定是在外头已经偷吃饱了”

崔绿真“”想笑。

都这时候了,大伯娘耿耿于怀的原来还是那么回事。

“伯娘相信,咱家幺妹不是普通孩子,肯定不会也觉着我多想的,对吧”

绿真憋着笑,点头,赶紧把她一堆脏衣服扔门口,床单铺盖全扯下来,“诶诶诶床单你别扔啊,扔了伯娘睡哪儿傻孩子”

绿真咬着嘴唇,“当然是我大伯那儿,你得试试他这段时间肚子饿不饿呀。”说着,在她即将说出更加混不吝的话之前,溜了。

刘惠端着个大碗,被她臊得无地自容,但吃饭却更有动力了。

“噼里啪啦”,一口一个香,小炒,鱼块,大鸡腿儿,一尝就知道是婆婆手艺,快七十的老人家还得伺候一家老小吃喝,她不动容是假的。

这家里,发生这么多次大事,每次崔建国闹着要跟她离婚,都是婆婆斩钉截铁拦下来的,每次大房有个什么事,都是婆婆出头挑下来,可以说,没有婆婆,就没有崔家的今天,更没有她刘惠。

她抹了抹眼泪,是啊,男人不是人,可婆婆待她不薄,去北京还给她带了手表,比崔建国的皮鞋还贵的名牌手表,都是婆婆自掏腰包,没要她的钱。

她这么不死不活的自闭着,崔建国吃香喝辣毫无影响,可婆婆却是最难过的,这一年里不知来过多少次她不应该这么对老人家。

于是,绿真刚把一堆脏衣服扔进洗衣机,就见刘惠端着两个空碗下来,“你放着,我来洗。”

“不用,咱就用洗衣机,顶多费点电。”

“这玩意儿洗不干净。”话才出口,刘惠又红了老脸,再不干净,能有她不干净这都是两三个月发臭的衣服了

她能“活”过来,绿真心里也松口气,“对了伯娘,我姐孩子啥时候生啊”

周家生怕崔家反悔,去年三月就催着小两口结了婚,没多久就听说怀孕了。

说起这个,刘惠脸上终于露出幸福的,中老年人特有的笑容来,“预产期在年后,上星期打电话说年前就要回阳城来,不跟她婆婆在省城。”女人和婆婆最容易闹矛盾的时候不就是坐月子吗

都说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她也怕春苗受委屈,电话里说过好几次,让她回娘家来,家里房子这么大,比省城鸽子笼舒服多了,大河口啥没有吃的喝的,绝对委屈不了她和孩子。

随着年纪一天天大了,刘惠倒是开始说人话了。

“大伯娘福气真好,是你们这一辈里第一个当外婆的人啦”

刘惠高兴得咧嘴,“嘿嘿,不过你说错了,我不是当外婆,是当奶奶。”

原来,结婚前双方就商量好的,崔家不要周家一分钱彩礼,春苗不算嫁出去,周文良也不算来周家倒插门,以后孩子就是罚款也要生两个,大的跟周家姓,小的跟春苗,也算给崔家大房留个根。

因为崔家的现实摆在这儿,女儿们要是都嫁出去,那崔家一脉在农村的普世价值观里就是“断子绝孙”了。周家父子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也尊重他们的观念,周母再不乐意,又能怎么样她想跟春苗吵架,春苗还直接就不回婆家了,连他们在书城买的新房也不回了。

“那可好,伯娘快打起精神,到时候我姐回来看见你不开心,她也不开心,万一以后生出个小苦瓜咋办呀”

“噗嗤啥小苦瓜,就是难看点也没啥,只要健健康康。”她捋了捋蓬乱的头发,“不过,我还真怕那老婆子不要碧莲跟来,到时候看见我这副模样,背后还不知怎么编排你姐。”

“不行,我得好好收拾收拾,幺妹明天陪我去烫头发吧”

绿真赶紧点头,“好嘞”又好说歹说把她哄到自家去,帮着奶奶收拾锅碗瓢盆,一大家子喜出望外。

崔建国一副见鬼模样看着老婆忙前忙后,生怕是自个儿喝多了,老眼昏花,这婆娘不是正在床上躺尸吗不是喂到嘴边也不会张嘴的吗这有说有笑忙前忙后是几个意思

老三推了推他,“大哥也别喝了,上去帮帮大嫂。”

崔建国把脸一板,“不去,这娘们,让她装死。”这次不把她治住,以后还不得骑他头上拉屎撒尿

可没喝两口吧,他又嫌弃酒不好喝,“明儿还得上班,不喝了不喝了,娘不是说腰疼嘛,我去帮帮忙,你们喝着啊。”

屁颠屁颠,腆着脸去了。

崔建军和顾老二交换一个眼神,啥叫“口是心非”,说的就是大哥这样呗兄弟几个谁不知道谁啊,还摆这臭架子。

当然,绿真不知道的是,韭菜二伯娘连夜上曹家,找王大姐扯皮去啦。因为那股票就是王大姐的熟人推荐的,也是她带头找熟人的熟人买的二手,现在血本无归她不找她找谁

姐妹俩平时关系是好,以前大姐也没少帮衬过二妹,可这是二十万啊春晖春月的嫁妆啊

绿真本来想劝劝的,可也知道二伯娘脾气,看着最讲道理,其实是最独断专行的,尤其在跟二房息息相关的事上,不让她发泄,她说不定会憋出毛病来。

刘惠烫完头发没几天,大着肚子的春苗果然回来了,周文良开着车,拉着一车的大包小包,既有给丈母娘家的年礼,也有老婆和未出生孩子的各类用品,看不出来准备得还挺充分,刘惠挑挑拣拣也找不出错处来。

崔老太虽然快七十的人了,但她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耳聪目明,头发半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才五十出头呢。只见她摸了摸孙女肚子,拿出一床灯草绒的小襁褓,内里不知道垫了啥,表面松软,形状却硬硬的,还有一床花花绿绿无数块小布头缝制的被子。

“这是百家被,本来还想做百家衣的,他们不让,非说怕我伤眼睛。”

春苗摸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小被子,眼眶湿润,“奶干嘛费老大劲”

“这是咱们老崔家第一个重孙,盖上百家被无病无灾,菩萨会保佑他她平平安安。”当然,谁也没问绿真,这是小侄子还是小侄女,因为谁都知道,无论男女,这都是崔家骨血,都一样喜欢。

就连最不着调的刘惠,也没问。

绿真当然是知道的,但她也不说,这样出生的时候才有惊喜。

因为春苗两口子的回来和即将添丁进口的期待,这个春节格外热闹,崔建国大手一挥,买来几十箱高档烟花,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放起,每晚放一小时,阳城市的老百姓都能看见这绚烂的充满土豪气息的烟花,村里小孩吃完饭就来他们家门口守着,“厂长伯伯啥时候放烟花呀”

“厂长伯伯今晚的烟花有双朵儿的吗”

高玉强当兵去了,可他弟王玉明接他的班,自绿真回来就待小姨家不愿走了,他跟八斤“臭味相投”,走哪儿都人嫌狗厌,小汤圆嫌弃他们,不爱跟他们玩儿。倒是小橄榄,大人眼里聪明得简直神童一般,才八岁不到就上六年级,平时也一副老僧入定不跟小屁孩玩的模样,可背着大人都是带头搞破坏的。

王玉明和八斤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可惜两个小笨蛋,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呢。

绿真觉着,她的生活要是停留在此时,也应该挺好的。可下一秒,二伯娘的哭声传来,她的念头就刹住了。没有足够多的钱,没有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她不敢停歇。

大年三十,所有人坐顾家客厅里看春晚嗑瓜子儿,绿真却还跟春苗算账,这一年是大河商贸公司高歌猛进的一年,大河故事成为全国订阅量最大的刊物,黄外公添了十几个批发市场,绿真在北京买了五十亩地还建了电视机厂,佛山和东莞各买了一百亩,准备年后开始动工,还送出四个技术人才,跟美国最大的电脑商搭上线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啪嗒”,春苗扒下最后一颗算珠,在绿真的期待中说“目前咱们账上只有五万四千多备用金。”

绿真龇出小白牙,“没事儿姐,咱们的钱在股市里,去年立下破千万的目标已经实现啦。”

春苗也乐了,她妹眼光是真好,要是当初听她的没把那几支股票卖掉,现在早亏了。

“虽然咱们欠了银行三百万,我自己在美国股市亏了六十万,可至少目标达成了,年后咱们准备开拓一下国外市场呗”

春苗赞成,正好春晖和春月也来了,脸色不大好,“绿真年后要去美国吗我跟朋友也要去一趟,要不一路”

绿真忙问春晖去干嘛。

“我跟朋友打算去深圳开一家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外贸法务工作。”

绿真眼睛一亮,好家伙,他们大河集团现在缺的就是法律人才,“姐你快把你朋友同学多拉几个来呗,我不会亏待他们的。”不过,她也疑惑,前几天二伯娘不是说她要回阳城市开律所吗,怎么又变成深圳了

春晖轻咳一声,“还不是我妈闹的,她不听你的,自个儿瞎折腾,把这么多年积蓄折腾没了,哭天抢地我看着难受,不回来了。”

说“多年积蓄”不至于,手里还剩不老少的,要不然以王二妹的脾气,还不得气得喝农药

绿真叹口气,是时候给几家人上门投资理财课了,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不要买别人不知道转了几手的破篮子,吹得再好也不能要啊。

十点半,绿真有点熬不住了,她早睡习惯了,进了自己卧室,拉开窗帘,正好能看见不远处的胡家,胡峻正冲这边眺望,傻子不知道站了多久。

因为绿真回来,胡峻和菲菲也才回来。

他打算跟胡雪峰挑明他和绿真的关系,明天全家人又得上顾家拜年来了,都走到这份上,家里人也默许了他们关系,少不了得留饭,应付胡叔叔也是一件大事啊绿真不由得想。

隔空比划几个动作,绿真准备洗漱,忽然听见楼底下传来大伯娘慌乱的声音,“快,快文良开车。”

绿真一愣,打开窗子探头出去,一大家子人在院里乱成一团,顾学章抢过周文良钥匙,他都慌成这样了,还开什么车。

刘惠搀着春苗上车,春苗回身,“四婶四婶在哪儿”

黄柔赶紧上前去,春苗身体靠在刘惠身上,左手却紧紧抓住四婶,大家心里一酸,赶紧催她上车。绿真也怕姐姐出事,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下楼跟几个姐妹汇合,由她开车去追他们,春苗前脚刚送进产房,她们后脚就到了,又回去载爷爷奶奶。

就这么往市医院栽了三车人,等最后一批到达的时候,刚过十二点孩子出生了。

大家都没想到春苗头胎就能生得这么顺利,虽然早了几天,可也足月了,还是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足有七斤六两,倒是不用担心。而且,神奇的是,大夫出来说“母子平安”的时候,表情很怪,生这么快这么顺利,生完状态这么好的她干了几十年妇产科,还是第二次遇到。

很神奇的,第一个就是眼前的黄柔,当年的足月双胞胎她至今记忆犹新,没想到侄女也是这样,莫非是遗传可也遗传不到没血缘关系的侄女身上啊,莫非是家族里有什么秘方或者饮食生活习惯

当然,打死她也想不到,她们的状态是人类医疗科学技术无法达到的,因为那都是实打实的地精灵力铺出来的啊绿真悄咪咪想着,看着被众星拱月的小侄子,满足满足超满足,人类生活让她太幸福啦

周文良当天夜里回省城接了父母来,双方父母为了小孩名字差点儿打起来,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零点,到底属牛还是属虎,这是个问题。属牛可以叫小牛牛,小勤勤,小田田,要是属虎的话威威,寅寅也挺好,大家觉着哪个都好听,都舍不得放弃,还是崔老太拍板小名崔家取,大名周家取,二胎换过来。

得,照她的,小名就叫牛牛,贱名好养活。

牛牛作为崔家第四代,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第二天,整个牛屎沟和苏家沟的村民,都提着老母鸡和鸡蛋上医院探望,市级各领导,但凡听说“书记家侄女生孩子”消息的,也都来了,营养品都送得堆不下了。

顾学章真是头大,昨晚送来的时候被下级单位的人看见了,一传十十传百,好家伙

就连胡雪峰一家子,也在中午时分赶到,给送了一对纯金手镯,按理来说是非常重的礼了。

可崔老太和黄柔对视一眼,面不改色,一点儿也不觉着怎么样,要不是看在小峻的份上,她们还真看不上跟胡雪峰打亲家。一对金手镯算啥,绿真的嫁妆里还有几十只百多年前的土司府秘制金手镯呢,这点小水花压根不够看的。

果然,胡雪峰察言观色,见她们淡淡的,忙一面说笑,一面掏出个大红包,塞牛牛襁褓里,“俩孩子有缘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这做长辈的给点见面礼,婶子别客气。”

崔老太心里更不是滋味,啥叫“一家人”,她孙女还没嫁给小峻呢,他胡家人可没啥值得她们稀罕的。但为了孙女,她还是忍住,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倒是希望两个小的赶紧结婚,婚后搬来崔家住,不待他屋檐下。

小峻兄妹俩吃的苦,他现在就是给再多钱也弥补不了的。

可她一会儿又觉着孙女还小,谈婚论嫁为时过早,心里实在是矛盾。

绿真可管不了这么多,没几天办好护照,就跟春晖和她的朋友坐上飞往纽约的飞机了。

***

黄外公听说绿真要去美国,专程从深圳回来一趟,还带着早就念叨要来看望绿真姐姐的小妞妞,却哪里知道居然在半路跟绿真错过了,他们赶到家的时候,绿真飞机已经上天了。

一个妞妞,一个牛牛,在石兰省口音里就是一个发音,小姑娘经常听不懂大人们到底是叫她还是叫小弟弟。倒是兰艳,怕闺女在人家里说错话,又不好说要走的话,就整天带她出去外头玩,玩着玩着来到火车站,跟正准备出门卸货的罗德胜撞见了。

两个人一愣,傻眼了。

要不怎么说缘分呢

罗德胜当年四处找妹妹的时候,听说有人在河南见过罗小妹,遂在河南待过两年,偷偷租的就是兰家房子,当时兰艳才刚高中毕业,市面上还没人敢投机倒把租房子,更何况还是给投机倒把分子租房子,居委会举报都是有奖的

兰家是看他可怜,又感动于他的一片护妹之心,才勉为其难以极低的价格收留他,谁知愣是找不到妹妹,他一住就是两年,渐渐的跟兰艳也志趣相投起来。

罗德胜走南闯北,见识广阔,性格沉稳,说话也比她身边的同龄男生更有见地。兰艳下乡到村里当代课老师,青春年少,活泼可爱,每每总是能让罗德胜忘记忧愁,开怀大笑。

两个人本来也算情投意合,奈何兰家人不同意她找个投机倒把的外地小子,罗德胜也无心成家,不得不分开了。

兰艳单身了几年,直到年纪大了,父母不得不逼着她嫁给一名本地人。男人虽然没啥大本事,但勤劳能干,也知道疼老婆,婚后两年有了小妞妞,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男人就病死了,兰艳为了讨生活,带着婆婆和小闺女南下广州,后来听人说设立特区后,蛇口生意好做,她们又去了深圳。

这一去,就是八年,他们有足足十多年没见了。

其实,罗德胜经过河南的时候也常去兰家老宅看看,可兰家父母去世,跟邻居打听兰艳的消息也只听说她嫁人了,他又找到她夫家所在的村子,听说她男人死了,她带着仅剩的婆婆南下,可具体去了哪儿,却谁也说不清。

这一晃,就是几年。

等他找回小妹,被父母催婚的时候,他常常想起当年那个让他仰头大笑的小姑娘。

缘分这东西真是说不清的,他昨天还在为父母催着相亲而苦恼,后悔当年没有勇敢的迈出一步,今天居然就在家门口遇见十多年前的初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八岁的妞妞拽了拽妈妈的手,小声说“那个叔叔好奇怪,他怎么看着妈妈哭了呀”

兰艳的眼泪也是“吧嗒吧嗒”掉,扭头就走。

妞妞看看怪叔叔,又看看妈妈,最终还是追上妈妈脚步。

罗德胜没敢追她们,自己今天又没刮胡子,身上还穿着卸货的工作服,活脱脱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形象,还是凶巴巴那种他怕吓到她们,远远的跟了一路,直到看着她们进了顾家大门一直没出来,他才放心。

原来是来绿真家的,那就不着急,晚上正好要去看绿真的小侄儿。

牛牛这头在办满月酒,绿真已经在美国游历了大半月,把东西海岸主要大城市玩了个遍,也跟电脑公司谈妥了业务,亲眼见过秋萍四人的学习“场所”全美最大的电脑配件生产工厂。

人家那一全套全自动的设备,真是看得她眼馋不已。

饶是如此,美国人依然不满足,闹着要时薪,要保险,要福利,要免税这么高的收入要是放中国人身上,抢破头有的是人干,谁还会闹这闹那哪怕只是三分之一的工资,也能让大学生争先恐后。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国家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不是马六甲海峡,是至少半个世纪

尤其美国人几乎人手一台的电脑小汽车,各种大型超级市场,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不用跟售货员打交道,自己选了再付钱绿真眼睛都绿了,这样方便快捷,甚至“自由”的生活,难怪那么多高知分子削尖了脑袋也要出来

可以说,没出来之前,崔绿真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还是挺满意和自豪的,毕竟参照物是她刚有记忆的1970年,可现在她有种被打击到的挫败感。

不行不行,得加快脚步,让同胞们也过上这样的日子。

美国人没想到,隔着电话线跟他们合作的“企业家”居然是一名年仅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更没想到她来趟美国啥也不要啥也不买,就买了二十台电脑。

据说,在她的国家,电脑还不能上网呢,她买去干啥

绿真可没心情同他们解释,学校已经开学了,她带上电脑,告别秋萍四人,于一个清晨回到北京。二十台电脑她是这么分配的她菲菲胡峻每人一台,即将在下个月回国的四名技术人员人手一台,外公一台,爸爸妈妈各一台,皮革厂和几大批发市场各一台,最后一台捐献给华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

听说有一小撮科学家已经在研究制造电脑的事儿啦

也就是在此时,东阳村的电视机厂正式建成,她又贷了一百万款项,购进一批日本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没挑黄道吉日,第二天就开工上马。

她这一百万还挺曲折的,因为金额太大,前期贷阳城市农商行的还没还清,现在一开口又是一百万,哪怕是顾学章破例出马也没用。

李超英为难的说“书记咱们第一季度的贷款额度用光了。”您说让咱们上各乡镇企业门口做宣传的,现在客户倒是多了,可也没钱了呀。

顾学章沉吟片刻,“你说,要怎么才能有额度”

李超英不假思索的说“财政要有钱。”他现在已经被提拔为农商行副行长,还兼任信贷部主任,靠的完全是实力。

经过他几个月大刀阔斧的改革,农商行现在的风气好了许多,无论是贷款还是储蓄的客户都增多了,他倒是希望能再多点钱贷出去,货币只有流通,才能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

顾学章敲着桌子,又问“一个政府要怎样才能有钱”

其实,他是知道答案的,只是需要一个专业人士用专业角度给他解释罢了。

李超英现在把他当有知遇之恩的“伯乐”,果然,他继续道“中央拨款,转移支付,税收和其他营利性收入。”

他知道顾书记想听的是“营利性收入”,举例道“像阳城煤矿,因为您您要求逐年降低开采产量,这一块的收入就明显减少了。”而且,他没说的是,因为他这一决策,使得数以万计的煤矿工人失业,背地里对他非议不小。

但好在失业的煤矿工人,百分之八十都被安排到其他乡镇企业就业,工资收入虽然减少,可工作环境改善了很多,口碑又扭转不少。

“咱们市的乡镇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已经超过书城,所以税收收入比较高,要想增加营利性收入只能靠卖地卖矿。”

这些道理顾学章懂,财政这一块的人已经被他约谈过好几次了,几乎每个星期,他都在接见各行各业的人员,召开百人、千人讨论大会,大家围坐一起,讨论阳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卖地和卖矿,已经有人向他提出了。可他总觉着效果不大理想,因为阳城市目前来说虽然坐上了石兰省经济的头把交椅,可基础薄弱,全靠这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随时有可能被反超,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不是那么大了,卖不了多少。

至于别人说的像香港一样开发房地产,那更是可笑至极

盖那么多房子卖给谁老百姓手里没钱谁买与其盖房子,不如想想怎么把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提上来,吃好穿好。

只剩一个卖矿了。

这倒是挺符合阳城市地理优越性的,可他也不情愿,总想着不要污染,不要断子绝孙式发展,可转变产业结构何其困难

“等等,书记您还记得吗,几年前咱们大河口不是勘探出石油了吗还跟上海石油公司签定了开采协议”李超英忽然提醒道。

顾学章一愣,“大河口”忽然他眼睛一亮,“准确来说不是大河口,是咱们牛屎沟啊。”

大概**年前吧,包产到户没多长时间,绿真在牛屎沟坝塘里发现“黑油”,苏家沟的小混混想偷油,还是他跟着去守护的,那时候他刚调到物资局。这么多年,上海那边也没来消息,他居然把这事忘了

当初上海公司虽然签订了合同,可只是付了很少的定金,因为牛屎沟交通不便,又在大山里,开采和运输难度不小,再加上这么多年早换了三届不同的领导,现在在任这位一点也不感冒,估摸着其实也是想反悔的。

顾学章立马让人联系了那边,果然,对方支支吾吾,半天来了个“想解约”。当时的市委班子怕对方反悔,订的违约金其实还挺高的,所以他们一直拖着。

这可真是瞌睡碰到枕头啊,顾学章大手一挥,赶紧的,解约就解约,也不按合同上收那么高的违约金,只要定金不退就行,但他跟着闺女学到了一招“独立自主”“打蛇上棍”让上海公司派几名技术员给阳城市,他们自己开采。

这样的“附加条件”都不算条件,那边爽快同意,并在郝顺东的说和搭桥下,同意赠送一套二手开采设备给他们,让技术人员第三天就带过来了。他免除巨额违约金,他们也投桃报李。

顾学章想起那年南下的火车上,他遇见的“化学老师”黄宝能,当时他就在心里琢磨要是能有一种污染更小,效能更高的能源代替煤炭,该多好啊。

只是这么多年东忙西忙,有想法也没时间和机会去实现。

得,这下,顾学章要组建阳城市石油开采公司啦

全市知道消息的大小干部全炸锅了,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啊,阳城市从来没干过的活儿,他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干就干,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吗刚做出点成绩就翘尾巴,急功冒进了。

更何况,从市委办公室传来的消息,说他不想开采石油,而是要开采啥天然气,这是什么东西天然气能比得上煤气能卖钱

不能,那就是瞎扯淡,急功冒进。

于是,雪花样的举报信又飞到省委和中央了,只不过,早在举报信到达之前,他们已经收到了顾学章的项目申请报告,其中提到一个关键词“优化产业结构”,既新颖,又让人心动。

这个时代,总有人走在前面,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崔绿真是,顾学章是,黄外公是,千千万万个阳城市的工人农民都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