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25章 金陵四公子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25章 金陵四公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繁楼并非仅是一座楼阁,而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半宅半园,里面既有楼台婀娜之姿,又有曲径通幽之妙,很是雅致。

繁楼内一片抚琴和瑟之声,或是卿卿我我,或是打情骂俏,此处寻欢作乐之人丝毫不在意他人眼光。

朱慈看得不禁感叹,都说古人保守,看着形势是后人大大的低估了呀

朱慈身后,吴忠和徐盛低调的左顾右盼,而李少游却与之相反,遇到惊诧之处便啧啧称奇,忍不住赞叹一声,害的徐盛离他远远的。

李少游故意拉着徐盛又是一阵啧啧品评,甚至还冲着园中飘然而过的侍女抛了个眉眼,一副轻浮好色的样子,惹得身旁的赵景麟偷偷作笑。

徐盛小声责怪他,道“莫要如此,给殿下丢脸”

李少游嘿嘿笑道“咱们不是微服出巡吗,怎会丢殿下的脸面”

他又低估道“这些读书人一向瞧不起咱们这些武人,若不是随殿下微服出巡,老子今日非恶心他们一番,连那些劳什子梳拢都给他搅合了,看他们急不急”

徐盛顿时头大如斗,他小子居然想把人家姑娘第一次留客伴宿的好事给搅了,心急点的男客岂不要气死

朱慈听后暗暗一笑,也拿他没办法,李少游一遇到漂亮姑娘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与平常在军中时不言苟笑作、战勇猛时判若两人。

朱慈一行人走到园子中一处楼楼阁前时,立刻有看门的小厮赢了上来,恭敬道“敢问公子可是受金陵四公子邀请前来为方公子践行的”

“金陵四公子原来复社在这里有个集会”

朱慈早就听闻金陵四公子的名头,他们也称复社四公子,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襄。

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在江南士林中的影响力很大,也是复社的第二代领导人物。

大明科举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盛,复社就是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的,有三千多名青年士子组成,声势遍及海内。

不过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朱慈对他们早有关注,这帮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复社一共举行了三次大型集会,吴江尹山大会、南京金陵大会、和苏州虎丘大会,每逢春秋集会时,青年士子们衣冠盈路,一城出观,在江南的影响力极大。

尤其是近几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在恩科中登第,声动朝野,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国子监中的生员,都自称是复社创始人张溥的门生。

去年之时,在南京的复社士子不满南京兵部侍郎阮大铖招摇过市,贪赃误国,曾联名写出留都防乱公揭,公布阮大铖的罪状,让阮大铖在南门外山里躲了好久,一直不敢进城。

朱慈看向小厮,笑呵呵道“是的,本公子是受邀前来为方公子践行的。”

小厮见朱慈这身行头打扮不俗,言语间的气质一看就是富家子弟,又带着一众随从,心下不敢怠慢,连忙低头引路。

朱慈一行人进入第三重院子,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处有着假山水带的园林,里面几乎都是青年士子。

这些青年士子穿着倒是正常,没有像其他读书人那样身着女装,可见复社士子还真是主张兴复古学,有点意思。

最终小厮将朱慈引到了一处二层小楼中,里面又是一番天地,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这是一座开放式阁楼,中间是一个阔大的天井,一楼可以看到二楼,廊下倚柱儿是一张张的小方桌子,天井上方的二楼是一圈包厢雅座,装修很上档次,门口挂着一个铃铛,很像影视里听曲的地方。

进楼之后,立刻有两名姿色秀美的可人迎来,向他们飘飘下拜,燕语莺声道“公子,您选廊下还是选楼上雅座”

见廊下到处都是互相交谈的士子,吴忠掏出一锭大银子,道“楼上雅座,越雅越好”

两个侍女顿时笑出了花,连忙道“请公子随奴家上楼。”

李少游出奇的没有调戏她们,随着朱慈老老实实的上了二楼。

进入了二楼一间雅室,临窗而坐,朱慈却见又是一番洞天,丝缕春风拂面而,如芳似香,禁不住叫人暗叹,不愧是六朝金粉之地,就连这秦淮河上的风都带着脂粉气。

朱慈看向楼上楼下,只见一大群士子正围绕着一个华丽的青年道喜,细细听去,那个青年应该是金陵四公子其中的方以智,好像是恩科中举了,准备去京师参加殿试,复社成员在此集会为他践行。

使了银子就是好办事,不多时酒菜就优先摆了一桌,其余楼上楼下也陆续摆好了酒菜。

一群青年士子一边对方以智赞不绝口,一边屡屡劝酒,称方公子不愧是复社的楷模,不到三十岁就中举了。

方以智明显撑不住一碗又一碗的灌酒,满面通红,说话也有些打结,不过今日是喜事,如此陪饮,也显见其豪爽与诚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靡靡之音也听得差不多了,会聚于此的复社士子开始高谈阔论了,强行装逼了。

挑起话题的是金陵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话题是这科举制度的操蛋,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主张朝廷进行科举改革。

作为金陵四公子之一,侯方域连考了数次都扑街了,当下很没面子,只能借酒抒发心中的憋屈。

大明的科举哪有那么容易的,这些落榜的大才子也纷纷叫道,科举必须改革,本公子这般有才都没考上,这考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一众复社大才子深有感触,连续六次落榜的四大公子一的冒襄更是嚷嚷着,他在天启七年到崇祯十三年,六次来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

四大公子中的其他两位,方以智和陈贞慧只是默默喝酒,他们二人已是举人,不好插嘴,说多了人家会以为自己在炫耀。

在二楼雅室的朱慈闻言后笑而不语,这帮扑街自诩才子,在科举中却扑成了狗,真是可笑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