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八零海鲜大王 > 第061章

八零海鲜大王 第061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61章

韩远洋憋屈极了,关键在于, 就算他再憋屈, 亲哥的话还是得听, 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这就是命啊!

刚打算去干活, 韩远洋一个抬头, 远远的就看到有人往这边来了, 可看身形却不是刚离开的刘家姐妹任何一人,况且这时间也不对,她俩不可能这么快就赶回来的。

“哥,你看那是谁?”

这个时间点,队上的渔船都早已回来了,他们没韩远征这么会掐时间,都是宁愿提前回来,也不敢在海上多逗留的。因此, 眼下停靠小码头的渔船里还有人的也就只有他们这一艘了, 想也知道,来的人肯定奔着他们来的。

韩远征抬头看了一眼:“周大军?”

尽管语气不是很肯定, 不过只片刻之后,那人就已经走到了近前, 韩远征猜的没错,就是刘秀红的大姐夫周大军。

周大军冲着船上摆了摆手,随后就跳上了船,开口就道:“还有鱼不?卖我几条呗。”

鱼肯定是有的,哪怕许婆子想要一些, 也不会包圆了的。况且,离许家办喜事还有好几日呢,这期间他们肯定还要出海的,不怕到时候没鱼。

因此,听了周大军这话,韩远征只冲弟弟扬了扬头:“去给你周哥拎几条鱼来。”又对周大军道,“不用给钱。”

“那咋好意思呢?不然回头我还你们几条远海鱼。”周大军倒也没拒绝,其实像他们这些渔民家里头,偶尔想吃条鱼,的确是不给钱的。客气点儿的,回头自家捕了鱼再给人家送过去,实在要是忘了,人家也不会往心里去的。这就像是农业队那边,跟邻家讨瓣蒜要根葱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接了鱼后,周大军也没着急离开,而是摆开架势跟韩远征聊了起来。

他俩都是渔业队的老人了,论出海捕鱼的水平,该是不相上下的。当然,周大军缺了韩远征那种威信,哪怕技术是好的,平常却不是很难服众。好在,他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因此之前承包渔船时,特地找了个相熟的人搭伙,出海几次都相安无事。

再有一点,周大军这人不擅长找销售门路,年前那次他也是赶了巧了,没摊上卖不出鱼的事情。可眼看着队上其他两艘船都碰上了这等倒霉事儿,他这个年里也一直都在琢磨这事儿。

像他们这种大船,每年年后出海的时间要比其他小渔船晚几天,可再晚也晚不到哪里去,怎么说过了元宵节也该出去了。到时候,不单他们队上这三艘大船,还有别的渔业队的,甚至还有别的公社的。要知道,年后可不比年前那会儿就他们队上的船只被承包了,别的地方应该也都安顿下来了。想也知道,竞争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了。

周大军并不惧跟人比拼捕鱼,对这个他很有信心,可万一叫别人赶了先呢?抢先将捕获的鱼卖给了国家的冷冻船,等那边收够了,他就算捕获再多的鱼,又卖给谁呢?

“大队长啊,我也是想找你合计合计。你说,要是回头再遇上年前那事儿……就是鱼捕来了卖不掉,怎么办?冷冻船要是不收,咱们卖给谁去呢?离咱们最近的县里那渔船码头,可吃不下这么大数量的鱼。”

韩远征见他没着急走,差不多就猜到了七八分,等他说完了,就劝他:“你能提前想到也是好事。我看啊,要么你们就掐着时间往前赶赶,宁可没满舱就先卖了,也不能贪图多捕些鱼。再不然,你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开辟别的收购点,提前跟人家商量好,问题不大的。”

“别的收购点?渔站啊?”周大军不太明白。

所谓的渔站,其实跟那些冷冻船是差不多的性质,不过渔站多半是跟小渔船收购鱼类的。真要说的,就好比是农业队那边的粮站,粮站不单收粮食,也收购别的作物,像鸡鸭、蛋类的,同样也收。而渔站那边,除了鱼类外,别的海产品也一样都收。

在渔业队上的船只还没有承包给个人的时候,所有小型渔船捕获的鱼类都是卖给他们的。

相较于渔船码头那边老鱼头这种个体户,渔站的收购价要低一些,不过他们会补贴粮票,因此总得算下来也不亏。

周大军以为韩远征说的是渔站,在心里记了一笔后,还是摇了摇头:“这么大的一艘船,就算只装了九分满,起码要两个渔站才吃的下。”

“眼下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你就不能多想想别处?别总是冷冻船、渔站的。你嫌弃渔船码头那边的个体户收购量太小,你就去找别的地儿,跟人家工厂、学校联系一下,定期卖鱼给他们呢?”韩远征也无奈了,他不懂销售渠道那么多,周大军怎么就非要跟国家办的点死磕呢?

“那得多麻烦呢。”周大军一听这话,顿时就头疼不已,他是典型的老渔民,闷头捕鱼的那种。要是让他去跟人谈生意,找渠道推销海产品,这简直比杀了他还痛苦。尤其,别看他跟韩远征聊天没啥问题,可那是因为他们熟得不能再熟了,换个陌生人,他一准打磕绊。

“麻烦也得做。或者这样好了,你们几艘船的老大合作一下,找个能耐点儿的人,帮着联系出货的渠道,再把出海时间都错开来,起码每周都要有货送到。”

周大军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转而他又摇头了:“依着大队长你这个说法,那还真是要找个能耐点儿的人,一般的人可没这个本事。可问题来了,这么能耐的人,他凭啥听我们的呢?”

这次,却不是韩远征开口了,忙活半天终于将鱼都弄出来的韩远洋像看傻子一样的看向周大军:“你们出钱啊!比如他卖出一百公斤的鱼,你们分他多少钱,看在钱的份上,人家肯定愿意干啊!再说都不一定要在队上找,你找个县里大厂子的职工,或者爹妈在厂子干活的那种半大小子,让他给你牵线搭桥,反正卖出多少,现给多少钱,你又不怕他搞鬼的喽!”

“对哦,这法子不错!”周大军恍然大悟,“我明个儿就把几个老伙计唤到我家里,仔细商量商量……咦?许大娘?秀红?”

就在他们说话间,刘秀红婆媳俩赶了过来。

见周大军也在,她俩还挺纳闷的,不过许婆子的心思都在鱼上头,冲着周大军摆了摆手,她就去看鱼了,盘算着先要个五十斤,回头再看情况添点儿。

别看五十斤鱼挺多的,实则不然。鱼跟肉是不同的,鱼拿回家后还得杀了清洗,净鱼的份量可比不上活鱼。好在,用鱼做菜还是能凑出好几盘的,什么鱼头汤、炖鱼肉、烧鱼尾等等。五十斤的话,假设摆个十桌酒,每桌大概能摊上四斤多点儿,差不多就是三个荤菜了。

许婆子还瞧见有些小鱼,忙道:“这个也给我吧,能弄个鱼酱,鲜着呢。”

韩远洋都依她,忙着拿鱼装鱼。

一旁的刘秀红也跟她大姐夫聊了两句。

周大军倒是没提海货销售渠道的事儿,而是拿手里的鱼晃了晃:“你大姐嫌冻鱼味道不好,非要我来买鲜鱼。”

刘秀红笑道:“那也是大姐夫疼我大姐。对了,小军媳妇也快生了吧?我算着快了。”

“是快了,不过我肯定赶不上了,过两天就出海。等我回来,吃满月酒还差不多。”

那头,许婆子看韩远洋都开始装鱼了,又恰好听到这话,忙接口道:“大军啊,我可羡慕你家我大妹子了,她年岁比我还小了好几岁。瞧瞧,这大孙子小孙子的,日子过得多好啊!”

“许大娘,你家不也大孙子小孙子的?”周大军笑道。

“那可不一样,我家还有个国庆到现在还没结婚呢,我都不知道啥时候能看到他家的娃儿。再说了,年前吵得那么厉害,什么政策什么计划的,万一他正好轮到了,可咋办呢?”

“国家的政策咱们肯定是要遵守的,随缘呗。再说大娘你想想,不管咋说,连外的算进,起码你家孙辈得有四个吧?我家就我俩兄弟,估摸着下一辈也就这俩了。”

几人随口聊了聊,因为天色已经晚了,倒是没多停留,很快就散去了。

韩远洋背着装了五十来斤东西的大篓子跟着许婆子往许家老屋走,刘秀红也在,本来她是没必要走着一趟的,这不是还要往婆家那边接孩子去吗?好在,路途也不远。又片刻后,刘秀红就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家里。

他们回程的鱼不算特别多,可就算这样也有百来斤了。撇开卖掉的不提,还有几十斤呢。

等刘秀红刚回到家,就看到二姐在门口杀鱼,一问才知道这是韩远征拿来的,分了她们姐俩差不多十七八斤的鱼。

二姐笑得格外灿烂:“等着,饭就好了,我再烧个鱼,马上就能美餐一顿了。”

“杀自个儿抓来的鱼就那么高兴?”刘秀红可记得她二姐刚才还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转眼就那么乐呵了,不免有些纳闷。

“咋了?敢情你还想看着我每天拉着个脸教训你?”

“呃……我去看个火。”

见妹子落荒而逃了,二姐才笑着撇了撇嘴。她才不会告诉妹子,刚才韩远征告诉她,已经教训过那不知轻重的蠢弟弟了,让她放心。

这话要怎么说呢?她是挺放心的,不过比起放心,一想到船上那皮小子挨了教训后那蔫头蔫脑的样子,她这心里哟,咋就那么高兴呢?

等饭菜都上了桌,刘秀红又跟她说起了方才碰到大姐夫的事情,也提了大姐夫的弟弟家快添丁的事儿。本来,这事儿跟二姐的关系不大,毕竟又隔了一层,她离得也远,没的说哪家有个喜事都得到场的。可这不是二姐如今住在她家里吗?一个村子的,到时候肯定得去看看。再有就是,过几天许家的喜事,二姐也不能不去。

可去了还得随礼,还不能光拎条鱼。

“我这儿还有早先买的红糖,到时候分半斤出来包好送过去就成,红糖补身子。周小军媳妇还教过我怎么快速织网呢,我得谢谢人家。国庆那边,我原就准备了喜钱的,二姐你不然买十个鸡蛋送过去?”

这礼是门学问,轻了不成重了一样不好看。

二姐想了想,拍板决定:“周小军媳妇生孩子,我跟你送一样的。你小叔子结婚,我回头问问大姐,跟她送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吃元宵了吗?-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