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八零海鲜大王 > 第062章

八零海鲜大王 第062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62章

接下来几天里,小渔船又出海了两次。

这是因为眼下公社也好, 队上也罢, 暂时都没什么要紧事儿。也是天公作美,连着好几天都是大晴天, 最好的是, 刘秀红看日历,这几天都还行,哪怕不是宜出海捕鱼的,起码也不是忌出海捕鱼。她也不贪心,即便出海没什么收获也无所谓, 平安顺遂才是福。

而在这两次里,一次刘秀红看好了地方,随便寻了个借口撒网, 满满当当的捞了一网鱼。而韩远征也似乎想到了什么, 赶紧接过网子, 以最快的速度捞了两网。就这么不到半个小时里, 鱼舱就已经满了一半。之后就更顺畅了, 也因此这天他们早早的去了县城里。唯一不太幸运的是,可能上午把好运用光了, 回程的时候费了半天劲儿,才捕了不到三十斤的鱼。

还有一次, 刘秀红全程没吭声,好在有韩远征这个老手在,倒是不愁捞不到鱼, 无非就是多费了点儿时间罢了。

终于,在两次出海后,正月十八这天到了。

刘秀红早早的起身洗漱,没管俩孩子,横竖有她二姐在。她只匆匆赶到了许家老屋,跟婆婆、小姑子一起忙活了起来。

许家的亲戚也不少,许婆子提前跟人打过招呼,差不多就在刘秀红到了没多久,其他大嫂大娘也相继赶到了。他们预想的是摆十桌,许家的院子肯定摆不下,好在许家这边离晒渔场很近,就索性安排在了那头。至于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物件许婆子都提前跟人家借好了。

基本上,刘秀红要做的也就是忙灶屋的事情,她的厨艺还算不错,毕竟嫁到许家以后,家里不愁吃喝,她自己也不忙,有的是工夫琢磨吃食。因此,许婆子安排她和另两个大嫂,一起在许家灶屋里做饭菜。当然,就她们仨肯定来不及的,还有相熟的人家灶屋也借了出来,一样有人在帮忙操持。

村里遇到喜事都是这么做的,谁也不会说什么。况且到时候要有剩下的饭菜,也会给这些来帮忙的人,大家自是乐得帮衬。

至于像迎新娘子之类的事情,那就愈发跟刘秀红没什么关系了。

说白了,小渔村这边还是迷信的偏多,要不然当初周小军结婚时,刘秀红也不会故意避开了。像今个儿许国庆结婚,她作为许家的儿媳虽然过来帮忙了,却也注意不去沾场面上的事儿,免得回头落人口舌。

幸好,许婆子还是很能耐的,将喜事操办得妥妥当当的,从头到尾没出一点儿岔子。

等差不多忙完了,刘秀红也没出去吃,她知道二姐肯定跟大姐一起,带着几个孩子坐在外头,所以很是安心的扒拉了些饭菜,待在灶屋这边吃。正好,赶紧吃完帮着收拾妥了,她也好回家照顾孩子。

及至半下午了,刘秀红才拎着许婆子给她额外盛放出来的饭菜,回到了家里。彼时,二姐自然早就回来了,她是客人,没的上赶着过去帮忙的,再说杰杰太小了,她可不放心让她那粗心的大姐帮着照顾。

看到妹子回来,二姐忙接过她手里的东西,给她倒了水:"先喝口水歇歇,瞧把你给累的。"见妹子接了,才又道,"豪豪跟航航出去玩了,杰杰早先闹够了,这会儿困得不行,我给抱里屋睡觉了,咱们晚上怕是有的熬了。"

小孩子白日里困得多了,晚上铁定睡不着。可他都困成这样了,又不能不让他睡,所以也只好大人辛苦一点儿了。

刘秀红坐下来喝口水缓了缓,这才问二姐:"今个儿这喜事办得怎么样?我没晒渔场那边,二姐你跟我说说呗。"

"知道你忙。"二姐也跟着坐了下来,边想边说,"应该来说还行吧。"

"为什么这么说?"

"就办的席面来看,你婆婆算是下了血本了,不说样样都好,起码每桌都有五个带荤的菜,凉盘啥的也都挺好的。就是吧,后头接了新娘子过来,你是没看到,我感觉吧,那姑娘是个不好相处的。"二姐边回忆边小心措辞,"你婆婆给她下了多少彩礼?她看着不像满意,而且陪嫁几乎没有。"

"二十块的彩礼钱。"刘秀红略过了赔偿金没提,毕竟那过去很久了,现在再提没意义。

"那也不算少了,你那会儿才给了十块吧?妈给你做了身新衣裳,又给你打了两口大木箱子,剩下的钱全叫你带过来了。"二姐摇了摇头,"我看那新娘子,除了身上的衣裳是簇新的,再就是陪嫁了一对搪瓷缸子,别的啥都没有。"

这搪瓷缸子,要是搁在六七十年代,绝对是有钱也难买到的好东西。

然而,现在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了。随着改革开放,那些原本需要票证甚至还要连夜排队才能买到的紧俏日用品,如今随便花点儿钱就能弄到。当然,像韩远洋心心念念的自行车、收音机啥的,肯定还是难弄的。可搪瓷缸子的话,渔船码头旁的小集市上就有的卖,依着大小或者图案不同,售价也不一样,但不贵就是了。

刘秀红不清楚内情,因此只道:"兴许人家也装了钱过来呢?挺好的,过日子处处都需要钱,兜里有钱人也有底气。"

这倒是。

二姐点头表示赞同,也就不再想别人陪嫁的事儿了,转而说起了新娘子给她的感觉:"我看许国庆配不上人家,那俩人站一块,就感觉许国庆缩头缩脑的,还不如人家新娘子爽快。"

"二姐,你刚还在说人家看着不好相处呢,这会儿又说她爽快。"

"人看着是大大方方的,哪怕今个儿是她结婚的日子,我看她都不露怯。可这人吧,总感觉有些精明过了头,我看你婆婆这回是失策了,娶错了媳妇。"

刘秀红想起许婆子不止一次的在她跟前后悔不该说那家的,尤其是中间对方好几次反悔,又要加钱又要买东西的,深以为她二姐还是挺会看人的。可这些事儿吧,不好由她来说,因此她只笑道:"好相处就多相处,不好相处就少碰面。横竖我已经分出来单过了,没事也不会往那头去。等豪豪再大一点儿,我送他去上学。杰杰嘛,实在不行我带他上船去。"

提到了孩子,二姐忽的想起一事:"你不说我还真就给忘了。那啥,大姐跟我说,航航今年九月要去上学了,还说咱大姐夫的一个堂哥家的三小子,今年也一起去。她让我问问你,要不要让豪豪也去,虽说年纪是小了点儿,可好歹有个伴儿,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这年头,孩子上学还没个定数。年纪小的,六七岁就上学了,年纪大的,九岁甚至十岁才念一年级的也不是没有。其中,小女孩上学相对会早一些,因为坐得住不闹腾。小男孩的话,尤其是那种皮得要命的,不会那么早上学,反正搁家里也不用大人操心,一般就随他们去了。

刘秀红想了想,到底还是摇了摇头:"再等一年吧,豪豪翻过年是虚岁六岁,他还太小了,我怕他坐不住惹了老师的嫌。再说了,年纪那么小就上学,回头跟不上,还不得越学越丧气?"

"也对。那行吧,反正我家橙子也没上学。他俩一个年纪,就算小学没在一起,上初中总能碰面的。"

公社里小学多初中少,高中更是仅有唯一的一所。因此,小孩子们只要继续往上念,最迟高中肯定能碰面的。

姐俩聊了一会儿,也就各自忙活去了。别看她们家里的活儿少,船上的活儿却是多得很,当初刘秀红搭伙的时候也保证过了,织网补网全是她的事儿。毕竟,总不能一面吃分红,一面让韩远征再花钱请人去织网补网吧?事实上,勤快些的,想要赚外快也挺容易的,以前是想着渔民家里都有女人帮着织网补网,却没料到承包以后,出海的次数愈发多了,渔网坏得也更快了,很多家里女人来不及补网,就会出钱请队上其他人帮忙,倒是让一些没能力承包渔船的人家添了个进项。

其实,自打队上开始允许个人承包渔船以来,队上人家的生活明显就好了一截。

搁在以前,因为是公开的船只,最多也就允许顺路带人一程,别的肯定是不行的,尤其像买些东西回来贩卖之类的,那是严重禁止的。可自打承包渔船后,因为属于个人了,哪怕是几个人一起合伙承包的,那也跟公家没啥关系了。就有那头脑活络的,买些别地儿的东西,拿回来队上卖,一进一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不过,也就是这几个月吧,以前经常来各个小渔村的私人商船没了踪影,想来是因为生意不好做了,改去别地儿了。

刘秀红隐隐觉得,世道怕是真的变了,搁在以前是所有人吃一样的饭,拿一样的钱。可往后,只怕有些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路越走越宽,反之……

她没办法改变世道,能做的也就只有让自己尽快的适应这个飞快发展的社会。

改变自己,才是最简单且可行的。

就这样,在许家办完了喜事后,刘秀红和二姐再度出海捕鱼。不过,这回倒是稀罕了,没等渔船出港,大姐刘帅红就匆匆赶来,一见他们还没走,顿时高兴的摆手:"等一等,你们捎我去县城里好不好?"

等大姐上了船,都不用人询问,她就自个儿全说了:"我弟媳快生了,婆婆叫我去买只上好的老母鸡来,再看看有啥补身子的,能买就多买点儿。我不耽搁你们,你们捎我到码头,不用等我回来,我有同学在那边,住一宿明个儿再找船回来。"

她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意见。

倒是刘秀红纳闷了:"大姐你有同学在县里?"

"有啊,我当初挺要好的一同学,后来不是嫁到了县城里?就县里那个百货大楼,她在里头卖电器呢。"

这话一出,可把一旁的韩远洋给激动坏了:"周大嫂你还有同学卖电器的?能弄到不要票的自行车、收音机不?我买!"

大姐刘帅红懵了一下,才道:"收音机应该是可以的,自行车……不算电器吧?不然回头我帮你问问?这个我可不敢打包票。"

"成成,你帮我问问啊!要是有电视机就更好了!"韩远洋激动的直搓手,赶紧又添了一句。

"电视机啊?那肯定没有,就算真有也早就被人截胡了,不用问。"

韩远洋:……

噢,那就没办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