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七十年代之长姐 > 第14章 第 14 章

七十年代之长姐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王晓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几个小萝卜头听自己大姐这么一说,本来还有些不习惯的,立马强迫让自己习惯了,这可是关系到能不能吃肉的头等大事,可不能马虎,如此一来几人都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这倒是后话了。

吃过早饭,赵晓东照例去上工。赵晓西和赵晓南去上学,赵晓北在家里照顾晓宙,晓宇在家帮忙跑跑腿。

上工还没有半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这雨下的真及时,前几天种下的粮食可不正需要雨水吗?”有人说道。

“可不是嘛,地里的粮食长的好,大伙儿也能过一个饱年……”

“趁着下雨还能回趟娘家……”这是想回娘家的新媳妇。

“一会儿来我家一起做衣服……”

“好啊,一会儿吃了饭我们就过去……”这是经常一起上工的大姑娘新媳妇。

“忙活了好些天,这雨下下来了我们也能松快松快。”下雨生产队就不上工了,一般都是忙自己的事,编背篓、打家具、做衣服、做鞋子……各家忙给家的,也有一些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谈。

赵晓东不会做衣服也不会做鞋子,原主也才刚学,但是家里几个小萝卜头的衣服鞋子也不多,他们还在长身体,如果她现在不学会做衣服鞋子,以后肯定是不方便的,因此她带着刘美丽没做完的针线去隔壁秦婶吴兰芝家请教了。

去的时候秦婶也在做针线,看尺码是给秦叔做的布鞋。

“婶,这是给叔做的布鞋吧?”

“可不是,去年没给你叔做,今年开年了还剩些布,就给你叔做一双。”吴兰芝看赵晓东拿着小簸箕,“快过来坐,这是你娘没做完的鞋子吧?看这大小是给晓西他们做的吧?”

“婶,叔他们呢?”赵晓东坐下来后发现家里只有秦婶一个人,“可不是,是给晓西和晓南一人一双,他们费鞋,给晓西的我娘把鞋底已经纳好了,晓南的也纳了一半了。”赵晓东不好意思说道:“婶,我才刚学针线,还不太会,想着今天下雨就来找婶学学。”

“是得学学,他们还小,以后可不得你给他们做。”停了一下,小声说道:“你叔他们去山上了。”

秦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前年刚出嫁。三个儿子分别是秦岭、秦路以及秦淮,他们还没有分家,目前是住在一起的。秦岭去年成家,目前还没有小孩。秦路和秦淮都在县城读书,一个初一一个高一。

“嫂子呢?”

“你嫂子回娘家了。”秦岭的媳妇就是赵家岗生产大队的。

赵晓东点点头,把簸箕里面的鞋底拿了出来,开始请教秦婶怎么纳鞋底。

“对,就是这样……纳鞋底是个力气活儿,就要力气大……”秦婶边说边指导赵晓东。

因为有原主之前学习的底子,加上赵晓东一点就透,赵晓东很快就把纳鞋底的诀窍掌握了。

“婶,你看是不是这样?”赵晓东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秦婶看。

吴兰芝接过赵晓东刚才做的鞋底,发现虽然速度慢,但是针脚细密,行距适宜,很有天赋。

“不错,晓东你这孩子学的真快,比秦珍当初学的快多了,”秦珍就是秦婶出嫁的女儿。

“婶,你可别打趣我了,我娘之前教我时还总说我笨。”接过秦婶看过后的鞋底,赵晓东把它放在了簸箕里面,“婶,我把鞋底纳好了,再过来学怎么做鞋面。”然后就起身告辞回家了。

回到家,家里静悄悄的。回屋一看,赵晓北她们几个都睡着了。

不知是心灵感应还是其他的原因,赵晓东一进屋,赵晓宙就睁开了圆溜溜的眼睛,赵晓东赶忙把簸箕放下,把他抱了起来,哄着尿了又哄着睡了才放心。

看着外面的雨,赵晓东又担心起了赵晓西和赵晓南,家里只有一把雨伞,早上他们去上学的时候还没有下雨,要是雨一直下,她得去接他们。

之后赵晓东就沉浸在纳鞋底的世界了,等她想起来要接赵晓西和赵晓南的时候,他们两个已经回来了,浑身都淋湿了。

赵晓东一边给他们两个找干净衣服,一边责怪自己,“都怪大姐纳鞋底入了神,本来都想好要去接你们的……要不是我忘记去接你们,你们也不会淋湿,可不能感冒,快把衣服换了……”

赵晓东把衣服递给他们兄弟,让他们两兄弟去换衣服,却没发现赵晓西和赵晓南听到她要去接他们的时候,明显有些不自在。

“大姐,我们没事,我们身体好着了。”赵晓西保证身体健康绝不感冒。

“大姐,我们真没事,就是衣服湿了,没淋到多少雨。”赵晓南他们是把书包顶在头顶,一路跑回来的。

“不行,我得找找家里有没有生姜,得预防一下。”赵晓东去厨房翻箱倒柜去了。

找了半天,发现家里确实没有,只能给他们两兄弟熬了一碗辣椒水去去寒,可把两兄弟辣得不行。

晚上,赵晓东睡得不熟,一是要照顾赵晓宙,二是担心赵晓西和赵晓南怕他们感冒。果不其然,赵晓南半夜开始咳嗽,赵晓西没过多久也开始咳嗽,紧接着两人都开始发起烧来,把赵晓东急的不行。

“冷,好冷……”赵晓西开始梦呓。

“好冷……热……好热……冷……”赵晓南也开始说胡话。

赵晓东急的团团转,给他们加了两床被子,让他们出出汗,又不停地给他们擦汗。可是还是没有用,他们反而越烧越糊涂了。

“大……姐,冷……爹……娘……”

“爹……我好想你……娘……冷……热……”

赵晓东心疼极了,没等公鸡打鸣,拿起雨伞就跑去生产队敲了赤脚医生的大门。

“沈爷爷,你开开门……”赵晓东大力敲打着赤脚医生沈山水的大门。

“来了,来了……”大门里面传来声音,没一会儿,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是晓东呀,这是怎么了?谁生病了?”沈山水今年五十五岁,无儿无女,老伴儿在饥荒年生病过世了。他一开门就看见了满脸急色的赵晓东。

“沈爷爷,我两个弟弟昨天淋雨发烧了……”赵晓东把情况快速告诉了沈山水。

“我去拿药,你等下我。”沈山水听完后心里有了决算,拿了几味中草药,就跟着赵晓东去了他们家。

赵晓东回去的时候,赵晓北正在哄赵晓宙,赵晓宙不知是因为下雨不舒服,还是没睡好,早上醒来后就一直闹。

赵晓东把沈山水带进赵晓西他们房间后,就去哄赵晓宙了,等赵晓东把赵晓宙哄好,沈山水也诊断完了。

“沈爷爷,我弟弟怎么样?”赵晓东着急的问道。

“他们火气重,烧退了就好得快,你把这几味中药兑水熬成两碗,给他们喝下就可以了。”沈山水把草药递给赵晓东,又交代了一些熬药的注意事项。

“谢谢沈爷爷,沈爷爷不着急回去的话就在家里吃了早饭再走吧?”赵晓东想把沈山水留下,以便随时观察赵晓西和赵晓南的情况。

“那行,正好今天下雨不用上工,再跑一趟也麻烦,我等他们喝了药,好点儿了再回去。”沈山水明白晓东这丫头的意思,知道她是担心两个弟弟,对她家的情况也知道些,所以也就顺势答应了。

赵晓东见沈山水答应了,也就不再扭捏了,去厨房给赵晓西他们兄弟两个熬药去了。家里没有专门熬药的锅,又不方便用炒菜的锅熬药。赵晓东只得关紧厨房的大门,闭上眼睛去了空间别墅的厨房,幸运的是赵晓东还真的在里面找到了一个专门熬药的砂锅。

烧上火,把药在灶头熬上,锅里煮上小米粥,又把堂婶昨天送来的馍馍蒸上,一会儿做一个土豆片再炒一个咸菜就可以了。

赵晓东把厨房的事忙完,见沈山水坐在堂屋,桌子上还有一杯水,这是家里唯一的搪瓷缸子,还是赵建国前年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这水应该是赵晓北倒的。

“沈爷爷,再坐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见沈山水点点头后,赵晓东就坐下和沈爷爷聊了起来。

“沈爷爷,您学医多久了?”赵晓东有些好奇,她以前只知道村里有人生病就去找沈山水,还真的不知道他学了多久。

“从小开始学,家传手艺。”沈山水从小学医,都是自己制药,前些年也遭了些罪,后来大家意识到村里还是得有一个赤脚医生,他的待遇才好一些。

“怎么你想学?”沈山水看赵晓东挺有灵气的,以为她是想学。

“沈爷爷,我学您教吗?”赵晓东反问道。

“可以考虑考虑。”沈山水喝了口水润了润喉。

“沈爷爷,我可不行,我们家晓北可以,年龄小可以从零培养,沈爷爷,要不您教教我们家晓北?”赵晓东真的不是开玩笑,学一门手艺尤其是医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后世,家族里面如果有一个学医的,至少去医院看病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有话要说: 500收藏加更在本周天加哈,这周末使劲存稿,谢谢留评、收藏、投雷、浇灌营养液的小可爱,我会继续加油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