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147章 来来往往

长命女 第147章 来来往往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气比迁往别业的时候更冷了一些, 梁玉依旧由袁先陪同回京。以梁玉的意思,反正胎也稳了, 她自己回去就行。别业这里只有刘夫人、杨夫人两个人,她不太放心的。两位夫人眼里, 她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由刘夫人拍板, 袁先还是被派去回京一趟。

刘夫人的理由让梁玉无法反驳“阿先请假原是为了送我们过来, 如今已多耽搁了许多时间, 须得回去向师长好生赔礼才是。”

“哦”梁玉一拍脑门儿,“原说问一问彦长的,来了之后却又将这件事情给放下了。”

袁先被赐了出身, 照说已是官员了, 只不过还没有授予实职, 是否继续读书还在两可之间。太学、国子学里有不少是身上带着爵位、品级继续读书的人, 袁先究竟是继续读书还是现在就谋个官职,还得去跟袁樵拿个主意。

不过自与萧家的事情定下来,梁玉也仔细问了萧家的情况, 萧礼的儿子都还扔在京里读书呢。萧弗也还是袁先的同学,梁玉想让袁先继续跟萧弗做同学。再难有一个将出身、年龄相仿的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随便交往的机会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 梁玉没有推辞刘夫人的好意, 带上袁先回到了京城。

京城少了许多达官贵人, 尤其少了一个皇帝, 街道上单薄了一些也轻松了一些。梁玉先回自家, 袁樵还一直住在这里,一应事物都是齐备的。

才到门上,守候的管事一声“娘子与小郎君回来了”激动得不得了。

袁先道“这么活泼,不像你。”

被“活泼”的这位管事当年梁玉第一次登门的时候就已经是守门的管事了,如今已迈过四十大关,被袁先说“活泼”,也是哭笑不得。

“小郎君才是活泼了呢,”管事在袁府资历够久,可以回袁先一句趣话,“是要定亲了高兴的吗”

袁先清清嗓子“快把门打开了”

上下的仆人们都感慨小郎君越来越有生气了,这孩子还是不能没有娘照顾。都说他命不好,多少人都没有他这个造化呢。心中感慨,手上、口上不停,开门,清道,问好,将梁玉迎了进去。

管家派人送信去县衙给袁樵,再献食水。梁玉道“先不急,拿了帖子给太学几位师傅,再有,给京兆的宋少尹也送张帖子,这几家都是要拜访的。阿先,修整一下,见了师傅们要好生赔礼的。”

袁先脸上一红,见太学的老师们他也有计划,不过近来好事太多,这件事情确乎被往后推了。一揖礼“是。”

袁樵与宋义都是留守京城的官员,皇帝带着一半的朝廷去往汤泉宫,照说可以松懈下来了。不幸留下来两个执政,其中一个还是纪申,纪申之前做的是京兆尹,做得到现在还令人怀念。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别的衙门不好讲,凡京兆所辖的事务,他比这两个人还明白。二人都不敢偷懒,老老实实坐衙理事,挨到了时辰才得闲回家。

灯火通明,袁樵已有一阵子没有“家人迎接”的待遇了,冬天傍晚黯淡的天色之中,橘黄的灯光将心也温暖了。

袁樵跳下马来,大步进府,梁玉笑盈盈地将人接了,一家三口用过饭。梁玉便说了回京来要办的事情,袁樵对袁先道“书还是要读的,你往年都是在家里读书,太学才上了几天多学一些,没有坏处的。我如今便常恨不得在学校多读几年书,多认识几个人。”

袁先听命。

袁樵又对梁玉道“少尹能做黄侍中的女婿,是他的机会了,咱们须备厚礼道贺。”

“这还用说”梁玉嗔道,“早备下啦,不过他们两个”

袁先摆一摆手“难道人家不能嫁娶吗还要看将来。”

“好。”

梁玉又说“少尹虽说在京城也算扎下根了,他府里的人手要办一场与侍中家的喜事恐怕还是不够的,我打算帮帮他。”

袁樵一点头“好。”

“我明天就去拜访他。”

宋宅于梁玉而言并不陌生,她到这里不多,但是宅子却是她当初送给宋奇的。当时梁玉的钱也不算少,花起来也大方,宅子不小,只是没想到宋奇现在还住在这里。以宋奇的能耐,早就能置办一所更大的宅子了。

从门上到堂上,宋宅的仆人们都是喜气洋洋,其中还有几个对梁玉格外的热情,请安问好透着热络劲儿。哦,还是当初我给雇的。梁玉点头致意。

宋奇亲自迎了出来,一抱拳“三娘,恭喜、恭喜。”

梁玉也回礼“宋郎君,恭喜、恭喜。”

两家都有喜事,也都收到了对方的帖子,一个将做执政的女婿,另一个又要与另一位执政联姻,回想当初梁家进京,宋奇被指派来收拾梁氏的烂摊子,真是恍如隔世,不由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宋奇顿了一顿“请。”

“好。”

两人堂上坐定,奉了茶,梁玉道“我看郎君这里忒忙,可是人手不足只怕现雇的人使起来不够顺手吧要人吗”

宋奇道“不与三娘客气,缺人”

“要多少”

“三娘要有人手,借我三、五十,若再有地方,也借我一处管待宾客。”

“好”

一来一往,都是干脆利落,也都知道这份干脆利落里有几分故意的味道。讲定了事情,梁玉才笑着问“一向可好”

宋奇也不装了,带点惆怅地道“三娘都看到啦,若说不好那是矫情了。出身寒微的人,有几个能像我现在这么得意的呢可是啊”

宋奇的尾调拖得长长的,千般滋味尽在其中。执政的女婿,那是好做的吗宋奇有野心有抱负,但是比起黄赞这等从萧司空的时代熬出头的老人精,还差一点火候,还是要依附的。

梁玉比他看得还开“都一样的,人哪能独自活着呢”

宋奇的感慨又是一变,当年梁玉进京,谁也没有想到她会有今天呐外戚也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乃是因为身份在这里,总不会太寒碜,说不容易,是一步登天之后想有个好风评太难。梁玉却都做到了。

宋奇道“话虽如此,都绑在别人身上也不好的。我与三娘的交情,便不说客套话了,三娘想必也明白的。”

梁玉道“正是。可是,现在就开始了吗”

“对呀。”

“我只心疼三郎。”梁玉很忧虑,联姻是在所难免的,萧氏与袁氏门当户对,黄赞所中青年才俊也是照着选女婿的标准来的,看起来都没有毛病,但是在桓琚身体每况愈下的这个时候,这样的联姻的后果必然是指向争权。

这回是真的神仙打架了,桓嶷夹在中间,他能够应付得了吗梁玉不担心桓嶷的智力,也不担心他的眼力,她担心的是桓嶷的经历,对付两个老鬼以及他们麾下势力,哪怕是皇帝,都要斟酌斟酌。否则便不会有桓琚到现在还咬牙切齿的老太尉了。

宋奇机警,含蓄地道“太子聪明,必不会有事的。”

梁玉却不吃这一套,反问道“是吗是什么样的不会有事呢”

宋奇笑了“当然是咳咳,三娘可知,做丞相要的是调和阴阳”

“是。”

宋奇食指向天指了指“也是一样的。”

梁玉认真点点头,心道宋郎君还是那个宋郎君,私心也有,但是做事漂亮,不会全不给别人活路。

宋奇这样讲,也是让梁玉给桓嶷带话的意思。说完自己的事,又问梁玉“三娘自己呢”

“我我只管照着现在的样子做,宋郎君,女人一辈子就是夹在中间讨生活的。”

宋奇大笑“三娘真是个明白人。那么,梁府呢不为他们想一想吗三娘,他们出仕是拦不住的。先前都拘在府里,那是因为当时他们是真的不像样儿,现在不同了,总有那么一天。什么都不让他们干是不行的。”

梁玉道“唉,那就等圣人或者三郎的意思吧。小的时候不懂事儿,总想自己把这些都安排好了,将他们都按住了不叫动,以为那样就是再安全不过了。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按住他们是因为只有按住了的后果是我能够处置的。他们一旦动了,那结局就不是我能够收拾得了的。但是圣人能、三郎能,谁能兜揽结果,谁才有资格去安排。不是吗”

宋奇抚掌“不错”

梁玉道“我也知道的,哪有这样的身份不与宦官人家交往的呢那么大一家子,几十口大活人,又岂是我看得过来的得自己学走路,自己摔个狠的,也许还有更惨的后果。跌个鼻青脸肿,才能晓得事儿,能够从容。咱们现在回头看看,刚进京的时候,惹了多少笑话的呀。如今再也闹不出那样的事情了。”

宋奇不禁莞尔“三娘明白就好。不过,三娘就不为家里担心吗我看他们的婚嫁,也是够愁的,不能总等着圣人与殿下安排呀。”

难道他有什么高见吗梁玉提起精神来“还请赐教。”

“三娘还是关心娘家,”宋奇插了一句才说正题,“府上要联姻,以稳为要,这个想必梁翁早已有了定论。但是怎么稳,我看他还没个谱儿。找不惹事的小官儿那都是些惹不出事、不敢惹事的家伙,是废物。”

宋奇很不客气地点评“于同样的小官儿,那是不错的,于梁翁就不行了。不能是不敢惹事,应当是寻常人不敢惹那才是稳了的。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人家,才是稳的。”

梁玉接口道“我若犯我,我绝不饶他。”

宋奇道“正是。”

梁玉大喜“多谢指点宋郎君心里,可有合适的人家了呢”

“三娘又忍不住要管一管了”

“是你先提的,不怪我。我也不管,你自找我阿爹说这个话去。我跟你讲,我爹更信你说的话。”

宋奇一笑“好。”

正事说完了,梁玉又问起宋义、宋果来。

宋奇道“他们都要有新的地方了。”宋义考核满了,政绩不错,会换一个更好的县,宋果也将出京。宋奇的意思,不试一试终归不甘心,让他试着做一任地方官,看口吃的毛病究竟会不会造成大的困扰,如果不会,那就接着做。现在宋奇是黄赞的准女婿,即便宋果出了点纰漏,他应该也能给兜回来。

两人知道对方没有捉对厮杀的意思,皆是心中大定,都有了闲聊的心思。梁玉说起汤泉宫的情况,说起桓琚身体比才清醒的时候有所好转。宋奇向上拱手道“但愿圣人康健。”又说起京城的趣事来王、李两家又打了一架。

王才人升做了美人,与李美人平级了,可是折了一个儿子,王家人悲喜交加,竟是悲的多。李美人挖空心思,也没生出个孩子来,家里人也是焦虑的。两家人在街上遇上,这里不在路上打了,另约了地点,约架去了。

梁玉道“都是可怜人。”桓琚这一病不比往常,对他的身体造成了看得见的伤害,梁玉也不免有所触动。她们这些依附在皇帝、太子身上的人,竟有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意思了。

宋奇道“三娘心善,不如想想另外一件事。三娘的儿子已安排好了婚姻前程,也不要忘记了女儿呀。”

梁玉笑道“原本我是愁的,现在却又有别的想法了,还要多谢你的提点。我已为她备下了一份产业,过几天就交给她。吃不准的就是她的归宿,现在想明白了。她要是一辈子自己过呢,另当别论,若要安排,也与我家一样就是了。找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就是了。”

宋奇道“如此,甚好。”

梁玉又向他请教“现在三郎应该怎么做呢”

“稳妥起见,还是一如往昔的好。只有一样一如往昔就是什么事都不怎么插手,三娘知道的,要学东西,自己不上手是不行的,会眼高手低,又或者只是那话怎么说的来着嘴把式。”

宋奇点到为止,不肯说出“翌日”的字眼来,一是谨慎,二也是对桓琚有感激之情。

梁玉怔道“这岂不是”

宋奇心里默默地接上了没错,少主与老臣。这也正是我们这些人的机会了。

梁玉微微点头“宋郎君真是一个坦荡的人。”

“唔,坦荡而不君子。”

两人相视而笑。

从宋宅出来回到自家,梁玉即安排了人手去宋宅帮忙。袁府的奴婢们听到一声吩咐,也不问缘由,凡点到名的都认真整束,务必使人看到世家的风采,绝不肯坠了主人家的名头。梁玉接着派人去了梁府,以梁家与宋奇的交情是必然要去撑场面的。

梁府里已经有人在了,却是梁大郎夫妇俩先回来准备,梁满仓夫妇都要去宋奇那里吃酒。梁玉知道之后,又往娘家去。

梁大郎是个粗人,往年在老家的时候,老婆大着肚子快生了还得薅草煮饭也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生活精致了,妹妹的肚子只显出一点模样来,他就紧张得不行“你咋还瞎跑哩怎么不在家里呆着”

梁玉道“行啦,跟你们说句话我就走,这样”梁玉招招手,将他叫过来咬耳朵,让他去询问宋奇关于儿女婚事的安排。梁芬如果能够真的做了女道士,梁玉是愿意将无尘观送给她的。如果另有安排,那么宋奇的主意将会更好。

梁玉知道自己也有主意,但是自己有时候会太好强,给梁芬安排的路可能会非常辛苦。宋奇不一样,那是个人精。

梁大郎连连搓手“头先阿爹说,不能啥都打搅他,他又不是咱家人。”

“现在能问了,我已探好路了。”

“中”

梁大郎到底是请示过了梁满仓,吃完宋奇的喜酒,且不急着去别业,先向宋奇认真请教了家事的安排。宋奇也有自己的打算,为梁家办事不费什么心神,梁家又不要争执政只要稳就好,指点梁府找到了一个圈子开国的时候,还有一批人,他们是立了功的勋贵,又非世家。宋奇让他们找人丁不大兴旺、人口不太复杂的勋贵之家,这样的人家总能找出几家来的,与之结姻。双方都稳。

梁满仓很信宋奇,一面高兴地准备,一面假意抱怨说“玉也是,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又瞎操心了。”高兴却又是真心的,开了库,搜了两车好东西给梁玉送了过去。

东西送到的时候,是美娘接的,梁玉并不在府内,她与袁樵父子一同到了太学博士那里。国子监的祭酒还是那位杜祭酒,不过他总管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等,并不主管袁先,也就不必去找他。

博士姓郝,五十上下的模样,须发都已花白了,国字脸,面容严肃。接到帖子,并没有将这个逾期不归的学生给赶出门去。将人请进来之后,郝博士不看袁先,而是说袁樵“怎么能让孩子失学呢”

袁樵道“是我的疏忽。”

梁玉道“请您该罚的罚,罚完了能回去继续读书就行。”

郝博士看了她一眼,对她倒是和气,点点头“罚是要罚的,书还要继续读吗”

“要的。”

郝博士叹道“昔年我学尚书,云山公不因我寒微而倾心教授,他的子孙,怎么可以不读书呢须记得读书向学才是立家的根本呐”

“云山”是袁樵祖父的别号,郝博士却是他的学生,若非有这一层关系照顾,袁先拖这些日子是糊弄不下来的。

袁樵再三致谢,又递了帖子,请郝博士参加袁先订婚礼。郝博士也为袁先高兴“既然如此,就更要好好读书。”又细数了萧家曾出过几位大儒,家传治的是哪一本经,接着说到了萧宏,他还在太学里读书,学问也是很好的。最后讲袁先“萧宏尚且读书,何况于你”

袁先背上冒汗,伏地谢罪。

一场训话下来,梁玉此番返京预定的大事才算办得差不多了。算算日子,离新年还早,桓琚且不会这么早地回来,梁玉又返回了别业,这一次就不用袁先护送了。梁家也到京里来吃酒,虽不是全员到的,富裕的人手还有两个,即由梁四郎带妹妹回别业,也算放心。

一路上,梁四郎骑马在外,梁玉与美娘在内,梁玉即将自己的打算说与美娘,问她有什么想法。美娘名义上是义女,早女儿,却又与袁行不同,她是异姓,不能轻易下了个结论就让她无条件的执行,得商量着来。

美娘听了梁玉的发问,想了一下,问道“我能否先做女道士,慢慢看着来”她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要不要成婚,嫁与什么样的人心里还没有底,让梁玉给她挑选,从外面看条件、人品肯定都是合的,但是万一心意不合呢

梁玉道“好办度牒我呃,找你给你办。”突然想起来,度牒她也不熟,是托人买的。做女道士的事情,也仿佛是上辈子了。

将挂心的事情都办了,剩下的就是等,无论哪一样,都再没有人力干预的余地了。在别业,梁玉每日与两位夫人闲坐,管些家务,又或杨夫人烹茶,刘夫人吹笛,梁玉抚琴,美娘伴舞。没有袁樵父子,女人们居然过得有滋有味。

整个汤泉宫的别业,再没有哪一家比袁家的别业更安逸。安逸的味道飘散出去,却又招来一群乱神。

第一个是丰邑公主,她二婚生活像白开水,不能说不好,也谈不上够味儿。被桓嶷拉去“劝”妹妹之后,桓琚对她的态度又亲近了一点,她就开始四处跑,拖着安邑公主到了袁府。安邑公主出降萧家,丈夫与萧司空的血缘颇近,也乐得到袁府亲近。

第二个是刘湘湘,她本性活泼爱玩,带着刘洛洛也来拜访。刘洛洛寄住在娘家并无不便,又想总不能还与未出嫁时一样,也需要为丈夫拓宽人脉、联络感情。崔颖是个万事不关心的人,刘洛洛就得为他操心,先把崔颖的旧识们的关系都拣起来。袁家又是亲戚,又是旧识,也跟着来了。

第三个是严中和,他还没忘了要再输一输他自己是要赢的。然而梁玉回来之后只输给过桓琚一次,严中和输了个精光。

最后来的是晋国大长公主,她是被小辈们引过来的,梁玉行事原就对她的脾性,闲居无聊之时,她也来了。在梁玉这里,又见到了梁芬。梁家别业住这许多人有些局促,梁玉索性将梁芬接了来陪住。

晋国大长公主问了梁芬是谁,又关心她的婚姻,最后拍板“我来做媒”

如此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回京过年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