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50章 父子兄弟

长命女 第50章 父子兄弟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梁玉抬头一看, 严中和双手紧紧抱着栏杆,紧张地看着她, 似乎真是怕她索债。梁玉冲他挥挥手,严中和缩到柱子后面去了。梁玉笑出声来,不再吓他,她早已学会了不因自己的喜恶来决定对一个人的态度, 何况严中和还算养眼。

一旁李吉小心地问“三姨认识得那位郎君”

“嗯,严家的。”

他二人往东宫去了,严中和的磨难却还没有结束。

松开栏杆严中和决定回屋接着抄书还债,被女人嘲笑并不是一个很美好的体验。还没转过身就听到一把冰冷的声音“你躲到这里来偷懒啦”

严中和跳了起来“亲娘小先生你属鬼的吗走路没声音呀”语毕,抱头就往里跑。他跑得太急, 一不小心,还左脚绊右脚了。袁樵飞快地伸出左手,在严中和的脸亲吻地面之前拉住了他的腰带。右手捏住严中和的后领,将人整个提起来, 放好,拍拍他的后腰“去抄书吧。”

是了, 这就是严中和没和袁樵翻脸的原因了打不过。反正是不知道小先生是吃什么长大的, 在他第一次决定作乱的时候就**了他,胳膊都脱臼了。人家说了,不打他是怕把他打坏了,所以从今而后都告状。

陆尚书的心里, 严中和要更亲近一些, 一个自己亲近的晚辈, 被不那么亲近的下属给指出不妥来,真是大大的丢脸,陆尚书心里就不痛快。这股不痛快最终就落到了严中和的头上,原本只是苦口婆心,现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了。

我招谁惹谁了呀我严中和哭丧着脸,想着自己的悲惨经历,慢慢挪回座位上。也就没有注意到,袁樵望着远去的身影出了好长一会儿神。

袁樵的内心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她好像又变好看了一点”到“她家好像只有她一个在忙碌”,又想起“她让严中和抄书,怕不是因为我吧”,继而担心“她要忙的事情已经够多的啦,不能再让她为我这点小事伤神”,最终变成了“我得找个机会跟她谈谈,先去她父亲的寿宴上碰碰运气吧”。

梁玉并不知道袁樵出现了,她一气赶到东宫,桓嶷还在上课。

孙顺跑出来迎接“三姨,今天太傅讲上瘾了。奴婢这就去禀告殿下。”

梁玉拦住了他“别去先生肯多教,是好事儿。我等着。”

“殿下吩咐了,只要三姨来了,就要禀告的。”

梁玉笑道“那我跟你一块儿去,都在外头听着。”桓嶷的师傅有一部分是仁孝太子时期就已经任职东宫的,另有一部分是桓琚后来出于种种考虑给他换上的认为合适的人选。甭管是怎么来的,师傅的口碑都是需要的。

再说了,太子的老师讲课啊那不得是天下最好的师傅吗叫她一直就站窗口根子下头偷听,只要给听,她都乐意师傅正在里面讲礼,这个梁玉还没学到,多听点也没坏处,就一直站着听。单就学问上的微言大意,旁征博引,吕娘子太子的师傅比,确实差得远。

孙顺被梁玉掐着胳膊跑不掉,陪着她站了半天,好容易里面的师傅终于过足了瘾。桓嶷恭恭敬敬地将师傅给送了出来,师生二人走出来的时候,梁玉拽着孙顺躲了,在墙角后面,梁玉看到几个男孩儿在他们后面也走了出来,看服色,得是桓嶷的弟弟们。

梁玉心道我说哪里奇怪呢凌贤妃总一副亲热的样子,其实她的儿女们我还一个都没见着阿姐册封的时候,她女儿都没来啧三郎他大姐都到了呢。

孙顺低声说“那是四郎、那是五郎,六郎早先夭折了,那边,那两个,十二郎和十三郎。”

梁玉看过去,不由一叹“真是长得很好很好的孩子呀。”十二郎和十三郎年纪相差不大,据梁玉所知,十二郎今年八岁,十三郎六岁。两人孩子粉雕玉琢,胖乎乎的,尽拣着父母的优点长了,聪明不聪明看不出来,好看是真好看。反观四郎、五郎,就长得不如这两个弟弟了,四郎也比桓嶷得还要精致一点,五郎大概是兄弟里长得最丑的。

兄弟里面,最大的桓嶷今年也不过十五岁,都没长大,从身高、长相上大概就能分辨出谁是谁。孙顺低声说着几个皇子的情况,八、九两个也夭折了,七郎是那个小瘦子,打小身体不大好。十四郎开始,还不到读书的年纪,并不在这里。

四郎的母亲林昭容也颇得宠过一段时间,也曾与凌贤妃别过一段时间的苗头,后来失了宠,三年前忧愤而死,所以脾气有点怪。五郎因为长得丑,比桓嶷还不得父亲喜欢,桓嶷是总被忽视,五郎是被父亲嫌弃他眉毛散乱,肤色红黑,还是个地包天。所以封王的时候,五郎的封户比桓嶷还要少一千户。

这么一群人凑到眼前,梁玉都替桓嶷捏一把汗。好在现在他们都放学走了,梁玉也就从墙角里闪出来,把忧虑按下去,笑吟吟地看着孙顺跑过去与桓嶷耳语两句。桓嶷飞快地转身,看到梁玉的时候也露出一个大大的笑。然后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跳了一下,脚未落稳就冲梁玉跑了过来。

跑到了跟前,笑着说“三姨”

梁玉被逗乐了,歪着头看看他,问道“你是不是长高了”又看看他的衣服,旋即觉得自己傻,他哪怕一天长高一寸,也有穿不完的新衣,袖子是万万不会短的。

桓嶷猜不到她会想这个,高兴地凑过来“是呀。阿姨说,我这正是在长个儿的时候。走,咱们到后面说话去。”

梁玉与他并肩走着,问道“三郎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也开心一下呀。”

“看到三姨就很开心。”说着,又跳了一下,伸出单手去够一下房檐,当然是够不到的。

梁玉与他走了一段,到了后殿,两人坐下了,才说“每天都与这许多兄弟一道读书吗”

“不是,”桓嶷的笑容淡了一点,“以前大哥在的时候,会操心我们读书的事儿。他去了,这些事就没了章法。我前天对阿爹说,不如让兄弟们到东宫来一道读书。否则同样的兄弟,不一样的师傅,算什么呢阿爹好像很开心,就答应了。”

“处得怎么样”

桓嶷抽抽嘴角“我自是比不上大哥的,他们么各怀着心事吧。这样也好,都在眼前看着。太傅倒说我做得对,他的课也就讲得越发的长了。”

“哈哈哈哈。他们那是喜欢你。”

桓嶷皱皱鼻子,像个十五岁的少年了“喜欢不喜欢的唉,还是喜欢吧。不说他们了,三姨,你总是很少到这里来。”

“我总来,对你们不好,再说了,家里我也得盯着呀。阿爹要做寿了。”

“哦什么时候怎么安排”

梁玉解释道“是我的主意。总关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这些事都是要学的。放心,都安排好了,我向湘湘求教过,宋郎君也回来了,也说要帮忙。”

桓嶷又问这二人是谁,听了之后点头“刘家是不错的呀,宋奇那是简在帝心的人,他肯帮忙哦。”他明白了。

梁玉道“嗐,多个朋友多条路呗,我见过的人少,他这样就算我见过的人里顶会办事的人了。不过他有点怪。”

“怪在哪里”

“我说,杜家、赵家,咱们梁家高攀不起,他说,那就不用上赶着叫人笑话了。严家、李家、袁家待梁家不是挺好就行啦。反正,圣人也没说什么。不瞒你说,我有点怵徐国夫人,就躲了这个懒。”

桓嶷将头搁在梁玉的颈窝,笑得发颤“三姨,三姨,跟我说话不用拐弯没角的。我虽听得懂,不想在你这儿费这个劲。”

梁玉的脸刷地挂了下来,伸手推开了他的头“你给我起开我再你量尺寸,闲着也是闲着。行吧,那说实话,萧度你打算怎么办呐他就只有脸比别人强,论别的,都有比他更好的。还傻。搁你这儿真叫人担心。就他那脑子,我有八百个办法用他来害你,我这不是吹牛。”

姨甥俩从座上爬了起来,桓嶷命人取尺子来,对梁玉道“三姨别小瞧他,他还不是最傻的,这朝上乱七八糟的货色太多了。譬如凌庆,琵琶弹得倒好,啧”剩下的话他就不讲了,凌庆是凌贤妃的父亲,江湖传说,凌庆年轻的时候还是某人的娈童。这经历颇为污秽,就不要说出来脏了三姨的耳朵了。

梁玉接过了孙顺手里的软尺,一面量一面说“那搁你这儿我也担心。”

桓嶷想了想,道“萧范把长子召回京来了,且看他们怎么处置吧。若是不行,哼”

他才十五岁,脸上还带着少年的圆润,梁玉忍不住掐了一把他的脸“好凶呀。”

桓嶷的脸也板不住了“三姨”

两人笑闹了一阵,把孙顺看得目瞪口呆,三姨这也忒不客气了。桓嶷从未与同龄人这样相处过,他母亲也不得宠,自己也不得志,从来活得谨慎,与姐妹也玩笑不起来。

到梁玉说要去跟梁婕妤道别的时候,桓嶷心下不舍,还是说“路上小心。外祖父的寿宴,我会派人过去的。宋奇我会想办法的。”

梁玉道“要你想什么告诉你是叫你别担心,这寿酒有人看着,坏不了事。宋郎君有他自己的本事,叫他干干净净的做官呗。这些官儿啊,别沾裙带最好。”

不不不,有裙带他们才更安全。桓嶷笑笑,也不反驳。梁玉越无拘无束,他越喜欢,越能觉得有股活力灌注到了自己身上,带得自己也轻盈了起来。他愿意守护母亲、守护大哥留下的一切,但是那些都是有重量的,压在身上,并不很舒服。会让他有一种殉道者的慷慨凝重,欢乐之趣却很少很少。

亲自将她送到门外,送下台阶,梁玉笑着说“我还来呢,你去干正事儿去吧。外头的事情不用惦记,有我呢。”

嗯,还能给他解忧。

梁玉去梁婕妤那里了,后宫近来安静得令人不安。梁婕妤跟凌贤妃结拜了,徐国夫人居然忍得住说梁婕妤跟李淑妃结拜信的人还能多一点说徐国夫人跳起来打烂了昭庆殿,大家才会觉得合理。还有李淑妃,竟变成了一个慈祥的祖母依她的脾气,从丧子之痛里缓过劲儿来,不得把这二年挤兑过她的人一个个按着脑袋塞井里

但是,各方就是没一个闹的,真是奇也怪哉

唯一不觉得奇怪的就是桓琚了,他认为这样真是好极了尤其令他满意的是,桓嶷终于有个“长兄”的样子了,虽然还不如大郎,但是一直在努力学着大郎,这就很好了。桓琚本也担心三儿子撑不起来,兼之先前凌贤妃跟他哭诉过,怕儿子“不容于东宫”。

现在看看,三郎做得多好呀弟弟们接过来教着,凌贤妃跟梁婕妤结拜了,他还送贺礼。也没有对杜皇后那边言听计从,也没有言必称司空如何如何。很好贤妃就是瞎操心,女人都这样,不冷静。桓琚又有点可怜凌贤妃,想要给十二郎、十三郎两个更高的待遇。思前想后,又没办这些都留着叫三郎给他们吧。

自己将恩都施完了,三郎拿什么施恩呢由三郎对两个弟弟加恩,弟弟们才更会亲近兄长,皇室才会更加安定。否则养大了两个幼子的心,他们万一受小人教唆,怕没有好下场呢。

听到桓嶷求见的时候,桓琚心情颇佳地让他进来。问他今天学得如何。

桓嶷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又将几个弟弟的情况逐一汇报。桓琚听他说得清楚,还为五郎稍加掩饰,说他“活泼”,心里高兴,又忍不住嘲笑“行啦,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吗还有四郎,一定是阴着脸的”他就不爱这样出头露角不正模正样的货

桓嶷笑笑,也不说话。

桓琚看谁顺眼了,就跟谁多亲近,问道“你呢近来还缺什么不曾你还供着阿鸾她们呢。”

桓嶷道“儿的用度尽够了,放在那里也是生灰。听说,闺女要娇养着的,尽着阿鸾用嘛。反正有淑妃娘娘与大嫂教导,不怕惯坏了。”

“你才多大敢说儿女经缺了别哭。”

“不哭,不过有一件事,须请阿爹出面。”

桓琚乐了,桓嶷极少向他请求过什么“那是什么事”

“刚才三姨来,说梁满做生日,让我不要担心,有人帮忙看着,出不了纰漏。说帮忙的人是宋奇。他也怪可怜的,一朝领命,回京还要善后。”

“这算什么事”

“他是朝廷官员,并非东宫属宫。若是谏儿臣的,儿臣自赏他。除此而外,岂可擅专”

桓琚心里很高兴,涉及朝廷官员,儿子有事就跟他汇报“你赏他就是了。他是个有老干的人,做官亦好,此番出京,颇知人间疾苦。对方上的事情,你要多问问他。”

“是。”

“梁满家里能有多少事情这就召过来吧。”

“是。”

无论是梁满仓还是宋奇,在至尊父子这里,都是小人物,桓琚将一叠奏本推给儿子“你来读读看”

梁玉回到家里,正逢着宋奇被叫到宫里。来的是东宫的人,见到梁玉老老实实弯腰叫“三姨。”

梁玉就问“咦殿下有什么事忘了说了吗”

宫使道“是宣宋奇。”

梁玉笑骂“他怎么这么多事叫他别管了的”又命再拿钱给宫使。

宋奇万没想到梁玉这效率忒高,前头进宫,后头他就进了东宫。他的心里也是打着小鼓的,从来在皇帝和太子之间,就有一个修罗场,弄不好,皇帝、太子,两个里都得死一个,何况他们这些虾兵蟹将

他是真有点怵了。

梁玉趁着宫使从王管家手里接钱的空档,对宋奇说“这个外甥,不像舅。”

宋奇苦笑道“但愿像姨。”

梁玉抿嘴一乐。她对桓嶷是很有信心的,就冲那句“当成大哥的父亲”,就知道他至少是有折衷的办法,保证自己不会做得太差。

果不其然,宋奇进宫去没多久,带着宋义、宋果二人回来了,三人都脸上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喜色,进门之后向梁满仓报个平安。梁满仓对宋奇的信任甚至超过萧司空,着急地问“宋郎,如何”

宋奇笑道“有些事我们现在不能讲,不过,梁翁,好消息。”

梁满仓百爪挠心,又不敢问,只能看着宋奇上下忙碌,也不知道是什么好消息。最后觉得看着姓宋的他就不安生,索性回屋抄着手往个案边一蹲,他发呆去了。

此时,宋奇等三人才对梁玉作揖道谢。梁玉道“这又是为了什么呀我就知道三郎这混蛋不守信誉,说好了不叫他管的。”

宋奇笑道“不是为了不是为我。”宋义、宋果齐齐斜他,就是为你你跟太子,你们两个,当着圣人的面就过了明路了,你还装

宋奇面不改色地道“奏对的时候,太子殿下也在场,就无意提到了他们两个。”一查这两个人还真干了些事情,桓琚一高兴,将这两个从九品给提到了八品这是极快的晋升速度。

梁玉也为他们高兴“哎哟,那是好事,得好好庆贺庆贺。王管家呢送十桌酒席去宋郎君的宅子,给他们宴客使。”

宋奇小声地道“府上也有喜事呀,三娘只管等旨意吧。梁翁就要官复原职啦,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必有旨意下来。”

梁玉道“那咱们拟的单子,是不是要调一下了”

“然也”

“那就有劳啦”

宋奇笑道“举手之劳。下官也不曾安排过这么大的排场,如有疏漏,还请恕罪。”

梁玉道“那我不管,反正您比我见识高。就赖上你啦。”

话是这么说的,梁玉也没有什么事就都不管,还是建议哥哥们跟着帮忙。宋奇回京来,一个做官的,得多少关系要跑就给梁家当管家,那哪儿行呢不但自家得打下手,她还说动梁满仓给宋奇钱帛,让他出去活动。

第二天,梁满仓官复原职的旨意就下来了,还是那个散官,还是那个品级,还是那套行头。梁满仓感动得热泪盈眶,也猜到了宋奇昨天说的“好消息”是什么,他对宋奇越发的感激佩服了。

宋奇也很谦虚,只说“圣人与太子本是小惩大诫,我有什么功劳呢不过梁翁,以后还请谨慎呀。下一次就难保不是见真章了。”

此时梁满仓没有不答应的,一个劲的点头。梁玉再说给宋奇钱使,梁满仓也是一肚子的主意“是得给。现在不结下人情,以后有事,怎么能再好意思叫人家帮忙呢”万一再叫抹成个白板,宋奇是个官儿,能帮忙的呀。

宋奇拿了钱,也没有不管梁家。都跟至尊父子面前挂上号了,还有什么好跑的谁能大过他们去很快,他就拟好了新的宴客名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了几个人。拟完了名单,拿去给梁玉看。

梁玉接为,第一眼看到“袁樵”两个字“他还是做着九品的官呐。”

宋奇想到跟自己一块儿挂皇帝屏风上的难兄难弟,说道“以袁郎的年纪,做校书郎是极好的。先学一些东西,打好了底子,才好办事。”

这听起来像是风凉话,宋奇好险想起来这是个“小先生”,赶紧补充“三娘,凡做事要沉得住气,做官更是如此。所谋越大,所费越多、越久。所以,您和东宫,都不能着急,让别人急去,一急,他们就会露出破绽来。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吴、越之国,实则一州一府之地,决个胜负且要这许多年,何况当今呢圣人诛权臣,有萧司空辅佐,还花了五年了。那时,他已经是圣人了。”1

梁玉问道“那要几年”

宋奇心里发毛,犹豫着说“三、年吧”

“哦,好。”就两年半以后吧,要是没再升,我再想办法。

难道三娘要拉拢袁家不过,也行

并不想梁玉为他操心的袁樵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梁玉给列为待办事项了。他在家里看着兴奋的祖母,不解地问“阿婆,怎么了”

刘夫人看起来还是端庄沉着的,袁樵太熟悉她才看出来一丝不同。实际上,刘夫人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去萧家退亲了”

“洛洛的婚事要怎么讲”

“哼”刘夫人冷哼了一声,“能怎么说刘家还没出孝呢,没有做父亲的自己还戴着孝,就要张罗女儿的婚事的,那像话吗所以呀,不能再耽误他们,请他们另觅良缘吧”

她把“良缘”二字咬得极重,人也不大高兴了。

萧度忍不住跟凌珍珍暗传消息,别人不知道的时候进行得很顺利,一旦被人侦知,事情就明明白白,一点遮掩也没有了。刘家得到刘夫人暗中传递的消息,也觉得再将女儿嫁给萧度很不妥当这是立场问题,萧司空一再保证他自己的立场,那萧度呢这个不能忍刘尚书为什么死的呀

刘家暗中收买了凌家的仆人,将他们往来的书信拿到手。小情侣加的密码,仿佛是一把普通的铜锁,落到惯偷手里,喝口水的功夫就被破解了。

刘家今天拿着密信上门退婚去了,萧家要是识相呢,大家保住彼此的脸面。要是再说教育好儿子,然后完婚呢信就拍脸上去。管你是司空还是公主,刘家才不想为萧度的破事付代价。大家都是圣人的臣子,争的是礼法大局,可不是萧司空门下走狗

袁樵道“这样也好,司空太独,与他纠缠太深,并非福事。”

孙儿越来越机敏了,刘夫人笑道“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