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67章 当如流水

长命女 第67章 当如流水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纪申近来也忙, 也不忙。

说不忙, 是因为酷吏们分担了他的许多工作。

纪申出仕的时候是以不畏强权而闻名的,他从县令做起,爱护治下百姓就不免与豪强一类人物产生摩擦。“爱民”的名声还没打响,“刚直”的说法就已经流行了,好在有老百姓的口碑,没有被打扮成一个“酷吏”。桓琚就是取中他这一点, 让他来做这个京兆尹。

京师什么都不缺, 尤其不缺权贵, 这些都是需要有人管的, 纪申就是桓琚特意挑选出来的人。现在好了, 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被酷吏们取代了。酷吏一出, 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地痞流氓, 有点眼色的都偃旗息鼓了。

说他忙,是他自己给自己找事儿,眼看酷吏越来越多,管得越来越宽, 纪申忧心忡忡, 在尽着自己的一分力, 努力将恶果减到最小。桓琚是肯定要用酷吏的, 这个无法逆转,但是纪申不想等到整个朝廷流完了血, “死了之后就不会再死了”。

梁玉只是他努力中的一部分, 一个比较小的部分。话说完了, 他便要请这年轻的小姑娘离开。

梁玉却不想马上就走,她正在迷惑的时候,见到纪申又说起了酷吏,发挥了自己不懂就问的长处,见缝插针问道“纪公,我近来常听人说酷吏不好,可是为什么我读史,见酷吏传里有郅都,这样的人不好吗”1

听了她的话,纪申面上的忧色渐重“炼师读的是史记”

“是。”

“酷吏传里可不是只有郅都啊,炼师还记得有其他的人吗惩罚豪强,追查权贵不法之事是需要有人去做。但是这么做不必非用酷吏啊,炼师再读下去就会知道,世上有许多能吏皆能如此。唉,老朽问炼师,郅都做了什么”

“直谏,廉洁,勇敢,为雁门太守,到他死匈奴不敢近雁门。”

“那是做这样的人容易,还是欺压善良、拷打已经被逮捕的人容易”纪申语重心长地说,“酷吏中虽有能吏,但是酷吏这种东西不可以存在的。有人喜欢说有损圣人的名誉,有人喜欢说风化、风气被带坏了,不能开恶例。其实你看,我们打个比方,有一个人,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做出什么阴险尖刻的事都不太令人意外,一本万利,代价不过是自己一条命罢了,赌徒、投机客。如果背后有了一个家庭,就不能再凡事都不在乎了,就会收敛。如果是背负了一个国家呢”

“原来是这样。纪公是有要守护的人家国”

纪申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炼师,就是这样。”

纪申给人的感觉太舒服了,梁玉不由将自己的疑惑拿来问他“纪公,我生在乡野、见识市井,如今也在读圣贤书,虽读得不多,也理解得岔了,可是这两样真的差得好多。我先前经的见的,都是错的吗我要如何改光读书就可以了吗”

这是她最大的疑惑,她凭直觉知道,袁樵说的是对的,可是要怎么做呢

“也不能说是错,唔,炼师问的是为人之道、行事之道。依老朽之见,在于懂得圣贤之道又见识过世情之后是不是还能选择直道而行。洞悉世情与圣贤之道并不相悖,体味过人间百态是上天赐给的经历呀比死读书强得多了。炼师不必拘泥,所谓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真受了大杖被父母打死了,岂不是陷父母于不义那是愚孝。凡事的道理莫不如此。”2

“我有点懂了,您能说得再明白一些吗”

“做人当如流水,柔软无形,随着器物的形状而改变。但是水总是水,它不会变成别的什么东西。水,亦可惊涛骇浪。”

梁玉点点头,觉得纪申这么讲就非常的明白了。“譬如建房,圣贤之道是梁柱,其余的东西都依附而来,无论是草顶还是瓦顶,无论是涂了香料还是光秃秃的土墙,无论有没有家具、挂不挂帐幔,梁柱还是梁柱。”

纪申没打算跟她聊这么长的时间,此时却忍不住多说了“炼师已经懂了一些了,还要继续努力呀。虽有栋梁,家中藏污纳垢,蛇虫鼠蚁齐聚,是要蛀坏梁柱的。”

“知道有不好,所以才要做好”

纪申笑了。

他的欢喜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纯粹,为一个与他无关的人明白了道理而开心。梁玉摸摸胸口,心道,他是个好人,还是好人招人稀罕。

梁玉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圣人正在兴头上,您珍重。”

纪申挺了挺胸,微胖的肚子也更挺了一点“我何惜此身”

这个老人,他无所畏惧。他忧心酷吏的恶果,却不是为了自己。他知道酷吏横行之后要面对什么,但是无所畏惧。愿意挺身承受这样的后果而不觉得遗憾,没有后悔,一片坦荡。

这大概也是一种圣贤了吧他晚上一定能安安稳稳地睡觉,不怕任何鬼魅。

梁玉很羡慕他,脱口而出“我也想像您这样无所畏惧,我该怎么做呢我说一直做着好事,是不是就能领会到一点了”她从来没有立过这样的志向,此时也不知道要从何做起。

纪申显得很高兴“炼师自己就能找到路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炼师读荀子了吗”3

“没、没,我、我回去就读”梁玉答得特别大声。

纪申放声大笑“读吧。读点书是有好处的。”

“哎。”

从京兆出来,梁玉一身阴霾尽去,口角含笑坐上车,却见吕娘子一脸的若有所思。梁玉碰碰她的胳膊“吕师怎么了”

吕娘子道“是我小瞧天下士大夫了。”纪公的风度,与昔年袁府君有几分相似。

梁玉脸上也是一红“是呢。唉,何止是官人们呢就是我那道士师父,也比我稳。说起来,史”她开了个头,又止住了。人都死了,她竟不知道从何说起。

两人沉默了一阵,还是梁玉硬着头皮说“咱们以后,都改了吧。”

吕娘子默默地点头。

“那书场,立时就收了摊子,也惹人怀疑。写完了这一本就不再写了吧,咱们还是好好读书。”

吕娘子这回说话了,开口有些艰涩“三娘,我我还是辞了馆吧,三娘的老师不需要多么高明,一定要正直。我教三娘,误人误己。听我说,我本以为自己智计无双,只恨是个妇人才不得施展,经此一事。”吕娘子摇了摇头。

梁玉握住她的双手,诚恳道“你要再走了,我还有谁呢你我一体,从来没有变过,咱们一起读书吧。”

“纪公说的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是黑的。”

“我也不是白的呀,”梁玉依旧诚恳,手上加重了力道,“我更怕自己变成愚的,咱们互相提醒,好不好”

吕娘子的心里是十分不舍的,梁玉留得又坚决,下车的时候,她低声说“别叫我师傅啦,我也教不得你,就留下来做个伴儿吧。”

两人回到了无尘观,死了一个史志远似乎对所有人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影响,书生们依旧照着梗概编故事,其他人就更是与史志远没什么交情了。门外书场上依旧是热闹,因为热闹还引来了不少小贩卖种种吃食玩艺儿。

红尘世间的冷酷,莫过于此。

梁玉与吕娘子没有先回后宅,被阿蛮和安儿等拦住了“先去去晦气啦。”拉到前殿依次敬神,殿里的熏香缭绕一身,仿佛真的把晦气给熏跑了。

侍女们也不喜欢史志远,梁玉心想,不过之前我看重他,所以都忍着。心中轻叹,梁玉平静地说“现在好了吧在外头弄了一身的汗。”

阿蛮笑道“水都准备好了,吕师的那一份也放在您房里了。”

吕娘子也含笑致意。

两个人被侍女们引着分开了,梁玉穿衣服的时候,阿蛮一边帮她理后领,一边说“三娘,那收的钱怎么办”

“收什么钱”

自打无尘观挂匾,总有不少人给她送各种各样的礼物,但是无尘观从来不是一个开张接待香客维生的地方。梁玉只收礼单,里面也不都**裸的写着钱,总有些玩器、珠玉之类。开门收钱,没有的。

阿蛮翻了个白眼“不就是那个老鼠精么他掌管书场能白忙一场么他吩咐了下去,凡来的小贩,每人抽一成的好处,又立了功德箱,就瞒着您一个人罢了。”

“”

经阿蛮解释,梁玉才知道,因她对钱不上心,又将书场交给了史志远去掌管,史志远就趁势发点小财。男仆们住在别院,梁玉也不怎么管,史志远就使唤男仆做了功德箱、监督小贩。与此同时,每出一回新书,他都让抄书手多抄几套,等无尘观出了新的之后,将旧的贩卖出去。

梁玉讪讪地道“他倒是会生财。”搁在乡下的时候,梁玉自己也能想出这主意来,不过是如今不大死抠钱了,也就不动这个脑子了。

阿蛮嗔道“三娘你倒是拿个主意呀。”

梁玉道“是得给他们一个头儿了,等我想想。那些都是府里出来的人,得仔细些,免得叫家里人再来说这说那的。”

“是。”

“钱么,一日一点,你去点一下吧。小贩们的钱就不要收了,不够寒碜的。”

“那数目可不寒碜,”阿蛮小声说了一句,“一天几贯钱呢,新书上的时候,十几贯、几十贯能都有的。有这个钱,做什么不好呢老鼠精还卖头一场的座席,也能得不少钱。”

梁玉抿抿嘴,对阿蛮道“选你的时候就知道你识几个字,会算吗”

“我倒是会写,算术上不大行,安儿会算。”

“你们两个先将这件事管起来,等我闲下来,看我”她发狠发到一半,又将一股气咽了下去,“小贩们的钱不收了,功德箱扔那儿吧,每天点一点。”确实,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呢

阿蛮一喜,笑道“是。座席呢”

“照旧吧。唔,取十贯钱,送到我师父那里,不拘哪个师兄或是师侄,给史先生做场超度的法事吧。”

“是。”

“史先生还做了些什么我不知道的,你一并说了吧。”

阿蛮犹豫了一下,低声道“也都差不离就是那些个事儿,他还有意换掉抄书手和书生,不过现在这些人是您选的,他就打算另招几个。招贴还没写完,他自己先完了。”

人死为大,阿蛮咽下了骂娘的话。

两个说话的时候吕娘子换好衣裳来了,她因想起一事想要告诉梁玉,默默听完了,只说了一句“三娘,你前天就该去看望婕妤的,明天可不要再忘了。”

梁玉进宫很规律,约摸十天去看梁婕妤一次,如今南氏也有门籍可以去看女儿,母女俩有时结伴,有时就岔开了。这几天梁玉一脑门子的官司,哪里有功夫去见梁婕妤

“哦,好”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也确实得见一见梁婕妤了。梁玉指使阿蛮“都还照咱们原来的样子办事吧。他那宅子那里,没咱们什么东西吧”

吕娘子冷笑道“我干嘛留东西给他使吃里扒外的东西”史志远投过来才多久就干了这么多的事,他可真有能耐啊要不是答应了要跟梁玉一起洗心革面做好人,她真想再买一堆的和尚道士作法咒这死老鼠精下辈子真投个老鼠胎

“不偷油,那还是耗子吗”梁玉道,“是我自己失了计较,不要再说他了。罢了,反正我现在也闲着,吕师,咱们今天将观里的账目、事务都再理一理吧。”

吕娘子道“好。眼皮子底下最容易生事端,三娘既许了阿蛮、安儿,也正好借此机会给她们两个立个威吧。”

当下行动起来,各种簿册举凡财物、人口、房屋等等,一一清查。梁玉将清点之后的账册分别交由几人看管,给无尘观再次立下了规矩。

次日一早,梁玉便妆扮妥当,乘上车去延嘉殿看望梁婕妤。

依旧是李吉接了,两人走了百来步,梁玉忽然停住了,将李吉上下打量“我怎么看你走路的样儿都不对了你胖”

李吉摸摸脸,心满意足地说“三姨好眼力,奴婢近来确实发福了。”

“你日子够滋润的。”胖得走路变形,也是份能耐啊。

李吉谦虚地说“全仗着太子、婕妤、三姨的恩典。三姨想必是知道近来朝上的那件大事儿的,嗐,穆士熙,本来贤妃娘娘的枕头风都要把他吹到尚书的位子上了。现在呢啪,掉大狱里了。落到崔老虎的手里,他能囫囵着出来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宫里也传开了”

“可不是,贤妃娘娘先前还捂得死紧,现在她也捂不住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还有昭阳殿那一位,她倒霉的时候比贤妃娘娘还要长呢,贤妃娘娘还能吹个枕头风,她那口气儿都吹不到圣人的枕头上。”

李吉絮絮叨叨,将近来宫里的事情给梁玉说了个遍,其中不乏表功、吹捧之词。大意是,贤妃原本以为这事还能挽救,还想给穆士熙求情,桓琚一直没有答应。

杜皇后这二年日子一直艰难,但她是正妻,娘家势力也还是有的,仍然在苦苦支撑。贤妃就不一样了,她在宫外的最大倚仗就是穆士熙,皇后还有个宗法名份,贤妃连这个都没有。

于是,宫里不少嫔妃开始给自己找后路。眼看桓琚收拾穆士熙都没有耽误处置杜、赵,又有徐国夫人代女结怨,原本被杜皇后镇压下的人也想另谋出路。原本贤妃是个好靠山,贤妃自己也遇到事了,便有一些聪明人看中了梁婕妤。

梁玉道“我上回来还不是这样的。”

李吉道“那会儿圣人不是还时常召幸贤妃娘娘吗这十来天,圣人都宿在两仪殿了,后宫都见不到圣人了。”

好么,这样一来,不止杜皇后吹不了枕头风,贤妃那口气也吹不到桓琚的枕头上了。梁婕妤不用担心,因为她本来就不挨边,无宠也就无所谓失宠。

李吉叹道“贤妃娘娘在这宫里呀,没有圣宠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太子是梁婕妤的儿子,贤妃还跟太子不对付。该李吉想,叫你发疯

梁玉想的却是“现在延嘉殿就是很热闹了”

“哎,也不知道婕妤是怎么想的,竟是能推就推了。”李吉非常惋惜。

梁玉放心了,这会儿桓琚家里宠妾造反,外头大臣生乱,他气儿能顺才怪梁婕妤在这个时候拿出一副最后赢家的姿态来,在宫里招兵买马,那才是自找麻烦呢。

梁玉道“阿姐自有她的道理。”

李吉劝道“三姨,话儿也不是这样说的,人家热脸来的,叫人那什么也是招怨。再者说了,皇后娘娘还送东西来了呢,这日后怎么样,谁心里还不明白吗”

“她”梁玉惊讶了。

杜皇后还有这个心情吗李吉道“可不是,吃的用的都有,样样精致,先前奴婢们在皇后娘娘跟前伺候的时候,她都不常用的东西呀。”

“阿姐收了会不会太过了”

“要不说呢,婕妤还是那个样子,领了东西谢恩,吃的用的拣好的给太子送去些,说是皇的赏的,余下的都造册。吃的还吃一些,用的都不敢用,自家穿戴还是先前那些灰扑扑的,奴婢们看着都心疼。”

“阿姐比我聪明呀”梁玉感慨一声,“现在正是该老实的时候,你多费心,叫大家伙儿都夹起尾巴来做人。人家正不痛快的时候,咱们显摆,不是更招人恨吗”

梁玉说话李吉还是听的,哀声叹气地“是。您和婕妤真是亲姐妹,老夫人也这么说,叫老实些。咱们还不够老实吗”

“到了。”

梁婕妤正在延嘉殿里亲自削水果,将一只蜜瓜剖作几瓣,细细切成小块放到银盘子里,再插上小叉子“就你腿长,知道有好吃的了就过来。快来尝尝,皇后娘娘赏的。”

梁玉也不客气地叉了一块儿吃“唔,好吃,比我那儿的甜。”

“当然啦,这是进贡上来的,统共就那么几只。”

杜皇后还没废,虽然憋屈,该有的待遇还是有的,还得比别人都高一点,桓琚不在这些事情上头耍小心眼儿。梁婕妤洗了手,问妹妹“你迟了好些天没来,没听阿娘说有什么事,你是在外面玩野了吗书也不带回来说给我听了。”

宫里都爱听这瞎编的故事,梁婕妤也不例外。梁玉道“宫里还有心听书”

“日子还得过不是我们悄悄的看,也不声张,”梁婕妤小声说,“咱们又不往前冲,哪会有糟心的事呢”她连穆士熙的名字都不肯提,只让妹妹拿了书稿来看。

梁玉道“本该给圣人也进一回的,可我看这样子,就别去碰一鼻子灰了。”

梁婕妤道“就是这个道理。别看圣人这几天像是冷落了贤妃娘娘,其余呀,这满宫的人里,他就喜欢这一个。冷着贤妃娘娘,圣人心里也不好受。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那是招圣人的眼。”

“哎。阿姐,三郎怎么样”

“还读他的书,这些事,与他有什么相干犯案不是他、审案不是他、断案不是他,何苦来咱药人的不吃,违法的不干,行得端、立得正,过日子就是。你那书场有点太热闹了,可收敛着些吧,啊过了风头再说。”

梁玉臊得脸都红了,她一直以为姐姐是需要自己照顾的,其实最稳得住的一个人恰是梁婕妤。梁玉低下头“哎。听阿姐的。”

梁婕妤这才真的高兴了“这就对了,来,给我讲讲故事。”

梁玉翻开了书稿,低声给梁婕妤念着,到紧张的地方,一个小宦官飞奔而来“婕妤、婕妤”

李吉一甩拂尘,抢上前来挡住了“你后头有狼追着怎么回事”

小宦官扶着膝盖,向上折起脖子,露出一个兴奋的笑来“好消息圣人、圣人给十二郎、十三郎选地方,要他们出京做刺史去。”

“呛哴”盘子落在了地上,比蜜还甜的瓜果散了一地也无人去可惜。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