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84章 人间不值

长命女 第84章 人间不值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你小子怎么这么狠呢此事一上报, 杜家没活路了,有隐户的人都会担心, 你这一手会不会招怨呢

宋奇震惊之后想到了很多,休说世家, 官做得大一些的人, 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收留许多不在户籍里的人。宋奇半是提醒地问“这不会令人侧目吗”

袁樵笑了“少尹且看。”

好, 反正扯不到我身上,我且看一场热闹。

袁樵清点完了清目,便拿去见崔颖。台狱里热火朝天,崔颖正在用力审着杜府的人犯。杜云的爱妾也被他拘了来,崔大人审案的时候, 打人不分男女, 对孕妇倒还有一点点情面,还没开始打她。

听说袁樵过来了, 崔颖好生诧异他手脚这么快吗他不像是卢会一流的人物呀

袁樵的长相, 不与萧度、朱寂一类顶尖的比, 也是能称得上好看的。此时他好看的眉眼之间一派从容之色, 对崔颖一礼“中丞。”

“你有事要见我”

“是。下官已查出些事情来了,尚须中丞过目,再报与执政, 呈奏圣人。下官以为一定要快, 若是耽搁了, 恐怕就查不出什么来了。”语毕, 将手上的账目递给了崔颖。

崔颖就着昏暗的光线粗略翻了一翻, 疑惑地道“这样好吗”萧司空他们正极力将案子往小范围压缩,隐户一冒出来必能席卷各大家族。

一个酷吏,居然问出这样的话来了

袁樵笑笑,宋奇与崔颖会想到什么,他能猜得到。然而他们这两个人还是太不了解情况了,光有人算什么他给崔颖解释道“中丞是担心此后会有人以此为由再生事端那倒是不会的,私藏户口的事情由来已久,历来括隐、隐户都没有断过,这不是大事。”

这个数目还不算大崔颖问道“那你弄这个做甚”

看来您是真的不知道,袁樵道“这里是京兆。”

崔颖点点头“不错,京兆确是不容有这种事情发生。你与我一同去政事堂。”

政事堂里只有萧范、黄赞二人在,纪申是京兆,不能总在宫里呆着。萧、黄二人见崔颖与袁樵同来,都笑着说“看来是有眉目了。”萧司空还嫌弃萧礼办事太慢,比起崔、袁二人差得远了。

崔颖不夺属下之功,将袁樵办的事情给二人汇报了。黄赞悄悄看一眼萧司空,心道,这事是不是有点不大对你们这些大族,哪一个干净了这么报上去难道不会再生出更大的波折来吗

不想萧司空打开了袁樵统计的账目一看,当场破口大骂“我看他们是昏了头简直丧心病狂”居然是在骂杜家吃相难看。

崔颖还是太天真了,他以为袁樵说的“这里是京兆”讲的是京兆神圣不可侵犯。其实不然。在京兆玩花样的也很多,比如这隐户的问题。

世家各有其发源地、兴发之所、势力范围,在这些地方他们宗族强横,轻轻松松就能拥有庞大的庄园,里面也会隐藏许多不愿意交给朝廷的人口。一所大庄园,为了抵御匪盗,通常也会有自己的简易武装。普通的乡民聚族而居,宗族也会有自保的武装。1

这些都是常识。

京兆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在京畿,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底线,不会去跨过这道红线。不同的时期这道线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譬如前前朝的时候,各家部曲衣甲鲜明的就驻在城外,偶尔还斗个殴什么的。这种状况在当今就不可能发生。即使是发源自本地的世家,到现在也比较克制,他们会有各种名目将这些“合法化”。

这样即使查出来了,只要不太过份,也不会被问太重的罪。

袁樵知道底线在哪里,别人看他危险,他心里很明白,历朝历代括隐的官儿还少吗被群起而攻的又有几人谁家犯了事之后,拿这个罪名当添头添错了

只要袁樵不去动根本,剪剪枝叶,顶多有几个人哔哔两句。哔完也就完了。

再说了,我说杜家打算拥兵造反了吗我说了有隐户就会兴兵谋逆吗都是你们不懂事的瞎猜拿多出来这几号人就说杜氏要谋反,我袁家不过了吗

黄赞有点不大明白,但仍然说“这是京兆地方发生的事情,还是要纪申知道的好。”

萧司空道“不错快请他来。”

纪申此时正在听宋奇汇报此事,原本以为袁樵是要清查杜氏强夺民田之类的问题。不想宋奇告诉他“袁御史比着杜府查抄来的账簿,查出杜府瞒了数百户的户口。”

纪申拍案而起“杜氏深负国恩袁樵、袁樵,嗐”他匆忙赶到宫里,与萧司空、黄赞商议。

赶到政事堂,彼此交流了意见,纪申问袁樵“则你这又是何意”却见袁樵又施施然抛出了另外一句话“别人家有隐户,可没有子弟在军器监啊。”纪申瞠目“那他真该死了”

杜、赵子弟遍布朝野,也沾过军器监。“军器监掌缮造甲弩之属,辨其名物,审其制度,以时纳于武库”,手中是有武器流通的。武器最多的地方其实是武库,但是早在桓琚要动手的时候就已经把武库换人了。袁樵只好拿军器监来说事。

对,光有人口没有武器算什么兴兵起事呢大户人家在册的奴婢就不是人了吗哪家在册的奴婢没个几百号人但是,有武器就不一样了。一旦有了武器,则只是自家在册的奴婢就能成“奇兵”了。多少次的政变,双方没少干把家仆武装起来的勾当。

原来陷阱在这里呢崔颖瞥了袁樵一眼,这下杜氏不是谋逆,也是谋逆了。呸我看他们宫中投毒,就已经是谋逆了。

萧司空翻着奏本问道“袁樵,你还要向圣人要人搜查什么”

袁樵道“崔中丞追查毒药来源,线断了。”一般而言,能为主子干这种事的,都得是心腹,轻易不会被“处理”掉,那么躲藏的地方就很值得思考了。

萧司空道“事不宜迟,这就奏明圣人。”宫里出了投毒案,圣人恐怕到现在都睡不好觉。

一行人到了两仪殿,崔颖、袁樵候在殿外,三位老臣先进。

桓琚故意说“卿等三人同来,想来是查出什么来了”

萧司空沉默地献上了袁樵查询的结果。

桓琚对他们的效率颇为满意,看到清查出的土地还夸了一句“办得不错”看到户口,尤其是精壮男丁的人数,勃然大怒“杜氏这是真的要造反呀”他眼睛里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才查你谋逆,你就真藏了这些男丁

纪申先请罪“是臣失察之过。”

桓琚道“是杜氏目无纲纪,与卿何干”

纪申便请求桓琚下旨,将这些人编入京兆的户口“圣人,这些百姓完税纳粮则为良民。”

桓琚想了一下,道“便依卿。都说说,有什么人适合军器监吗”马上就换现在就换当年他还信任杜皇后、对杜家宽容的时候,将武器交由这些人看管他是放心的,今时不同往日了桓琚只恨自己为什么换武库令的时候没把军器监一块儿给换了。

萧司空与黄赞交换了一个眼色圣人早就把武库令给换了,军器监不过是漏网之鱼,看来早有所防范。如今再查出这些人口来,圣人心里是认定了谋逆。

萧司空一派高人风范不与黄赞争抢,由黄赞推荐了一个人,桓琚旋即令此人往军器监赴任,再将原军器监一干人等下狱,审

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行了,谋逆案这也算是定了。就差个判刑,然后把皇后一废,圣人就能消停了。国家应该再也没有更大的案子了。

桓琚也对这样的进度非常满意“卿等国之干城。唔,袁樵还要再查什么宣他进来吧。”

袁樵等到了面圣的机会,桓琚对他的卖相很满意,笑道“卿果然是少年英杰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呀”

袁樵如实禀告要去查查毒药,桓琚极感兴趣“要快。周明都呢”

周明都好好一员大将,进来总被御用做抄家手,这一次又得到了要与袁樵配合的指令。周明都话一向很少,桓琚下令他便听从。

袁樵以为,只要参与购买、炼制毒药的人还没死,就一定是藏在隐蔽的地方。大家族常有这种事情,奉命做了坏事,出去躲一阵。但是如果躲得太远了又极有可能出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往附近的庄园里一放,等风头过去了再出来。

袁樵有八成的把握,此人很可能还在京郊的那些庄园里。

崔颖忽然明白了。我想要找到一个连结的人,若是这个人本身就“不存在”,或者躲到了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呢

他之前是审问过杜府的仆人的,并没有人能够相关的线索。所以他用了一个笨办法,把两市相关的商家、京城的医者给过了一遍。绝大部分药品的流向都很清楚,同时还查出几个谋杀案,就是没有查到与徐国夫人有关的线索。

现在就说得通了,如果是一个不存在于除了杜府自己的小账之外任何记录上的人、一个不存在于任何官方记录的地点。崔颖就算是找到死,他也找不到。

纪申也请旨,让京兆府的人跟着周明都的抄家队,一边抄,一边就把这些人编到户口里。田地也就趁授给这些人,造册登记,再多一项税源。

桓琚道“那便快些办。”

纪申的事情也不少,也不是亲自去,他依旧是派了宋奇与袁樵配合。宋奇带着京兆府的书吏、衙役等,与袁樵、周明都挨个往杜氏的庄园里去拿人。宋奇与袁樵并马而行,感慨地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看到袁郎,才惊觉我已老啦。后生可畏呀”

袁樵耳朵动了一动,口气里带一丝腼腆地道“还要向少丞多多请教。”

“不敢,不敢。”

两人不咸不淡地扯着客套话,清查的工作进行得却并不快,庄园颇大,不似在京城封锁那样方便。宋奇在意人口土地,袁樵和周明都在意人犯,各有侧重,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就在第三天的时候,本该归宋奇清点的人口里却出了一件要上报给袁樵的事情庄园上的一个管事揭发了庄中某人是为徐国夫人购买毒药的心腹。

宋奇惊叹道“我以为自己世事通透,竟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后生可畏啊”人冒出来了,他便猜到了原委如果不清查庄园,这件事情也就瞒下来了,他们依旧是杜氏的家仆,还种着杜家的田、吃着杜氏的饭。即使庄园被查没了,不过是再换一家主人。则是否揭发又有什么关系更有甚者,事情连着徐国夫人,揭发岂不是找死现在不同了。

袁樵将被揭发的人带回交给崔颖审讯。

投毒案困扰了崔颖很久,他硬是在审讯杜云的间隙里抽出时间来将这个家奴审了一遍。“崔老虎”的名头极响,家奴在“反正都是死,是一刀毙命痛快,还是被他给折磨死”之间,选择了招供之后被处死。

自此,投毒案的轮廓也渐渐清晰了起来,原本这个案子结案很模糊,现在终于可以说并没有冤枉徐国夫人了。一份大致的案情又摆上了桓琚的案头,徐国夫人指使家奴取得毒药,亲自将毒药拿带到了宫里。她是皇帝的岳母,捎带些许物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桓琚看完案情之后没有暴怒,淡淡地说了一句“原来如此。着崔颖加紧办理。”

有袁樵“珠玉在前”,崔颖在后面再办杜云的案子便没滋没味了起来。他依样画葫芦,也将杜云府里的籍账拿到京兆核对一遍,与他对接的还是那个少尹宋奇。宋奇办这案子一回生、二回熟,比着上一次的来办,速度比上一回还快了不少。

接下来又是一轮自庄园而起的告发事件。

比杜尚书府上更令人吃惊的是,杜云府上的家仆竟真的告发了主人。告发的不是丰邑公主所告的“谋逆”,而是驸马要危害公主。杜云酒醉之后曾放言,丰邑公主骄悍,是因为依靠父亲,总有她不得意的一天。暗指桓琚崩逝。

两府被连根挖了出来,丰邑公主所告之“谋逆”似有捕风捉影之嫌疑。然则确有口供证实,杜府里不管讨论皇子何者适合之语。所谓“适合”并非指“贤明”,而是指能够与杜氏相处愉快。

桓琚将这件事情与两府的人口、军器监联系在了一起,愈发认定了他们是要“谋逆”。这下证据充足了,完全可以废后了。

此时已到了二月末,萧礼查赵侍中还没有查完赵侍中犯的事情也不少,若样样清查,怕不是要查到夏天去然而一旦废后,赵侍中的案子也就不急了,慢慢清查就是了。大家需要的也只是酷吏不要插手而已。

桓琚将投毒案、谋逆案两案拿到朝上讨论,以示公平。

证据面前,讨论进行得极快,谁会为谋逆案说话呢

杜尚书兄弟两府因为谋逆,十六岁以上的男丁被赐死,妇孺流放去与凌贤妃的娘家人做伴去了。桓琚也没有忘记他的好女婿杜云,特意将杜云提了出来斩首。两府家产籍没。杜尚书同祖的兄弟们遭到了免官的处置,影响尚不算太大。而因此受到牵连的姻亲细数下来唯有赵侍中而已,他至今还被萧礼扣着审。其余或是降级、或是免职,不过一时挫折。对于姻亲遍地的人而言,只须等风头过去,起复并非难事。

杜皇后因而被废,桓琚仿佛不解气似的亲自数了杜皇后的过错,命人润色成篇。

桓琚本有心使萧司空去秘狱宣读废后的诏书,好让杜皇后知道,最大的保护伞没了。在最后一刻桓琚却心软了他已老迈,曾为我立下汗马功劳。且知进退。何必再让他伤感呢如果可以,萧司空肯定是不愿意废后,更不愿意废掉一个出身无可挑剔的皇后。让他去宣读诏书,对萧司空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最后,桓琚派长安县公去告祭宗庙,皇后不贤,以法废之。请祖宗们多多体谅。

以黄赞为正使,严礼为副使,前去向杜皇后宣布你不再是皇后了。袁樵近来表现出色,与几个其他的一起捞到了一个旁观的差使。

杜皇后憔悴了许多,她是一个一生没有受到苦的人,掖庭秘狱的条件断然不能令她觉得舒服。因桓琚有令,须得保证她还活着,是以这间囚室的一切在她关进来之后又做了些许的改进。程为一特意关照,添了炭盆、换了新的被褥,又送来了几身干净的衣裳,加了张新榻,还给配了一个小宫女伺候起居。

杜皇后非常的不习惯,往常伺候杜皇后穿衣的宫女都有两个,何况其他

然而杜皇后也不抱怨,她仿佛是笃定,自己依旧会回昭阳殿做她的皇后,朝臣们因为礼法终究会与桓琚相抗。就像当年立太子的时候一样,凌贤妃再有宠,桓琚再疼爱幼子,还是要被按着头“立长”。

待我出去,一定一切终将重新导入正轨。

黄赞与袁樵头一回到秘狱,心中好奇,却都不敢东张西望。黄赞心道,这秘狱较之外面监狱安静了许多。

秘狱的大门再次打开,杜皇后听到“圣人遣使者前来”的时候,依旧抱有希望,她等着自己回到昭阳殿的诏命。

黄赞在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候到来,并没有进杜皇后的屋子,而是在庭院中宣读了废后的旨意。

杜皇后听到说她“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几乎要喘不过气来“怎么可以这么说我”2

严礼觉得她很奇怪,难道这些你都没干过吗

两人对杜皇后的话充耳不闻,将诏书往小宫女那里一递,严礼慈祥地说“圣人仁厚,您还可以在这里生活。”把个德妃毒死了,把个贤妃也坑死了,圣人还让你在宫里住,按九品的待遇供给,对你够好的了。

杜皇后问道“难道朝廷上再无股肱之臣纠正圣人的过失吗”

黄赞道“杜氏谋逆,圣人有何过失”

“谋逆”杜皇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杜氏一门忠烈,怎么会谋逆是大娘她”

“袁樵”黄赞大声叫着袁樵,打断了杜皇后的话,让她再说出什么好听的话来,怎么给圣人回

袁樵应声而出,朗声道“杜庶人,杜氏谋逆证据确凿。妄议储位,谋害公主,隐田、精壮、军器监监守自盗,皆有明证。令堂挟毒药进宫谋害德妃,从犯业已落网。没有什么忠烈,只有辜负圣恩的逆贼。”

什么都没有对于品德的否定更能打击到杜皇后,杜皇后抵死也不肯承认“这一定是小人作祟”

黄赞与严礼对望一眼,都不打算再跟这个女人说话。黄赞心道,她疯了。

严礼则面无表情地看着杜皇后,这个曾经母仪天下的女人,连发脾气抗议都是那么的死气沉沉。她甚至不会跺脚,不会伸手揪打使者,她就那么站着、说着。只要说的不是她爱听的话,别人说什么都进不了她的心,依旧重复着杜氏无罪,重复着圣人被蒙蔽,重复着冤枉。

竟是这样一个人,尊贵了二十年。严礼觉得这一切太荒唐、太可笑了

“走吧,”严礼说,“锁好门。”别放她出来了,被人看到了丢脸,丢天下的脸。

袁樵最后看了杜皇后一眼,他以为自己会品尝到胜利的喜悦,结果并没有。心头的怒火仿佛被浇了一盆冰水,只剩下狼藉的灰。我们竟是因为这样一个人,才经受了这么多的磨难在她被圣人厌弃之前,竟然无人能奈之何。真是可笑因为这样一个人,多少人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真是不值得。

废后不是喜事,然而几个人绝没有想到自己竟会以一种荒唐的心情去向桓琚复命。桓琚诏令下了,便不在意此事,摆摆手“你们也辛苦了,给你们两天假。”

黄赞往程为一那里看了一眼,只见这个老宦官微微摇了摇头,示意桓琚心情不好。黄赞即带头谢恩,不敢表示自己情愿不休假,愿意多多为皇帝效力。

桓琚目光沉沉,危险地盯着他们走得一个不剩,才对程为一道“去,把淑妃请来。不要带丰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