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四百一十四章 失之交臂

郝昭在凝萃山苍狼山一带,与敌将李通斗智斗勇。把握住战机之后步步紧逼,眼下,他占据的战场的主动,心中自有成算。

身为主将,以定边军的惯例,他的着眼点,已经不是眼前战场。

李通被自己逼迫到了这般程度,甚至出现了可能歼敌的战机。自己看得见,乐进怎么可能看不出?他不派援军,意欲何为?

战局进行到现在,郝昭的一切决定,都是自发为之。他控制战局的目的,除了积累优势,还在等待军情,等待敌军的动向。

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告诉他,今夜,就是战局的关键节点。

优秀的战将,总是拥有战场的直觉,在战场上,会更为精准。

他的直觉没有错,乐进和荀彧权衡再三之后,将用兵重点,集中在了叶信的凉州骑身上。后者比之陷阵,位置稍稍突前。

凉州骑的突进,是高顺的将令,当日叶信在判断军情之时,却是有所犹豫的。目下定边军的整体战略,是控制战局。

从徐州到荆州,数千里长的战线,多处战场,贾郭二位军师的策略是,分别缠住敌军主力,以利于日后的决战。

原本,就算有广陵的意外和程昱的连环计,定边军目下总体态势,还是极为稳正的。荆州之处,蔡瑁的出击,算是一个意外。

“军师,此战若是有失,信之过也,未曾全心与战局之中。”当日消息传来,长公子对徐庶说过这番话,令参谋们惊讶。

公子自从掌军以来,屡战屡胜,用兵沉稳,何来未曾全心之言?

“长公子,庶觉得,此乃属下之失,眼下,也不宜多想。战阵之上,瞬息万变,以我军厚势,有变应对就是。”

他听懂了叶信的言中之意,却不能诉之于口。

长公子的未曾全心与战阵,说的是依靠战况,随机应变,一切从战局出发。

蔡瑁,是被叶欢称为名将的,而叶大将军,从未看错过人。叶信对父亲的信任,可想而知。对蔡瑁的失败,便有些准备不足。

徐庶听得懂,长公子是不便明说,但他并不觉得,这是叶信的过失。强说要有,应该是自己这个军师的失职,未曾明断之。

“军师之言过了,说的对,眼下不宜多想。”闻听徐庶之言,叶信也很快抛却了心中那一丝懊悔的情绪。

凝萃之战,高顺给了郝昭擅专之权,让他总控前阵战局。想要真正成为一员优秀的战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缺的。

长公子也是一般,统军宛城,也是他第一次作为一方主帅。凉州之战,定边军真正意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蛟龙军统领甘宁。

身为叶欢和袁鸾之子,叶信的身上,既有父亲的豪勇,亦有母亲的周全。相对而言,从小是母亲教导,周全之处更多。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叶欢不敢肯定,自己对儿子就有多深的了解。但他清楚,叶信的身份,在汉末是无法动摇的。

周全,是好事,但若是要平定天下,也许会成为弱点。于是斟酌再三,他才会让长公子拜贾诩为师,后者可是权谋大家。

以叶欢和贾诩之间的默契,什么都不用说,此举证明一切。长公子的名正言顺,也能令得麾下更为团结,避免内耗。

长公子拜自己为师,贾诩清楚,这其中有多重的分量。主公对自己的信任,似乎从洛阳初见开始,就一直没有改变过。

对叶信,他是不遗余力的,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当然贾诩也清楚,长公子的天性,在因材施教方面,花费了很多心血。

这些心血,体现在凉州之战,叶信统军有法,纵横无敌之中。也体现在宛城战场上,叶信闻听蔡瑁败绩之后的感叹。

身为一方主帅,眼中只有战局,一切都要从实战出发,其余只能作为参考。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坚定不移。

错?是有可能的,但相比犹豫不决,杀伐决断更加重要!谁能不犯错,集思广益,兼听则明都对,但必须有主见。

受贾诩的影响,叶信当时对荆州战局的判断是什么?他自己都不太愿意在徐庶面前提起,那便是,荆州成败,并不……

并不能影响天下大局,相反,若是对全局有利,一隅之失,根本算不得什么。而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长公子颇有些别扭。

因为那是和他的本性,有点背道相驰的意味,是师父孜孜不倦教导的结果。理性上,叶信认为师父是对的,感性上吗……

感性上的事情,不重要,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冷静的分析战局之后,叶信和徐庶都觉得,经过蔡瑁冒进这一败,襄阳是几乎无法守住了,就算凉州骑全力增援,也来不及。

二人意见一致,但荆州刺史刘表,是大汉名臣,与叶大将军一向交好。这就牵涉到了军事之外的事情,定边岂能坐看?

盟友之间见死不救,绝不是叶欢一向的风格,恰在此时,高顺的军令传来。叶信得令,立刻做出一副向南阳突进之势。

凉州骑的建立,虽然晚于四大骑军,但论骑军的素质,却是丝毫不输。凉州,向来是大汉骑军最佳的兵源所在。

马腾死后,叶欢加马超为西域都护,原本也该他是凉州刺史。马超感念叶欢亲来为父亲报仇之德,将之让给了傅燮。

叶欢到了凉

州,原本就处在劣势的韩遂父子更难与之相抗,加上他们本来就是背信弃义,定边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安定全境。

马家原本的骑军,叶欢原封不动的交给了马超。叶信组建凉州骑,马超亦给与了极大的增援,此处,也不得不提八羌之人。

早在当年讨伐北宫望,车查飞就被叶欢打出了心理阴影。这一次他心中有鬼,叶欢却并未计较,自然要在兵员上表现一番。

齐装满员的凉州骑,有两万余众,贾诩更是丝毫不避讳,将郎骑竹的九曲调给叶信,郎骑竹身兼凉州营副统领。

眼下的荆州战场,曹军主力虎豹骑、飞獠雄骑都在广陵一线。叶信全力率军突进,西凉铁骑不出,骑军上,根本无法抗衡。

负责阻击叶信凉州骑的,则是曹操麾下大将,陈留营统领李典。面对定边强大的骑军,李曼成用焦土之法,节节抵抗。

站在李典的视角,亦是唯此而已,那些县城,是不能用来作为据点的。他所能依仗的,是南阳之地的各处险要与水网。

不要忘了,叶信率领凉州骑大举南下,他的身后,宛城之处,还有纪灵雷薄的玄武营,更有天下无敌的陷阵一军。

兖州一战,一军战绩辉煌,损失也可谓惨重吗,全军伤亡六成以上。仅仅数月时间,他们还能是那支横扫八方的王牌吗?

是!这是李典给出的答案,定边军的兵员稳定,训练有素。比补充的话,无人能与之相敌,且一军这般王牌,是有传统的。

就算抛开一军不论,纪灵雷薄的玄武营,李典也不敢轻视。玄武营第一次出手,是讨伐袁术之时,进攻汝南。

当时叶欢是与曹操联手的,汝南是天下有名的坚城,后者自然不愿将自己的实力,

过多消耗。叶欢对此早有准备,玄武担纲。

李典是亲眼见过定边玄武营新兵的战力的,在他与曹操的汇报之中,对纪灵雷薄的指挥颇为称道,尤其是练兵之能。

当然,练兵之能未必指的是二人,可玄武的强大,毋庸置疑。便是比之定边一线主力虎卫、先登、飞熊,也不遑多让。

加强兵力守卫那些县城,想要借此来消耗敌军的实力?换了别的军队,一定可以,李典不会犹豫,可定边军,绝不行。

他们的攻坚能力,现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士卒战术精湛,军械先进强大,坐守县城,那些城池会成为曹军的……

明知必败,又何必为之?与并不坚固的城池相比,李典将军更愿意选择自然地形,只要能限制骑军的机动便可。

事实证明,李典的选择是对的,叶信的凉州营之中,至少有数千步军精锐。目下,还难以推断,到底是一军还是玄武营。

只能说,后者居多!只不过没有明确的战例,没有激烈的交手足以显示对方全部的实力,李典绝不会轻易下决断。

叶信攻,李典守,凉州营在进军百里的过程之中,与敌军大小交手数百次,曹军的坚韧顽强,也给长公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典,李曼成!此人直到如今,父亲每每提起,惋惜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当年身为主帅讨伐兖州黄巾,叶欢曾亲自往之。

当时他的目标,是程昱和李典,可惜弄错了前者位置,本来该在东郡,跑去了东平,若不是遇见郭嘉,叶欢尤自不知。

没能找到程昱,遇见鬼才郭嘉,自然也是叶欢的大喜之事,说不得要详细安排,没想到就是往郭府一行,让他失之交臂。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