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四百一十五章 后起之秀

叶信引凉州骑一力南下,李典率领陈留营,层层阻击。从战局而言,前者虽然是在步步紧逼,但后者的防御,亦可圈可点。

“李曼成,果然是不可多得之良将,父亲所言分毫不差。”面对敌军的顽强抵抗,叶信亦对李典的用兵称赞有加。

随在叶信身边,参赞军机的,恰是徐庶徐元直。当年庞德公委托简雍,带信与叶欢,就是要为徐庶正名,他是激与义愤。

叶欢欣然允之,并将徐庶放在了高顺身边。且不论三国演义之中对此人描述如何,能够在魏国做到御史中丞的人,定有大才。

荆州人才集团,鹿门子弟居首,诸葛亮、庞统、徐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先知先觉,叶欢当然不会允许,历史重演。

早在简雍给叶欢去信,备述徐庶徐元直之能时,叶欢的重点,已经是徐母的安全。暗影护卫出动,将徐母带到了安全地带。

演义之中,徐母听说徐庶为了她而离开刘备,为曹操效力之时,是怒斥儿子,最终选择了选了悬梁自尽,让人唏嘘不已。

那是矫情?绝不是,那个时代,为人母者,是能做的出来的。

为麾下解决后顾之忧,在叶欢眼中,是自己必为之事。且在徐母眼里,叶大将军恐怕比原本时空的刘备,更能担当大义。

没有了后顾之忧,加上陷阵军统领高顺的提点,徐庶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叶欢和高顺眼中,这是个不逊卧龙凤雏的人才。

让徐庶在长公子身边出谋划策,你要说高顺一点私心也没有,并不尽然。但前提绝对是对方的才能,足以匹配他的位置。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高顺在此处,是有清醒认知的。他做如此安排,也得到了叶欢的全力支持,鹿门又何止卧龙凤雏?

“长公子,李曼成乃良将之才,毋庸置疑,但仅凭陈留营,亦阻挡不了我军前进。观李曼成之用兵,是否有诱敌深入之意?”

在叶信面前,徐庶亦是毫不讳言,高顺身边,早就养成了习惯。说的不对不要紧,将军自会有判断吗,但看出不说,就是失职。

高顺为人方正,眼里从不揉沙子。但并不代表,他不允许手下犯错,恰恰相反,那是通向名将的必经之路,谁也不能免俗。

包括天下无敌的叶大将军在内,定边军的强大,是在与友军的学习,与敌军的战斗之中不断成长的,叶欢也不是没有犯错。

但同样的错误,将军绝不会犯第二次,这就是他胜于旁人之处。

“诱敌深入?”闻听徐庶之言,叶信有着片刻的思考,随即颔首道:“军师的意思是,乐文谦李曼成,要拿我凉州营做文章?”

徐庶听了微微颔首:“长公子,襄阳有变,出乎我军预料之外,如今襄阳不可守,我等能看出,高将军一定不会看不见。”

“以将军用兵,陷阵之能,必定会周全安排,接应刘使君突围,当为上策。”徐庶说着,到了沙盘之前,拿起竹仗点指其中。

“公子,襄阳往西,地形多以山地为主,恰是我陷阵军擅长之所在。乐文谦能依仗者,不过襄阳耳,但他想要围点打援……”

叶信听了,眉头微微一扬,见徐庶停顿,便接道:“高将军要是安排同袍接应刘使君突围,必然对此会有准备……”

“以陷阵之战力,将军亦定有安排,想要对陷阵军围点打援,若信是乐文谦或荀文若,想必也要斟酌再三,不敢妄动。”

徐庶闻言一笑,颔首接道:“高将军与陷阵军名声在外,敌军就算想要围之,怕也力有不逮,毕竟曹军方经广陵之败。”

“虽因一时侥幸,得以逃出生天,但我军有庞军师与于将军在前线,也不会坐视敌军做出种种安排,必定会有所牵制。”

“兖州决堤,将军亲自前往,贾军师称为大仁大义,庶亦然之!就算对战局稍稍不利,但也正是我等,报效将军之时。”

徐庶之言,一片认真。叶欢放下前线指挥之责,前往兖州抗灾,纯粹是出于内心,他一动,张昭就动了,贾诩也动了。

军师不是司徒,不涉及抗灾的具体事务,却对大将军之举,极力宣扬。从古至今,为了百姓能抛开利益者,唯大将军耳。

说句实话,贾诩罗织的那些言辞,叶欢听了都有些脸红。却不得不赞扬军师的反应之快,他早就知道,自己会这么干。

从洛阳开始,十余年相知相得,主从之间的默契,亦根本不需语言。叶欢想要做什么,贾诩清清楚楚,且定会有辅助之法。

大河决堤,赤地千里,受灾民众多达百万。这是事实,但在信息闭塞的汉末,想要为天下得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年叶欢受天子之命,为兖州统帅,得戏志才献计,散播波才得流言,其间足足费时一月之久。流言,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今,苟图昌的麾下的情报机构,遍及大汉各地,贾诩一声令下,全力开动。半月时间,整个大汉,已经传播的沸沸扬扬。

正如叶欢当年所言,舆论战,我能让孟德兄两个身位。叶欢此举,加上贾诩的刻意宣传,就是对程昱的最好回应,变害为利!

听见徐庶口中说出大仁大义四字,且对贾军师极为推崇,叶信心里是无比认可的。对自己的师父,他向来有高山仰止之情。

“长公子,将军让公子拜贾某为师,诩必定不遗余力。只不过,其中怕多有公子无法接受之事,却还要靠自身之见。”

对自己的教导,师父是开门见山,从不讳言。有别于其他的师徒,贾诩对叶信,是给了极大的自,让他一律从自身出发。

师徒父子,在汉末是规矩极严的,师父教徒弟,都是前者说了算。但贾诩对叶信,不但有师徒之义,亦当真是有一份父子之情。

身份的羁绊,只是其中之一,贾诩与叶信这对师徒,是相对特殊的。既是师徒父子,又有上下之分,长公子,名正言顺。

且在贾诩心中,叶信今后的位置,更要多了一层含义。叶欢身上,有些不能令他满意的地方,或许能在长公子处,得到弥补。

师对徒,不遗余力,反之,亦是出于至诚。叶信的成长轨迹,注定了他会尊师重道,亦反过来令得贾诩,感触极深。

此间就不得不言叶家的家教,省去了他很多的力气。不光是长公子叶信如此,大公子叶恒,二公子叶毅,莫不如是。

而在其中,除了叶家的主母袁鸾之外,叶公亦下了无数的功夫。当年在叶欢身上的遗憾,叶公下定决心要在孙子身上弥补。

“军师,有蔡瑁将军之失,更有西凉铁骑从水道而来,敌军拿下襄阳乃至荆州全境,当不可避免,但襄阳之处,易攻难守。”

“换了信是荀文若或乐文谦,亦会深明此理,虽有我军举兵前来,但他们先手在握,则荆州之战准备良久,当也不惧……”

叶信出言,徐庶不断颔首。蔡瑁贸然出击失败之后,一开始元直心中还是有些顾忌的,生怕长公子会心系盟军,判断有误。

凉州骑全力突进,徐庶不会阻拦,便是主公一向的信誉所在,定边军也必须有所表示。但这全力和全力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临大变而有静气,也便是将军说的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是一方主帅必须具备的气质。消息传来之后,叶信冷静的很快。

将门虎子,军师爱徒,加上之前显赫的战绩,徐庶对叶信是有信心的。别的诸侯还有可能加以粉饰,但主公一定不会。

首先确定,粉饰并没有错,作为叶家的长房长子,长公子名正言顺。为了增加他的声望和地位,采取一些手段,是必然的。

这属于权谋之道,贾军师用来,更是润物细无声。也正是因为定边军谋臣猛将之间的从不藏私,徐庶庞统对军师皆心存敬佩。

但很显然,从军情来看,在战场上,长公子的威望和地位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司隶首次参战开始,主公对之就无任何偏私。

战场,是个最真实的地方,尤其在定边军。谎报战功这种事情,从未出现过,不是不敢,在徐庶看来,就是不屑!

越强的主力,越在意自己的战绩,弄虚作假?只会被同袍唾弃。

叶信也没有让徐庶失望,率军全力挺进的过程之中,指挥协调全军,各处要点,从无缺失,且用兵之中,自带一股大气。

贾军师最厉害的是什么?庞统和徐庶说过,善算人心。暗合兵法之中,攻心为上之道,抓住敌军的心理,就能将之利用到尽。

如今观长公子的用兵,除了之前的勇猛果敢之外,也多了一重贾军师的气势,那就是算在敌先,时时刻刻不忘,设置陷阱。

凉州营的前卫,是军中第一营,上下三千骑,统领是在凉州之战方才崭露头角的年青将领后起之秀,魏延魏文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