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如意郎 > 第九百六十九章 西夏事件

大唐如意郎 第九百六十九章 西夏事件

作者:花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8:32: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德真不知道幽州的商人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将渔城的情况了解清楚后才知道商人的投资全都落到了实处。

并没有搞花花架子,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商人都不是为了赚取眼前的利益。

就像渔城现在这样九成以上的建筑都是处于空闲状态的,通过了解后得知商人们的说法是看好渔城未来的发展。

事实上经过郑德荣的介绍,每个月在海运中都会有很多的人来到渔村,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刚来的人都不富裕他们只要做事一年半载供一个固定的宅院非常轻松。

李德对商人们的思路非常的惊讶,这个时候就已经搞出了分期付款的套路。

“发展的不错。”李德称赞道。

郑德荣满面红光,能够被大都督称赞他的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他相信知道抱住李德这条大腿他们郑家会一直辉煌下去。

“大都督,我们郑家的海运看似发达可依然缺少海运船只。”郑德荣道。

“海运货运量不是都在计划中,难道与数据上记录的不符吗”李德问道。

郑德荣知道要解释一下,李德说的数据是郑家与幽州的货运合作每次都是有记录的,信息都非常的详细。

按照幽州的数据并没有说郑家海运运力不足的情况,李德想听听郑德荣怎么解释,不会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吧。

“我们郑家的海运每次运输都是做过登记的没有私运货物,情况是这样的商人们的货物比重占的越来越多,在保证满足幽州货运的前提下商人们的货位都是需要延后,如果再添置几艘大型船只才能够满足也不会耽误南北货运往来。”

郑德荣仔细解释,对于商人来说他倒是无所谓但是面对李德他必须要慎重,生怕解释不明白就断送了郑家的前途。

李德不知道郑德荣心里所想,身份地位的转变在别人的眼中他那里回去揣摩闲事。

可以说好南北货运是从幽州开始的,以前的海运都是紧着幽州商会展开的,这也是郑家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

随着幽州商业的发展,更多的商人需要将货物南云这就让郑家得到了大量的运单,可是限制于郑家的海运船只的数量运期排的很长时间。

这就导致很多商人的货物运输到南方有一定的延迟期,但是通过商队的运输可能别家的货运会比海运提前到达先一步的供货。

对于郑家来说也是耽误了很多的订单,导致很多商人只要不走大量的货物全都是托付给车队去运输。

郑家流失的大量订单加在一起是一笔惊天财富,郑德荣对船只的渴望是带着家族压力的。

李德了解后知道了其中缘由,商业在发展就如同现在的商队一样千人商队都是很平常的,万人商队也不是稀奇。

商队发展这么迅猛一方面是货运量增大更说明海运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本来就缺少船只,如今的船坞正在兴建,建造一艘大船可不是几天就能够搞定的。

就如同幽州的船坞生产的船只也都是半年才能够下水一条中型的船只,而这些船只经过生产改装试验都是用作海防建设的,并不是商船。

只有退役的船只对海防起不到作用的旧船才会销售出去用作商船。

“船坞的建设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心急不来。”李德淡然回复。

对此李德没有更好的办法,他总不能立刻变出来吧。

郑德荣心里很清楚可是不耽误他“催一催”,毕竟李德这位大都督的事情繁忙要是忽略了船坞的建设那么速度肯定不会快起来的。

若是能够上心一些,可能郑家要买的船只就能够快一些。

对于舰船的事情李德非常清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毕竟船坞的投入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海防舰队,所以三年内建造的船只都是舰队所需。

三年后才有可能建设商船,想要扩充商队规模他们只能找一些旧的船坞投资建造。

海洋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李德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利益全都给郑家,不是不能而是单单一个郑家能得到的利益实在有限。

接下来的几天李德就是巡查各个船坞的建设,新式船坞可没有那么简单大部分的设备都是蒸汽动力,打造这些就需要幽州铁匠工坊忙活几年的时间了。

所以船坞的规划都是一起做的,但是船坞内部应用到的设备安装都是集中一个完成的。

李德巡防期间,佟福赶到马上联系司徒恩说李德的事情,当得知他们的大都督正在渔城考察才放心。

佟福赶到好渔城时,李德已经去考察船坞项目。

西夏的事情可没有完,佟福到了渔城不久后幽州方面的报纸就传到了渔城,整版的内容写的都是西夏王的事情。

西夏王事件一时间天下皆知。

西夏城,韩猛做了西夏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做的事情就被曝光,此时的韩猛看到报纸后直接砸烂了很多东西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派人速去将报纸全都收缴,商人手中的全都买过来不准让百姓见到。”

自己的丑事是可以威胁他的地位的,虽然不想跟商人交恶但是事到临头不得不为之。

西夏兵全都出动,真的是挨家挨户的搜查,但凡看到过报纸的人全都被警告。

商队的人对此没有意见他们只要拿钱就好,本来他们就是为赚钱而来,能够免去让他们散货省事多了。

想要亡羊补牢,可还是有很多人见到了事情的真像,奈何他们知道后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他们对自己的小命都珍贵的很。

西夏的朝臣们都是默默无语,不过他们不说不代表天下各个势力的议论。

长安城,李渊看了报纸心里是五味杂陈,两兄弟为了争夺皇权用出了如此卑劣的手段,见到这样的事情他不由自主的将事情带入到两个儿子的事情中,心中不停的感叹。

李渊在思考他的儿子们会不会发展到兵戎相见,越想越感觉到烦恼。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