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朝露深重,鱼尺素打个冷战,醒了过来。她起身一看,自己盖着一件黑披风,正是羊澄观往日所穿,那一人一驴却已不见踪影了。
喊雪盏桃樽起来,清理了火塘,收拾了凉棚,三人才打马前行,寻路下山。
下山离了清凉地,迎头就是热浪滚滚,再行几日,便入了六月仲夏,东风消停,大地如蒸,任是换了轻薄纱衫也禁不住汗流浃背。
话说羊澄观不告而别,一人一驴向东而行,每日夜卧早起赶路不止,直到了梧陵城,才停步歇脚。
进了城,他慢悠悠从西逛到东,走到一大红旗幡下才驻足。见他望着上面“观莲”二字,早有那伶俐伙计迎出门来:“客官好眼光,我观莲楼楼里佳肴齐备,楼下荷花映日,是梧陵城赏荷饮酒第一去处。”
羊澄观笑道:“我来却不为观莲,为的是五色花露。”
那伙计也笑道:“客官果然是慧眼人,识得观莲楼一等镇店之宝,快快里面请。”
伙计将他让进一楼角落里,座位正邻轩窗处,抬眼一望,外面便是半亩荷塘,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可惜此时天色向晚,参差红蕖已半合娇颜,只余似水清香随着粼粼波浪传到面前来。
羊澄观正看得出神,忽闻一阵异香传来,抬头就见伙计满面笑容摆上来一排浅口小盏。
那小盏一水儿皆是定州白瓷,端的白如象牙,形如莲花,正中各自汪着一片香露,其中花蕊花瓣还清晰可辨,红艳如摘,从左至右,依次是海棠、梅英、蔷薇、玫瑰、丹桂。拿汤匙轻轻一搅,当真是五色浮动,奇香扑鼻。
伙计昂头傲气道:“客官您可知晓,我家这五色花露不但每日限量,还有三不卖的规矩,不识货的不卖,形貌不佳的不卖,牛嚼牡丹的不卖。您相貌堂堂身躯凛凛,才有这缘分尝上今日这最后一例。”
羊澄观闻言爽朗一笑,言道:“多谢小哥抬爱了。”言罢抓了把铜钱,递了过去。那伙计喜不自胜,捧着走了。
羊澄观将那五色花露一一品来,除了花香糖露,似乎还有丝丝盐梅的甘酸咸香,更添了几重风味。羊澄观正暗自琢磨制法,忽听此起彼伏几声惊叹,抬头看窗边几人都伸头向外望去,他跟着瞧过去。
窗外荷塘边站着一绿衣公子,风姿独立,神情孤傲,好似水塘中亭亭净植,香远益清。此刻正值晚霞夕照,淡淡红光映在那人身后,更衬出几分飘逸出尘来。
羊澄观看得微微一笑,那绿衣公子不是别个,正是老冤家长庆楼鱼尺素。
梧陵人素以惜花爱花闻名天下,城内外家家广植花木,赏芳韵,食落英,更兼以每月花神祀礼为第一要务,正是“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此时恰逢六月,正是花神莲花仙子当值,听客栈上下说六月二十四那一日,全城百姓会在城外泽芝池行祭祀大礼,拜祭莲花仙子,仙子还会现出真身。
羊澄观听得新奇,故而又在城中盘桓几日,只为等祭花神那一日去瞧瞧仙子真容。
待到六月二十四,一早出了客栈,就见满城男女老幼皆身着锦衣华服,三三两两向城外走去。出城十余里,一路人声喧哗,车马塞道,珠翠罗绮满盈于目。
到了那泽芝池,只见一片开阔水域现于眼前,水上莲叶碧色接天,那莲花红得深深浅浅,正滚着朝露,随风摇曳。池边观者云集,端的是满目裙袂、挥扇如云。
随着莲花花瓣一一舒展开,先前悠哉悠哉的赏花人个个庄重起来,垂手肃立,看向泽芝池中央处一块巨石。
一艘画舫正停在巨石跟前,船头供桌后,站着几人,皆身着官服,威仪肃穆,想来是本地父母官。
那莲花随着红日高悬,也精神抖擞起来,待到完全绽放时,天上万丈金光洒向巨石,直直照进石中一个黑洞,洞中竟现出一华服女子端坐莲花座间。
日光渐盛,慢慢映照出女子面容身形。羊澄观定睛一瞧,那女子眉目秀雅,神情萧素,虽沐浴金光,却天生一股孤高清冷之态。
他不由大吃一惊,莲花座上之人竟是鱼尺素。羊澄观暗忖道:“前几日匆匆一见,不知她遇着何等变故,竟做了什么莲花仙子?”
他正埋头思索,忽然被旁边一人扯动衣袖,抬头一瞧,画舫上已有人将供桌上五牲瓜果一并丢进了泽芝池中,几名官员向着那巨石,屈膝跪拜,口中念念有词。
池边众百姓也跟着下跪磕头,齐声念道:“莲花仙子,佑我梧陵。”
眼见四周人人低身叩拜,羊澄观也不得不单膝着地,佯装叩头。
待祭祀礼成,红日升到正当空,巨石上,黑洞及那莲花仙子又隐没于一片昏暗之中,池中开到极盛的莲花也一瓣一瓣慢慢闭合起来。
画舫慢慢悠悠荡回了岸边,梧陵百姓也卸去庄重,开始恣意赏游,更有叫卖新采莲蓬新熬莲子羹的来来往往穿梭不断。
羊澄观却无心观景,脑中满是疑惑,回头望向那巨石,只觉得黑黢黢一片,连山洞也不甚清晰了。
回去客栈,羊澄观一头雾水向老板问起,为何仙子真身肖似凡间女子。不料,老板一听哈哈大笑道:“每月花神祭祀大礼,由妙龄少女扮作花神乃是梧陵旧俗,若不是上等品貌的女子可没有这般福气。”
羊澄观这才安下心来,在梧陵城又多留了两日,遍尝各家酒楼食店的花馔花饮。
收拾行装正要离开时,谁知客栈老板又告知他,城中撷锦阁主人常邀文人雅士共赴飞英会,会上花馔名曰花神群芳宴,滋味绝美天下无双。
羊澄观被说动了心,按老板指点,向撷锦阁主人递了拜帖,求见一面。等了一两日,不见回音,他也不着急,每日只在街上信步闲游。
这一日,他出门刚迈了几步,不妨被一人从身后撞了个趔趄。回头一看,羊澄观倒是不怒反笑了,撞他的那年轻后生,帽子歪斜,鞋袜半蹬褪,真真一副狼狈相。
看羊澄观笑得得意,那后生又急又气,责怪道:“羊公子,我正着急发愁,不要取笑小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五色花露是借了董小宛的创意,在冒辟疆的文章里,她也是善于烹调的美食大家,不但会用糖来腌花果保鲜,还把浸润鲜花的糖浆制作成一道甜品,有叫五色花露的,也有叫花汁糖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