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一零七章 死与复仇(七)

新顺1730 第一零七章 死与复仇(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谈钱,并不伤感情。

大唐让蛮族出兵,也需得答应长安之金帛、女子皆归回纥;大明喜迎东虏出兵,也需得赠漕米十万石,金银数万。

很正常的情况。

虽然说英军还不至于攻到巴黎,但是北美的路易斯堡、西非的塞维利亚、加勒比的瓜德罗普,亦算是皆赖大顺之力得以保全。

况且,就算攻到巴黎,法国也不是没有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之事。

李欗心里很清楚,他这个亲王、殿下、大帅,自己的土地、财产、财富,源于大顺。

帮着法国击败了英国的海峡舰队,在欧洲史上,或可算是“他改变了欧洲”这样的名气。

但问题是他的一切身份、地位、财富,皆来自大顺。

这种海峡决战的“不世之功”,是欧洲的不世之功,可不是大顺的。真要是打了海峡决战,回去说不定圈禁宗人府之类的待遇。

故而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态度,既不会因为几句吹捧就大笔一挥,带着大顺二三十年攒下来的舰队去给他人做嫁衣裳;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含蓄内敛,就不提两国合作要谈利益的基础。

德拉克鲁倒也不是不知道大顺这边一贯态度,只不过,李欗说的这番话,还是让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一种法国人在欧洲养成的骄傲所带来的不舒服。

李欗说,要把直布罗陀的俘虏,全都送回英国,制造恐慌。

这倒不是不对。

包括在德拉克鲁看来,这个选择也是正确的。

他目睹了大顺对英军方阵的可怕炮击,也目睹了战场上的残酷血腥,相信这种亲历者的恐惧,靠着这些被俘的士兵的嘴,很快将传遍英国。

问题是这件事,大顺和法国商量了没有

李欗连商量都没商量,不是和法国人“商议”,而更像是“通知”法国人这仗是我们打的,这些战俘我们处置,我们就告诉你一声我们准备怎么办。

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点母庸置疑。

法国的土伦舰队没多少船,攻打直布罗陀的主力也是大顺的工兵,可是大顺这边的天朝傲气,让在欧洲当惯了霸主的法国,总有些不舒服。

加之现在直布罗陀已经攻下,大顺这边也很自豪自得地说出来从一开始的战术构想。

这当然是一种胜利之后的装犊子需求,人之常情,展现出大顺这边一种“尽在掌握”的心理优势。

直布罗陀之战结束之前,大顺这边,也并没有告知法国自己的战术构想。

法国全程就是一种“被中国人利用”的感觉。

在西班牙港湾里的种种准备,现在看来,都只不过是大顺这边引蛇出洞计划的一部分。

德拉克鲁对此,心里肯定是存着疙瘩的。

他倒是也不指望这边能直接给出一个符合法国利益的肯定回答,但是试探一下还是必须要做的。

但试探之后,大顺这边的态度和那种彷佛“我们才是主力,你们就是打打配合”的那种感觉,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殿下,虽然法兰西和贵国相距甚远,宗教和文化不尽相同,但我想,有一个故事您一定是听过的。并且这个故事,应该在全世界都有不同的版本。”

“比如铁木真折箭的故事,比如普鲁塔克记载的斯泰基国王折箭训子,甚至似乎按照传教士的说法,日本那边也有毛利元三失训的故事。这个横贯欧亚的故事,我们都应该听过。”

“现在法兰西与贵国的同盟,面临着一样的敌人。”

“在这个敌人被

击败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仔细讨论一下下一步的战略。当然,直布罗陀之战,这是双方都认可的战略。”

“但之后呢”

李欗皱了皱眉,反问道“之后天朝反对你们登陆苏格兰的计划,并不是因为其余的原因,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计划本身风险太大。”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天朝是最有资格讲这种事的。”

嘴上说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还是大顺不希望法国称霸。

因为其实大顺这边,也非常讨厌法国的科尔贝尔主义和本土工业替代经济策略。

英国有棉布禁止令,法国也有。而且法国自己也有丝织业,也有许多和大顺重合的产业,法国的殖民地贸易政策和英国差毬不多。

就像是对男耕女织的小农阶层而言,商品和资本是谁的、是英国的还是大顺自己的,本质上并无区别。区别在于,资产阶级的民族属性,是哪家的。

此时大顺参与欧洲战争的目的,也是一样的。

英国来执行航海条例,和法国来执行重商主义,对大顺的资本而言,并无区别。

这是真正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大顺自己是如何开国的,也影响了大顺的判断。

既然当初东虏入寇、神州陆沉的时候,大顺这边扛起来了保天下的旗帜。那么,易位思考一下,登陆英国,一定能传檄而定吗

只怕未必,反倒会激发英国的反抗情绪,甚至可能导致北美殖民地对英国的向心团结。

如果真要是有个“正统”继承人,就能传檄而定的话,那事情倒是简单了。

但大顺知道,事情并不简单,真要是搞出来英国人民的自发起义,保英国保传统保国教,就凭法国登陆的这点兵力和斯图亚特这点人,怕是根本不够看。

因为大顺经历过,所以大顺知道那样的人民拥有怎样的力量,故而对于登陆苏格兰一事,素来觉得“王者归来、传檄而定”这种事,过于扯犊子,有些想的太简单了。

斯图亚特家族,又算个锤子的正统

而圣公会和清教徒之间的冲突,本质上就是清教徒觉得圣公会就他妈是换了个皮的、不听罗马教廷的天主教,这种情况下,英国还有多少正儿八经的天主教徒

这是大顺从理性角度反对登陆苏格兰计划的原因。

这事儿,并不靠谱。

而且,这么说,也算是名正言顺地反对法国的冒险计划,至少说得过去。

德拉克鲁听完李欗的解释,以及让翻译给他仔细解释了一下“传檄而定”的意思,终究无可奈何。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法国这边也有自己的考虑。

法国,抽象的法国,具体的法国,波旁家的法国,贵族特权阶层的法国,城市工商业的法国,并不是一个法国。

之前因为征税问题,发起的巴黎沙龙的征税讨论,已经闹出来事端了。

打仗,是要花钱的。

钱,是要人出的。

谁出这个钱,是要说清楚的。

特权阶层出

平民百姓出

工商业阶层出

这件事总得说清楚,毕竟之前财政困难的时候,不合格的封建君主,竟然以为自己可以借助中层压特权阶层,傻呵呵地发起了征税大讨论,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法国这情况,牵扯的问题可就多了。

的确,大顺这边参战,的确让法国的国债购买数量增

加了。

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金融资本,原本看好英国,现在看好法国。

资本嘛,无非买期货,谁的看涨买谁的呗。

问题在于,金银贵金属时代,借的钱,不能靠印,而是得用真金白银来还。

现在,国债能借到,至少比起之前汉诺威冒险失败之后,更容易借到。

但是,借的这些国债,将来得还啊。

法国经常赖账,但是现在不想赖账,因为现在再赖账,容易自己先爆炸了。

不想赖账,就得还。

怎么还

用谁的钱还

又不能印钱,这年月印钱也没用,没人认。

影响特权阶层的二十一税还要不要继续收

特权阶层要不要继续有免税额度

北美的人参貂皮贸易、加勒比的蔗糖烟草贸易,这些利润谁拿的他们要不要为继续战争而出钱

胜利,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压制一定的矛盾。

但,历史上,英国打赢了七年战争,然后呢

打赢了七年战争的英国,终究因为税收问题、偿还国债、殖民地开支等问题,丢了北美。

印度,真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战略。哪怕在七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王冠上的珍珠依旧是加勒比的小岛,印度排不上号。

如果按照此时英国对“财富”、“贸易”、“经济”的理解,在印度并没有那么大价值的此时的理解程度下,七年战争的结果就是英国丢了北美。

此时的法国也是一样。

战争的胜利,可以掩盖一定的问题、压制一定的矛盾,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法国有其特殊性。

巴黎可以打赢整个法兰西。

大顺和英国都不是的,英国的乡绅依旧牢牢把控着英国的政治、他们的统治深入乡村;大顺也是,一个京城打不赢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但法国不同。

路易十四之后,旧的统治秩序已经开始变化,而巴黎逐渐拥有了可以打赢整个法国的实力。

换句话说,巴黎的舆论、巴黎的中产阶层、巴黎的启蒙贵族等等这些人,他们的话语权可以影响整个法国。

继续战争之后的债务问题、税收问题,这些东西不解决不行、解决也不行。

解决就得战争、起义;不解决,还是战争、起义。

故而,此时的波旁法国,已经不想打下去了。

或者,豪赌一场,登陆苏格兰,吃英国的血肉,把法国的债务问题压下去。

或者,不打了,和英国和谈得了,用大顺吓唬吓唬英国,拿到足够的好处,直接收手和谈。

亦或者,大顺和法国合伙,一起把荷兰吃了。用刀枪和大炮,逼着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商人,再大量买进低息的大顺和法国国债,不买就打。

然而,这三件事,没有一件是大顺此时想要做的。

这就是法国和大顺之间的根本性分歧。

中法同盟,在直布罗陀被攻克之前,两边真可谓是“亲密无间”。

但伴随着直布罗陀被攻克,战争的性质就变了。

法国,希望利用大顺,吓唬英国,达成对法国有利的条件,就不打了。奥利地或者俄国太强了,普鲁士被彻底瓜分,对法国也不是件好事。毕竟,之前可是和奥利地打了上百年。

大顺,希望利用法国,看住英国,从而让自己的商船和巡航舰,争取到对大顺有利的条件。没有法国的威胁,大顺这

点舰队,在大西洋掀不起什么风浪,英国的海峡舰队可以直接把大顺的舰队赶回好望角。

大顺和法国,都渴望胜利。

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胜利后想要的条件,两国截然不同。

法国现在想要的条件,无法单独达成,必须要大顺的配合。

大顺想要的条件,也无法单独达成,必须要法国的配合。

但是,大顺想要的战后条约,不是法国想要的战后条约。

法国真的打不动了,再打下去,内部多半要炸了。

大家各怀心思。

德拉克鲁这才讲了那个横贯欧洲各种不同版本的“折箭故事”。

只不过,当做故事来说,还好。

可要是当做历史来看,折箭故事里所有的当事人,好像并没有因为这个简单直白且非常正确的折箭道理,就真的兄友弟恭相亲相爱团结一心了。

鉴于此,德拉克鲁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贵国要把英国俘虏送回伦敦这件事,法兰西应该也派人一同前往吧”

李欗对此倒是和爽快。

“自然。便是你不说,我也会要求你们派人去的。同盟之间,最忌单独与敌人接触。我们只是去威慑恐吓的,你们不去,我们这边反倒说不清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