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一零八章 死与复仇(八)

新顺1730 第一零八章 死与复仇(八)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话虽如此,但两边根本性的分歧并未得到任何程度的解决。

送俘虏回伦敦,这件事本身,可以有各种不同意思的解读。

事情就是这么事儿。

不加感情的描述,就是“中法联军攻克了直布罗陀,把俘虏送还英国”。

但,做事,尤其是这种国家之间的外交与博弈,是不可能不加感情的。

送俘虏这件事,可以加上多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是恐吓

听听这些俘虏们,经历了怎样的地狱般的三个月听听这些俘虏们,是如何描述窜天猴所引发的直布罗陀火狱的听听这些俘虏们,是如何评价大顺最后用炮兵轰击他们方阵的血腥

也可以是示好

我把俘虏送回去了,咱们之间可以和谈了,我展现了我足够的诚意;我把俘虏送回去了,咱们两国之间可以单独媾和了,神罗内的事你们以后别掺和了,我来当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仲裁者,你们汉诺威的这个帽子可以扔了;我把俘虏送回去了,咱们之间其实真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你的财政受不了,我也受不了了

就像是后世的一些体育比赛一样。

可以是单纯的足球、单纯的乒乓球的体育竞技。

但也可能,某场球赛的结果,引发了一场死亡几千几万人的战争;也有可能,一场球赛,引发了两个敌对国家的外交破冰。

送还俘虏这件事,本身是单纯的,但却可以赋予许多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政治意义。

中法两国的同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只不过,在大顺正式出兵之前、在大顺的舰队与直布罗陀击败了爱德华博斯克恩的舰队之前,法国无路可走,不得不和大顺的外交官“相谈甚欢”。

然而,一旦直布罗陀被攻克,中法之间的分歧,也就是关于“如何结束这场战争、战后的条约怎么签”的问题上的分歧,也就不可能再其乐融融、搁置分歧。

两者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中法两国生产力的巨大区别。

这个区别

简单来说,以英国的航海条例为例。

是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

还是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

精炼后的重点,是反对英国还是反对航海条例不管他是哪国的

这个“重音”放在哪的区别,推广开来,超脱狭隘的航海条例,就是中法之间关于战后分赃的分歧所在了。

而战后分赃的分歧,终究还是要看这场战争打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样的状态结束,才能确定最后和谈的时候能拿到什么样的条件。

大顺的新学一系,是否理解大顺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要干什么到底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条件

其实,他们是知道的。

虽然他们未必十分精通,亦或者他们未必能够全然理解大顺的诸多要求和条件其原因和目的。

但是,按照他们所接受的意识形态教育,只需要略加给他们一点提点,他们就能理解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本质,是他们所接受的意识形态教育下的世界观下的本质。

就是类似于“羊跪乳、鸦反哺”之类的事,不同的三观和意识形态,所看到的“羊跪乳”的本质是不同的。

有的三观,毫无人味儿因为站着喝不得劲,所以跪着喝。为什么站着喝不得劲因为小羊出生就长得高。为什么小羊出生就不小,而人出生还需要父母家庭照顾因为羊这玩意儿没有社会性,出生就可能被狮子饿狼吃了,小羊只能长的大一点再出生,所以出生就高方便跑,不然就得被吃了,长着长着就只能跪着喝奶了,要不不得劲,这就好比你没有葫芦瓢,那你在溪边河水的时候不跪下来把嘴塞溪水里喝

有的三观,则温情脉脉因为小羊孝顺,孝是天地至理,所以小羊也知道要跪着喝奶。

很显然,大顺这群新学一系的人,学的都是些“全无人味儿”的道理这也就是大顺的儒教保守派,用大顺新学这群人做例子,攻击颜李学派那一套由外而内狗屁不通的一个典型你看,新学那群人,学的都是“艺”,而且六艺精湛。按你们颜李学派的说法,儒家是可以由外而内、从外部功法技艺催生儒家内力的,学艺、精通艺,那么就会体会儒家的真谛内核了。怎么他们这群六艺精湛的,练的内核一个个都没人味儿了

至于说,新学本身在大顺并没有那么大的阻力,则因为新学在大顺传统士大夫看来,是术,不是道。

不是诸子百家、杨墨邪说,最多也就是墨家的那些技巧、兵家的那些阵法。

是术,不是道。

而且,大顺的新学本身有着大顺开国之初建武德宫,搞均衡的底子。

在这个底子之上,大顺的新学,似乎都只是在教技术、数学、几何、算数、经济这些“术”。

而刘钰,也从未在新学里教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好公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等等,全都没教过。

他只是教了一些“经世济用”之学。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三观觉得,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为他相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大顺的主流,则认为上层建筑是道、经济基础是术,所以对新学并不抨击,因为这不涉及到和他们争夺正统道统,因为新学不怎么教上层建筑。

具体点说,大顺的传统派的三观,认为,甲、乙、丙这是道统之争。

而新学并不教乙、丙、丁,所以他们不是威胁,也不是主要敌人。

但新学的幕后黑手所相信的三观,是甲、乙、丙,只是1、2、3在道德层面的映射,所以他不教甲乙丙丁、但是他却教1234,并且坚信现在的甲的经济基础是1,所以他只要把1换成2,那么抽象的映射就自然从甲变为了乙。

他是要把甲干爆,变成乙。

但他不说乙是对的、甲是错的,而是在悄悄把1变成2。

故而,在天朝内部,就拿抨击颜李学派的“由外而内”这件事来说,传统派的确拿着新学这批人做例子,但却不是抨击新学派,而是用新学派作为证据,来攻击颜李学派,证明他们的由外而内的思想,是异端。

因为他们的三观,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他们不提防经济基础,只提防上层建筑。

那么,刘钰在新学教的“经世致用”之学,都教了些什么

基本上,他教的,还是老马的那一套东西。

只不过,老马的那一套东西,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资本主义这个玩意儿,是怎么来的。

另一部分,是资本主义这个玩意儿,是怎么没的。

鉴于此时的经济基础,后半部分不用教,教了也没有用。

所以,刘钰只教一半。

或者说,只教“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这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儿。

而这一半关于“怎么来的”,这就使得新学一派,实质上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

因为这一次大顺参加欧洲战争、或者说大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都是新学一派的。

不管是战争、谈判、外交、还是贸易,都是新学一派在操办。

所以,实质上,新学一派是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且依据这个意识形态,对战争有自己的“本质”理解。

那么,只一半,是怎么说的

原始积累的种种要素是殖民制度、国债制度、赋税制度、关税保护制度、产业扶植制度的达成一体的综合。

这些东西殖民制度、国债制度、赋税制度、关税保护制度、产业扶植,都需要利用国家的权力。

利用积累起来的、组织起来的国家的社会力量,像温室一般,保护助长着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并且像温室助长一样,缩短这个转化的过程。

这种国家权力的强力,是一切孕育新社会的产婆。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当然,刘钰也只教这一半。

很多东西,他或者逆练,或者只说一半。

比如

殖民制度,像温室一般,促进着贸易与航海业的增长

比如

专营公司、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强有力的杠杆。殖民地为处在萌芽状态的制造业,市场。

更重要的,是依靠国家的强力如军队、舰队、大炮、航海条例、缉私等,达成市场的独占,引起加强的蓄积

在母国之外,由劫掠、奴隶化、杀戮等手段积累的财宝,都流回母国,转化为资本。

在1648年,先玩这一套的荷兰,它的渔业、海运业、制造业,都凌驾于其余国家。荷兰共和国的总资本,恐怕比欧洲其他一切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但是,刘钰并没有教这一半的后一半1648年,欧洲一切其他国家的民众加在一起,也没有荷兰的税高、没有荷兰崩溃的小农的工作过度、遭受商业资本南洋凶暴的压迫,以至于起义频发。

既然话只教一半,那么实际上主导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顺这边的新学一派,当然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以李欗为首的高阶军官,或者说新学一派在军队、政界的代言人们,怎么看待大顺参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显然易见

以国家的强力,军队、大炮、火枪、军舰、战争,来像温室一般,保护助长着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并且像温室助长一样,缩短这个转化的过程。做时代的产婆。

新时代什么样

他们眼里的概念,却又是片面的、纯粹生产力角度的机器生产、布匹有的是、盐有的是、白银积累、商品粮价稳定简言之,即,特殊性和地理优势与先发优势的“纯粹生产力视角”的松苏模式,在天朝推广。他们眼里,并不涉及上层建筑和政治构建。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