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173章 对日最后一舔

新顺1730 第173章 对日最后一舔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别了白云航,南下上了贸易的福船,趁着风起,便起航去了日本,完成他谋划的关键环节。

船上,馒头和陈青海等人都做了小厮仆从打扮,馒头驾轻就熟,也知道不过是演戏,多年当仆人的经验还在,业务之熟叫杜锋等人叹为观止。

今年的贸易信牌早用完了,四张正常贸易信牌、三张临时信牌,赚了大约20万两银子。

这一次前往日本,船上装的更是寻常人要杀头的违禁品。

粮食。

而且是胶东、山东大灾背景下的粮食。

船舱内,刘钰正在对这几个心腹人训话。

“你们几个啊,好好跟米子明学学,既是要装作仆人,总得像一些。杜锋你瞅瞅你,这像奴仆吗”

杜锋无可奈何,学着馒头的样子,说话做事的时候微微低矮了身体,站起来的时候也是要做到下意识地低头缩身,不要比“主人”高。

“大人,咱们这次去倭国,到底是去干什么”

“测绘。测从长崎到小仓、从小仓到下关、从下关到大阪江湖的海况、布防等情况。”

“大人不是说倭国锁国,寻常人不得进入倭国吗”

“我自有手段。”

刘钰嘻嘻一笑,便把自己的手段给这些人说了一下。也是为了灌输他们一些新思维和新知识。

中国海商没资格去日本游历,荷兰商馆的馆长却需要每年一次前往江户参觐,但这一次刘钰却获得了许可。

之前的贸易中,刘钰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让林允文交给了长崎奉行。

日本锁国到现在,德川吉宗上位后,稍微放松了一些。

原本是严查任何西方书籍、尤其是汉译本流入日本的,连徐光启的交友论,都因为徐光启是天主教徒的缘故,位列第一批锁国禁毁的书目当中。他的这本小册子,在德川吉宗允许书籍流入的背景下,可以被正大光明地送到江户。

德川吉宗上位后,日本遭遇了灾荒,为了度过财政危机,连大名的“参觐交代”制度都改了改。

为了防止大名们尾大不掉,两年要去往江户参觐一年,既是为了控制,也是为了消耗大名们的财力物力人力。去一趟江户就得花不少钱,除了守卫长崎的锅岛家和黑田家只需要参觐百日,其余的都是一年。

前些年减少参觐时间,让大名们再多缴纳一些米粮,总算是熬过了财政危机,今年刚刚恢复参觐交代制,又遭遇了大灾荒。

刘钰之前让林允文捎过去的小册子,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谋一个能去江户的机会。

一则考察地形、勘察各处布防和炮台。

二则就是为了舔一舔,多弄几张贸易信牌,为将来打日本攒钱建海军。

小册子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了一下日本“正德改铸”之后的财政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前日本的钱越铸,含金银量越低。十几年前,搞了一次币制改革,增加了金银含量。

然而,一方面中国荷兰商人一船船地把金银往外运;另一方面金银含量增加了,货币总量减少,必然导致通货紧缩。

日本是搞实物地租的,也是实物俸禄的。

武士、旗本们发的都是粮食,通货紧缩,粮价暴跌,他们的日子很难过,没钱花。

粮食倒是够吃,问题是作为武士,不可能整天只吃饭,总得花钱。

米价更是在前几年的通货紧缩大潮中,暴跌到了最高价时的四分之一。

封建制下,锁国体制,必然要“谷贵金贱”保证体制稳定,米价暴跌,武士们就经常搞搞暴动、抢劫一下商人,更使得财政问题越发严重。

武士们大规模欠债,幕府虽说搞了个“相对济令”,不受理金钱纠纷。在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下,不受理金钱纠纷,等同于在告诉武士们使劲赖账,没事,难不成低贱的商人还敢要账不成

然而终究不太好,这几年武士们不但开始赖账,还开始明抢了。

幕府出了财政问题,也严重损害了刘钰的利益幕府以为仅仅是金银外流的缘故,又缩紧了贸易,贸易信牌的数量更减少了一些。

本就是一群人抢食,现在食物总量少了,抢起来就更麻烦。

本来江浙帮、福州帮、漳州帮三伙人就内卷的厉害,现在刘钰又进去了,贸易总量又锁紧了,简直卷出了天际。

他现在又没能力逼日本开国贸易,还需要大量的钱才能攒出逼其开国的舰队。

是故刘钰的小册子上,就介绍了一下“通货紧缩”的概念。

建议幕府,铸新钱,降低含金银的量,往里面加铜、加铅,保证市面上的货币总量,粮价就慢慢升高了。

你铸那么好的钱,货币总量那么低,大家肯定都屯着钱,谁也不想花钱。

不花钱,米怎么贵

米不贵,武士们日子苦,那当然不满。

武士不满,你又以为是金银大量外流的锅,缩紧贸易。

通货紧缩商业停滞,货物减少,长崎的贸易量减少,我怎么赚钱

这小册子叫林允文送过去后,后一次贸易,长崎奉行也发出了邀请,希望刘船主能够去一趟江户,将军大人希望能够见一面。

除了这本小册子的因素,也和刘钰弄去了弓马武人、战马、医生、马医、牛角等一系列违禁品有直接的关系。

这非是一朝一夕,而是谋划数年。

这等机会,刘钰当然不肯错过。

荷兰人年年能去一趟江户,沿途的地理、驻防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还偷了不少日本的地图。

要不是郑家在台湾把荷兰打了一顿,让荷兰对东亚的战斗力心有余悸,这些年可能就琢磨着“炮舰开国”了。

荷兰人参江户的路线,是从长崎到小仓,走马关,进濑户内海,到大阪江户。这条路线也正是刘钰急需想要知道的。

所以这一次带了八个人,都是海军里的心腹人,也是测绘水平最高的。

带了写密信的姜汁葱汁等,到时候测绘一下海岸、秘密绘制地图。

长崎那边检查的太严,要是带着地图被发现了,估计以后贸易也没得做了。

今年德川吉宗刚取消了“上米制”,恢复了参觐交代,结果大的饥荒就来了。整个濑户内海地区以及西海道,都遭受了大灾,史称享保大饥。

刘钰带的这几船米,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孩子饿死了之后的米汤。

几船粮食屁用没有,而且该饿死的也都饿的差不多了,但这个态度却可以换取对方的贸易信牌。

一船米没几个钱,一张贸易信牌那可就是一年几万两银子。况且现在长崎的米价肯定上了天,这几船米亏不了。

唯一良心稍微有点不安的,就是这几船米要是在胶东发放,或许能多救几千人,如今却要去“救济”日本人。

他对带着的这八个人是信任的,一半是真正的“自己人”,另一半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舍弃在大顺的地位跑去日本泄密的。

也有意培养这些人的见识,把小册子的事一说,询问道“你们可听懂了这里面的弯弯绕”

从起航一直讲解到快到五岛了,这几个人都不笨,又有自小学几何学培养出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纷纷点头道“听懂了。”

陈青海问道“可就算大人说的天花烂坠,这倭国的银钱不足,终究还是和金银外流有极大的关系啊。倭人不傻,就算按大人说的,铸了新币,可是我看这长崎的贸易,也是难说增加。”

“大人既然一直提防荷兰人,能不能利用这次机会,挤走荷兰人”

其余几人也都是这个想法,刘钰摇头。

“别做梦了。当年倭人天主教徒起事,荷兰人帮忙镇压过,这么大的情面在里面,他们不可能拒绝荷兰人贸易的。不过坑我倒是可以埋一埋,之前已经写过一本荷兰血腥殖民史,估计倭人也看到了。只能说,可以争一争,但是短时间内想要禁绝对荷贸易,我看悬。”

“对了,好好回忆回忆淮阴侯列传,尤其是胯下之辱那一段。这一次去,不要那么高傲,等攒够了钱,再趾高气昂。”

陈青海咬牙道“上次我们几个便说,收归官营便好。把对倭贸易收归官营,一年得钱数十万,舰队也就建起来了。何必学什么淮阴侯我看,该看看桑弘羊等人讨论的盐铁论。”

刘钰见这群人气咻咻的模样,心道士气可用,又不好叫他们憋闷着,便道“官营麻烦太多。倭人若是不准官营对接贸易,就国朝开放贸易的状态,管得住走私此事忍一忍吧,所以叫你们看看淮阴侯列传嘛。”

“到了倭国之后,记得多看、多记、少说、少问。测绘的时候能记在脑子里就记在脑子里。将来必有大用。我之前想过,弄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派你们乘船抵近绘图。但后来一想,倭人防备荷兰人那也是防备,日后咱们若想攻打,也是阻碍。”

众人称是,都暗暗记在心里,也知道这一次也算是一场考核。学的最好的几个人全都跟着出来了,日后最早的实习舰长人选,必定是要看看这一次的表现的。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