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夜阑京华 > 第二十六章 醉颜对百花(3)(“我十七岁来过北京,在德...)

“我十七岁来过北京,在德胜门下走过,”谢骛清在她背后说,“那时想,那一战势必要胜,推翻清王朝再回来。再回来定要带兵从此门走,畅快地走。”

“你手里的前半句,就是那年写下的,”他告诉她,“而后半句,一直没想到合适的。直到那晚,我离开恭王府,让车去了安定门。回来,写下你手里的话。”

一句话相隔十年,分别出自十七岁的谢山海和二十七岁的谢骛清之手。

这上边有他的家国与志向,也有她的名字。

谢骛清之前隔着一个珠帘等她,见她转身瞧自己,掀开珠帘进了卧室。珠帘子在他身后落下,白珠子一串串地撞击着彼此,缠绕晃动着。

“我以为,”她在窗外热闹的烧火做饭,浇水融冰的笑声和杂音里,几度哽咽,许多事忽然都明朗了,还有许多她从没敢想的,“以为,你没这么喜欢我。”

谢骛清眼里盛着笑意,轻声回她“有多喜欢,我也不好说。又没比较。”

她一下子想到两人初次亲吻那天,他问自己还觉得亏吗自己也是如此答的。

谢骛清记得她说过的每句话。

而且他从来都顺着她的心意,能做到的全做了。

方才在车站,谢骛清下车前,留了几个兵士守车厢。她隔着布窗帘,见他被数千人拥在其中,和迎接的学生、进步代表握手,军帽下的眼睛里有着礼貌和笑意。她看得心潮澎湃,为他高兴,哪怕北上之行的目的已无法达到,但各界还是仰慕和钦佩他们这些爱国将领的。

她感动的心情在一转头时全消退了。留下的兵士都以手指扣扳机,从窗口往外一遍遍审视靠近谢骛清的人。他们无暇感动,只怕给人刺杀的机会。

“站台历来是最复杂的,混在其中打冷枪最容易,”其中一个解释,“将军的行程本是保密的,不该有这样的接站。这是唯一一次,他知道行程被泄露,还是坐了同一班车。”

另一个老军官怕何未担心,安慰说“南北的人都在北京,该不会有太大危险。”

何未走到谢骛清跟前,仍然后怕,怕欢迎队伍里真有想要他命的人。

“今天他们说,你是第一次见欢迎的人,”她内疚说,“我在躲避刺杀上没经验,下次你直接告诉我,千万别什么都顺着我。”

“无妨,”谢骛清瞧着她的眉眼,柔声说,“我一贯谨慎,那些人会怕是圈套,不敢下手。”

“我也有自己的私心,”他轻声又道,“谢骛清戎马半生,积攒下的名声从未用过,想至少给你见一次。”

至少给她见一次自己声名上好的一面,而不是只有躲避暗杀,举步维艰和佯作出来的昼夜荒淫、声色犬马。

何未眼又红了,别过头看别处,看室隅。

细细碎碎的撞击声,白珍珠串起来的帘子就是不停。

“你姐姐,在我家。”她轻声说。

他颔首“我知道。”

谢骛清起初没答应让二姐去。到了北京饭店后,他和二姐通了很长的一个电话,慎重考虑后,还是让二姐去了何二府。如今南北未开战,尚有机会见一面。日后形势不明,谢家人再想正式约见何家人就难了。何未是个正经的女孩子,既打算结婚,该有的礼就不能少,先见再说,只当为日后见了。

况且她孝顺二叔,若日后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见上,怕给她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我们家的人比较老派,”他对她解释,“过去几个哥哥姐姐都是父母之命,至多在婚前见过一两回,到我这里已算最新式的。父亲有旧伤在身,不能走远途,托了二姐过来,希望你二叔不要介意。”

“总要见的,”他接着道,“这是一道礼,也是谢家的诚意。”

何未的心慢慢地跳着,抿着唇不说话。

“等谈完恋爱,你什么时候想定下,我都可以。”

她手里没东西可握,将那张纸叠了又叠。

谢骛清静等着她。

“我想问一件事,问问你的心里话,”她将心事问出,“你有没有介意过之前的事”

“之前什么事”他柔声问。

“我的传闻。”

他想了想,承认说“有过不舒服。”

何未心沉下去,他是介意的。

谢骛清瞧着她低头时微微分开的刘海,想到在这个屋子里初见她的情境。那么小的一个女孩子就直勾勾瞧着自己,问是否有过通房的丫鬟,或是妾室他可以不答,还是答了。

她总有她的本事,逼他说心里的话。

“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嫉妒,”谢骛清轻声说,“因此不舒服。”

“余下的事,”他严肃说,“对谢骛清来说,不值一提。”

她低头,眼泪又要涌上来。

从十四岁哥哥走,二叔一病不起,她面对何家长辈的围攻,白日装可怜哭,夜里在锦被里哭,怕二叔真就此走了,怕守不住何家航运。到十六岁,开始被流言缠绕,从未有清净的日子她曾暗暗想过,日后自己的婚姻该不会有好结果,谁会不在意流言就算一开始情深义重,日子久了总要流言蜚语磨掉了耐心,渐行渐远所以她始终告诫自己,婚姻是婚姻,与情感无关,只为家业。

她不在乎外人如何看,可真的从心里在乎他。怕他说不好的话。

外头已点了油灯,院子里亮堂堂的,照到没亮灯的屋子里,造出来一个又一个影子。谢骛清的影子和她离得更近了。

“未未。”他轻声叫她。

她低低“嗯”了声。

“你仍有选的机会,”谢骛清说,“我就如此定了。”

她眼睛红红的,看地上的影子,轻轻笑了。

遇上谢骛清,哪里还有的选。

两年的斗转星移,却没有物是人非。她像还在那晚,从恭王府一同回了百花深处,温热了一壶好酒,对着满屋子粉粉白白的海棠,情之所至,谈到终身事。

“我们”她停了许久,轻轻地说,“把婚事定了吧。”

他笑了。

她抬眼看他。

“好,”谢骛清柔声说,“我们把婚事定了。”

海棠香满溢在屋子里,他的影子像山,落在她身上。

何未想说话,被谢骛清握住了双手。她握着早折成细长条的纸,谢骛清握着她的双手。那是她平生初次感觉到一个男人的手可以从凉到热。

两人虽不说话,却像说了许多心事。

谢骛清低头,像山影压下来。

“我们要回家和二叔说吗趁着你二姐在”她问。

“二姐已经走了,”温热到了唇上,他亲到她,“晚上的火车。”

谢骛清的话将她拽回现实,南北对峙仍在,谢家二小姐是冒着风险入京的。谢骋如此番是半为公事半为私,除了办要事,再不见外客,带了最大的诚意去拜访何知行。

谢家的人视她为珍宝,不愿有丝毫怠慢。

谢骛清和她亲到书桌边沿,把她手里的字条拿走,放回桌上。

何未靠坐在书桌旁,被他亲着,又感觉到火车上他抱着自己时的情境。谢骛清这一次没有躲开。她想,这就是定了亲事前和定了后的差别可过去也是定了亲,却没有被这样过。

她今日的连身裙裙摆不长,侧面有分叉,稍稍分开,便能见到白色长袜上的膝盖和腿。她的皮肤白,在暗里显眼,她见谢骛清视线落在自己的腿上,脸更热了。

能感觉到男人的身体变化更明显了,她脸红着想躲开,被谢骛清扣住腰。

谢骛清许久没亲她,只是瞧着怀里的她。

“不开灯,外边人要觉得奇怪了。”她轻声说。

他笑着没回答。

谢骛清拉开书桌的椅子,换成他坐在书桌边沿,右脚的军靴踩在椅子上,把她抱到了身前。何未越发不知如何是好,手也不知该往哪里放。

背对着月光的他的影子更重了,像黑夜从上往下地压下来。

“去奉天的路上,我想到过你,”他轻声说,“不止一次。”

她想问想到什么

一抬头对上他的双眼,便明白了。

她的呼吸有了热意,像那晚。可那晚外头没人等着,也没热闹的笑闹声,有人生火做饭,烧菜备酒,随时准备吃晚饭,随时有人要叩门。

“我也想过。”她不知该不该承认,但还是说了。

谢骛清和她对视着“想过什么”

“你。”她低声说。

“想我什么”他声更低了。

黑漆漆的房间使他们与世隔绝。他在她耳后亲吻着,把她的长发散开,头发滑落到她的背上,还有肩上。她在这方便所知并不多,见过的男人身体仅限于谢骛清,那晚他还始终克制,长裤从头至尾都在身上,腰带从没解开过。

她见他解枪套,屏息地瞧着,他将枪套放到身后的书桌上,开始解腰带。

“我不大懂,这样会不会有孩子”

“不会,”他低声说,“我不会让你冒风险,有我的孩子。”

她像被针刺了下。

她低着头,不动也不说话。

谢骛清察觉异样,停下了解腰带的动作。他借着月色,端详她的脸“怎么了”

她轻摇头,避开他的目光“那些人都不怕,为什么要我们要怕。”那些军阀动辄十几个姨太太,儿女成群,无论如何荒唐,只要有兵权在手,哪怕强抢女学生也要被人当风流韵事传。可谢骛清重情重义,在感情上清清白白,一心为家国,有孩子却只能想到“冒风险”这种字眼,她听着实在难过。

她低声说“刚才问你,是因为没经历过男女的,”更像新婚之夜的忐忑害怕,“我不担心有你的孩子。哪怕之前在天津,你问我对婚姻的想法,我都想过孩子的事那时虽没细想,但想得都是孩子容易有危险,不好保护。”

何未越说越难过“而不是我自己冒风险。”

这是该高兴的事。

谢骛清轻叹口气,手抚上她的长发“不哭了。”

何未惊觉自己脸上有泪,她不是爱哭的人,方才见海棠,见字条也没掉下眼泪她用手背压着脸上的眼泪。

谢骛清笑着,柔声道歉“怪我,是我说错话。”

根本不是说错话。

她晓得这是谢骛清的真实想法,才会难过。

他在她耳边笑着道“我还什么都没做,你就为了孩子哭一场。是不是想太早了”

她眼里含着泪,被他的话逗笑了。

“我不是不想的意思”她小声道,“都定下了,我没不愿意。”

谢骛清系上腰带,笑着离开书桌。

“你去哪儿”

“太冷了,要两盆炭火。”

没多会儿,林骁端了炭火盆进来。

读书的端了一个铜盆,里边盛着干净的清水。铜盆被放在了珠帘外的地上,谢骛清先在清水里拧干了白布,把衣架擦干净,脱了军装挂在勾子上。他挽起白衬衫的袖子,何未醒悟过来他要收拾卧室。前些日子,她嘱咐茂叔带人来收拾,老伯回了,说不用的,她就以为这里早收拾干净了。

“外边看着挺干净的,这里怎么不让人收拾好”她看四周。

就算今晚上收拾完,直接住的话都有味道,还是要通风晾一晾的。

“不是说过我的事历来都是自己做,”他笑着重复过去说过的,“这卧房,从我入住,你是第二个进来的人。”

初听以为他随便说的。

何未几次想帮他,全被拦住了。谢骛清自幼不是个享福的人,在军营和战场上历练惯了,做这些不觉什么。他知道何未没做过这些活,让她在外屋找本书看。

何未在望着红彤彤的炭火,再看他在珠帘后的身影,问“我给你做两盘下酒菜吧,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今天特殊,我做给你吃。”

没等谢骛清答应,她便将大衣搭在坐塌上,离了正房。

她学得东西很多,唯独对烧菜煮饭等等家务事不精通,没特意学过。何家航运刚有起色时,他们家还在一个小四合院里。二叔和哥哥额外忙,胃口不好,茂叔寻了个好厨子烧饭,他们都吃不了两口,何未为逼他们认真吃饭,就学了几样最家常的菜,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捧自己的场。后来家业渐大,她偶尔过节也会烧,做下酒的菜。

何未深知自己厨艺不精,让等在厢房的均姜去买了最好的酒回来。

等谢骛清把卧室收拾得差不多了,菜也上了桌。

谢骛清和她先后落座,他拿了竹筷,见面前的菜静了一静。

“这个不是应季的,”何未指白瓷碟里的炸香椿,解释说“秦伯在冰库里冻存着的。”

他轻点头,端起饭碗,吃了起来。

何未头回见他吃自己做的东西,撑着下巴瞧,想到一桩不太适合眼下想的事。方才卧室那么脏,到处都是灰尘,他坐在桌旁解腰带,该是怎么完成圆房的事。

她想了想,换了只手撑着下巴,瞧他长长的睫毛,又想,是不是自己会错意了

谢骛清端起夜光杯,喝了口酒,见她深陷沉思“在想什么”

她被问得脸一红,含含糊糊地说“想菜好不好吃。”

谢骛清温柔笑笑,接着吃。

“刚才”

谢骛清筷子一顿,抬眼看她。

“我不是爱哭的人。”她解释。

他点头“我知道。”

何未继续撑着下巴瞧灯下的谢骛清,视线往下,瞧着他军裤腰上的那根皮带。谢骛清一抬眼,她便往有灯的墙上瞅,瞧着花架子上的一盆盆海棠。戏词写得不透彻,大多是意境,书里倒是偶尔有,也都是在床上的。

想想,她又隔着珠帘子往光溜溜的木板子上瞧,里边是打扫干净了,红红绿绿的布也撤走了。只是还没铺被褥。莫非不在床上也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