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48章 活万民者王天下

水浒新秩序 第448章 活万民者王天下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罗仲彦长期任职在一线,当然明白徐泽问这些话的意思,但其人却不是这么好忽悠的。

“徐社首是想说户口增长与粮食增产之间的矛盾,按你的说法,户口增长无极限,而耕地增加有极限,再如何精耕细作也养不活更多的户口。”

“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我虽记不住具体数据,却是知道近十几年来,每次造籍,户、口增长的幅度都极小,甚至还有一些州县减少了户数。”

罗仲彦所说的这些,其实是王朝常态。

战乱结束后,社会资源被重新分配,吏治也要清明些许,绝大部分的百姓辛勤付出后就能吃上饭,人口增长率便会高于平均值。

其后,王朝行政效率下降,社会阶层慢慢固化,“穷不过三代”现象开始加剧,人口增长就会适当放缓。

但这十几年,在籍人口增长变缓甚至减少的主要原因,却不在此列。

“罗知州,当今天子登基以后,在籍人口减少的原因,你真不知道么”

“在籍人口”四字徐泽加了重音,人口增长的幅度也许真变缓了,却未必是簿籍数据反映出的那么明显的放缓。

比实际增长的人口可能更多这件事更可怕的,是这部分未在籍人口的去向隐户、流民、山贼

罗仲彦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其人如何想不明白徐泽的言中未尽之意,却仍不想放弃,嘴角不受控制地哆嗦了好一会,才憋出一句话来。

“纵观古今,没有任何一朝能比本朝养活更多的百姓,莫非徐社首的同舟社就能做得更好”

这句话的确是大实话,抛开农业技术进步和种子改良等因素造成人口增长的主因。

只谈大宋在保障少地、无地百姓生存,以控制人口减少方面的努力,确实做得非常出色了,其努力包括且不限于

建立田底田骨和田面田皮相分离的永佃制度,以契约方式明确佃农有着对佃耕土地的永久使用权,使无地百姓能依靠佃种生存;

放开人口流动限制,鼓励城市手工业、商业和娱乐业发展,以吸纳无地者从业;

顶住特权阶层压力,屡次推广梯级纳税的方田均税法,打击隐田逃税现象,增加上户和特权阶层的税收,以减轻下户负担;

推广“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全国性的福利制度,以救济生存能力弱的社会个体;

甚至,还不惜牺牲军队战斗力为代价,大规模吸纳流民,组建工程营性质的厢军;

等等。

在为赤贫者解决生路上的努力成果,不仅是“纵观古今”,还包括其后几百年的华夏封建王朝在内,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超越大宋。

虽然大宋这么做的初衷并非为了救济百姓,而是为了断绝大规模流民造反的基础,但不可否认,这些政策确实给了不少百姓活路,也的确超越了任何王朝。

徐泽自认为同舟社现在就做不到这么多,至少,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牺牲军队战斗力为代价,大规模组建工程营。

所以,其人很果断地答道“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所以我才不得不借子义红五营之名闹事,也只敢闹到这一步。”

徐泽坦率承认红五营就是同舟社,自己就是“李子义”,却没有给出同舟社养活百姓的办法。

但罗仲彦却从徐泽两个响亮的“不能”中,看到了他的真诚态度。

其人虽然忠于大宋,却非痴愚盲忠之人,现年六十有五的罗仲彦,经历了仁、英、神、哲和今上五朝,已经步入晚年,早就看透了世间一切。

大宋究竟是怎样的现状,其人的眼睛还没瞎,自然看得到。

同舟社的崛起之势如此强劲,王师中阻止不了,吴汝翼阻止不了,童贯阻止不了,再加上不断使反劲的今上,他一个文不成武不就,即将告老的知州又能做什么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者,绝非英雄,徒惹人笑而已。

当日城破之时,他没能死在贼人手里,醒后便一直大骂牛皋,只求早死,免得毁了自己一世英名。

贼人既不杀他也不放他,让其人意识到这些贼人有蹊跷,才留下有用之身,一定要搞明白事情的原委。

再后来,罗仲彦被辗转送到徐泽处,得知京东两路动乱的惊天内幕,乃以言语激怒徐泽,想让其背负亲手杀掉自己的骂名,也让自己保持身后名。

徐泽当日很冷静,不仅没有被他激怒,还邀请其人列席会议,这才真让罗仲彦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真的不简单。

今日,徐泽没有给他肯定的回答,反而更让其人欣赏。

为人主者,最需要的不是聪明,处处都能想在臣子前面君主太可怕。

像商纣王帝辛、隋炀帝杨广,还有今上,哪个不是绝顶聪明之人

却正是因为他们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国力鼎盛的王朝才会在他们的手底下生生玩崩。

人主最需要的品质,是敬畏。

敬畏天威不可测,敬畏苍生不可欺,敬畏人心不可知,敬畏自身不可为。

心怀敬畏者,坦言不足者,虚心纳谏者,方是真人主。

想通此节,罗仲彦整理衣冠,郑重行礼。

“望社首莫忘今日两个不能,慎思、笃行,早日还天下苍生一个朗朗乾坤。”

徐泽正容还礼,道“邦之兄罗仲彦表字大可拭目以待”

靠罗仲彦最近的关胜、张雷天资虽高,但毕竟年纪较轻,阅历、见识都远非其人能比,还在反思罗、徐二人刚才的对话。

而心忧同舟社会被激进的呼声带偏的王进、宗泽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社首一如既往的实事求是,同舟社的大业不会偏。

还有一些反应不是太灵敏的人,则有些茫然,不明白话题怎么就戛然而止了。

徐泽的确还有一些观念没有引申,但罗仲彦又不是他请来的“托”,哪能你想演什么就演什么。

没有“托”,就不能表演了么

“元则陈规表字兄,邦之兄的意思你可懂了”

没想到话题突然引导自己身上,陈规有些措手不及,赶紧起身行礼。

其人时年四十有六,比之罗仲彦年轻了不少,但明法科出身限制了他的晋升速度和最终成就,仕途一直不怎么顺。

陈规虽有忠义之心,却也没法如罗仲彦这般黄土埋到脖子的老者洒脱。

今日,同舟社掌控之下的京东东路诸州县文武到齐,这就是一种力量展示。

见识了同舟社的强大,再对比大宋的没落,还有安丘城中的家族。

陈规终究难绝功利之心,话中便多了一丝难名的复杂情绪。

“规愚钝,猜测罗知州的意思是能活天下万民者,方可为天下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