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62章 从哪里来

水浒新秩序 第462章 从哪里来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军官轮训队名为“轮训”,可训练并不多,反倒是用在学习、讨论和撰写学习心得上的时间不少。

这种安排实际上比单纯的训练更“磨人”,因为训练的累只是一时,而听课时要全神贯注,课后的讨论和心得更是要挖空心思。

为了节约时间,轮训开始后,徐泽便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军营内,即便如此,除了吃饭、授课和几次大讨论外,众人也很难见到社首。

徐泽其实很希望能像当年一样,亲自组织众人讨论,以促进众人消化授课内容,并更加真实的掌握官兵思想动态。

可他还有很多事要做,同舟社如今的局面早非梁山和之罘湾时代可比,统缆一切工作的社首非常繁忙。

徐泽即便待在军营内,也没法与众人一同作息。

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在处理公务,制定各类工作计划,指导秘书们根据自己的大纲编写各种教材,等等。

除了一些重要的讨论亲自组织外,徐泽只能选择出思考题“折磨”受训学员。

在第一课军队的起源与演进中,徐泽**裸地揭露了自古以来所有军队的特性杀人。

更强的军队,其实就是更有效率的杀人组织,就连最差的军队也精于“本职”在战场上表现再差劲,也不影响他们杀普通人时的狠辣。

课后,徐泽布置了一道近乎无解的思考题,确实拦住了所有人。

康达想从杨喜这里获得灵感,但杨喜自己也很迷茫。

别看军中厮杀汉个个五大三粗,但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有想法,没人会是傻子,真傻子当不了统帅。

要么如大宋这样打压军汉的社会地位,限定军将的权力,掣肘军队的作战。

结果,只是让军队造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却也严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严明军纪更是无从谈起。

要么就如大唐那样充分放权,刺激军士的**,释放军队的野性,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如此以来,似乎又回到了开班式的三个问题上。

其实,几个问题看似一样,但还是有不同的。

问题即是方向,社首在问题中已经给出了提示,只是众人还抓不住关键。

轮训期间,作息时间一如一线部队,熄灯后,答题就只能在课堂内进行。

结果,当晚,课堂内的灯亮到了很晚,所有人都为了答题而绞尽脑汁。

次日大早,睡眠不足的集训学员被紧急集合的号音吹醒。

这种“突袭”对于众人来说根本不在话下,迅速集结完毕后,队伍被周畀直接带出了营。

军营以东三里地,一片成熟的稻田里。

早起抢农时的农人已经在田里忙出一身汗了,社首正带着两名亲卫在其中一块稻田中割稻子。

学员们皆有眼色,赶紧起卷裤腿下田干活。

农活熟练的拿起竹篓中的镰刀便割稻子,不精此道的则围着稻簟中用竹篾编制的长方形竹席脱粒。

社首所在的稻田并不大,七十多人的队伍在这块小田里根本展不开。

徐泽对这一片仿佛很熟,当即分派任务。

邓尤带四个人,去田石牛家帮忙,就是那边两个人割稻子的那家;

康达带五个人,去周犊子家帮忙,打光背的那个就是;

马扩你们几个手生的,别在这里耗着了,去那边给田进益家拾穗去;

前段时间,拓州县的共建会组织同步铺开,尽管同舟社之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徐泽仍是很不放心。

登、莱两州的共建会是在长时间的渗透后,逐步搭建起来,有非常稳固的群众基础。

这是个绝大部分百姓终其一生都不出十里活动范围的时代,登、莱两州共建会闹得再红火,也只限于这两州八县范围之内。

哪怕是隔得最近潍州百姓,即便是听过了同舟社、共建会的传说,也没人会当真。

战争形势的剧烈变化,让群众基础还没成熟的密、潍、沂、青已经被实际控制四州落入同舟社的掌控,快速铺开的共建会一步到位是绝对不可能的,中间肯定会有反复。

扎根最基层的组织也最容易变形走样,即便是后世党坚强领导下的各地村委会,都没法做到一步到位,徐泽更不敢做这种美梦。

说白了,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落实,抓不住“人”这个关键因素,什么“会”“社”,什么章程和制度都不好使。

共建会这种基层组织只能使用各村的人,空降是不可能的,同舟社也没那么多的候备骨干。

而共建会又是同舟社下步社会改革的关键一环,基础没打牢,再好的政策也会在落实的过程中被人篡改,让善法变成恶政。

因此,徐泽在各地共建会组织建立过程中,不仅命吏曹、户曹和监曹组织督查,他还亲自抽查了部分村级共建会。

这个叫做田各庄的小村子便是他抽查的村庄之一。

因此,徐泽知道这片稻田属于叫做田赶驴的四等户。

田赶驴有两个成年了的儿子,一个两年前匪患中下落不明,另一个年初得绞肠沙没了,其人前些时日也摔断了腿,还是医护营给正的骨,到现在仍没有好利落,暂时下不了地。

赶驴家缺劳力,村里共建会组织的生产互助组承诺给他家收稻子,但要等到忙完了其他人家才能来,徐泽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意安排了这次收割。

待田赶驴的浑家李氏听日说有三位军爷在给自家收稻子,急忙洗碗烧水,提着水壶赶来时,徐泽已经带人收割完毕,上了田埂。

李氏认出了徐泽,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想磕头被徐泽阻止,嘴里菩萨长佛爷短的一直不停。

忙了一大早,确实也有些渴了,但李氏带来这个水壶显然不够众人分。

徐泽接过李氏递来的水碗,喝了一口后,交给学员们传递,一圈下来,还剩小半壶。

直至此时,东面的小山上,红日方才冉冉升起。

留下两名亲卫帮李氏将收好的谷子挑回家晾晒后,徐泽带着一群卷着裤腿赤着脚的集训学员,背对朝阳赶回军营,留下一路的歌声。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