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6权75章 天朝的权威

水浒新秩序 第6权75章 天朝的权威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东亚地区数千年来只有一种主流的外交思想朝贡。

在朝贡体系下,真正的“平等外交”思想反而没有市场。

金、辽、宋现在还是与同舟社同等体量的大国,徐泽有必要亲自与三国的使者会晤,磋商解决彼此分歧和矛盾的办法。

高丽和日本两国则属于大同的藩属国,徐泽作为上国天子,非必要事,不会自跌身价随意接见两国的使者。

因此,与两国有关的大小事宜,日理万机的大同正乾皇帝尽皆授权外部尚书王四处理。

“陛下”

前来复命的王尚书还有些不太适应自己身上的官袍,在徐泽面前站得笔直。

“不凡,私下场合,就不要这么拘谨了”

“是”

王四回答很果断,但依然站得笔直。

“陛下,高丽国主王俣已经病重近一个月,药石无用,恐怕坚持不了几天。”

自当年徐泽带兵攻破高丽国都开京后,同舟社就开始深度介入其国的内政。

雄才伟略的高丽国主王俣自然不甘心做个受人操纵的傀儡,其人多次利用高丽内外发生大变的契机,逐步将同舟社势力请出国都。

王俣认定徐泽是心怀天下的王者,不可能窝在辽东和高丽做土霸王,肯定会抽出兵力逐鹿中原争霸天下。

到那时,同舟社自然会放松对高丽的约束,甚至还会与高丽进行利益交换。

其人就能搭乘徐泽争霸天下的顺风车,再次整军经武,收回失土,复兴大业。

可惜,这一等,便是一年又一年。

徐泽不仅没有因为争霸中原而放松对高丽内政的把持,还逐渐利用其国内王族与豪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勒紧套在高丽脖子上的绳索。

而一旦涉及到与同舟社的利益冲突,就连国主亲自掌控的几只腹心兵马究竟听命于谁都非常可疑。

这几年,高丽不仅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内政,就连以往在辽、宋两国之间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也没法执行。

高丽与宋辽皆已断交,与金国也不敢深入接触。

王俣终于醒悟过来,无论是来自大海对面日本的威胁,还是国内此起彼伏的豪族叛乱,背后都是人为操纵的。

而其人这些年所有的复兴希望,都不过是徐泽故意展现给他看的虚幻而已。

在绝对强势又花样百出的同舟社面前,高丽注定只有灭亡一途。

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供人一笑的把戏而已。

彻底绝望之后,王俣便放弃了挣扎,开始沉迷酒色

实际上,当年开京之战,高丽国主的身体就已经受到重创,不能人事了。

但越是如此,其人越要掩饰自己的不能,越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后宫,也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

最终,自暴自弃的王俣耗尽了生命力,将一副烂摊子留给自己的继任者。

对此,在背后掌控高丽一切的徐泽自然洞若观火。

“高丽有什么变故”

高丽作为藩属国,立嗣、传位都要经宗主国大同王朝点头才能作数。

王楷的世子之位,徐泽是承认的。

正常情况下,王俣薨逝后,王楷即位,大同也不会在这事上过多干涉。

但现在国主随时都会薨逝,世子需要接替王位的关键时刻,国丈李资谦却带着自己的外孙世子王楷来燕京参加宗主国天子的登基仪式。

因此,只凭只言片语,徐泽也能断定高丽另有变故。

“王俣病重之后,曾召李资谦、金富轼等臣子入宫商议立嗣之事,其人有意让世子王楷避位,立王运之后为国主。”

王四说的这条信息,包含着一段高丽王位传承的隐情。

二十八年前,高丽宣宗王运病逝,其子年仅十岁的王昱即位。

王昱患有严重的消渴症,体弱多病,根本无法处理朝政,便由其母思肃王后李资义的堂姐垂帘听政。

中枢院使李资义李资谦的堂兄认为堂外甥王昱有早夭之相,乃秘募私兵,准备为自己的亲外甥汉山侯王昀同样是王运之子争夺王位。

李资义行事不谨,政变还没有发动,就被另一个阴谋家鸡林公王熙王运的弟弟察觉。

王熙先下手为强,联合其他重臣,灭了李资义,流放汉山侯王昀和其母元信宫主至庆源郡,并逼迫自己的侄子王昱禅让于己。

两年后,王熙的王位已经巩固,王昱却不明不白地“薨于兴盛宫”。

王昱已经禅位,且体弱多病,仍逃脱不了被自己叔叔弄死的命运,引起了国人对其的同情,本就不稳的豪族又趁机闹事。

由此,导致王熙、王俣父子的统治一直不怎么稳,急需文治武功以彰显自己的合法性,高丽也变得更加好战。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丽出兵争夺曷懒甸,吞并耽罗国,又趁着辽国内乱之机,染指保州。

最终,一脚踢在铁板上,被同舟社打回原形。

对同舟社一战的失败,不仅让高丽丧失了海防,还严重动摇了王氏统治全国的威望。

无论谁接替王俣的王位,不能斩断大同王朝伸向国内的手,就没法获得民族的独立和完整的主权,都只能做徐泽的傀儡。

现在,时日无多的王俣有意将王位还给王运一脉,倒是一步好棋,既能推脱社稷覆亡的责任,并尽力保住自己这一脉。

“王昱、王昀不是都已经绝嗣了么,哪里来的王运之后”

王运生四子,除王昱和王昀外,另外两子皆没有满岁就早夭,王昱没有留下后代,王昀流放不久后也稀里糊涂死掉。

“王俣有意随便找个人顶替。”

这是为了甩锅而不择手段啊

“高丽重臣是什么意见”

“金富轼认为国主病重说胡话,不肯奉乱命;李资谦有意立世子,才会带王楷来见陛下。”

s宋史记载宣和四年九月己巳高丽王俣薨,遣路允迪吊祭。

又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序记载夏四月,俣薨。

本书中,王俣因开京之战,夜奔松岳山,使身体落下隐疾。

据说无欲之人能长寿,王俣应该能多活几年,但江山振兴无望,其人自暴自弃之下,还是赶在了历史上差不多的时间死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