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6出74章 吃下的吐出来

水浒新秩序 第6出74章 吃下的吐出来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十二部职司庞杂,全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话,饶是以徐泽充沛的精力也兼顾不过来。

更别说大同开国之后,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皇帝远离中枢南征北战。

正常情况下,王朝的继任皇帝极少有能超越开国之君的,指望每代都能培养出贤明无比的接班人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对徐泽来说,取消宰相之职并不难。

但要想彻底取消相权,即便是后世也都做不到。

其人的做法是改组秘书室为内阁,并授予“传旨当笔”之权。

内阁可协助皇帝处理部分政务,履行部分宰相之职。

但内阁的权力远不及宰相,也没有宰相的法理地位。

徐泽还将共建会职权从户部分离,成立了专门的共建总会,依据“路”级行政机构的大小,设执委若干名,由基层共建会逐级推举产生。

共建总会名称虽然叫“总会”,却不是共建会的总会,不能领导共建会的基层组织,没有行政权。

总会是独立于官府体系之外的基层代表机构,有监督各级官府履职效果、反馈基层意见的议政之权。

十二部之中的法部、监部,以及共建总会,都是独设机构,所有事务直接报于皇帝,其他部、阁不得擅自过问。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除了新设立的皇家事务司外,其余任何部门都没法做到真正完全独立运行。

仅用人和用钱两点,就必然要与吏、财等部发生联系。

职权如何界定,经费如何拨付等等相关问题,需要摸索和规范的地方还很多,这套新型制度要想有效运转,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徐泽也没想过要一步到位,任何制度和政策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不比已进暮年的完颜阿骨打,徐泽还年轻,有足够的威望和时间慢慢改造自己的帝国,用不着急躁。

相对于政事机构上的事权归一而趋于稳定,还处在开拓期的军务部的调整则较少。

徐泽只是将军务部改组为军务院,兵、战、政三曹名称改为与相应的部,以与政事诸部平级。

同样,军务院不设院首,各部直属于皇帝,职权不容侵夺。

大同王朝的政治架构已经搭建,但要想运转良好,还需要一些时间的磨合。

而在此期间,徐泽还需要处理大同王朝与大金、大辽、赵宋、高丽和日本五国双边或多边问题。

大金虽然与大同利益纠缠最多,但完颜阿骨打半个月前才与徐泽秘密会晤过,双边问题处理并不复杂。

西京道云州府以西大同王朝暂时没胃口再吃,中京道辽西走廊一线大金也没胆量来要,唯一的分歧就是中京道次府兴中府的归属权。

从地理上看,兴中府和大定府,一个位于努鲁儿虎山脉上,一个处于七老图山脉上,和辽西走廊的地形不同,已经占据大定府的金军显然更容易拿下兴中府。

但金国正在灭辽的关键时刻,皇帝都要亲自到临潢府征召大军,既没兵力也没精力拿下兴中府。

大定府和兴中府本为一体,只有两府都入手,才能在中京道建立稳固的统治。

徐泽暂时还没有与金国大打出手全取中京道的打算,自然不会对兴中府下手。

但自己吃不下,也不能金国趟赢。

双方相互牵制,达成了一个诡异的协议

在彻底灭亡辽国之前,只要兴中府及其附属州县能保持局外中立,同、金两国都不得出兵占领。

而辽国方面,所谓的使者耶律定等人,不过是控制在徐泽手中的傀儡,自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耶律大石这段时间练兵小成,在燕京已经有些待不住了,数次请求带人回西京道寻天祚帝。

徐泽一直在关注这批人,实际上,其人并不看好耶律大石的练兵能力。

现在就放他们回去,起不到任何作用。

天祚帝现在面对的压力还不够大,甚至还因坚决抗金凝聚了一些人心。

耶律延禧绝对不会答应耶律大石弃地遁逃的无耻请求,反而会把他带回去人作为炮灰反击金军。

徐泽可不想自己辛苦一场,只为耶律延禧打水漂,这批辽人他并不想多留,但现在就放他们走却是不可能的。

物尽其用,最起码也得等到完颜阿骨打带大军进入西京道后,再放他们回去搅浑水。

至于赵宋,徐泽的要求就两点。

其一,关于两国疆界。

赵宋须得立即再派使者前来燕京,勘定同宋两国疆界,并以盟约的形式予以确认。

如果赵宋不同意大同的要求,那双方也不必再谈疆界之事,同军大炮所能覆盖的位置,皆是大同王朝之领土。

其二,关于瓜分辽国。

大同会同大金共同发表声明,辽国为同金两国共同击败,其政治遗产也应当为两国共有。

任何第三方未得到同金两国同时授权,不得采取煽诱、出兵等非法手段,擅自窃取同金两国的共同利益。

尚未得手的,赶紧收手;

已经吃下的,立即吐出。

任何敢无视同金共同利益者,皆为两国之共同敌人,必将遭受同金两国的严厉打击。

张邦昌满怀忐忑而来,又背着更重的包袱回去。

其人贵为宰执,多少知道一些朝廷“收复”朔州的内幕。

谭稹虽然领天子诏令宣抚河东路,但教主道君皇帝催得非常紧,其人根本没办法这么快就整顿河东兵马并誓师北伐。

而且,赵宋君臣也知道本国与金国事先没有达成盟约,擅自取地,很容易为日后埋下重大隐患。

因此,所谓的“收复”朔州,实际是谭稹挪用河东兵马之钱粮,用以招诱朔州守军易帜。

朝廷的计划等“取下”朔州之后,再派官员北上联络金人,用钱粮“慰问”金军,以换取金国对朔州、应州等地的转让权。

甚至,还能再进一步,请金军牵制同军。

但此事毕竟是第二步,成与不成尚未可知。

为防止金国在第一步就翻脸,至张邦昌离京时,朝廷仅向朔州派出了几名官员,并没有进驻一兵一卒。

现在,大同和金国明显穿一条裤子,大宋该怎么办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