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22,佛教传入

中华世纪谈 122,佛教传入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75年83年 明帝引入佛教。明帝卒,太子刘炟dá即位,是为章帝。罢西域屯兵,班超请留西域。

汉明帝不仅大力推广儒教,还引进了佛教。

汉明帝晚上睡觉梦见一个秃头,脑袋锃光瓦亮跟灯泡一样放白光,在庭院里悬空飞行。他问别人我梦见的这是什么东东。有人说西方有一个神叫佛,据说头戴光环法力无边。

汉明帝立刻派人去西天请佛。使者走到天竺印度碰到两个和尚脑瓜锃亮,一个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便带着这俩和尚和经书一起回到洛阳。从此佛教被引入中国。

洛阳的白马寺就是为纪念驮运经书的白马而建。这是中国第一座寺庙。

竺法兰有语言天赋,很快就学会汉语。他与摄摩腾合作翻译了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共有四十二个小章节,因此得名。这本佛教成为普及佛法的小册子。

不过汉明帝对佛教大概了解后并不太感兴趣。他是信仰儒教的,主张有为,对于主张去除**,万念皆空,牺牲今世修来世的学说不能接受。但有人对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那个谋反的楚王。

楚王那时还没有谋反,信佛以后开始谋反,想必是相信佛真的是法力无边,可以保佑他实现所有**,没想到佛保佑他提前进入了极乐世界。

不过楚王虽然死了,佛教却在他的地界江淮地区慢慢发展起来。

汉明帝在位十八年。在他死的那一年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已经回升到3400万。

1200万到2100万,再到3400万,人口翻着跟头往上长。照这个速度,中国用不了200年,人口就能达到现在的13亿。但事实上,200年后的晋朝初年,中国人口只有1600万,又回到东汉初年。因为黄巾之乱、三国争霸,“百姓”再次被“虚耗”。

当然了,即使没有战乱,中国古代人口也达不到13亿。不说别的,土地都供养不起。东汉耕地面积是7亿亩,现在是18亿亩,差两倍半;东汉一年一季,少数一年两季,现在一年两季甚至三季,至少差两倍;东汉平均亩产3石左右,折合现在亩产二三百斤,现在1000斤左右,至少差三倍;粗粗一算,那时能养活7、8千万人也就不错了。

根据著名的“二八”理论,20的人掌握着国家80财富,其余的80的人分享20。粮食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这样的话,能养活的人更少。

事实上,那时候人口6000万好像是个极限。西汉人口达到5900万后出现战乱,东汉人口达到5400万的时候,又开始闹战乱。

唐宋时候人口达到1亿,但那时候且不说亩产已经提高,耕种也普遍改为一年两季。

人口多在古代是好事。打仗需要人,种地需要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享年48岁。死时特意叮嘱要薄葬,不要起坟,不要修寝庙,入土为安也就是了。

现在很多人以为洛阳“大汉冢zhong”是汉明帝的陵墓,其实是错的。汉明帝说了不要起坟,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的一座坟。“大汉冢”极尽奢华也不像提倡节俭、爱惜民力的汉明帝所为。再说汉明帝45岁时候才开始修陵,三年时间也来不及修那么豪华的一座坟。

根据史书记载,汉明帝的陵墓应该在河南偃师境内。不过现在还没找到,因为没起坟头不好找。

汉明帝死后,他的儿子汉章帝接位。

汉章帝是汉明帝的第五子,母亲是贾贵人,既非嫡子也非长子。但他的养母是汉明帝的皇后。皇后姓马,是马援的女儿。马皇后跟汉明帝关系非常好,但就是不能生孩子。汉明帝把贾贵人生的孩子交给她抚养。马皇后待汉章帝如亲生。汉章帝五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

汉章帝刚上台就遇到北匈奴作乱的麻烦事。

汉明帝临死前可能是担心他死后政局不稳,下令召回窦固和他的军队。西北因此兵力空虚。

窦固前脚走,北匈奴后脚就进攻车师。车师只有汉军少量屯守部队。三百汉军出城迎战北匈奴。但来犯的北匈奴骑兵有两万人,汉军全部战死。北匈奴随即包围了汉军据守的城池。汉军用毒箭射杀攻城的北匈奴人。北匈奴不敢靠近,暂时退去。

不久,北匈奴人卷土重来。这回他们不攻城,切断了城里的水源。守城的汉军渴得喝屎汤子。万幸的是,汉军在城里打井,终于打出水来。兴奋的汉军站在城上向外泼水。北匈奴人看到,怏怏而去。

汉明帝死后,北匈奴又来了。他们知道中原的规矩,皇帝死了至少守丧一年不能出兵。他们放心大胆地围困汉军,想把汉军困死。

城中粮食吃光了,汉军将士宁可煮铠甲上面的兽皮吃也不肯投降。

汉章帝得到战报让群臣讨论救还是不救。有人主张不救,国丧期间不宜动刀兵。有人主张救,认为弃将士于不顾不仁不义。汉明帝决定派兵救援。他把河西的守军集中起来派往西域。

汉军援军赶到车师,斩杀三千多人,俘虏三千多人。其余北匈奴人四散奔逃。汉军援军把被围将士接回国内。

不过作为儒生,汉明帝也免不了重内治轻外交。他认为西域屯兵劳民伤财,下令撤销,并且命令常驻西域的官员撤回国内,放弃西域。

班超接到撤退命令不敢耽搁立即动身。西域各国得知人心惶惶,唯恐班超一走西域大乱。汉朝的共主地位已经得到西域的普遍承认。各国出现纷争都找班超主持公道。班超一走,西域就没了主心骨。

西域人抱住班超的马腿不放。班超也不忍抛弃西域,上书汉章帝允许他继续待在西域。汉章帝同意了。

班超只带着少数随从留在西域,以西域都护的身份继续管辖西域,组织西域联军抗击北匈奴。

后来北匈奴内乱造成28万人脱离北匈奴逃入汉朝境内投降。北匈奴实力大损,无力顾及西域。

班超组织西域联军向西进攻莎车国。莎车因为不相信班超有能力控制西域,归附了龟兹国。班超于是决定拿莎车立威。

班超组织了两万多人的胡人部队进攻莎车。西北的龟兹国派兵五万试图救援。班超假装撤退吸引龟兹追击,然后突袭龟兹大营,将龟兹军队一举击败。

莎车见状立即向班超投降。

班超凭借此战威震西域,让西域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维护西域的稳定。

丝绸之路通向国外的道路也因此被重新打通。

不过刚打通了西路,东路又被羌人截断。羌人在陇西发动叛乱。

安夷县青海省海东平安县的一个县吏强娶羌人女子为妻。这个羌人女人是有夫之妇。她老公一怒之下把这个县吏给杀了。县长不能不管,带人追捕这个杀人的羌人,进入到羌人聚集区。羌人哪管汉人的法律,见汉人跑到自己地盘来抓人,一哄而上把县长给杀了。杀完人开始后怕,担心官府报复,羌人索性起兵叛乱。勒姐、吾良、烧当等周边羌人部落也群起响应。

叛乱的羌人进攻金城郡甘肃兰州,打败了金城的汉军。陇西羌人纷纷加入叛军。叛军达到五万之众。陇西烽烟四起。

汉章帝可以放弃西域但绝不能放弃陇西,当即组织兵力平叛。

三万汉军开往陇西,三战三胜平定了陇西。羌人战败逃回青海。汉章帝因为国内多事,不愿扩大战争,赶走羌人便收兵回营。

三万汉军开往陇西,三战三胜平定了陇西。羌人战败逃回青海。汉章帝虽然明白除恶务尽的道理,但身为儒生不好战争,赶走羌人便收兵回营。汉章帝没有乘胜追击彻底解决羌人之乱,给陇西留下隐患。后来羌人又反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汉章帝上台时没赶上好时候。荒年连连,粮价上去了,流民也开始增多了。汉章帝督促地方做好赈灾工作。灾民如果想迁到其他地方,不要阻拦,妥善安置。流民如果返乡让沿途驿站免费食宿。汉章帝要求地方重视农业生产,抓好春耕秋种。他把皇家园林拿出来分给贫民做耕田,并且减少地方向皇家的进贡,减轻百姓负担。

汉章帝多次要求大家直言进谏,到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惹得老天频降灾祸。有人说可能是刑罚太重、执法不公使得百姓怨气冲天。汉章帝下令不准再用酷刑,剔除刑罚中酷刑五十多条,并且再次明文规定取消连坐。

古代审案经常使用刑讯逼供。汉章帝规定刑讯逼供时可以打板子可以罚站,但不准再搞渣滓洞的那一套。

秋收时候,汉章帝亲自下基层检查。为了减少扰民,事先特地通知各地不准修路铺桥、高接远送,供应的饮食以简单饭菜够吃就得。谁要组织欢迎队伍,搞什么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追究一把手的责任。

由于汉章帝处置得当,虽然旱灾、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国内形势依然稳定。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