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23,明章之治

中华世纪谈 123,明章之治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83年89年 章帝行宽厚之政,延续汉明帝的发展势头。章帝卒。太子肇即位,是为和帝。窦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始乱。

汉章帝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节俭,禁止车马住宅过于奢华、婚丧大操大办等铺张浪费行为。

马太后的侄子奴婢千人,宾客数百,马匹成群,宅院成片。汉章帝不留情面地下诏谴责。从此马氏外戚失去皇帝的宠幸。

汉章帝的皇后姓窦,是东汉功臣窦融的曾孙女。马氏外戚失势后,窦氏外戚宠贵日盛。窦皇后的哥哥窦宪恃宠欺人,连沁水公主都敢欺负,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的田庄。沁水公主是汉章帝的妹妹。汉章帝知道后大发雷霆,严厉训斥了窦宪,令他把田庄还给沁水公主。从此,汉章帝也不再重用窦宪。

东汉吸取王莽篡权的教训严防外戚掌权。但到了汉章帝这一代有点好了伤疤忘了疼。所幸外戚不争气,在汉昭帝任内没成了气候。

烧当羌在汉章帝后期再次挑头造反,进犯陇西。汉军击败烧当羌,活捉了烧当首领。烧当首领为了活命,答应说服羌人退兵,再不进犯汉朝边境。汉军放了他以后,羌人果然退兵。但是汉军转脸就反悔了,打算趁羌人不备打垮羌人,派出三千骑兵追杀羌人。没想到汉军孤军深入被羌人所袭,大败而回。

汉军背信弃义惹恼羌人。羌人举兵杀回陇西,围攻金城塞甘肃兰州永靖县。汉军调集军队增援,与羌人决战,打败了羌人。

羌人不想再战,向汉军请降。汉军假意答应,设宴款待前来谈判的羌人,却在酒里下毒,趁羌人醉得不省人事,召唤伏兵斩杀。羌人大小头目八百多人死于非命。

汉军无耻行为彻底激怒羌人。羌人各部落摈弃前嫌结成联盟与汉军势不两立。此后羌人不断袭击汉军。陇西战火不断。

北匈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西域被东汉控制。南匈奴替东汉把守边境。鲜卑人不断进攻北匈奴。北匈奴已经无法靠近东汉边境,只能北迁躲避。北边太荒凉,生存不易。不断有北匈奴人逃走向东汉投降。

公元87年,鲜卑人袭击北匈奴,杀了北匈奴单于。北匈奴大乱。二十八万北匈奴人南下投降了东汉。北匈奴伤了元气,势力更加衰微。

汉章帝在位13年,内无忧患,外无强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汉章帝即位后延续汉明帝的发展势头,使国势进一步提升。历史上称汉明帝和汉章帝统治这几十年为“明章之治”,是东汉时期的盛世。

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汉章帝死时也效法汉明帝,遗言丧事一切从简。

汉章帝死后,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

汉和帝是梁贵人的儿子。窦皇后不能生养,收汉和帝为养子。马太后喜欢宋贵人的儿子刘庆,临死前让汉章帝立刘庆为太子。

窦太后想让汉和帝做太子,安排人暗中侦查宋贵人及其家人的过错。

恰好宋贵人生病,想吃活兔,让家人去找。窦皇后知道后诬告宋贵人“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y胜之术”。蛊道就是巫蛊。压胜之术就是利用小鬼害人或压制害人的小鬼的法术。

至于兔子跟厌胜之术有什么关系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汉代有关厌胜之术的壁画里有兔子的形象。兔子似乎是厌胜之术的最高神西王母的随从,不是为西王母打幡,就是为西王母捣药。

但是不管怎么说,因为宋贵人想找只兔子就说宋贵人想针对什么人使用厌胜之术实在有些勉强。

汉章帝让宦官蔡伦去调查。蔡伦就是发明造纸术的那个大发明家。

蔡伦被窦皇后收买,严刑逼供宋贵人。宋贵人在狱中生不如死,含冤自尽。蔡伦以畏罪自杀上报汉章帝。汉章帝于是废掉宋贵人的儿子改立汉和帝为太子。

梁家人听说汉和帝被立为太子,弹冠相庆,俨然以外戚自居。窦皇后知道后很是不爽,于是故技重施诬告梁家谋反。梁家随即被流放。梁贵人没等蔡伦上门就服毒自尽。

汉章帝也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人,让窦皇后屡屡得逞。

汉和帝从小被窦皇后一手带大,一直以为窦皇后是她的亲娘。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即位。窦皇后也升格成窦太后。因为汉和帝当时只有10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当权大力提拔娘家人,任命哥哥窦宪为虎贲中郎将兼侍中,负责朝廷的日常工作。她的几个弟弟也都担任朝廷要职。

虎贲中郎将是中央禁卫军司令,职位显要,掌握着军权。侍中是个加衔,意为随侍禁中,也就是能够随便出入后宫。

古代皇宫一般是前朝后寝,前宫是皇帝办公区,后宫是皇帝的生活区。朝臣可以进前宫,觐见皇上开朝会,不能进入后宫。因为后宫有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男人随便出入,没准会给皇上戴绿帽。所以后宫也叫禁中。

但是有侍中加衔的大臣可以出入禁中,随时见到皇帝。在东汉时期,侍中在禁中还有办公地点,便于皇帝随叫随到。皇帝有什么事要商量或者有什么事要交代就把侍中叫过来。侍中相当于宫中值班的丞相,或者叫政治秘书、智囊、顾问。

群臣除了朝会平时见不到皇帝。但侍中可以随时见到皇帝。侍中没有实权,但是能够和皇帝过上话也就能影响到皇帝,所以无形中拥有比丞相更高的权力。

东汉为了防止王莽篡汉的事情再次发生,限制外戚当权。但是汉章帝上台后坏了这条规矩,开始提拔外戚。他提拔窦宪为侍中。窦宪有皇后做后台,在朝中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不过汉章帝是明君又比较勤政,窦宪受宠但还不至于专权。

窦宪做人不懂得低调。他连公主的田园都敢强买强卖,张狂得不得了。汉章帝因此疏远他。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人“拔刀惊上”。汉章帝晚上去窦皇后那里,路上撞上一人。此人拔刀吓退汉章帝和他随从,夺路而逃。有说法此人是窦宪的女婿郭举,在侍中办公室工作。他趁夜来和相好的后宫嫔妃私通,不想被汉章帝意外撞上。

汉章帝虽然没看清此人长相,但看出他穿着官服,知道是侍中办公室的人。他虽然最终也没查出是谁,但还是把侍中都迁出后宫。

此后侍中不能再随意出入后宫,中常侍逐渐代替了侍中的工作。这为之后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汉章帝死后,窦太后成为幕后老板。窦宪也随之崛起。窦太后凡事问窦宪,窦宪就成了朝中的实权派。别看窦宪官不大,但连丞相都得唯窦宪的马首是瞻。窦宪的尾巴又开始翘起来。

窦太后基本上是按着汉章帝的路子走。她按照汉章帝生前的意思取消了盐铁。

第二年,南匈奴上书朝廷毛遂自荐去打北匈奴。南匈奴说北匈奴那边又闹饥荒又闹内乱,正是灭掉他们的好机会。他们愿意跟汉军一起出兵讨伐北匈奴。

窦太后让群臣讨论要不要打。武将说打。文臣说不打。说不打也有不打的道理,让南匈奴灭了北匈奴,完事了南匈奴一定会要求迁回匈奴故土,那么之前的故事不又重演了吗。还不如就让南匈奴做咱们的看门狗,把北匈奴隔开也就完了。

大家意见不统一,这事就先放下了。

窦太后在汉章帝葬礼上认识了一个刘姓侯爷,对他非常欣赏,连续几次召见他谈论国事,越聊越近乎。据说近到零距离。

窦宪担心有人抢了他的风头、分了他的权力,派人刺杀了侯爷。

窦太后亲自督办此案,令有关部门限期破案。下面不敢怠慢,严加追查,追来追去追到窦宪的头上。

太后得知是窦宪做的好事又惊又怒,下令将窦宪捉拿归案。

窦宪吓坏了,担心太后一怒之下杀了他,上书太后请求戴罪立功去打北匈奴。我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死在法场上。

窦太后也并不想真就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就坡下驴让窦宪和南匈奴一起去打北匈奴。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