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55,淮南再乱

中华世纪谈 155,淮南再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256年260年 诸葛诞淮南起兵,兵败被杀。吴主孙休诱杀权臣孙綝,亲政。司马昭专魏政,废立魏帝。

姜维北伐不胜而还。他刚回去,魏国又发生内乱。姜维得到消息再次率军北伐。

魏国这次内乱的主角换成诸葛诞。

诸葛诞接替毋丘俭镇守淮南。他要求朝廷给他增兵十万,以防东吴卷土重来。

他要这么多兵引起司马昭的怀疑。他担心诸葛诞成为第二个毌丘俭,安排亲信贾充去测试一下他的忠诚度。

贾充以劳军的名义来见诸葛诞,谈话中假装闲扯说起洛阳那边有很多人都希望曹髦把皇位禅让给司马昭,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诸葛诞急了,脱口而出谁要搞禅让我就跟谁拼命你是魏国的臣子怎么能说出把魏国拱手让人的话来呢

贾充回去后告诉司马昭这人是个隐患,必须马上处理掉。

司马昭立即下令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召诸葛诞进京就职。

出将入相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但诸葛诞寸功未立冷不丁被提拔为“三公”,谁都会觉得蹊跷。诸葛诞知道自己的表态已经被某些人视为异己,自己凶多吉少,索性扯旗造反投靠东吴。

司马昭得知立即带上小皇帝和太后御驾亲征。他带上皇帝和太后的意思一是显示皇帝和太后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谁也别想拿皇帝和太后做什么文章,比方说奉了太后密旨之类的;二是担心把皇帝和太后留在洛阳自己走了,大臣们跟皇帝、太后再背着他搞出点什么事来。

司马昭带兵26万讨伐诸葛诞,包围了诸葛诞据守的寿春城。

东吴孙綝率军救援诸葛诞,希望就此拿下淮南。他派文钦领一支军增援寿春,并且趁机控制寿春。当时魏军还没有把寿春城完全围住,文钦率军冲进寿春城。

孙綝见文钦得手,派大将朱异率一支军进攻寿春,与诸葛诞、文钦内外夹攻打破魏军的包围圈。

朱异将辎重留在都陆安徽刘安寿县南,轻兵疾行突袭寿春,想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时魏军后续部队已到,加强了寿春的防守,朱异的进攻被魏军击退。与此同时,从山东赶来的一支魏军突袭都陆,烧了朱异的粮草。朱异军队断粮,士兵们只能挖草根充饥。朱异只能撤军。魏军趁机反攻,大败朱异。

孙綝大怒,处死了朱异。

但他杀了朱异又没有其他将领可派,自己待在巢湖的船上连上岸都不敢,更别提率军前往寿春作战,见魏军合围已成,觉得无机可乘,下令撤兵。

孙綝放弃寿春和已经冲进寿春的吴兵撤兵而走让吴**民对他颇多怨言。

姜维趁虚而入进袭陕西,但刚一露头就被邓艾打了回去。姜维屡战屡败也招致蜀国上下的颇多怨言。

孙綝撤走后,寿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不成,守城无望。司马昭也不攻城,就跟他们耗着,单等他们粮尽投降。随着粮草越来越少,守军翻墙投敌的人越来越多,累计达数万人。

文钦建议诸葛诞索性让北方籍的士兵都出城投降,省下粮食留给南方籍的士兵继续坚守。诸葛诞怀疑文钦想算计他,因为他的兵大多是北伐籍,而文钦带来的兵大多是南方籍。诸葛诞一气之下把文钦杀了。文钦的儿子文鸯率军找诸葛诞报仇,战败后投了司马昭。司马昭封他为侯。

司马昭对寿春展开思想攻势,让文鸯率领一支骑兵围城高喊除了诸葛诞,其余人全部赦免“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

将士们越发动摇。越来越多的人翻越城墙投了司马昭。

司马昭发现靠近城池进行宣传工作的士兵不再遭到城上的弓箭射击,愿靠多近靠多近,知道守军已经无心作战,于是下令发动总攻。

寿春被一攻而克。诸葛诞战败被杀。

诸葛诞“畜养扬州轻侠数千人以为死士”,当时还剩下数百人。他们被俘后宁死不降。魏军让他们站成一排,挨个问降不降不降。杀掉。杀一人问一句,结果没一个降的。数百人全杀了。

曹髦以平息淮南之乱有功,封司马昭为晋公,赐九锡。但司马昭担心刺激更多的叛乱,没敢接受。

魏国内乱刚刚平息,吴国那边便发生了内乱。

小皇帝孙亮这时已经年满16岁,开始亲政。不过他亲政不过是个形式,可以上殿接见群臣百官而已,大事小情还是孙綝说了算。

孙亮感觉非常不爽,私底下发牢骚为什么先帝孙权的诏书都是自己写的,我的诏书却是孙綝写好了只让我盖章而已

孙綝听说后知道孙亮对他不满,于是托病不去上朝,担心孙亮算计他。

而孙亮也的确在算计他。他通过皇后和岳父全尚密谋要搞掉孙綝。所有细节都商量好了,就等他一声令下了。但是孙綝抢先一步,杀了皇后父亲,兵围皇宫。

原来,皇后的母亲是孙綝的姐姐。她从老公那里探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通报给了孙綝。孙綝得以抢在皇帝前头动手。

孙綝召集群臣,说皇帝“多病昏乱”已经疯了,所以改立孙休做皇帝。孙休是孙权的六儿子,孙亮的六哥。孙綝说“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谁有不同意见就说。

大臣们谁也不敢反对,说“唯将军令”。

孙綝于是把孙亮赶出皇宫,接孙休接任皇帝之位。

孙休入主皇宫喜出望外,不但不追究孙綝废立皇帝的不臣行为还封孙綝为丞相,增加了食邑。

新帝登基,百官朝贺的同时照例送上礼品。孙休接受朝贺但礼品一律不收。孙綝也送来了酒肉,同样被孙休退回。

孙休只是想做个姿态,表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不贪财。但是他无意中得罪了孙綝。

孙綝感觉特没面子。跟将军张布喝酒时喝多了,孙綝口出怨言当初我废掉孙亮的时候好多人都劝我自立为帝。我没有那么做,立了孙休做皇帝。没想到孙休这么不给我面子,把我当一般大臣看待。我能立他也能废他,回头我再重新找一个。

张布是忠于皇帝的人,马上把这话告诉了孙休。

孙休可不敢把这些话当酒话一笑置之。他马上跟张布商量如何除掉孙綝。

恰逢腊会腊月祭祖和祭拜门神、灶王爷等五位家神的集会,孙休借口大宴群臣把孙綝骗入宫内,一个眼神,武士齐出,就在酒席之上把孙綝杀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孙綝手握百万兵,一点用没有。几个武士就把他杀了。

孙休夺回大权,开始亲政。

孙休成功夺权鼓舞了曹髦。曹髦也想除掉司马昭夺回大权。他14岁登基,现在已经20岁了仍然是傀儡一枚。

司马昭让曹髦封他晋公,赐九锡。曹髦不敢不封却气愤难耐。

他把正在宫中值班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常侍王业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的阴谋连路人都能看出来,我能看不出来吗我不能束手待毙,等着接受被废的侮辱。今天我就要除掉他。他掏出黄素诏写在黄绢上的诏书扔在地上,让他们按照诏书起草命令,调动军队实行戒严,捉拿司马昭。他要亲自上朝召见百官,罢免司马昭。

王经劝他别干傻事。司马昭手握兵权。你手里一兵一卒都没有,拿什么跟人家斗司马氏三代当权,朝内外都是他的人。军队也只听司马昭的命令,不会听你的命令的。

曹髦说我意已决。大不了一死。何况不一定谁死呢

曹髦去后宫通报太后。王沈、王业赶紧跑去通报司马昭。

曹髦发觉消息走漏,决定拼个鱼死网破,带领宫中侍卫、杂役抄起家伙“鼓噪而出”。他亲自带队去司马昭的府邸捉拿司马昭。

他刚出宫就遇到司马昭军队的拦截。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zhou率军前来阻截。曹髦站在战车上挥剑让他们让开。司马伷不敢跟皇帝动手,乖乖闪到一旁。

刚走不远,他们又被贾充带的兵拦住。曹髦亲自挥剑带队冲锋。贾充的部将成济请示贾充怎么办这可是皇帝啊。贾充说晋公养你们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为他卖命这还用问吗

成济得令,立即挺矛向前,一矛将曹髦挑于车下。曹髦当场毙命。曹髦的手下一哄而散。

曹髦被人赞为“才同陈思曹植,武类太祖曹操”。但通过这件事来看,曹髦有勇无谋,智商堪忧。孙休杀孙綝是用计,把孙綝骗到宫里杀掉。曹髦是跑到人家里去杀人,几乎是单枪匹马去跟人家的千军万马对抗,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有人分析,曹髦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

先前曹髦赐司马昭九锡,司马昭坚辞不受。这回赐九锡,司马昭没有再推辞。加之朝内外已经出现禅让的舆论。曹髦有理由相信司马昭要废了他自立为帝。

曹魏当年篡汉就走的这个路子,先封公建国赐九锡然后再禅让。现在司马昭要求曹髦赐他九锡,曹髦自然能够猜到司马昭下一步要干什么。

他跟王沈、王经、王业谋划除掉司马昭属于识人不淑,没想到王沈、王业会出卖他。消息走漏后,司马昭派兵包围皇宫准备废帝。曹髦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曹髦也并非没有成功希望。司马伷不敢跟曹髦动武。如果没有成济这个愣头青,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杀了成济,洗脱自己。成济救了司马昭,到头来却落得身首异处满门抄斩的结果。

司马昭以太后的名义历数曹髦罪状,宣布废掉曹髦。但他没敢自立为帝而是改立曹操的一个孙子曹奂huàn为帝。

15岁的曹奂被司马昭摆上皇位。这不过司马昭的又一个新傀儡而已。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