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62,八王之乱

中华世纪谈 162,八王之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301年304年 司马王室内乱,诸王挟持皇帝以控制权力。匈奴刘渊借机立国。

司马伦篡位太过急切,没有积攒起足够的实力。他能调动的军队充其量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其中还包括一些三心二意的将军。勤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杀过来,司马伦以寡敌众,左绌右支。司马颖大败司马伦的军队,攻过黄河兵临洛阳城下。

司马伦一伙人打算烧毁京城逃走。

京城内的群臣眼见司马伦已是大势已去,串通起来要推翻司马伦。他们拼凑了七百兵卒突袭皇宫,在皇宫内部官员的接应下,一举擒获了司马伦。他们在司马伦那里拿到驺虞旗,命令忠于司马伦的军队停止抵抗。

他们把司马伦押送到他原来的府邸,迎回晋惠帝复位,大开城门迎入勤王军。

司马冏以胜利者的姿态率军进入京城,控制了朝廷。入城头一件事就是杀掉司马伦。

晋惠帝像孩子告状似地说司马威掰我手指差点掰断了。于是司马威的人头也随之落地。

司马伦一党全部被清洗。朝堂为之一空。

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勤王功劳最大被授予“三公”级的职位,享受“九锡”待遇。司马等人也各有封赏。

司马冏作为起兵勤王的首倡者,当仁不让把朝廷第一把交椅拉到自己屁股底下,以天下领袖的姿态控制了朝廷。

司马颖不愿屈居人下,但也不想跟司马冏产生冲突,以母亲生病为由带兵回到自己的封国。

司马颙在战后也撤兵回到了自己的封国。

司马得到了一个骠骑将军的头衔,留在洛阳为官。

司马冏做了朝廷一把手后也开始膨胀,以为享受九锡待遇就能跟皇帝平级。他在家ho办公,从不上朝参加朝会、朝拜。朝廷有什么事自己拍板就办了,也不汇报晋惠帝。有人跳过他直接上奏晋惠帝,他知道后立即把那人下狱活活打死。同时他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王府,规模跟皇宫的一样大,并且在王府接受百官叩拜,俨然以皇帝自居。

司马冏的种种行为引起司马诸王的警觉。

这时,益州又出事了。

司马冏担心益州的流民太多,担心流民闹事,下令流民哪来的回哪去。李特当官了可以不受遣返令的影响,但他的流民部队就等于被遣散了。于是李特想方设法阻扰遣返计划的实施。

官府大怒贴出告示通缉李特等人。李特让人把告示都揭掉,改为通缉各部落各家族首领的告示。各部流民因此发生哗变。李特趁机招兵两万多人。

官府派兵进剿李特,但是被早有准备的李特设伏击败。李特趁势反击一直打到成都。

成都一面死守一面向朝廷求援。

但恰巧此时朝廷又爆发内乱,无暇顾及成都。

朝廷内外尤其是司马诸王视司马冏为第二个司马伦。司马颙上书晋惠帝,公开指责司马冏目无皇帝,伺机篡位,要求晋惠帝罢免司马冏。晋惠帝在司马冏的控制之下自然不会回应司马颙。司马颙于是联合司马颖、司马歆x等人起兵讨伐司马冏。司马颙假称得到晋惠帝的密诏,命令驻扎在洛阳的司马逮捕司马冏。

这下可把司马坑了。司马稀里糊涂就被拉下水。司马冏派兵袭击司马。司马在百十名手下的保护下逃入皇宫。他以晋惠帝的名义指挥禁军紧闭宫门抵抗司马冏。司马冏陈兵宫外,纵火焚烧皇宫西门,向皇宫发动进攻。晋惠帝在群臣的保护下逃到东门。司马冏军队向宫箭。很多大臣被弓箭射死。

司马以晋惠帝的名义宣布司马冏谋反,号令军民勤王,讨伐司马冏。

司马冏陷入被动。

两军大战三天三夜,最终以司马冏惨败而落幕。

司马冏的手下绑了司马冏向晋惠帝投降。晋惠帝有意留司马冏一条命。但是司马不等晋惠帝开口便命令左右将司马冏拉出去砍了。

司马冏的亲属、部属两千多人也随即被杀。

司马控制了京城,自然也控制了朝廷。

司马颖、司马颙有些傻眼,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的计划不是这样的。他们是想挑动司马冏和司马内讧,然后他们趁火打劫攻入京城拿下司马冏。没想到他们牵制住司马冏的兵马却让司马趁机灭了司马冏,自己白忙乎了。

但事已至此,两王只能撤兵而回。

内乱又告一段落。司马调动军队去救成都。

成都听说朝廷派来援军士气大振,趁李特分兵阻击朝廷援军,出兵偷袭李特大营。李特没有防备被杀得大败,死在乱军当中。

李特的弟弟李流和儿子李雄收拢残兵退回老巢。官军乘胜进剿李流、刘雄,杀入叛军大营,没想到被人家反包围杀得大败。叛军跟踪追击又杀回成都。

这时,朝廷的援军赶到。李流在李特死后没了主心骨,在部下的劝说下准备投降官军。李雄拒绝投降,率军袭击朝廷援军,大获全胜。李流自感惭愧,将军队指挥权让给李雄,自己退居二线。李雄从此成为叛军首领。

朝廷援军被击败,朝廷没有再派援军。因为内乱再起,朝廷又无暇顾及成都。

司马颙和司马颖不满司马独享胜利成果而自己劳而无功,以司马“论功不平”、“专擅朝政”、“残害忠良”为名出兵讨伐司马。

双方在洛阳城下展开大战。

司马颙的军队打败司马杀入洛阳。司马挟天子迎战司马颙军。司马颙的士兵看到皇帝的马车不敢接战,纷纷后退。司马挥军追杀,把司马颙的军队赶出洛阳。司马随后又大败司马颖。

司马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以一敌二也不落下风。

司马颙、司马颖不肯罢手,在城外安营围困洛阳。

司马以晋惠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出兵勤王。有响应号召的军队陆续向洛阳开拔。形势对司马颙、司马颖越发不利。

这时,追随司马的东海王司马越认为司马不可能取胜,暗中布置擒住了司马,然后献城投降。

司马颙、司马颖时来运转不战而胜。两王军队进城后立即将司马丢入火海烧死。

司马颖取代司马总揽朝政。他清洗朝堂,并以自己的军队驻守皇宫和城门,控制住皇帝和京城。

司马颙上书晋惠帝建议立司马颖为皇太弟。晋惠帝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自然照准。于是司马颖成了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

此举触碰大家了敏感的神经。大家认为司马颖跟司马伦是一路货色。

司马越心生悔意,联手司马旧部陈眕zhěn反对司马颖。陈眕趁司马颖、司马颙都不在京城,带兵进宫控制住晋惠帝,以晋惠帝的名义宣布废黜皇太弟,恢复司马覃太子之位,同时号令诸侯讨伐司马颖。

奉诏前来的军队在安阳集结,有十多万人。司马越自封大都督率领讨伐军北上进攻司马颖。

于是战事又起。

司马越挟持着晋惠帝御驾亲征。他以为有皇帝这杆大旗,司马颖的军队一定会望旗而降,因而不做什么防备。没想到司马颖根本不吃这一套,率兵突袭他的阵营。司马越大败而逃。

“帝伤颊,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晋惠帝的脸上连中三元,侥幸不死。百官和护卫都一窝蜂地跑散了。大臣嵇ji绍没有跑,跳下马,跳上晋惠帝的马车,用身体护住晋惠帝。

司马颖的军队杀到,把嵇绍拖下来乱刀砍死。晋惠帝试图阻止,说他是忠臣啊,不能杀。来人说我们得到的命令是只放过您一人。

晋惠帝被押到司马颖那里。司马颖把他安置在邺城,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司马颖的士兵杀害嵇绍的时候,血溅到晋惠帝的衣服上。到了邺城后,侍从给晋惠帝换下衣服准备去洗。晋惠帝说不要洗,那上面有忠臣的血。

司马越战败后逃回封国。陈眕留守洛阳孤立无援。司马颙趁虚而入派部将张方突袭洛阳,将洛阳一举拿下。

司马颖进攻并且劫持皇帝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司马越的弟弟、并州刺史司马腾和幽州刺史王浚联手起兵讨伐司马颖。他们向鲜卑和乌桓借兵以壮声势。

胡人从此开始掺和到中国内战之中。

司马颖的部将刘渊主动向司马颖表示愿意回去召集匈奴人为他助战。

刘渊不是汉人是匈奴人。匈奴人归附汉朝200年,基本上已被汉化。他们随汉人的姓氏,拜汉人的祖宗,以汉人自居。刘渊是匈奴前单于的孙子,五部首领之一。

当年匈奴分裂以后,一部西迁去祸祸欧洲,一部南迁投降了汉朝被安置到并州山西一带。东汉末年,南匈奴插手中原内战被曹操击败。曹操把南匈奴单于扣留在邺城,把南匈奴分成五部,人为地制造匈奴分裂,分散匈奴人的力量,使其无力为害中原。

司马诸王混战,南匈奴打算借机崛起。各部落推举刘渊为单于,希望在刘渊的麾下重新统一南匈奴。

刘渊得到消息后,借口回去叫人离开司马颖回到山西。他回去后就任五部匈奴大单于,宣布五部匈奴合为一体。

刘渊统一匈奴后,得到五万匈奴兵。但他并没有去帮司马颖而是宣布匈奴人复国。

他定国号为汉。因为他认为汉朝曾与匈奴结亲,作为汉朝的女婿匈奴人也算刘家人。他自称汉王。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