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63,永嘉之祸

中华世纪谈 163,永嘉之祸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304年310年 司马越结束八王之乱。惠帝卒,怀帝继位。巴氐李雄据巴蜀立国大成。匈奴刘渊并州建汉。

司马颖没等来匈奴人援兵被司马腾、王浚的胡汉联军杀得大败。他放弃封国,裹挟着晋惠帝逃往洛阳投奔张方。

晋惠帝这一路才惨呢。也没人管他们,让自己想办法解决吃喝。分文皆无的晋惠帝饿得前心贴后心,得知一个侍从铺盖卷里藏着三千老钱,厚着脸皮下诏书征用。晚上宿营时,晋惠帝蜷缩在侍从的铺盖卷里,像乞丐一样用瓦罐盛着食物吞食。鞋跑丢了,也只好借侍从的鞋穿。晋惠帝一路上饥寒交迫,跟逃荒要饭的没什么两样。

张方把晋惠帝接回皇宫,但转天又决定放弃洛阳返回关中。他自知不能长久保守洛阳,不如早日返回关中。

晋惠帝不乐意去关中,躲到御花园的竹林里不肯出来,但还是被张方的士兵找到拉上车去。晋惠帝跟囚犯一样被拉到长安。

司马颖也跟着张方来到关中。他的军队已经被打散了,跑光了。他只能依附司马颙。

司马颙让晋惠帝废了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改立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皇太弟。同时他以晋惠帝的名义召司马越来长安任职,与他一起辅政晋惠帝。他做出和解姿态,希望能够平息诸王之乱。

但以司马越为首的司马诸王并不领情。司马越以司马颙劫持皇帝为由再次号召诸侯勤王。

司马越打出西迎晋惠帝回京的旗号得到诸侯的响应。王浚、司马睿等出兵助战,拥司马越为盟主。王浚以鲜卑、乌桓的精锐骑兵为前锋杀向关中。

司马颙吓得要死又无计可施。有人给他出主意,杀了张方,向诸侯求和。张方把晋惠帝搞到关中惹来祸端。杀了张方能让诸侯息怒。昏了头了的司马颙竟然照做,派人杀了张方,拎着张方的脑袋去跟司马越讲和。但司马越想要的是司马颙和司马颖的脑袋,不肯就此罢兵。

司马颙拿自己人的脑袋作为信物求和让诸将寒心。没人再愿意替他卖命。

司马越没费什么力气便杀到长安。

司马颙单骑逃走。

司马颖在逃出关中的路上被抓住杀掉。

晋惠帝被司马越接回长安。但他回宫不久就死了。

晋惠帝死于“食饼中毒”。不知道是食物中毒还是被人下毒。有人说是司马越下毒害死了晋惠帝,但是谁也猜不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皇太弟司马炽继了皇位,即晋怀帝。

晋怀帝继位后,下旨召司马颙进京任职。

司马颙在勤王大军撤出关中后被手下部将接回长安。司马越得知司马颙东山再起,立即派兵二次进关,将长安包围。司马颙独守孤城,苟延残喘。

司马越以晋怀帝的名义召司马颙进京辅政。司马颙不疑有他,坐车赶往洛阳,路上被南阳王司马模的部将截杀。

有说法是司马越派人杀了司马颙。那么司马越召司马颙进京就是引蛇出洞的一计。正史没有交代清楚司马颙之死是否跟司马越有关。

但不管怎么说吧,司马颙之死标志着“八王之乱”正式结束。

“八王之乱”是指从司马玮杀杨骏开始的一系列司马王室之乱。“八王”是王室之乱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家的八个王轮番上场,战乱波及全国。持续不断的战争使无数百姓死于非命,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无数的城市被摧毁,无数的土地被荒芜。粮食紧缺,粮价被推到一万钱一石。缺少军粮的士兵饿急眼了就把老百姓杀了混在牛马肉里充当军粮。

为了拉炮灰,诸侯甚至把13岁以上的男孩都抓走了。国内的拉完了拉国外的。为了打得过对方,八王不惜引狼入室向周边的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羯jié、氐di、羌qing借兵。“五胡”趁机向中原扩张势力。

“五胡”介入内战使中原局势更加复杂,最终将中国带入“五胡乱中华”的大动荡岁月,造成中国的大分裂。

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306年,李雄在益州称帝,正式立国。

李雄不是汉人是氐人。氐人是汉化了的羌人,或者说脱离了游牧生活转入农耕的羌人。

李雄给自己的国起名叫大成。这是继刘渊的匈奴汉国之后的第二个胡人国家。

“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国力,蛮夷胡人势力借机抬头,侵蚀中原。

刘渊在并州建国后便开始疯狂地扩张。并州聚集了大量胡人。刘渊把那里的乌桓、鲜卑、氐、羯等胡人都收拢帐下,迅速扩张军队。同时,他派兵四处出击扩张地盘。

并州刺史司马腾在“八王之乱”后被封为东燕王。他和鲜卑人拓跋氏联手抵抗匈奴人的进攻,多次击败匈奴人。但是后来并州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司马腾决定放弃并州,率领并州军民迁往冀州“乞活”,也就是逃荒。

新任的并州刺史刘琨不肯放弃并州,在司马腾走后坐镇晋阳山西太原安抚和保护留下来的并州百姓。他跟鲜卑拓跋氏结拜为兄弟,跟幽州王浚结为盟友,靠他们的支持抵抗匈奴。但是他的力量有限,只能守住晋阳一城。太行山以西大部分地区陆续被匈奴人占领。

司马腾进驻邺城,接管了司马颖的地盘。但他旋即受到当地拥护司马颖的武装的挑战。司马颖的部将汲桑和石勒打着为司马颖报仇的旗号举兵叛乱,进攻邺城。司马腾生活奢侈但对将士非常吝啬。将士们不愿替他卖命,以众击寡竟然一触即溃。司马腾只好卷巴卷巴金银细软弃城逃走,半途被汲桑抓住杀掉,落得人财两空。

司马越调兵围剿汲桑和石勒。晋将苟晞非常能打,三下五除二就将叛军击败。汲桑被杀。石勒逃往山西投奔刘渊。

石勒是羯族人匈奴人的一个分支。他被刘渊封为将军,后来成为刘渊手下最能打的猛将。

东莱郡山东莱州王弥聚众造反,“攻掠青、徐、兗、豫四州有众数万”。

司马越的封国在东海山东临沂郯城县一带,担心王弥毁了他的封国。他不仅将苟晞调到山东平乱,自己也率军赶往山东,想尽快平灭王弥。

王弥见势不妙,使出金蝉脱壳之计潜往河南。司马越把守卫京都的军队都调到山东,后防空虚。王弥趁虚而入杀到洛阳城下。“京师大震,宫城门昼闭”。所幸洛阳城高墙厚,王弥攻城不下被守军杀败。王弥战败后领着残兵投了刘渊。刘渊因此又多了一员大将。

王弥劝刘渊称帝,跟西晋分庭抗礼。

刘渊感觉自己的实力与西晋已有一拼,于是自立为帝,与西晋和大成正式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渊派儿子刘聪和王弥向南进攻壶关山西长治壶关县,派石勒向东进攻赵魏地区,与西晋逐鹿中原。

此时的西晋王室又出现内乱。

晋怀帝登基后,以司马越为辅政大臣。朝廷大小事都是司马越说了算。随着晋怀帝逐渐坐稳皇位,不再对司马越言听计从,开始自己拿主意。这让司马越心有不满。司马越把保卫京城的军队调到自己的封国作战,丝毫不顾及皇帝的安危。晋怀帝和群臣对司马越也有不满。

京城有司马越的耳目。司马越听说晋怀帝开始冷落自己宠信别人,立即带兵回京。他派人带着三千士兵进宫,当着晋怀帝的面把晋怀帝亲近的几位大臣拖出去杀掉,并且派自己的军队驻守皇宫监视晋怀帝,罢免了所有的禁军将领。

司马越杀鸡儆猴让晋怀帝又怕又恨,但只能“叹息流涕而已”。

司马越控制了皇帝控制了朝政。但此举引起公愤,也让原来支持他的人非常失望。

被罢免的禁军将领里有一个叫朱诞的人。他痛恨司马越,潜逃到匈奴汉国,把洛阳防御的弱点都告诉了刘渊,窜唆刘渊进攻洛阳。

当时刘聪、王弥已经攻破壶关。石勒趁晋军聚集山东,越过太行山杀入冀州。南下道路已经打通。刘渊以朱诞为先锋,令刘聪、王弥率军杀往洛阳。

恰逢当年大旱,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都可以涉水而过。

刘聪、王弥越过黄河向洛阳大举进攻。汉晋围绕洛阳展开中原大战。晋军虽然攻击力不如匈奴人,但依据城池防守让匈奴人不能雷池一步。匈奴军大战一年无法攻克洛阳,只得撤兵而回。

王弥撤回山西后又返回河南。当时河南聚集了大量流民。王弥竖起招兵旗很快组织起一支流民大军。他率领流民大军杀回山东。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