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76,桓玄之乱

中华世纪谈 176,桓玄之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399年403年晋安帝即位。孙恩海上起兵,刘牢之破之。桓玄入主建康,掌控朝政。

孙恩聚众造反。朝廷肯定要派兵镇压。桓玄自告奋勇率军助战。朝廷婉言谢绝,不敢让桓玄的军队再靠近建康。朝廷调刘牢之和谢琰yǎn的军队去镇压孙恩。

刘牢之原本是谢玄的部下,谢玄死后归入王恭麾下。王恭死后,刘牢之接替了王恭的位子,负责江北七州的防务。

谢琰是谢安的儿子,曾参加过淝水之战,现任徐州刺史。

刘牢之和谢琰联手去战孙恩。孙恩人数虽多,但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强,一打就败,一败就跑。孙恩是海盗,老窝在舟山群岛。舟山群岛有不计其数的小岛。孙恩躲进舟山群岛,想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另外晋军水军的舰船也不适合海上作战。海盗船是带密闭舱的,在海上航行不怕触礁漏水,打起仗来也不容易被对方的抛石机砸漏。孙恩的舰船有八个密闭舱。晋军的舰船在内河航行,只担心搁浅,不担心触礁,没有密闭舱设计。并且,晋军的舰船个头小。孙恩的舰船是四层楼船的巨舰,可以轻松碾压晋军。

所以,晋军只在陆上跟孙恩打,撵下海就算完成任务了。

朝廷任命谢琰为会稽太守,负责沿海地区防务,阻止孙恩上岸。

孙恩之乱告一段落。军阀之乱进入gc。桓玄以一敌二竟然不落下风,将殷仲堪、杨佺期先后击败杀掉,吞并了他们的军队和地盘。东晋三分之二的领土都在桓玄的控制之下。

在东晋内乱期间,后秦姚兴趁机攻占了洛阳。北魏拓跋珪南下占领了许州。南燕慕容德攻占了青州,在青州称帝。东晋北部地区的领土急剧萎缩。

面对内忧外患,东晋朝廷无能为力。他们现在守江东都费劲,哪还顾得上江北和江西。

西边的军阀混战刚告一段落,东边的海盗孙恩又卷土重来。

谢琰“不能绥怀,又不为武备”。对部下不关心,对战备也不上心,这样的统帅如何能够打胜仗

孙恩杀过来的时候,谢琰正准备吃饭。他说等我灭掉这帮贼寇再吃,说完就骑上马出去了。他根本没把这帮贼寇放在眼里,以为手到擒来的事。结果部下不肯为他卖命,一战即败。谢琰被部下在背后下黑手给杀了。

孙恩再次肆虐沿海地区。“孙恩寇临海,人众饿死,散亡殆尽”。沿海地区几乎变成无人区。

朝廷请刘牢之再次出手去对付孙恩。刘牢之很能打,一出手就把孙恩打回大海。但是孙恩这人很难缠。你从这边击退他,他从那边又上岸了。刘牢之就像在玩棒打老鼠游戏,摁下葫芦飘起瓢。

公元401年,孙恩率军十几万,乘坐上千艘高大的楼船,进犯山阴浙江绍兴。刘牢之率军将其击退。

孙恩不死心,退回海上后乘船北上,沿途袭扰大陆沿海地区,一直打到长江口。那时上海还是小渔村,被称为“扈渎”。扈是一种打渔工具,类似竹栅。渎是指江河入海口地区。孙恩逆江而上杀入内陆地区。

刘牢之急派部将刘裕率军北上拦截。孙恩率数万人进攻丹徒江苏镇江丹徒区,眼看就要攻陷城池。城内百姓已经拿起扁担准备做最后一搏。关键时刻,刘裕率军赶到。刘裕部队不顾行军疲劳,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激战打跑了孙恩。

孙恩不甘心失败,退回船上继续西进,长途奔袭建康。

京城为之震动。百姓惊恐不安。司马道子无计可施,“唯日祷蒋侯庙为厌胜之术”。他天天去当地据说非常灵验的土地庙祈祷,对孙恩行诅咒之术。

刘牢之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增援建康。所幸孙恩战舰巨大又是顶风逆行,行驶非常缓慢。等他杀到建康附近,刘牢之已经回防到位。孙恩见无机可乘,只得怏怏离去。

刘牢之不肯放过孙恩,沿途追杀,利用火攻袭击孙恩的舰队。孙恩上岸劫掠更是遭到晋军的迎头痛击。刘裕在扈渎截住孙恩,跟孙恩展开大战,三战三捷。孙恩损失惨重,从此势衰。

司马元显发现晋军的水上优势丧失,大力发展水军。他加强水军的目的,一是对付孙恩,二是对付桓玄。

孙恩已经不足为患,司马元显决定讨伐桓玄。桓玄对朝廷的威胁比孙恩还大,已经出现割据自立的迹象。司马元显决定先发制人进攻桓玄。

402年,司马元显昭告天下历数桓玄的罪行,率军讨伐桓玄。

司马元显自封征讨大都督,任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率领经过升级扩建的舰队西征。

桓玄也不示弱,提兵迎战。他传檄天下历数司马元显的罪状,率领舰队东征。

晋军集结已毕。司马元显登上战船心里又没底了,迟迟不肯下令开拔。大军就在江边耗着。刘牢之一看他不走,自己也按兵不动。

桓玄顺江东行走了一半的路了都没见到司马元显的军队,心中大喜,知道司马元显怕了自己,挥军直杀建康。

司马元显听说桓玄杀来,弃船上岸,退守建康。

刘牢之对司马元显专权素有不满,不愿再替司马元显卖命,暗中投靠了桓玄。

桓玄大军兵临城下。司马元显列阵迎战却不敢临阵指挥,躲在家里。主帅怂成这样,手下将士更心虚了。桓玄的军队在城下列阵,大喝一声“放仗”放下武器司马元显的兵“哗”一下都跑了。

桓玄兵不血刃进了建康。

他控制了朝廷,以晋安帝的名义将司马元显一家处斩、司马道子流放。朝中文武对司马元显素无好感,默然接受桓玄取代司马氏的现实。

桓玄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史,让他交出兵权。刘牢之大怒,召集手下将领准备跟桓玄开战。他的参军刘袭对他说,你当初背叛王恭投降司马元显,刚不久又背叛司马元显投降桓玄,现在又要背叛桓玄。“一人三叛,何以自立”刘袭说完扭身走了。他的部将也随之散去。刘牢之羞愧难当,上吊自杀。他的军队和地盘全部被桓玄接管。

孙恩趁东晋内乱又上岸袭扰。但他的军队这时已经很少了,东晋地方部队就把他打败。孙恩不想被官军抓俘虏,跳海自尽。他的追随者几百人也跟着跳了下去。

孙恩死后,残余部众推举孙恩的妹夫卢循为首领。

桓玄刚刚入主建康,不愿多事,试图诏安海盗武装,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这给了海盗喘息的机会和东山再起的机会。“循虽受命,而寇暴不已”。卢循虽然接受了任命成为zf官员,但依然改不了海盗的残暴习性。

兵祸之后随之而来的是djh。“三吴大饥,户口减半,会稽减什三、四,临海、永嘉殆尽”。吴国旧地人口减少一半。会稽郡人口减少十之三四。临海浙江台州章安镇、永嘉浙江温州的百姓几乎都死光了。

桓玄入主建康后清洗朝堂,把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一派都撵走。那些人多是阿谀奉承的小人。朝野对此表示欢迎,以为国家有了复兴的希望。没想到桓玄哪里是为了国家,不过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掌控朝廷罢了。他上来跟司马氏一个德行。

桓玄清洗完司马一党开始清洗刘牢之的部下,杀了包括刘袭在内的刘牢之旧将。当初如果不是刘袭反对刘牢之起兵反对桓玄,桓玄能不能在建康待得住都是一码事。等他在建康站稳脚跟便开始兔死狗烹。

桓玄以自己喜恶清洗朝廷。很多文武官员担心不测,流亡南燕或后秦、北魏。刘袭的哥哥刘轨起兵为刘袭报仇,被桓玄击退后北逃南燕。刘牢之的部分旧将也随之逃离东晋。

桓玄没有杀刘裕。刘裕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桓玄缺少这样的人才,对刘裕加以笼络、重用。

他派刘裕去打卢循。卢循接受招安却仍然为非作歹,行劫施暴,竟然公然派兵袭击东阳浙江金华。桓玄决定彻底剿灭这帮海盗。

刘裕果然善战,连战连胜,把卢循打得狼狈逃窜。

卢循不敢再待在江浙,渡海向南逃走。后来卢循夜袭番禺广东广州,占领了广州。东晋因为桓玄之乱无暇顾及南疆。卢循在广州盘踞多年。

桓玄清洗异己之后相信朝廷已在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开始谋求篡位。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