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77,桓玄篡位

中华世纪谈 177,桓玄篡位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403年409年桓玄废晋立楚。刘裕等讨伐桓玄。桓玄被杀。晋安帝复位。刘裕掌控朝廷。

桓玄是桓温的儿子。他要继承老爸的遗志,完成他爸想干没干成的事。

桓玄让皇帝封他为大将军,然后是相国,然后是楚王,然后加九锡,然后让晋安帝禅位。篡位步骤一气呵成。

公元403年,桓玄登基坐殿,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

晋安帝是傻子,对皇位不感兴趣。桓玄起初还担心晋安帝不肯交出玉玺,准备先礼后兵,没想到派去抢玉玺的人还没到,玉玺就早已放到大殿之上。桓玄喜出望外。看在晋安帝非常合作的份上,桓玄没有杀晋安帝,只是让搬出皇宫就完了。

但是忠于皇室的不能接受桓玄篡位。益州刺史毛璩qu第一个发布檄文讨伐桓玄,随即起兵东下。桓玄派亲信将领前去阻截。

刘牢之残余旧将也在秘密联络准备讨伐桓玄。刘裕在刘牢之旧将当中威望最高。大家推举刘裕为盟主,约定“刻期齐发”。

刘裕论起来也是汉室宗亲,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代。跟刘备一样,刘裕家道中衰,以打渔、砍柴、卖草鞋为生。家里穷得连书都念不起却异常地好赌。桓玄说他家里一石粮都没有却敢下百万的注。没钱还好赌,所以经常因为还不起赌账被人捆在马桩子上打。

刘裕后来参军,攻必取,守必成,百战百胜,凭战功升为将军。

桓玄进京后曾给刘裕相了一面,说刘裕“风骨不常,盖人杰也”。

那年代流行相面。不过那时的相面的目的和现在不同,不是为了送几句吉祥话混几个零花钱,而是职业素质测试,为的是选拔人才,考察后备干部。

按照古代的人事制度,做臣子的有义务有责任向皇帝举荐人才。但是,如果被举荐人当官以后出现问题或犯了事,举荐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官员很担心自己会把人看走眼了,常常请高人帮忙参谋一下,或者说面试一下。

希望被举荐的人也常常主动请相面专家给测评一下,然后拿着评语去找举荐人。这跟现在人先考证或考本,再去找工作的意思一样。

那时管相面叫“人伦鉴识”。

最出名的“人伦鉴识”家是许劭shào。许劭写了一本人物志被后人当作“相人”的教科书。许劭因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闻名于世。

桓玄也非常精通相人。他评价刘裕是人杰。

他的部下提醒他要当心刘裕。他老婆劝他趁早料理了刘裕。既然是人杰,肯定不甘人下。留着终归是祸患。

桓玄爱才,说来日我要北伐中原,还指望着刘裕呢。

不过桓玄也留着一手。有仗要打,他才把兵权交给刘裕。打完仗就收回去。

刘裕在击破卢循后被任命为彭城内史。桓玄明升暗降夺了刘裕的兵权。刘裕的部队现在被桓玄的亲信所控制。刘裕要起兵讨伐桓玄,必须首先设法夺回军队。

他扬言打猎,召集了百十号亲信,假冒朝廷使者进入京口江苏镇江,混进官府杀了桓玄的亲信,收回了他的两千老兵。

随即刘裕发布檄文起兵勤王,带着两千将士杀向建康。

桓玄先后派去两支军拦截都被刘裕杀败。刘裕亲自挥刀上阵锐不可当。

刘裕率军逼近建康。

桓玄亲率两万军队列开阵势准备厮杀。

面对十倍于己的桓军,刘裕派出疑兵遍插旗帜。桓玄看见漫山遍野是刘家军的旗帜,以为刘裕兵势强盛,心下先怯。他让别人指挥作战,自己备下船只收拾细软准备逃跑。桓玄手下看到桓玄已经准备溜了都没了斗志。

刘裕跟他的两千将士饱餐战饭后砸锅弃粮,以示破釜沉舟。

两军开战后,刘裕率先发起进攻。他命人顺风放火扰乱敌阵,然后趁乱冲锋。刘裕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桓军中有很多将士原先是刘牢之的部下,不愿意跟老战友对阵,见刘裕冲过来就躲开了。刘裕没废多大力气便击溃了桓军。

桓玄闻讯立即跳上快艇逃之夭夭。刘裕当天就占领了建康城。

从起兵到拿下建康,刘裕只用了五天时间。

刘裕拿下建康。但是晋安帝被桓玄拐跑了,有国都无国主也不能复国。

刘裕收集了万把军队交给部将向西追击桓玄,争夺晋安帝。

桓玄逃回老家荆州,集结荆州水军反扑建康。桓、刘两军又在长江水面上二次决战。

桓玄的特混舰队兵力是刘军的数倍,舰只的大小和数量是刘军的两倍。刘军不满万人,以寡敌众。

但是桓玄故伎重演,在他的旗舰后面拖了一条快艇准备随时开溜。

桓玄跟他老爹桓温一样,缺少生死对决的勇气。桓温北伐无果,夺位未遂。桓玄比老爹强点,侥幸篡位成功但没能力保住。

将士们见桓玄又做好两手准备,本来就不高的斗志现在更低了。

开战后,刘军首先发起进攻,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他们利用火攻扰乱敌阵,随后大军压上。混战中,桓玄感觉取胜无望,跳上快艇临阵脱逃。荆州水军大败。

桓玄逃了回去。但他手下将士认为他气数已尽,密谋杀了他邀功。桓玄闻风逃走,在出城门的时候被拦截他的士兵砍伤了脸。但他逃出城门却又遭遇益州的军队,结果还是难逃一死。

桓玄的堂弟桓谦把玉玺还给晋安帝,让晋安帝复辟,希望桓、刘两军停战。

刘裕拒绝停战,以皇帝没有宣布大赦,独不赦桓氏一族。桓氏只得顽抗到底。桓谦和桓玄的侄子桓振收拢军队继续抵抗。桓振很能打,屡次击退刘军。

“是岁,晋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抱着孩子、背着行李往淮河以北逃难。

桓刘大战进行到第二年开春才分出胜负。桓氏战败逃往后秦。刘裕把晋安帝接回建康。

桓刘大战期间,益州刺史毛璩率军东征,但蜀人不愿远征,推举南充人谯 qiào纵为主杀回成都。毛璩闻讯飞奔回援,派军进击谯纵。谯纵诈败将毛军引入伏击圈,一举全歼。谯纵乘胜进攻成都。城内的内应打开城门放入谯纵。谯纵杀入城内,将毛璩一家全部杀死。谯纵自立为王,建立西蜀。

刘裕率百官迎接晋安帝回宫复位。刘裕因为恢复社稷有功,成为东晋新一届的权臣。

刘裕以平定桓玄之乱宣布大赦,“惟桓氏不原”。桓氏残余以及跟桓氏沾亲带故的人或逃或反。战火迟迟不能熄灭。

东晋混战期间,北方胡人诸国也没闲着。

两秦互殴,后秦灭了西秦。三凉群殴,南凉和北凉联手干沉后凉。南凉和北凉都向后秦称臣。后秦在关内称霸。

关东地区以北魏最为强大。后燕在一连串政变后被北燕取代。南燕闭关自守一直平安无事。桓玄之乱时,南燕准备出兵浑水摸鱼,因为皇帝慕容德病死而作罢。

后秦跟北魏为争夺总霸主而争战不休。柴壁山西襄汾西南对决,北魏全歼来犯的后秦军,夺得了总霸主的桂冠。

北魏皇帝拓跋珪晚年为了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常年服用丹药。“珪服寒食散,久之,药发”。

寒食散又叫五石散,由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五种矿物制成,也有说法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种矿石。这种药吃下去,血液循环加快,全身燥热,精神亢奋,穿不了厚衣服,也吃不了热食物,只能穿单衣吃寒食,所以叫寒食散。

据说这个药是医圣张仲景发明。他的本意是治疗伤寒的,没想到被后人当做兴奋剂,甚至是长生不老药。

这种药的毒性是非常大的,长期服用会慢性中毒,严重的会致人死亡。但当时的人意识不到这些,只觉得吃了以后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他们以为这药能让人返老还童,实际上是未老先衰呜呼哀哉。

拓跋珪长期服用寒食散,导致“性多躁扰,忿怒无常”,一触即怒,动辄杀人。到最后,人已经失常了,“或数日不食,或达旦不寐,独语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群臣左右人人自危,都怕招惹到他小命不保,能躲多远躲多远。

他的嫔妃没处可躲。他的妃子贺夫人惹到了他,被他关起来准备杀头。贺夫人让人赶紧去找儿子拓跋绍求救。拓跋绍带人翻墙入宫,把拓跋珪给杀了。

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闻讯,立即从外面赶回京城,杀掉拓跋绍,灵前即位。

拓跋珪死时才38岁。本想吃丹药追求长生不老,没想到提前向阎王爷报道。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