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89,元宏迁都

中华世纪谈 189,元宏迁都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492年494年萧赜之后帝位更迭频繁。北魏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为了方便完成全盘汉化的宏伟大计,拓跋宏决定迁都,把北魏的国都由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深入中原,深入汉文化的腹地,远离胡人聚集区,跟落后的胡人文化做一个彻底地切割。

但是他担心会受到背宗忘祖的指责不敢明说,声称平城寒冷,风沙太大,想把都城迁到洛阳。

这个理由太过牵强,他在朝里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只得作罢。

公元493年,拓跋宏决定南伐。他的理由是萧赜制造了三千辆战车准备北伐,所以他要先发制人发动南伐。

拓跋宏让人以周易占卜南伐的吉凶,得到一个“革卦”。拓跋宏大喜,认为“革卦”是大吉。他说“此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之卦也。”

朝廷重臣拓跋澄说“革”是变革之意,意味着改朝换代,推翻暴君。商汤王周武王得到此卦是吉利的。我们要发动的战争是开疆扩土不是革命。这个卦跟我们要占卜的事不沾边,怎么能说是吉利的呢

拓跋宏大怒,骂拓跋澄想动摇军心吗吓得拓跋澄和群臣不敢再说话。

散朝后,他把拓跋澄叫了过去。拓跋澄是朝中重臣,地位相当于宰相。拓跋宏要做什么事必须得到他的支持。他跟拓跋澄说了实话,南伐是假,迁都是真。拓跋澄恍然大悟,说这是好事啊,立足天下的中央,统治华夏的四海,把魏国发扬光大。拓跋澄当即表示支持。

得到拓跋澄的支持,拓跋宏打定主意迁都。

本年,南齐的萧赜得病死了。因为他中意的太子比他先走一步,临死时他让太孙萧昭业继位。

萧赜留下遗旨“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也就是说朝廷大小事都要和萧鸾商讨后决定。萧鸾是他的堂弟加亲信。他让萧鸾辅佐萧昭业,要求萧昭业什么事都要跟萧鸾商量。

拓跋宏得知萧赜死了,立即全起大军三十万南下。

大军渡过黄河进入洛阳。当时阴雨绵绵,群臣劝他等雨停了再走。雨天行军太劳累,并且运粮也困难。拓跋宏就坡下驴驻军洛阳。

拓跋宏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迁都。他说天意不让我们南伐,但无功而返又让人笑话。既然天意要留我们在洛阳,不如干脆就把都城迁到这里。拓跋宏还拿之前的“革卦”说事,称天意就要我们进行变革。群臣震惊,纷纷反对。但拓跋宏亲信的大臣都纷纷表示赞成。拓跋宏拍板就这么定了,宣布把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随行文武官员后来才明白,他攻齐是假,迁都是真,把他们都骗到了洛阳。但皇帝是金口玉言,文武百官也无可奈何,只得把家从鲜卑人聚集区迁到了汉人聚集区。

拓跋宏要求鲜卑人全面接受汉文化,说汉语、写汉字、穿汉衣、改汉姓、学习汉人的文化和礼仪。

拓跋宏把汉语定为官方语言,要求30岁以下的人必须学汉语,说汉语。

鲜卑人的姓氏也改为汉人姓氏,比如拓跋氏改姓元。

从此拓跋宏改名为元宏。

汉人官制、法律、制度等等,孔子“礼制”的那一套全部照搬过来,甚至门第观念、繁文缛节都学得有模有样。

元宏还鼓励鲜卑人娶媳妇嫁闺女要和汉人攀亲,通过联姻把自己彻底融入汉人堆里。

元宏全盘汉化也受到习惯势力的抵制。但元宏坚持要这样做,毫不动摇。汉化措施慢慢也就推行开来。

汉文化受到崇拜。在北方一直处于寒冬期的汉文化开始冒出新芽。

鲜卑人对汉文化的崇拜,使鲜卑人作为一个民族迅速消失在汉人中间。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已不复存在。

不过隋朝皇帝杨坚、唐朝皇帝李世民都有鲜卑血统,这让崇拜强隋盛唐的汉人感觉有些不爽。甚至有人主张把隋唐也归入胡人政权。

北魏这边搞文化建设,南齐那边搞权力斗争。

萧赜死后萧昭业继位。

萧昭业这个人写了一手好隶书,想必学问也不小。但是这人品行不佳,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萧赜当年立他为太孙就是看中他的仁孝。他父亲病时,他床前床后伺候。他父亲死时,哭得快背过去了,见者动容。萧赜看在眼里赞叹这孩子孝顺。殊不知,他堂前哭完,回到自己屋里就说笑如常。他恨父亲老管着他,找人诅咒父亲早死。他父亲死后,萧赜立他为太孙,于是他又开始诅咒萧赜早死,好让他尽快接班。萧赜病了,他给妻子写信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喜字。萧赜死了,尸体刚入棺,他便迫不及待地把萧赜的乐队叫到家里演奏,庆祝诅咒应验。

祖父、父亲都死了,再没人能管得了他了。萧昭业开始撒了欢地恣意胡来。

以前他要个零花钱都要不来,现在整个国库都是他的,敞开了花。他打开萧赜的宝库,让皇后和嫔妃随便拿,甚至以砸碎宝物为乐。他不到一年功夫他就把国库十年的积蓄全部祸祸光。

他想去哪玩去哪玩,想跟谁睡跟谁睡。他爹的妃子,论起来算他的母辈,也被他招进自己宫中。

他先前让女巫杨氏诅咒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父亲和祖父先后离世。他认为是杨氏的功劳,对她大加赏赐。杨氏的儿子杨珉也得到他的宠幸,经常被叫进宫中伺候。杨珉模样英俊,被皇后看中,又被叫进后宫伺候。据说这俩家伙像夫妻一样同起同卧。萧昭业竟也毫不在意。

萧鸾作为辅政大臣不能装聋作哑,要萧昭业下旨杀掉杨珉。萧昭业舍不得。萧鸾说杨珉跟皇后的丑事早已在朝内外传得沸沸扬扬了。不杀他不能挽回皇家的声誉。萧昭业这才不得不同意。

周奉叔是萧昭业宠信的大将。萧昭业想封他为千户侯。萧鸾不同意,认为周奉叔的功劳够不上封侯,只能封男爵。周奉叔知道后怒火中烧,当众拔刀要杀萧鸾。萧鸾好言相劝才让他息怒。萧鸾事后派人把周奉叔找来乱拳打死。萧鸾先斩后奏以周奉叔怠慢朝廷为由要求萧昭业同意处死周奉叔。萧昭业也无可奈何只得签字认可。

萧鸾总想管着萧昭业,让萧昭业非常不爽。萧昭业打算除掉萧鸾。他想把这事交给皇后的堂叔何胤去办。但何胤胆小,不敢杀人,劝萧昭业慢慢来,先设法削夺了萧鸾的权力再说其他。这事就拖了下来。

萧鸾也早看萧昭业不顺眼,打算废了他。他跟萧衍私下讨论废立的事。萧衍是他的远房堂弟,也是他的心腹幕僚。萧衍为他出谋划策。萧鸾暗中联络掌握实权的大臣。

一切准备就绪后,萧鸾派卫尉皇宫卫队统帅萧谌chén带人进宫逮捕萧昭业。

萧昭业在楼上听到动静,让太监去看。太监说看见一个将军领着一帮人,全副武装,已经到楼下了。萧昭业知道不好,一面叫人去找萧谌,一面往妃子的屋里躲。他不知道带队来抓他的正是萧谌本人。等他见到萧谌,什么都明白了,拔出宝剑试图自刎。萧谌一把夺过宝剑。

萧谌把萧昭业塞进轿子里抬出来。院子里的卫兵不知所措,只等萧昭业一声令下便上去救他。但萧昭业似乎已经吓傻了,一声不吭。

萧谌害怕出现变故,在一个夹道里把萧昭业杀了。

萧鸾全副武装上殿召集群臣,伪造太后的懿旨宣布废黜萧昭业,改立萧昭业的兄弟萧昭文为帝。

萧昭文当时15岁。萧鸾全权处理朝政。

萧鸾弑君另立不被众王爷接受。臣杀君、子杀父,这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众王爷推举萧锵带头发动政变推翻萧鸾。萧锵是萧赜的弟弟,当朝宰相。

但是这个萧锵太墨迹了。军队都已经准备好出发了,他想起还没跟母亲告别呢,扭头又回去了。等他墨迹够了,天也黑了,只好改天再出发。

萧鸾得到消息,抢先出兵包围了萧锵的王府,杀了萧锵以及所有参与政变的人。为除后患,萧鸾大开杀戒,遍杀萧道成、萧赜一脉。

骨肉相残的惨剧重演。刘宋几代暴君才完成的事情,萧鸾一步到位。

494年,萧鸾废掉萧昭文登基坐殿。

萧昭文只做了三个月的皇帝就被废掉。一年当中连换三个年号。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