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14,独孤皇后

中华世纪谈 214,独孤皇后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599年600年 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

明君配谏臣之外,通常还会有个贤内助。有一句话叫每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成功的女人。隋文帝背后的女人是独孤皇后。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生了一女五男。

女儿杨丽华做过北周的皇后和皇太后。隋文帝建隋代周后封她为公主。杨丽华从皇帝的老婆升格为皇帝的妈,一下又降为皇帝的女儿。

隋文帝的五个儿子杨勇、杨广、杨俊、杨秀和杨谅,全是皇后独孤氏所生。

隋文帝夫妇是一对模范夫妻,关系始终非常和睦。隋文帝每天上朝,独孤皇后都要亲自送他到朝堂门口,然后静静地等在那里。隋文帝下朝后,两人一同回家。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独孤皇后生活俭朴,喜欢读书,有见识,识大体。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做丈夫的贤内助。她对国事的分析和建议每次都很合皇帝的心意,也赢得群臣的敬佩。群臣暗地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并称为“二圣”。

她有一个表兄犯罪当斩。隋文帝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打算放他一马,但皇后力劝皇帝不能因私废公。表兄因此人头落地。打着骡子马也惊,外戚没人敢依仗皇后的权势违法乱纪。

皇后在私生活上是绝对的女权主义者,痛恨男人qi妾成群,尤其讨厌男人和妻子以外的女人生孩子。她曾让隋文帝赌咒发誓“无异生之子”。隋文帝也果然说到做到,一水的嫡子,一个庶子没有。

隋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畏妻如虎。别看在外面威风八面,一挥手集起千军万马,一跺脚引起地动山摇,但是回家一见到皇后独孤氏,尾巴立刻就耷拉下来。

惧内这东西和丈夫的学识、脾气、贵贱、贫富都无关。多高层次、多高职务的人都有惧内的。惧内通常“不是皇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老婆找到了可能连老公自己都不知道的软肋,一举将他拿下,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一种惧怕感,让他觉得如果惹得黎叔很生气,后果一定很严重。他所惧怕的后果也许是怕失去她、怕她伤心、怕她一哭二闹三上吊、怕她一擀面杖拍死他不管怎样,老公为了避免他所惧怕的后果,只得听她话,跟她走,永做老婆的乖乖狗。

隋文帝作为皇帝也怕老婆。隋文帝怕老婆的直接好处是一生不好酒色,健康长寿。

隋文帝虽然贵为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那对他来说那只是橱窗里的模特只许看不许摸。

有一次皇后生病,对他看管得稍微松了些。他借机和一个妃子发生了“yyq”。次日早朝回来就听到了那个妃子被皇后乱棒打死的消息。

隋文帝又惊又怒,又悲又怕,象所有不堪忍受家庭暴力的弱女子一样离家出走。他打马狂奔出宫,独自跑到城外旷野里发泄怨气。大臣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郊外搂着一棵树掉眼泪。见到臣下,隋文帝委屈道“我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据说“自由”一词的最早出处就是这里。

这么高大尚的一个词竟然诞生于一个“惧内”的小可怜抱怨“气管炎妻管严”之时也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大臣们好言相劝,把皇帝拉回宫来。皇后知道事情做得太过,也怕了,“流涕拜谢”。两人于是重归于好,把酒言欢。

独孤皇后就有这本事拿得住他。

但是遗憾的是独孤皇后把老公管得服服帖帖,管教孩子差强人意。

相比隋文帝的英明睿智,他的五个儿子没有一个争气的,最终都不得善终,江山也搞没了。

老大杨勇在隋文帝登基后被立为太子。杨勇做太子之前表现还行,但在做了太子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追求奢华和声色,令隋文帝夫妇很失望。

隋文帝一生简朴。他认为贪图奢华是败家亡国之象。杨勇身穿金盔金甲绣罗袍。隋文帝看到后非常不高兴,教训他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

可是隋文帝的话被当做耳旁风,杨勇依然我行我素。他不仅过着花天酒地,铺张浪费的生活,而且公然在家里接受群臣的朝拜和进贡,提前把自己当皇帝看待。这更让隋文帝不满。按规矩,太子在未登基以前还是臣子。杨勇的这种做法在礼法上属于僭越,犯了大忌。隋文帝开始猜忌杨勇。

独孤皇后也不满意杨勇。前面说过,独孤皇后女权意识非常强,痛恨用情不专的花心男人,尤其反对男人和妻子以外的女人生孩子。而杨勇偏偏妻妾成群。除了独孤皇后给他选的正房他不待见,其他女人他见一个爱一个。庶子生了一大堆。嫡子一个没有。

后来他的原配夫人抑郁而死。独孤皇后怀疑是杨勇毒死的。独孤皇后从此不待见杨勇。

隋文帝夫妇起了废太子的心。

老二杨广知道杨勇太子之位不稳以后开始极力包装自己。他实际上也好奢华也好色,但尽力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把尾巴夹起来不让它露出来。同时他想方设法在父母面前抹黑杨勇。

在隋文帝眼里,杨广“孝悌恭俭”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待人恭敬、生活简朴,四德俱全。

杨广去外地赴任时跟父母恋恋不舍。皇后也舍不得让他走。娘俩分别时总是相拥而泣。隋文帝或皇后派人去看他,他总是远接高迎,好吃好喝好招待。

他跟兄弟几个的关系也非常好,从没闹过矛盾。

在隋文帝夫妇的眼里,杨广生活朴素、不好声色。两口子去杨广家时,看到杨广的侍妾又老又丑,房间挂着朴素的帷幔,琴上布满灰尘。在皇后眼里,杨广孝顺、体贴,和妻子萧妃也非常恩爱,同吃同住,同出同入。二男一女也都是萧妃所生。

在群臣眼里,杨广一表人材,谈吐文雅,思维敏捷,性格持重,待人彬彬有礼,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家都愿意和他相处共事。

在下属眼里,他爱兵如子、受人爱戴。杨广曾领军观猎遇上大雨。左右送上雨衣。杨广拒而不受,说“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大家都淋雨,我怎么能自己一个人穿雨衣呢。命左右拿走,仍然冒着大雨立马观看,把将士们感动得一塌糊涂。

杨广不但德行好,能力还强,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

论武功,杨广年仅20岁就统领百万雄师过大江,灭了南陈统一了中国。杨广治军有方,带出来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对百姓秋毫无犯。

杨广占领建康的第一件事是封存南陈的图册档案和仓库,对南陈的美色财宝毫不动心。“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论政治,杨广坐镇江南时采取怀柔政策,很快稳定了江南局势。他纳江南女子为妾、学习江南方言、重用江南才子,培养自己对江南的感情。江南人也视他为可信赖的朋友。他极力弥补南北300年的隔阂,使南北双方不仅在地域上融合在一起,也在思想感情上融合在一起。这显示出他非凡的政治头脑。

还有一点,杨广的文采非常好。

杨广写的诗,饮马长城窟行“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恢宏大气;野望“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暗**。”,意境深远;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极其传神。他的诗是后人竞相模仿的对象。

总之,杨广是隋文帝夫妇和朝廷上下都认可的好同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完人。

不过按照史书的说法,杨广的完美是装出来的。

比如说,杨广其实也好色。杨广也有美姬,只不过金屋藏娇秘不示人而已。示人的都是又老又丑的。他的美姬怀孕了,他不等孩子落地就给计划生育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父母留下一个不好女色的好印象。

杨广统一江南时,听说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又漂亮又聪明,心仪很久。他特意嘱咐手下将领给他留着。但将领认为张丽华是红颜祸水,留着总是一个祸害,抗命不遵,把张丽华杀了。杨广气得直骂娘。

杨广也好奢华,只不过没机会展现而已。

隋文帝在他12岁封王时,特意挑选了一些正直贤能的人去辅佐他。杨广但凡提出生活待遇方面的出格要求,都被他的辅臣劝阻。所以杨广虽有追求奢华之心但没机会表现出来。

后来为了跟哥哥杨勇争太子,杨广主动约束自己的好奢华与好色之心,投父母所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同时,杨广抓住机会便诋毁杨勇。他对独孤皇后说,我不知道哪里得罪太子了,让他总憋着害我。我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他背后陷害我或在我饭菜里下毒。

独孤皇后信以为然,气愤地说我给他娶的媳妇中毒而死,我怀疑就是他干的。我还活着他就这么迫不及待。要是我死了,不知道他会怎么欺负你呢皇后说罢悲不自胜,决意废掉太子。

杨广又让杨素去皇后那里挑拨。他夸赞杨广“晋王杨广孝悌恭俭,有类至尊隋文帝”。他以此试探皇后的心思。

皇后听他这么说不禁掉下眼泪,说可不是吗。杨广孝顺仁厚,不像杨勇四六不懂。我常担心杨勇害了杨广。

杨素一听皇后这么说,心里有底了。他开始放心大胆地说杨勇的坏话。

皇后让他把这些话也去说给皇帝听。隋文帝也打定主意废太子。

朝中善于趋炎附势的人听到风声也一起落井下石。

600年,隋文帝下旨废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其实隋文帝还有三个儿子,杨俊、杨秀、杨谅。但是这三个儿子都不入隋文帝的法眼。

老三杨俊幼时好佛,一度闹着要出家,被父母阻拦。父母觉得这个孩子不着调,不成大器。后来杨俊不出家了又转而喜欢奢华和女色,更让父母愤怒。他喜新厌旧引起妻妾争风吃醋。他的王妃妒忌成恨给他瓜里下毒,要弄死他。他虽然被救了过来,但只剩下半条命。皇家出了这样的丑闻让隋文帝很恼火。隋文帝杀了王妃,以杨俊府邸规模超过规定为由将杨俊免职回家。杨俊请求复出。隋文帝骂他败家玩意儿能干点嘛杨俊郁郁而终。

老四杨秀似乎打一开始就不受隋文帝待见。隋文帝对皇后说我活着还能压得住他。我死了,他肯定要造反。不清楚杨秀之前做了什么事让隋文帝对他有如此评价。

不过杨秀后来也的确做了一些显得不那么安分守己的事情,比如造了一个浑天仪,超标准装修自己的住宅甚至按照皇帝的规格装饰自己的车马。浑天仪是看天象用的,属于皇帝专用。他做这些事在那个时都属于僭越,是违法的。

隋文帝逐渐削夺杨秀的权力,最终将其王位废黜。

杨谅自幼得到父亲的宠爱。老人一般都喜欢小儿子。杨谅没什么缺点也没什么优点,表现比较平庸。他不好奢华不好色,但文治武功方面也乏善可陈。

隋文帝给他三十万军队让他去东北讨伐拒绝朝贡的高丽国,想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杨谅率军水陆并进杀入辽东。但是非常不幸,陆军遇到雨,水军遇到风,瘟疫流行,军粮不继。高丽听说三十万隋军杀到,吓都吓死了,赶紧上表服软,自称“辽东粪土臣”。隋文帝顺坡下驴,让杨谅撤兵。杨谅因此无功而返。

第二年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境。隋文帝组织军队讨伐突厥,让杨谅挂名元帅。但杨谅迟迟没有上前线。仗都打完了,军队凯旋而归,杨谅还没动身。一个白捡的立功机会又丧失了。

隋文帝对杨谅非常失望,认为他是烂泥扶不上墙。

隋文帝认为五个儿子里面属杨广最优秀,所以不惜废长立幼改立杨广为太子。谁承想杨广上台没多久就把江山折腾没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