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35,唐僧取经

中华世纪谈 235,唐僧取经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45年648年 唐太宗一伐高丽,灭薛延陀,征服西域,降服天竺。唐玄奘法师西行天竺求取真经归唐。

唐太宗征高丽不利而还。但他并没有罢手,之后不断派兵袭扰高丽,消耗高丽的国力,为再次总攻高丽做准备。

另外还有一项准备工作,讨伐薛延陀。

唐太宗北伐高丽期间,薛延陀趁虚而入袭击夏州陕西靖边县。当初内迁突厥人北返漠南被薛延陀赶回后很多滞留夏州。薛延陀想把突厥人赶尽杀绝。

好在唐太宗早有防备,让大将执失思力统领突厥兵驻扎在夏州以北,另外安排一支tj驻扎在夏州。

执失思力原是颉利可汗手下大将,后来投降了唐朝。鉴于他在突厥人中的声望很高,唐太宗让他统领突厥部队。

执失思力以老弱病残迎战薛延陀,佯装不敌退往夏州。薛延陀不知是计杀入夏州。执失思力和tj一起夹击薛延陀将薛延陀杀得大败。执失思力乘胜追击一直杀到大漠以北才返回。

薛延陀不甘失败,再次纠集人马杀向夏州。这时tj大部队已经从辽东返回。唐太宗派兵增援夏州。薛延陀得知这一情况后徘徊不前,进退维谷。执失思力主动发起进攻,再次击败薛延陀,俘虏两千多人。

薛延陀两次进犯都没有得手。

唐太宗从高丽回来后着手解决薛延陀这个后顾之忧。唐太宗之前从高丽撤兵,担心薛延陀袭扰后方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正好在这个时候薛延陀爆发内讧。薛延陀多弥可汗两次率军南下大败而回,并且在作战时弃军而逃,遭到部下的鄙视。原先归附他的回纥、仆骨等族发动叛乱,群起而攻之。

唐太宗趁机加入战团,派军向薛延陀发起进攻。

李道宗、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将领各领一支军,分道并进,进击薛延陀。薛延陀在tj的攻击下狼狈逃窜。多弥可汗再次弃军而逃。回纥人趁多弥可汗人单势孤发动袭击,杀了多弥可汗。这时薛延陀残余还有七万多人,逃往西域。唐太宗派李世勣追杀薛延陀。李世勣在郁督军山蒙古国杭爱山追上薛延陀,前后斩杀五千余人,俘虏三万余人。薛延陀就此亡国。

回纥等族接管了薛延陀的领地,尊唐朝为主,向唐朝朝贡。

唐太宗在征高丽回来的路上生了病,此后一直身体不好。他把日常工作交给太子打理,自己住进翠微宫疗养。

翠微宫是唐太宗新修的一个宫殿。翠微宫“笼山为苑”,风景如画,最适合避暑。

647年,西域的龟兹国新疆库车国王死了。他的弟弟继承了王位。这家伙是亲西突厥派,停止向唐朝朝贡,勾结西突厥攻打亲唐朝的西域国家。唐太宗大怒派兵讨伐龟兹。

唐太宗打龟兹是瞄着西突厥。西突厥一直在跟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唐太宗如果能拿下龟兹,不仅能去掉西突厥的一个帮凶,还能为日后进攻西突厥取得一个桥头堡。

唐太宗派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作为正副帅率领本部突厥军西征西域。安西都护郭孝恪率tj配合作战。并且,唐太宗还要求铁勒、吐蕃、吐谷浑出兵助战。唐太宗主要是依靠胡人打胡人。

阿史那社尔是donu厥处罗可汗的儿子,之前负责跟西突厥打仗,战绩颇佳。后来阿史那社尔投降率部唐朝,唐太宗把他招为驸马,对他非常信任。这回打龟兹和西突厥,唐太宗把他派过去。

西突厥得知tj西征西域,派兵阻截。阿史那社尔一战便将其击溃,俘虏其余众。

焉耆新疆焉耆自治县是龟兹的盟国。阿史那社尔在进军龟兹的路上顺手将其攻克,杀了焉耆王,另立亲唐的人做国王。

到达龟兹后,阿史那社尔派一千骑兵前去挑战。龟兹王亲率五万军队出城迎战。tj假装战败引诱龟兹王追击。待龟兹王远离城池后,阿史那社尔指挥军队合围龟兹王,将其一举击溃。龟兹王放弃都城逃往拨换城新疆阿克苏。

阿史那社尔让郭孝恪留守龟兹都城,自己率军杀往拨换城。tj围攻拨换城40天,终于将拨换城攻克。龟兹王被tj生擒活捉。

龟兹国相趁乱逃走,跑到西突厥那里搬救兵反攻龟兹。

西突厥趁tj的大部队在拨换城,偷袭已被tj占领的龟兹都城。郭孝恪以为龟兹王都被抓住了,战争就等于宣告结束了,疏于防备。西突厥偷袭得手,一举攻破龟兹都城。郭孝恪宁死不降,率军跟西突厥展开巷战。驻扎在城外的tj火速救援,向西突厥人发动反攻。两军在城内混战一夜。tj斩首三千级。西突厥见不能取胜,弃城而走。

龟兹国相不甘心,从龟兹北部召集了万把军队再攻龟兹国都。tj出城迎战,斩首八千人。龟兹国相只身逃走,被当地龟兹人抓回送进tj大营。

龟兹和焉耆被tj征服。于阗tian新疆和田、疏勒新疆喀什向唐朝表示归附。唐太宗将四国设为唐朝的四个镇,将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管理整个西域。

讨伐西域期间,唐太宗又派兵征服了叛乱的松外四川跟云南交界诸蛮。

松外诸蛮原本归附于唐朝,但是后来又叛离了唐朝。唐朝通往西洱河云南洱海和天竺古印度的道路被蛮人截断。唐太宗派兵讨伐松外是为了打通唐朝“通西洱、天竺之道”。

诸蛮不过是一堆小部落,聚合起来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tj正规军的对手。tj一战就将他们击溃。松外诸蛮向tj投降,重新归附唐朝。唐朝重新打通西洱河、天竺的道路。

征服松外诸蛮后,唐太宗派右卫中央直属部队分左卫、右卫等12卫率长史相当于军参谋长王玄策出使天竺。

唐朝跟天竺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两大文明古国建立联系得力于著名的高僧玄奘zàng。

玄奘的真名叫陈祎yi。玄奘是他出家后起的法名。他又被称作唐僧、唐三藏。“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

玄奘对佛法非常有研究。不过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各种版本的佛经对佛法的解释各不相同。究竟谁对谁错,因为没有原版佛经印证也搞不清楚。那时侯没有网购邮购国际代购业务,要想得到原版佛经,或者叫真经,就得亲自去天竺跑一趟。玄奘于是决定去西方取经并借机到佛教的发源地去当面请教当地的高僧。

631年,玄奘不远万里西行印度取经。

明代小说西游记把玄奘取经的经历改编成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西游记说玄奘受唐太宗的委托去西天取经,唐太宗率满朝文武把他送出城外并和他结拜成兄弟。其实这全是瞎掰。玄奘不是公派而是自费,并且还是偷渡。“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他随商队奔西域,在边关被边防军拦住。时值边境战事一触即发,边关已经禁止通行。铁心西行的玄奘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借草丛的掩护深夜偷渡出关。

关外是绵延八百里的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玄奘孤身一人骑马前行。

在西游记里,玄奘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全程护送并且伺候他,一路上替他降妖捉怪,弄吃弄喝。实际上,玄奘是孤身走天涯、独胆取真经。妖魔鬼怪没见着,濒临死境倒是有几回,但也不见观音菩萨姐姐来搭救。

顺便说一句,观音菩萨本是男儿身,从印度传到中国时可能路过了泰国,之后开始描眉画眼、披红挂绿。在中国不仅母性十足、救苦救难还要兼管计划生育、送子保胎,被人称为观音娘娘。

在沙漠中因为断水,玄奘和马五天四夜没进滴水,忍着干渴和酷热前行,终于昏倒在沙漠之中。入夜,玄奘被凉风吹醒,拉起马挣扎前行。忽然,马精神起来拖着唐僧向一处跑去。玄奘踉踉跄跄跟过去,惊喜地发现一汪清水。原来嗅觉灵敏的马在风中闻到水的气味,使玄奘绝路逢生。

玄奘走出沙漠,来到西域的高昌国。高昌那时还没被唐朝灭掉。高昌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得知东土大唐的高僧过境立即让人请进宫来,要拜玄奘为师。玄奘婉言谢绝,决意要去西天取经。高昌王被他的决心所感动,与他结拜成兄弟,令人护送唐僧西行。

长话短说,玄奘顺利通过西域各国和西突厥,长途跋涉五万里进入印度。

那时的印度刚结束长期的分裂状态,被印度著名的戒日王统一。

玄奘在印度各大寺院研习佛法十几年,参加过戒日王举办的佛学辩论大会。玄奘作为大会论主,坐擂18天而不倒,被戒日王赐以骑象绕场一周接受敬意的礼遇。

玄奘得到戒日王的接见。戒日王对唐朝一无所知,请玄奘介绍一下唐朝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玄奘于是给戒日王介绍了唐太宗的生平神武、文治武功。戒日王对唐太宗很仰慕,希望结交唐太宗。

643年,玄奘学成回国。戒日王派出一个使团随行,送玄奘回国的同时代表他出使唐朝。

玄奘回国时阵容庞大,有百余僧人随行,用大象驮着经书、佛像、花种还有释迦摩尼如来佛的舍利。

玄奘回国时携带原版梵fàn文经书357部。后来就在西安慈恩寺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雁塔翻译这些佛经,并著有大唐西域记,就是玄奘版的西游记。里面没有孙猴降妖,只是记载了沿途所见所闻和各地风俗文化等。

玄奘回到长安。唐太宗听说一个西天留学的“海龟”回国并且带来西天的使团,很是稀奇,亲自接见了他和印度使团。据说唐太宗跟玄奘聊了一整天而不觉得累。唐太宗应玄奘的请求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对佛教和玄奘本人大加褒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