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38,三箭定天山

中华世纪谈 238,三箭定天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61年665年 刘仁轨收复百济。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661年,tj部署到位。唐高宗下令对高丽发起总攻。

苏定方在南线顺利登陆高丽,沿浿江攻击前进直取平壤。

北线进展不利。任雅相在鸭绿江受到高丽军队的阻击迟迟不能过江。

苏定方连战连胜杀至平壤城下,将平壤包围,但苦于兵力不足,一时难以将平壤攻克。

唐高宗把大将契苾bi何力派到鸭绿江帮助任雅相,以期尽快杀过鸭绿江增援苏定方。

契苾何力来到鸭绿江时已是寒冬,鸭绿江江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契苾何力率军踩着冰面杀过鸭绿江,击溃高丽守军,狂追数十里,斩杀三万人。残余的高丽守军向tj投降。

契苾何力乘胜向平壤挺进。

就在这时,北方的回纥人反叛唐朝并且进犯唐朝边境。唐高宗急调契苾何力率部回国。

任雅相继续率军杀向平壤。可就在tj快到平壤的时候,任雅相突然得病死了。北线tj失去统一指挥。

高丽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调集主力去攻击北线tj。两军在蛇水平壤附近展开大战。一盘散沙的tj被杀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夹击平壤的计划落空。正在围攻平壤的苏定方决定撤兵。他的兵力不足于对付高丽的内外夹击。

第一次平壤之战就这样无功而返。

tj入朝部队撤走了,留守百济的tj孤立无援。刘仁轨满指望入朝tj打败高丽之后增援百济。谁料想,入朝tj没能打下平壤,无功而返。

唐高宗告诉刘仁轨要不然你们也撤回来吧。言外之意,唐高宗有心放弃百济。

百济的tj也巴不得回国。但刘仁轨认为绝不能放弃百济。他对部下们讲,撤出百济容易,再想打回来就难了。如果让百济跟高丽重新勾结在一起,tj以后再想打高丽也难了。我们留下来就是在敌人的心口上插了一把刀,也给tj重返高丽留下一个落脚点。

百济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唐高宗下令撤兵的事,派人对刘仁轨讲你们什么时候走啊我们来给你们送行。

刘仁轨判断百济叛军这时候肯定会放松警惕,于是下令突袭百济叛军。tj和新罗互相配合夹击百济叛军,一举打破了百济叛军的包围圈,打通了新罗给tj运粮的通道。

百济tj转危为安。

但刘仁轨并不满足,向唐高宗请求援军全面反攻百济叛军。

唐高宗其实也不想丢了百济,马上派去七千援军助战。

刘仁轨得到援军后向百济叛军的大本营发动进攻。百济力不能支,急向高丽和倭国求援。

倭国天智天皇派出千艘战船和四万倭兵前来助战。

刘仁轨得知倭兵到来,分兵迎战,让陆军进攻百济叛军的老巢周留城韩国扶安郡,自率水军迎战倭兵。

不知道刘仁轨所部有多少兵。如果分出一半兵力打援就是8、9千人,跟倭军是一比五。tj的战船也不多,只有170艘,跟倭军的千艘战舰相比连一比五都达不到。刘仁轨迎战倭军是以寡敌众。

两军开战后,倭军发现tj摆出一字长蛇阵,立即集中兵力攻击tj阵型的腰部,企图将tj拦腰折断,然后各个击破。

tj阵型受到攻击后逐渐被压迫成凹形。倭军以为胜利在望,全力攻击。但是他们没注意自己已经被tj包围。tj向蜂群一般密集的倭军舰船发动火攻。顷刻间,四百搜倭军舰船陷入火海。倭军损失了一半战力,仓皇逃走。

战败消息传回本土,倭国陷入恐慌。倭国人担心tj趁势攻入倭国本土,全国动员抢修防御工事。倭国的国都也迁往内地。

但唐朝根本没有进攻日本的意思,对不与唐朝接壤的土地不感兴趣。

tj赶走倭国人,开始集中力量攻打百济叛军。百济王见大势已去弃城逃往高丽。百济的城池陆续被tj攻克或投降。百济重新被tj收复。

东北战事暂告一段落。北方tj跟铁勒人激战正酣。

铁勒分为九个部落,俗称铁勒九姓,诸如回纥、薛延陀、思结、仆固、契苾等。早先铁勒人追随突厥人。突厥人衰落后,薛延陀自立门户建立薛延陀汗国,成为铁勒人的首领。薛延陀挑战唐朝被灭掉。回纥取代薛延陀的位置,建立回纥汗国,成为铁勒九姓的新首领。

回纥趁tj北伐高丽之计裹挟铁勒九姓发动叛乱。

唐高宗派郑仁泰和薛仁贵率军北伐铁勒。

郑仁泰是唐太宗的亲信,因为在玄武门之变时有功被封为公爵。他能力一般,没立过什么战功,靠着资格老成为tj主帅。不过tj作战主要靠薛仁贵指挥。

薛仁贵在天山蒙古杭爱山脚下与十几万铁勒人对阵。对方挑出数十名善战的勇士出阵挑战。薛仁贵单枪匹马出阵应战。他连发三箭射死对方三人,一下震慑住对方。十几万铁勒人不敢跟薛仁贵对阵,下马投降。

军中编歌歌颂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说就来源于此。

不过对于投降薛仁贵的铁勒人结局悲惨。“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薛仁贵担心留下后患,把投降的铁勒人全都活埋了。

薛仁贵够狠的。

薛仁贵坑杀铁勒人可能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斩草除根,以防后患;二是没有那么多兵力看守这些降兵。但无论如何这种拉仇恨、灭人性的做法都是应该受到谴责。事实上,薛仁贵得胜还朝没有得到嘉奖而是受到弹劾。唐高宗将功折罪没有处罚他。

薛仁贵越过沙漠追杀铁勒人,俘虏了铁勒三个部落的首领。

郑仁泰也率一路军杀入天山。铁勒人已被tj吓破胆,不战而降。但郑仁泰不接受投降,纵兵砍杀铁勒人。他不是为了斩草除根而是图财害命,“掠其家以赏军士”。

铁勒人投降都不行只得远逃躲避。郑仁泰派兵追杀,遭到铁勒人的反击大败而回。

tj的侦察兵报告不远处发现大批铁勒人的辎重。贪财的郑仁泰闻讯马上率领一万四千骑兵轻兵赶了过去。

也不知道情报有误还是铁勒人跑得快,郑仁泰追了好久也没追上。眼看军粮已尽,郑仁泰只能回军。回军路上遇到大风雪,tj饥寒交迫,把战马杀了充饥。马吃完了,士兵们开始互相残杀。等回到国内,一万多tj只剩下八百人。

郑仁泰自然也受到弹劾。唐高宗对他也功罪相抵不与追究。

tj军纪差得已跟蛮族相仿。唐高宗下不去狠手整治军纪,使tj名声越来越差。

tj北伐虽然杀了很多人,但并没有平定铁勒之乱。唐高宗只得又把契苾何力派了过去。

之所以派契苾何力去平定铁勒人是因为契苾何力本身就是铁勒人。契苾何力过去可以现身说法告诉铁勒人唐朝并不歧视铁勒人。杀降坑降只是个人的违法行为而不是zf行为。

契苾何力北上之后只带着五百护卫进入铁勒人的营地。通过谈判,铁勒人交出带头叛乱的人,向唐朝投降。

铁勒之乱遂被平定。

如果郑仁泰、薛仁贵这两个叫“仁”的人能讲一点仁义,铁勒之乱早被平定了,也不必大老远把契苾何力从东北前线叫回来。而契苾何力率部回国导致高丽前线缺少精兵强将最终大败而回。主力大败而回坑苦了留守百济的tj。如果不是刘仁轨忠诚神勇,tj在朝鲜半岛将会一无所获。

刘仁轨在百济连征带抚很快使百济安定下来。他还在百济降兵降将中得到两员干将黑齿常之、沙吒相如。这两人不仅在平定百济的战争立了大功并且成为苏定方、薛仁贵之后屡立战功的名将。

刘仁轨在百济给唐高宗上了一道奏折,针对当前军人待遇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以前应该是指唐太宗时期军人地位很高,大家都乐于当兵。战场立功不仅能得到升官或进爵的荣誉还能得到赏赐、免除劳役等实惠。战死沙场也会得到哀荣,或是皇帝参加祭奠或是zf派人参加葬礼。死者得到奖赏、爵位可以传给家人。军人受到尊重,参军的积极性就高,打仗的士气就高。但在显庆五年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显庆五年也就是公元660年。在这一年,唐高宗因为头疼病越来越严重没法上朝理政,把朝政交给皇后武则天打理。而武则天宠信李义府、许敬宗两个“奸邪之臣”。这两人因为支持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成为唐高宗的红人。武则天更是对两人感激有加,宠信有加。李、许两人因此控制了朝政。两人排斥异己,、徇私枉法使朝政日益混乱。

刘仁轨特意点明显庆五年这个时间点,实际上就是暗示武则天和李义府等人乱政。

显庆五年之后,官府连参军人员的信息都懒得登记了,更别指望对军烈属的照顾。军人别说奖赏,连基本的物资供应都跟不上,吃不饱穿不暖。服役期任意延长。立功得到的勋爵也没了用途,该服劳役还得去服,该交赋税还得去交。士兵们打仗回来,有功不得赏,无过反倒挨罚。军队的士气跟作战**跟以前没法相比。

他的这篇奏章似乎从侧面解释了tj军纪变差的原因。郑仁泰杀降的目的很明确,“掠其家以赏军士”。薛仁贵坑杀降卒的目的,史书没有明说。但他受到弹劾的罪名是“贪淫自恣”。顾名思义,贪就是贪财,淫就是抢ren qi女。薛仁贵杀降的目的可能也是为了把人家的财产、妻女作为自己和将士们的犒赏。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士气,刺激将士们的作战**。朝廷不给,我们就自己抢。唐高宗可能也知道问题的根在上面,所以不好意思处罚郑仁泰、薛仁贵。

唐高宗对刘仁轨的奏章表示同意,派兵替换留守百济的部队。也就是说服兵役的时间任意延长的问题马上得到纠正,但其他问题就没有了下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