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39,征服高丽

中华世纪谈 239,征服高丽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65年670年 李世绩再征高丽获胜。薛仁贵讨伐吐蕃失败。唐高宗武功盛极而衰。

经过tj历年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唐朝的疆域达到空前的广大。秦皇汉武都不能与唐高宗相比。据测算,唐高宗时期的版图达到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为中国历史第三大版图。

并且贞观之治开创的唐朝盛世进入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百姓幸福安康。

654年,“是岁大稔大丰收,洛州粟米斗两钱半”。

唐高宗自认为功德圆满,有资格举行泰山封禅大典。

665年2月,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率领文武百官从长安赶往洛阳,为泰山封禅做各种准备工作。东至高丽、倭国,西至波斯、突厥、西域,都派代表来参加封禅大典。

当年十月,大队人马从洛阳出发赶往泰山。队伍绵延数百里,规模空前。

666年正月初一,唐高宗登封泰山。皇后武则天在唐高宗“首献”之后登坛“亚献”,进行第二次献酒。

唐高宗封禅泰山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之后第四位登封泰山的皇帝。而武则天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参加泰山封禅的皇后。

唐高宗封禅之后起驾回京。他绕道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祭祀了孔子,然后又绕道老子的故乡安徽亳州老子故乡在鹿邑县太清宫镇,唐时属亳州,现属河南周口,祭祀了老子。唐高宗本人信佛,但对儒教、道教也一视同仁。

唐朝儒道佛三教兼容,共同发展。

唐高宗封禅回来便听到一个好消息。高丽的摄政王死了。他的儿子们夺位引发内乱。大儿子泉男生干不过两个弟弟泉男建、泉男产,逃到国内城吉林集安,派人向唐朝投降兼求救。

唐高宗喜出望外,认为这是再伐高丽的最佳时机。他马上命令契苾何力重返东北,率兵援助泉盖男生。

契苾何力击败高丽,救下泉男生。

泉男建举全国之力反击tj,再次将泉男生包围。

唐高宗任命李世勣为帅、薛仁贵为将,率军15万增援高丽。

667年,李世勣攻克辽东要塞新城辽宁抚顺北,之后又连下16城逼近鸭绿江。

高丽派兵十几万人反击tj。两军在金山辽宁沈阳康平县东展开大战。tj初战不利。高丽军趁势压上,想一鼓作气把tj赶出高丽。关键时刻,薛仁贵率军横击高丽的侧翼,击溃高丽军,斩杀高丽五万人。薛仁贵顺势进攻扶馀城辽宁四平,再次歼灭一万多人。

高丽纠集五万人反攻扶馀,不巧遭遇李世勣率领的大部队,一下子又被歼灭3万多人。至此高丽军的精锐基本被打光了。

李世勣乘胜攻克大行城辽宁丹东东部,到达鸭绿江西岸。周边城池望风而降。

668年9月,tj兵分多路跨过鸭绿江向平壤发动总攻。tj一路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打到了平壤。

大军包围了平壤。高丽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竖起白旗开城投降。

泉男建不肯降,自杀未遂,被tj活捉。

高丽所有城池都向tj投降。至此,高丽被tj完全平定。

唐高宗终于灭掉高丽,一扫唐太宗生前的遗憾。

李世勣押解着泉男建等俘虏回国参加献俘仪式,留薛仁贵镇守高丽。

唐高祖在高丽设置都护府进行管理,正式将高丽划入唐朝版图。

唐朝版图在此时达到鼎盛。

唐高宗开疆扩土的武功也在此时达到最高峰。

不过王朝辉煌之下也有隐忧。tj能够征服高丽有侥幸的成分存在。如果不是高丽发生内讧,tj能否打下高丽犹未可知。刘仁轨反应的tj士气下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tj的战斗力在日渐下降。

唐高祖曾下旨“征辽军士逃亡,限内不首及首而更逃者,身斩,妻子籍没”。敦促征辽逃兵在限期内投案自首,否则将处死抄家。

皇帝亲自发布敦促逃兵自首公告,说明征辽期间逃兵问题非常严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tj的士气不高,出现厌战情绪。军队士气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吐蕃趁tj主力东征高丽之际,大肆向吐谷浑、西域扩张势力。

当初唐朝为了限制吐蕃势力扩张在青海扶植吐谷浑重新立国,希望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藩篱。但是吐谷浑不是日渐强大的吐蕃的对手,被吐蕃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放弃青海,举家迁往凉州甘肃。青海于是被吐蕃占领。

吐蕃势力进而侵入西域。塔里木盆地地区的西域诸国脱离唐朝投向吐蕃。唐朝因为正在跟高丽作战,不想东西两线开战,暂且容忍了吐蕃的扩张。

唐高宗在征服高丽后决定挟胜利之威,对吐蕃用兵。但是国内爆发饥荒。江淮地区因为旱灾颗粒无收,粮价飞涨。朝廷最终讨论决定继续忍耐,休兵养息。

670年,吐蕃入侵西域,连陷十八州。

唐高宗终于忍无可忍,开始着手解决吐蕃扩张问题。他将薛仁贵从高丽调回,让他率兵西征讨伐吐蕃。他要给吐蕃一点颜色看看,逼吐蕃把侵占的土地都吐出来,将吐谷浑送回青海。

薛仁贵率军到了青海,暂驻大非川具体位置不详,应在青海湖南。

薛仁贵跟副将郭待封商讨作战计划。薛仁贵的想法是兵贵神速,趁吐蕃没有防备,长途奔袭乌海青海玛多县冬给措纳湖,消灭吐蕃的有生力量后再回大非川取粮草。他让郭待封留在大非川筑城看守粮草,自己率领精锐杀奔乌海。

郭待封满口答应,但并没有按照薛仁贵的安排去做。薛仁贵前脚走,立功心切的郭待封就带着粮草辎重上了路。

薛仁贵率军直插乌海。吐蕃军猝不及防被薛仁贵杀得大败。薛仁贵顺利占领乌海,斩获颇丰。

薛仁贵派人通知郭待封把粮草送到乌海。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郭待封带着粮草在荒郊野外遭遇吐蕃20万军队,全军覆没,粮草尽失。

薛仁贵一看这仗没法打下去了。辎重粮草都丢了,没吃没喝还怎么打薛仁贵只能撤兵,退守大非川。

吐蕃集结40万大军包围了大非川。薛仁贵死战逃脱。但他的部队死伤殆尽。

此战失利虽然跟郭待封不听指挥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tj整体战斗力降低的问题。两路部队都让人家打得全军覆没,这话怎么也说不过去。

顺带说一句,文成公主当时还健在,但无力影响吐蕃决策。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只不过是以第五房姨太太的身份嫁给松赞干布,并不受宠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在西藏的地位并不高。松赞干布在世时,她都无力影响吐蕃政局。松赞干布死了,她更是说不上话。

文成公主入藏给唐藏边境带来几十年安静,并且加强了唐藏来往与交流,这是事实。但后人夸大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和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地位。

说文成公主给西藏带去了佛教,其实她前面那个尼泊尔公主也是信佛的。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公主修了大昭寺,为文成公主修了小昭寺。

说文成公主给西藏带去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话可能没错。但西藏文字是松赞干布从印度引进的。西藏离印度更近,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更大些。

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但在布达拉宫供奉着松赞干布和他妻子的塑像,右手第一位是那个尼泊尔公主,第二位才是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在世时,吐蕃和唐朝的关系还可以。等他孙子继位,两国开始兵戎相见。

第一次唐藏大规模交兵以tj失败告终。

战败的薛仁贵被“械送京师”,披枷带锁押送京城。唐高宗念他屡立战功的份上免他一死,罢官为民。

吐蕃虽然取胜但还是对tj怀有畏惧之心,派人向唐朝朝贡。唐高宗也顾念百姓负担太重,就坡下驴暂时放过吐蕃。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